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吸血鬼一词原本的意思是“僵尸、吸血蝙蝠、吸取血液的恶魔”,他们在数百年的故事和传说中都充满着离奇又恐怖的色彩,让人迷幻。电影《暮光之城》近年来的连续上映,在魔幻系列电影中引起了一阵冲击波。故事的内容讲述一位美丽少女与吸血鬼的爱情故事。自2008年第一部上映以来,就迅速引起了欧美影迷们的广泛关注,这部吸血鬼题材的魔幻电影甚至吸引了全世界电影爱好者的眼球。本文以《暮光之城》为例来引入介绍欧美的吸血鬼文化,以方便观众朋友们进一步理解与欣赏此作品。
[关键词] 《暮光之城》;吸血鬼文化;魔幻
《暮光之城1 暮色》2008年上映那天起,暮光系列就以它独特的风格吸引着欧美影迷们的千万双眼球。电影由美国作家斯蒂芬妮·梅尔的小说《暮光之城》改编而成。本部小说是以两位主人公伊莎贝拉与爱德华的感情起伏为主线。主要内容不但掺杂了吸血鬼恐怖情结,还加有悬疑、冒险等元素,更甚至还包含了狼人传说的元素。影片中吸血鬼与人类美女的爱情故事精彩纷杂使得该电影被评价为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吸血鬼影片之一。
一、吸血鬼文化起源
吸血鬼一词在英文里叫做“vampire”,它原本的意思是“僵尸、吸血蝙蝠、吸取血液的恶魔”,在西方文学世界里他们都是有名的恶魔鬼怪类形象,但却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在数百年的故事和传说中都充满着离奇又恐怖的色彩,让人迷幻。逐渐随着浪漫主义文学以及影视作品的兴起,这种带有神秘而唯美色彩的吸血鬼形象反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情节——神奇的夜光魔鬼。早在《圣经》中《创世纪》中,就记载了亚当和夏娃的孩子亚伯与该瘾的一段被广泛流传故事情节。哥哥该隐长大成人后做了一名辛勤耕作的农夫,而弟弟亚伯则当上了牧羊人。故事的开始,这对兄弟在大自然中,都过着无忧无虑、轻松自由的快乐生活。然而在一次对上帝献祭的季节,兄弟都积极贡献出自己辛苦劳动收获的最好产品给上帝。该隐贡奉是自己亲手种植的谷类以及瓜果,而亚伯也拿出了养殖的羊油以及羊羔肉。但是上帝更喜欢亚伯贡献的羊油与羊肉,却不怎么喜欢该隐的贡品——谷物瓜果。该隐因为此事心里开始不满上帝与亚伯,他回去狠心杀死了自己的弟弟亚伯,这一切都被上帝看到眼里。当上帝盘问该隐弟弟的去向时,他不但毫无忏悔之心,还愤愤不平地说自己并不是每天要看管他的人,最后,上帝这位无所不知的先知将他杀死自己亲弟弟亚伯的真相揭发,该隐从此被上帝判罚,以后世代都不可以继续耕作,只能生存在黑暗中,以吸血为生,过着流浪世界的生活。受到了诅咒的该隐从此成了吸血鬼的发端,他的后代们成了吸血鬼这一特殊家族的伊始。
法国的哲学家卢梭曾说过,吸血鬼历史可以说是文学史上真正存在的一部完好的文献记录。它不但历史史料充足完备,而且还有人们世世代代的口头流传、民间证人的种种证词,这甚至包括有医生与神父、法官的证词,有谁可以不相信吸血鬼的存在呢。在欧洲历史上,无论是在宗教传统还是在民间传说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血液特殊的重视与崇拜,这一点与我国儒道思想中的魂、魄、气血等思路并不完全相似,可以说吸血鬼这一独特的勾画出的形象是独属于西方文学史的一种传说。在中世纪,我们可以在西方宗教和医学界文献中都能发现人类对血液***的依赖以及对血液的崇拜情节,当然,这是与当时的社会科学发展情况相关联的。由于当时人类对血液的认识还不足,只知道其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却未能确切地得知血液对于人体的重要性的科学解答,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人们对血液的崇拜。
中世纪时期,吸血鬼民间传说的雏形便已经在欧洲出现了,在十三四世纪欧洲黑死病(鼠***)的大爆发,当时的医学尚无法救治此病,连一些神职人员都无法逃避此劫,这让人们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感,大众开始认为这种死神一样的病魔成了来无影去无踪的魔鬼,他们嗜人血夺人命,吸血鬼这一形象开始在世间深入人心。其实当时的真相是由于跳蚤作乱,使得病毒通过血液广泛传播,人类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到文艺复兴时期,有一部分作家开始在文学作品中描写吸血鬼的人物形象,当然此时所有作家都将吸血鬼的形象描绘成了一种邪恶又恐怖的魔鬼形象。甚至还有作家初步在作品中编写出吸血鬼自己的生存世界——他们往往有着超出人类又如同魔鬼一般强大的力量,同时他们也有着惧怕阳光等致命弱点。甚至有作家着手从历史文献中搜寻有关吸血鬼存在的证据资料,还创造性地描写了吸血鬼的历史起源,甚至着手厘清吸血鬼家族的发展脉络,自此吸血鬼文化也就算是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二、吸血鬼的特性
文学作品中的吸血鬼形象经常被描绘成:皮肤很白且冰冷,在太阳的照亮下会像钻石一般闪耀;运动速度极快,力气大,永生不死;会屏住呼吸;眼睛会变换颜色;拥有出众的容貌,过人的魅力,永远不会变老。痴情吸血鬼没有生育功能。根据吸血鬼的种类不同,他们的本性也不同。舌尖有刺,就算是在熟睡中,只要闻到血的味道,就会从坟墓中跳出吸血,嗜血如命,吸血鬼们能看穿黑暗,他们有着超人类的敏锐的感官,甚至能从血中得知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能驱使动物,能变成蝙蝠、狼、甚至雾气,强大的还能呼风唤雨。会使用催眠术。白天嗜睡,怕火、怕阳光,不能碰流动的水,未得主人许可不能进入房屋。被木桩刺胸能让他停止活动,砍头能致其死地。虽然长生不老,却不得不以鲜血为食,饥饿时会失去理智,等等。这一古老而神秘的种族在理论上是没有真正的生命与灵魂,更没有如人类一样的心跳和脉搏,也没有呼吸与体温。吸血鬼们只有通过将自己的血液硬性传播给人类才能使其成为自己种族发展的后裔,逐渐不同家族个体开始形成。而重要的是在此同时,吸血鬼还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不仅能思考还可以和人类交谈。同时这些吸血鬼还往往拥有着超出普通人的异能,例如,在《暮光之城》里帅男爱德华有着读取别人心理活动的本领。又因为他无限的生命,这一特点让其拥有过人的文化与丰富的知识;因为生存的需要,吸血鬼们都不得不断地吸食着新鲜血液。吸血鬼中绝大部分都是吸食人类的新鲜血液为主,而另一小部分吸血鬼则可以引用食动物或其他吸血鬼的血液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特异功能并不都是天生而成的,他们随着年龄与经验的增长会逐渐发掘出自身所拥有的超级能力,随着岁月的增加变得来越强大。
在拥有超级能力的同时,吸血鬼也有其致命的弱点,史料记载中他们大多害怕阳光、银制品、大蒜和圣水等,因为以上这些物品会给他们带来难以愈合的创伤。而其中最为公认的是对阳光的惧怕,在《暮光之城》中吸血鬼们在阳光下闪躲,也是经不住太阳照晒的表现之一,据资料显示这是因为吸血鬼的血液在不断燃烧。在历史上有两位大家所共识的吸血鬼形象,他们就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英法战争时期的德莱斯男爵和罗马尼亚的德古拉伯爵,他们都是由于自身残暴的罪恶行为被后人们在文学作品中编著成可恨又可怕的吸血鬼。据资料记载,德莱斯男爵一度痴迷于炼金术和黑魔法,他曾残忍地将三百多名儿童折磨致死;而德古拉伯爵也是杀人如麻的恶魔,他将其反对者残忍地钉在刺桩上做成可怕的刺桩森林。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位“女吸血鬼”,说的是在16世纪匈牙利的伊丽莎白芭瑟瑞伯爵夫人,她愚昧地相信在处女的血液中沐浴能使身体永葆青春,每天专心于可笑的巫术之道,因她的愚昧曾经有达六百多人被其残忍杀害。这些泯灭人性的特权者在黑暗中的可怕形为都成为后人文学他作的灵感来源。
三、文学作品中的吸血鬼
无论是在文学方面还是电影艺术中,吸血鬼形象一直是一个相当吸引人的题材。许多年来,不仅仅是通俗作家们独热衷于这个话题,许多国际一流的作家,如梅里美、波德莱尔、大仲马、爱渥兹、高蒂埃等人也就这一题材进行了大量创作。这些作家的参与,就使得吸血鬼文学得以顺利地从通俗小说这一“边缘地位”进入到文学发展历史的中心和主流上来。社会学家曾经对吸血鬼文化的蓬勃发展做出过解释,他说吸血鬼主题将疾病、死亡、性和宗教感情等几大“强有力”的主题集于一身。这一点是吸引读者与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浪漫主义文学在18世纪初期的运动中,众多作者关注吸血鬼这一形象,当时产生了大量新的与之有关的文学作品。例如,浪漫主义诗人就曾经塑造出一种可以使人情迷至死的女吸血鬼形象,在作者柯勒律治编写的《克里斯特贝尔》里,还有在诗人济慈的《无情美人》里,都出现过类似的女吸血鬼形象。在波德莱尔所写的《吸血鬼的变形》中,吸血鬼被描绘成堕落的女花痴。所有这些女吸血鬼都非常神秘美丽,让男人们一见倾心。
在另一部分与吸血鬼有关的作品中,他们不再被形容成邪恶的载体,甚至还有少数吸血鬼的形象是令人同情可怜的。通常一个初级吸血鬼(刚由人类转变而成)还会保留着一部分自己内心深处的“人性”,然而随着吸血鬼本性的发展,他们开始惧怕阳光,慢慢开始渴望新鲜血液,这也成了他们的必然所求,逐渐的,他们不得不与人类疏远,在思想和行为方式都会发生改变。部分初期的吸血鬼还会尝试对抗自己的可怕行为,然而其本性令他们情不由己。又由于吸血鬼的身体不会衰老,他们可以永生在世上,却只能以旁观者的眼光来观察人世间的各种变迁。他们亲眼目睹曾经的亲人以及朋友们相继离开人世,而自身却只能年复一年的用别人的鲜血来维持生命。不能享受一点阳光的照耀,唯独在黑暗中,似乎人类早已经被变成了一种弱小无助的生命体,这时的它们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去尽心爱护曾经的同伴们了,对于人类态度就只剩下了藐视,甚至与人类分道扬镳,逐步走向恶魔的化身。
能使吸血鬼这一形象成为西方现代文艺中的灵感资源之一,与作家——中篇小说《吸血鬼传奇》的作者波利多里分不开的。他原本是著名诗人拜伦的秘书和私人医生。积极派浪漫主义诗人拜伦曾在1816年与别人打赌,准备要写一部以吸血鬼形象为主的小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部小说在最后也未能完成。拜伦曾经将自己设想好的故事情节与自己的秘书也是朋友波利多里讲述过。波利多里与拜伦分开以后开始撰写这部小说,他以拜伦故事为大纲,改换了主角的名字。1819年,这部小说在《新月刊》上发表,引起强烈的轰动,还被翻译成其他语言流传。甚至在30年后,这部作品还被著名作家大仲马进行改编。
四、结 语
随着艺术文学的蓬勃发展,全世界书迷以及影迷们对吸血鬼文化的追求从《暮光之城》中便可见一斑,人类思想的变革,开始在社会这一丛林中寻找更加美好的生活以及爱情,吸血鬼“超人”能力以及他们英俊美丽的外貌都迎合了现代人内心对原始的向往冲动,希望在不久的未来,更多的吸血鬼形象被作家们勾画在其文艺作品当中,有更多吸血鬼形象来丰富现实的电影艺术。
[参考文献]
[1] 林育晞,赵卫东.世界恐怖电影精品鉴赏[M].广州:南方出版社,2003.
[2] 陈录生.东方心理学科学发展史稿[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65.
[3] 马书田.中国人的神灵世界[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416.
[作者简介] 付晶(1981— ),女,满族,黑龙江龙江人,硕士,齐齐哈尔大学大学英语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电影《暮光之城》再谈欧美电影中的吸血鬼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