冰塔林位于珠峰脚下5300米到6300米的广阔地带,它是世界上发育最充分、保存最完好的特有冰川形态。
雄伟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蜿蜒在祖国的西南边疆;横空出世的珠穆朗玛峰,以无与伦比的高度,巨人般地屹立在地球之巅。时至今日,它仍以每年平均10毫米的速度向高空伸展,被科学家们称为除南极和北极之外的世界“第三极”。
正是祖国内地汗流浃背的季节,我们来到喜马拉雅山麓海拔5000米的定日县绒布寺,这是历次登山队攀登珠峰和进行科学考察的大本营。向南遥望,珠峰脚下,一片银白世界,闪耀着灿烂的光芒,那就是著名的东、西绒布和中绒布三个冰川。由冰雪组成的冰塔林的壮丽奇景,就隐现在冰川之间。
冰塔林位于珠峰脚下5300米到6300米的广阔地带,它是世界上发育最充分、保存最完好的特有冰川形态。它的神秘气氛和奇异的风光,深深地吸引着人们。我们在乱石峥嵘的深山峡谷中一步步向前爬行,气象万千的喜马拉雅山景致,仿佛把我们引进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山博物馆;那宛如古代城堡般的悬岩,层次分明的地质断面,风化岩石形成的高大石柱、石笋、石剑、石塔,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禁不住要叹服自然造化的功能。
忍受着高寒缺氧引起的剧烈高山反应,经过几天的艰苦攀登,东绒布冰塔林区终于展现在眼前。只见在鱼脊背似的山梁两边的深谷中,千重万座的壮丽冰峰成群结队,巍然屹立;绚丽洁白的冰塔,千姿百态,晶莹如玉,犹如一条漫长的冰雪艺术长廊。
跨过冰水溪流,爬上一座两丈多高的冰台,眼前呈现出高约三丈多的两堵冰墙,这是一条由坚冰形成的峡谷。只觉寒光耀目、寒气逼人,禁不住浑身一阵哆嗦。走出峡谷,空旷辽阔的冰塔林区,令人豁然开朗。这是一个闪烁着奇光异彩、神妙梦幻的境界。我们犹如置身在水晶宫中,又仿佛在琼楼玉宇之间。仰望无数冰塔,有的像雨后春笋,修长林立;有的像锋利的宝剑,直插云天;有的像威武雄狮,席冰而卧;有的像白衣少女,亭亭玉立;也有的像一对情侣并肩而立,悄悄耳语。座座冰塔,在金色的阳光映照下,像水晶一样透明晶莹,像雕塑一般绚丽多姿。在这海拔近六千米的冰塔林中,天空碧蓝如镜,一尘不染,似乎伸手可及;大气的透明度极高,整个景致都显得那么清晰明亮。此时此刻,谁不为之惊叹,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据科学家考察,冰塔林的形成,完全归功于大自然变幻的功能。珠峰地区一般分为风雨两大季。在每年六月至十月的雨季里,集中了全年95%的降雨量。由于地势高寒,这里雨季总是白雪纷飞,并伴有冰雹。“六月雪”为珠峰披上了银色的夏装,大量的积雪从陡峭的山坡上崩落,淤积在山坳中。强烈的阳光辐射,又使冰雪消融,沿着雪层向下渗透,冻结成冰。冰层再沿着山谷向下流动,这种运动着的冰体就形成了冰川。在珠峰北坡,这个巨大的冰川群覆盖着200多平方公里面积,冰层最厚处有150多米。由于这里处在低纬度,太阳直接照射强烈,昼夜温差在50度左右,加上冰川在流动中受地形和大风影响,各部分速度快慢不一,表面吸热不匀,融化参差不齐,就形成了发育冰塔的良好条件。经过漫长的岁月,阳光把一部分冰川雕刻成各种形状的艺术品,所以人们又把冰塔林称为阳光雕塑品。
我们从冰塔林区向下走,底部是晶莹的冰湖,表面结着一层厚冰,底下是清澈寒冷的冰水。因时令正值盛夏,冰湖部分表层在阳光辐射下融化了,冰水沿着冰坡向下流去,潺潺的流水声在这寂静的世界里奏出一支优美的乐曲。沉睡了千百万年的冰塔林,直到1960年才被我国登山队员的脚步声唤醒。从此,它神秘的容貌才被世人所知。据科学家的考察,冰塔林是我国尚未开发的巨大“固体水库”,光是绒布冰川的总储水量,就在160多亿立方米。世界屋脊被称为“江河之母”,亚洲的九条大江都从这里发源,奔向海洋。冰塔林是我国科学家开展科学考察的场所。二十年来,我国登山健儿和科学工作者曾多次来此考察。他们以艰苦卓绝的劳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但丰富了我国的冰川科学,也为合理利用我国冰雪资源、防治冰凌灾害提供了必要的科学数据。珠穆朗玛冰塔林,也深深地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登山运动员和旅游爱好者。去年夏天,来自四大洲16个国家的6700名科学家,在北京开完青藏高原科学讨论会后,特地前往世界屋脊进行科学考察参观。日、美、法、英等国的登山运动员、旅游爱好者,也都纷纷接踵而来。放着奇光异彩的冰塔林,便成了友谊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