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灾难发生后,地方媒体通常会派特派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进行报道。在当前的媒体格局中,地方媒体的灾难报道如何作为,与部级媒体、社交媒体等多种信源如何形成差异化报道,即如何让特派记者的稿件“特”起来?本文以大连地区两家报纸——《大连晚报》和《半岛晨报》的雅安地震报道为例,分析此次灾难报道中这两家媒体特派记者的采访理念和报道特点,探讨地方媒体参与重大灾难报道的规律,以促进、提升地方媒体整体报道水平和影响力。
关键词:芦山地震 特派记者 大连晚报 半岛晨报
4月20日雅安芦山发生7.0级地震之后的第二天,《大连晚报》《半岛晨报》(以下简称晚报、晨报)分别派出特派记者前往采访。总结来看,这两家地方报纸特派记者从震中发回的报道,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发挥地方媒体“小、快、灵”的特点,高质量完成“自选动作”报道。
地震发生之后,受众最想了解的当然是灾区的人员伤亡、灾区救援方面的信息,这些内容必然成为媒体特派记者灾区报道的主体。但是,媒体属性、特点不同,也决定了报道侧重点、报道风格的不同。部级媒体的灾难报道以整体大局为主,微博、社交媒体则突出传播者个体的亲身感受。地方媒体特派记者的报道要想占一席之地,就得充分发挥其“小、快、灵”的特点,选取独特的报道视角,以大灾难中普通人的故事为切入点,展示人性的温暖。
此次,晚报晨报的灾区特派报道就体现出这一点。《淡定川人和老公在震中失去联系妻子心急如焚徒步寻夫》(晚报4月22日),报道了一个新婚只有两个月的妻子,徒步震中,寻找在深山从事地质勘探的老公,稿件的故事性很强,牵动了许多读者的心;《用血肉之躯护子公婆讲述感人母爱》《桌椅挡住教室门7名男生开出生命通道》(晚报4月23日),报道了灾难事故中的大爱故事,追踪灾难事故背后的新闻;4月24日,晨报的三篇稿件报道视角也比较新颖:《伤残车被征成救援车》《救援消防多为90后几乎人人带伤》和一组***片报道《家塌了最值钱的猪崽得背走》,真实记录灾难中普通人的故事,新闻的可读性很强。
可以看到,上述稿件都是这两家媒体根据自身特点,在部级媒体灾难新闻等常规报道范畴以外,采取不同的报道视角,加强底端新闻采集。其实,也可以把这种“查缺补漏式”采访,称为地方媒体灾难报道的“自选动作”。“自选动作”报道特色就在于,在看起来纷繁复杂的现场中,理清思路,寻找报道的空白点,与部级媒体的报道形成差异化。类似这种报道思路在此次雅安地震报道中还有很多:晚报4月22日《震恸后的芦山县城在忙碌中重现生机》,分别采访了烟摊老板、环卫工、医院药剂师,报道了芦山县城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这个原来并不闻名的川西县城里、在那些普普通通的芦山人看来,学校会复课、生意会重新开张、因为地震一度被打乱的生活也将恢复正常。”这样的笔触和报道视角充分发挥了地方媒体“小、快、灵”的优势,从小处着眼,报道让人耳目一新。
此外,这两家媒体的特派记者在报道灾难事件中小人物故事时,还着重挖掘故事所蕴含的正能量,选取富有人情味的报道素材,增强了报道的厚度和张力。例如,4月23日晨报《芦山的早晨》《这是一碗最好吃的面》等报道,记者站在普通人视角,记录了这次地震给人带来的感受,在突然降临的灾难面前,人的崇高与尊严被定格。《生活,还在继续》(4月23日晚报)这篇报道记录镜头下的灾区生活,传达灾区人们面对灾难的乐观、坚韧精神。《芦山的故事》(4月25日晚报),其中的“芦山故事之小周”报道了免费摆渡司机的平凡故事;“芦山故事之腊肉”再现了孩子在物资相对短缺情况下,面对灾难,面对美味的瞬间反应。其细腻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描述,给灾难增添了一抹温暖色调,这样的新闻很有质感。
二、秉承媒体公益精神,搭建灾区与社会各界爱心捐助的桥梁。
在此次的救灾报道中,这两家地方媒体特派记者进行了一项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在大连与雅安之间搭建爱心帮助桥梁。地震发生之后,外地各种救灾物资快速运往灾区。但是,随着天气等因素的影响,灾区所急需的物资也有所变化,而且通往灾区的道路一度受阻。让外界的灾区援助更有针对性,让物资捐助渠道、信息迅速顺畅起来,是当时救灾任务的重中之重。4月22日,晨报依托前方特派记者与大连后方进行联动,建立救助渠道,同时也合理引导市民捐助,呼吁市民理性捐助、有序救助、长期关注。
晚报的协调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前方报道组记者从21日开始就在雅安到芦山的前进路上联系援助物资的对接事宜。4月23日则通过《雅安民***部门列出清单爱心市民可捐赠这些物资》报道,直接列出一份灾区急需的物资品种、数量清单。4月24日晚报继续关注震区所需的物资,根据天气变化,稿件随时传达震区所需物资的变化。刊发《御寒防雨物资短缺》一文。正因为特派记者这些细致贴心的协调,使得这一次大连社会各界的捐赠物品更实用,更有针对性。可以看出,地方媒体的影响力和特派记者所具备的职业素养,是完成这项任务的先决条件,而这也是微博和社交媒体目前无法实现的。
此外,特派记者在报道角度、报道方法方面也下了一番功夫,实现外埠新闻本土化、地方化切入。晚报拿出重点版面,关注灾难中“在大连的雅安人”这一特殊人群,媒体为他们寻亲报平安。例如,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张亚鹏被分配到了大连,成为一名外派船员,他的家就在震中的芦山县龙门乡。地震发生后,通讯阻断,小伙子和家里一直能没联系上。晚报记者在采访的同时,也承担了帮助探访张亚鹏家人的工作。4月25日,晚报刊发《亚鹏:你家人都安全》这篇报道,记者赶赴芦山县龙门乡采访,找到了张亚鹏的家,并特意安排其父母站在已经损毁的家门前照了张相,给孩子报个平安。特派记者的这篇报道,不仅拉近了大连本地读者与灾区的心理距离,而且与其它媒体的报道也形成了差异化,特派记者的稿件“特供”功能也得以充分展现。
三、把握节奏,做好报道收尾工作。
灾难报道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新闻报道规律。灾难发生的前几天,是媒体灾情报道的密集期,此时的灾难报道主要以伤情人数、救援等动态消息为主。但是在后期,新闻大潮退去,各路媒体记者纷纷撤离的情况下,有关灾区的各类新闻其实还有很多。地方媒体的灾难报道如何收尾,特派记者如何把握报道节奏,寻找新闻大潮的第二落点,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此次的地震报道中,晨报特派记者撤离灾区的时间稍晚一些,采写了一些很有料的新闻。例如,灾难救援过程中,芦山清仁乡有位副乡长因“抗震不力”遭就地免职,当时网络上有关这位副乡长是非功过的讨论一度很热,但被免之后的情况鲜有媒体报道。晨报特派记者4月29日发自雅安的报道——《被免副乡长支招本报发放赈灾款》,较为详细地报道了副乡长被免之后的生活和工作,全面展现事件前后新闻人物的变化。事实证明,这个新闻的关注度很高,网络转发率也不小。
晚报特派雅安记者4月27日返回大连。但相关的报道并没有停歇,特派记者认真梳理雅安之行的所见思所闻,并形成文字。一些前期因为报道节奏快、未能赶写出来的稿件以随笔形式呈现出来。5月2日的《反思志愿者成长烦恼》一稿非常好。对救灾志愿者队伍管理问题进行了重新梳理与思考。
另一方面,在新闻稿件样式体裁上也有细微的区别。前期现场报道更多集中于现场动态信息,记者见闻式的动态硬新闻稿件居多。后期可以根据前期积累的素材,写一些启示性的报道。撤离灾区之际,报道则多了一些笔记、随笔式稿件,笔触更加细腻,语言风格也多了些轻松调侃的味道。
晚报的“记者手记”这一栏目形式就很好,该栏目中的稿件内容和形式相对灵活,字数可长可短,记录了特派记者在震区的所见、所闻、所思,有评论有观点,也有记者的感慨。如《麻辣味的语言关》讲述了记者外出采访报道中的共同感受:要想取得好的采访效果,就得突破语言困境,深刻体会到熟悉各种方言的重要性,“哪怕是杨王不分、李陆难辨,带着麻辣味道的“川普”也能派上用场。《老孙,原来是副市长》这篇稿件让笔下的新闻人物有了素描画一般的勾勒效果,清新质朴,可感。整个版面营造出了浓烈的现场气氛,并突出了“特派”的含义。(作者是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本文为作者主持的2012#辽宁省社科重点项目《辽宁地市级***报传播力、影响力创新研究》(L12AXW002)阶段性成果之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地方媒体特派记者如何“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