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不断流行着一些热门词汇,如高房价、泡沫、通胀,贫富差距,民工荒、逃离大都市等。这些词汇或多或少反映出当今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某些社会现象。
今年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世界卫生日主题为“城市化与健康”,倡导关注人们身心健康和城市环境卫生,实际上,不仅是城市卫生环境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城市化进程中的民生问题和不公问题,才是人们身心健康受损的根本性原因。
“高房价,泡沫。通胀、贫富差距”等社会现象,正是民生问题和分配不公问题的社会反映,也是人们生活压力之源和身心压力之源。当社会不公不断激发人们之间的矛盾,再加上人们之间的正常矛盾解决机制以及渠道不畅,所有人都会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逐渐失去幸福感,失去对生活的希望。
所幸的是,此次两会的主题正是关注民生和强调公平正义。***强调***府会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有了这样的承诺,人们的压力将会逐渐消减,整体幸福感会逐渐增强;人们总体的健康保障问题的解决也就容易多了。
而生活在城市特别是大都市的居民,在大环境相同的前提下,自我保健亦格外重要,特别是心灵保健。在城市里生活,无论何时都会面临着生存空间的挤压和工作生活的激烈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导致心灵封闭,出现偏见,过分警戒,焦虑等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敞开心灵,修炼身心。
卫生部保健局原常务副局长王捍峰女士也许能给我们更直接的心灵触动。王局长退休前4年,每年都只有3~4个周末可以休息。她的工作性质决定她在工作中如蹈火山,如履薄冰。但是,她在工作中敞开了心灵,热情投入,公正无私,赢得了周围所有人的理解和信任,也收获了荣誉与幸福感。确实,只有敞开心灵,才能消除偏见,驱逐黑暗,让心灵获得阳光雨露的滋润,我们才有可能拥抱幸福,紧紧抓住幸福,获得健康生活。
当然,这只是保障健康的一个因素。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健康保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因此,本期我刊着重关注了《城市化的乐活路》这个话题,期望通过多渠道的追踪采访及与相关专家对话,对城市化健康问题抽丝剥茧,以期给读者更全面的启发:使读者对当今生活状态更深入地思考;更透彻地了解真正的乐活,真正可持续健康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