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乐亦有“客家汉乐”、“中州古乐”之称,被誉为客家文化中的瑰宝,已进入第一批部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广东演奏汉乐的主要是客家地区的客家人。“客家”与广东汉乐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样也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他们排除险阻,由黄河流域搬迁到江南,不仅带来了中原文化习俗,还带来了中原音乐,“中州古调”、“汉皋旧谱”就是世代相传的旧有乐谱。中原汉族音乐的种子撒到了客地,在新的音乐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们把在河南已失传的《大乐》(中***班音乐)在粤东客家地区保留了下来,故客家音乐又称“中州古调”或“汉调音乐”。广东汉乐传承了宋元明清以来的古韵遗风,还融入了当地浓郁的风俗民情,极具南国情调。在岁月的沉积中不断发展、变化、融合,逐渐形成了清丽脱俗、古朴大方、独具韵味的音乐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和东南亚诸国华人中间广为流传。
广东汉乐按照演奏形式、长期沿革的演奏习惯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和弦索”、“清乐”、“八音”、“中***班音乐”和“庙堂音乐”。
“和弦索”又称丝弦乐。它是广东汉乐中最普及、最大众化的演奏形式。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广东大浦县最早的县志称:“埔之在潮弦诵媲邹鲁”。以后各时期的县志亦有 “家诵户弦”的记载,也就是说:当时处处有读书声、“和弦索”(汉乐合奏)声,由此可见当时崇尚音乐艺术已蔚为一种社会风气。“和弦索”非常普及,其常用的乐器有扬琴、提胡、耶琴、琵琶、三弦、箫、笛等,演奏气氛轻松、热烈,演奏组合形式也非常便利灵活,参与“和弦索”的人数可多可少,大家可以挑选自己擅长的乐器参与合奏,同时还可以不断变换乐器和乐手组合。这种自如、宽松的演奏形式使演奏者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并从中得到娱乐,这就是“和弦索”的魅力所在,也是它广受欢迎,得以普及的最大因素。其代表作有:《迎春曲》、《百家春》、《春串》、《南进宫》、《北进宫》、《琵琶词》、《怀古》、《翡翠登潭》、《平湖》等。
“清乐” 又称儒乐。它追求比较高雅的演奏形式,为文人雅士所偏好。演奏时乐器较少,主要有古筝、琵琶、椰胡、洞箫等,人称筝、琶、胡“三件头”。演奏曲目多为“中州古调”,如:《出水莲》、《昭君怨》、《高山流水》、《焦窗夜雨》、《平乐山》等。清乐格调高雅、古朴含蓄、韵味悠长,因此也得以广为流传。
“八音”即汉乐大鼓。是以鼓吹乐为基本形式的一种器乐合奏,在音阶、调式等音乐风格,及演出形式、音乐内容与乐器的使用方面都深受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影响,极具客家色彩。它主要应用于民间迎神赛会或闹元宵等客家传统节日。演奏时以唢呐主奏,另辅以大鼓、苏锣、大小钹、碗锣、铜金、小锣、马锣(八音用)等打击乐器。流传的乐谱相当简单,留给演奏者相当大的自由空间,但音乐特质与风格须保留,可说是技巧功力的高度展现。其代表作有:《迎宾客》、《闹元宵》、《小开门》、《锦上添花》、《得胜令》、《贺太平》等。
中***班音乐:历史上它主要由职业或半职业的民间音乐班社演奏,作为仪仗性质的音乐,主要用于民间的婚丧喜庆活动。演奏时以唢呐为主奏乐器,配以打击乐和若干丝弦乐。乐队编制二人、三人至二十多人不等。中***班分“送歌”和“吹唱”两种类型。“送歌”多用于吉庆、祭祀、丧事、扫墓、宴会等场合,常奏曲目如《大乐》、《送歌》、《闹花堂》、《拜伯公》、《赏花》、《登楼》、《玉美人》、《新将***令》、《江西调》、《相思》、《山坡羊》等。“吹唱”是用唢呐咔戏,多咔奏汉剧唱腔,如《昭君和番》、《贵妃醉洒》、《二进宫》等等。
庙堂音乐:它是举行宗教法事时演奏的吹打音乐,演奏时以唢呐为主,配以打击乐和若干丝弦乐。庙堂音乐的演奏讲究做法事的对象。它的代表曲目有:《朝天子》、《哭皇天》、《五更佛》、《佛曲》等。
广东汉乐追求缓而不怠、紧而有序、古朴淡雅的风格,其实质是宁静致远、淡泊有为。 其含蓄、悠远的音乐能化解私心杂念,能抚慰浮躁不安,使人回归平和、豁达的心境。体味中原之古韵,洗礼人的心灵、放松人的心情。让我们在清幽、古朴的汉乐雅韵中享受宁静,返朴归真!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