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云南省哈尼族民俗事项为背景,以哈尼族民间舞蹈,尤以哀悼死者的祭祀性丧舞白鹇舞和节日欢乐性舞蹈的牛皮大鼓舞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民间祭礼活动的田野调查,将该地域的民间舞蹈其形态进行挖掘、整理和展示。对其舞蹈形态进行文化意蕴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哈尼族;民俗文化;民间舞蹈;艺术价值;内涵;历史价值
一、哈尼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跨中、越、老、缅、泰而居的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豁达乐观的民族。据史书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哀牢山和蒙乐山之间地区新平、镇源、墨江、元江、红河等县。哈尼族支系繁多,有很多自称、他称和历史名称,***后,以人数最多的自称――“哈尼”为本族统一的名称。
二、哈尼族文化艺术绚丽多姿
哈尼族信奉多神,信仰万物有灵,从古至今沿袭着祭寨神、祭山水、祭谷娘等习俗。传说中有叙述万物来历的《创世纪》;有反映哈尼族历史迁移的《哈尼祖先过江来》等。诗歌主要有“拉八热”和“阿基估”两类。“拉八热”多在婚丧、祭祀以及其他庄重的场合吟唱,曲调庄重严肃。“阿基估”即山歌,只能在山间田野唱,以爱情为主,男女对唱。乐器主要有三弦、四弦、把乌、笛子、响篾、葫芦笙等,“把乌”是哈尼族特有的乐器。1984年初至1986年,在哈尼族地区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工作,收集到的哈尼族民间舞蹈有:祭祖先神灵的舞蹈四个;丧葬舞蹈十一个;节日庆典舞蹈十五个;婚嫁舞蹈三个;自娱情爱舞蹈五个;游戏舞(儿童舞)七个;巫舞四个。著名的就有木雀舞、扇子舞、“同尼尼”“打莫蹉”、棒舞、三叉舞、铜钱棍舞等祭祀性丧舞,及牛皮大鼓舞、鼓舞、咚巴查等节日欢乐性舞蹈。
三、舞蹈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
在远古的社会生活中,几乎没有比舞蹈更重要的事情了――婚丧嫁娶、生育献祭、播种丰收、驱病除邪,一切都离不开舞蹈。民间舞蹈成为远古先民的质朴生活方式和感知世界的手段。
哈尼族舞蹈通常在以下几种场合下进行:
第一是在宗教祭祀性活动中进行。哈尼族通过舞蹈来倾诉对神灵祖先、***腾对象的崇敬和希望神灵保佑村寨平安、五谷丰登的朴素愿望。丧葬活动常跳“打莫撮”“棕扇舞”“兵器杂耍舞”“木雀舞”等舞蹈。
第二是在传统的喜庆节日中进行。哈尼族民间节日很多,主要有:扎勒特(十月年)、老人节、龙巴门节等二十余个,以十月年和六月节最为隆重。
第三是在婚娶佳期。新郎家来接亲的队伍与新娘家陪送的队伍要对歌比舞。“龙纵舞”“洒米舞”是婚礼上必跳的舞蹈。
第四是在农事、农闲、盖房等时候进行。哈尼人通常房屋建成,必要歌舞贺新房。
木雀舞:作为哀悼死者的祭祀性丧舞之一的木雀舞主要是用来为葬礼中的死者开路,领头人左执特制木雀,右手拿扇子,右脚往左斜前方上一步,右脚靠拢左脚,每拍屈伸一次,反复此动作;其他人左手拿竹制响板,右手拿扇子或毛巾,击响板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手在胸前由左而右或由右而左平划,并跑碎步发出“哟……”的喊声。
扇子舞又名白鹇舞:舞蹈时,手执双扇,故民间叫扇子舞。这是哈尼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流传于元阳县及红河县的阿扎河乡、洛恩乡等地。因模拟白鹇鸟的生活、姿态、动作起舞,故又名白鹇舞。该舞有一定的技巧性,是哈尼族舞蹈中比较成熟和完整的一种表演性舞蹈。
“同尼尼”多在春耕前举行的“阿玛突”祭祖、祭寨神或丧事守灵时跳,舞者要先面对祭鼓默立,双手合于胸前向鼓行礼,方能开始跳;“同尼尼”是扭动身体跳舞的意思,舞者拧身摆臀,以手、肩、腰、臀、腿等动作模拟猴子,又称猴子舞,是绿春县哈尼族的代表性舞蹈。
在哈尼族风俗中,老人去世时,前来吊唁的人们要围绕死者的住房跳集体丧舞《莫搓搓》,以寄托哀思。 “打莫撮”是哈尼族盛行的祭祀性舞蹈。“打莫蹉”在送葬出殡时沿途而舞,以滑跳步、滑跳转身、颠跳步为主,随意性强。棒舞、三叉舞、铜钱棍舞均是双人对跳的形式,三种舞都以颠跳步为基本动作来回变换,尤其铜钱棍舞始终保持颠跳,搓棍的手要搓到铜钱,使铜钱转响,握棍的手要抖动,使铜钱的响声不断,做动作时再带点韧弹的特点。联系刚逝去的死者,这些丧舞在哈尼人的丧礼仪式上总免不了给人悲切凄苦之感。
作为节日欢乐性舞蹈之一的牛皮大鼓舞,一般在农历六月份的“苦鲁扎”(火把节)时跳:在鼓点节奏和音乐曲调声中,舞者以踏步起跳开始,抬脚高、落地慢,男性粗犷有力,女性柔和轻巧。“鼓舞”也是古老的祭祀性舞蹈。哈尼族视鼓为神圣之物,每逢祭祀和喜庆欲跳舞时,由祭师用酒祭鼓后,才敲打鼓起舞。鼓舞当是哈尼族母权时代的产物。
“棕扇舞”是哈尼族支系豪尼人古老而神奇的舞蹈。棕扇舞以、鼓、钹和唢呐等为伴奏乐器,棕扇为女子专用道具。舞蹈有一定技巧性,动作古朴、厚重、风趣,多用脚步颤动,起伏开跨及大小手臂的甩转,部分舞姿与岩画舞***相似民族特征鲜明,有浓郁的地方风味。
咚巴查是哈尼族民间舞蹈中最主要、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歌舞。这种歌舞是一种自娱性歌舞,每年过嘎汤帕节(年节)和耶苦扎节时,男女青年便在寨场上围成圆圈,边唱边跳。咚巴查有固定的曲调,以6、1、2、3四音阶为主要旋律,速度缓慢,节奏鲜明。歌词以“咚巴查”开始,其余歌词可即兴创作。参加舞蹈者步伐一致、姿势统一。舞步主要是弹腿、跃步、踮步,以拍掌、叉腰、扭腰等姿势,具有热烈、奔放的特点。
哈尼族舞蹈的动律特点给人下稳上活、稳而不僵、活而不浮的感觉。这种特点的形成除了生产劳动带来的习惯外,还有一些舞蹈动作有表现的色彩。新中国成立后,哈尼族舞蹈大量进入艺术表演舞台。其中,棕扇舞经加工改编,成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的上乘作品,多次在国内获奖,曾赴瑞典、意大利等国家演出。让中外观众体味到了哈尼族舞蹈神奇、古朴的艺术魅力,也拓宽了哈尼族舞蹈的发展之路。
四、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价值
哈尼族舞蹈形式丰富多彩,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哈尼族舞蹈提供了坚实的生存、发展基础。神秘的宗教祭祀活动异彩纷呈,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构成哈尼族舞蹈的基本特征,特别是由于不断迁徙和自然环境、周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形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舞蹈文化特征。它含盖了哈尼族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与实践斗争,也为我们探索哈尼族舞蹈历史与动律风格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物象依据。研究哈尼族舞蹈对我们研究哈尼族的历史文化以及哈尼族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舞蹈还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点及加强哈尼族人同一村寨成员之间各种血缘、地缘方面的联系和个体相互认同集体感情的功能,也拥有构筑自然与社会和谐统一相互关系的动力。
五、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内涵
关于木雀舞,哈尼族民间有这样的传说:过去有家姓卢的人家,有一个小孩全身长了癞疮,一直医治不好。父母把他在山洞里,后来飞来只小雀,天天舔他的身上的疮,慢慢地治好了疮。病愈后,他回到家中时父母都已死了,村里的人都不认他,他只好到村外杀牛祭奠父母,并用木制成了小雀,他拿着木雀,边跳边念:“我是你们的儿子,是小雀救活了我。”因此,历来木雀舞只有姓卢的人家才跳。同时形成了当老人去世时都要杀牛祭奠、跳木雀舞送葬的习俗。 又例如“同尼尼”的源流民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源于祭祀,大水井洒马村祭师陈德保追述――很久以前,他们的祖辈祭寨神时,只行简单的仪式,随着祭祀活动日渐盛行,人们为取悦神灵,祈求保枯,在祭祀时手舞足蹈以表达虔诚之心,久而久之形成为舞蹈;另一种说法,大水沟东村哈尼老人白波斗讲,“同尼尼”是古时一位跛足者所创,从舞蹈动作的形态来看,一脚轻轻着地,一腿屈膝,的确带有跛足的某些特征,这种特点被后人模仿为舞蹈动作,沿袭至今。再如流传于红河与元江两县交界的棕扇舞,民间传说是这样的:远古时,一位哈尼祖先要将棕扇舞教给中老年妇女,但是舞蹈尚未教完,这位祖先便升天了,祖先的拐杖插在村头,长成了参天大树,人们就把它看作是祖先的化身。以后每逢农历二月属牛或属虎日,全村人都去神树下跳棕扇舞纪念祖先,形成了哈尼族一个隆重的祭祖节,称为“阿玛突”。祭祖节期间跳棕扇舞,是表达哈尼人对祖先的崇敬。 这两个传说告诉我们哈尼人有尊敬老人和崇拜祖先的传统习俗。
哈尼人从小懂很多规矩,老年人在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哈尼人常说,“哈尼老人比大田宝贵”,在著名的长街宴上,人们要先轮流着给咪谷等老人敬酒。所以,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具有尊敬老人、崇拜祖先等传统伦理规范的丰富内涵。
六、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
元阳县等哈尼族地区,白鹇鸟较多,会成群地飞到林中空地或溪水边,嬉戏、起舞,会变换简单的动作和***形。哈尼族人民视白鹇为善良吉祥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之情,白鹇舞寄托了哈尼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和理想。鼓舞有个传说故事: 很久以前,哈尼族南迁到哀牢山区,过着狩猎生活,寨老怕族人上山打猎时走散,就把树干挖空,蒙上兽皮,做成鼓,用鼓声召集走散的人们。谁知,野兽听到鼓声,不但不躲避,反而围了上来,全族人看到这情景,高兴得继续敲鼓,此后哈尼人依靠鼓,得到许多猎物,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
扇子舞和鼓舞的传说故事讲述的正是哈尼族祖先的历史迁徙经历和经济生活方式记载。首先,我们从语言学角度考察,哈尼族讲的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彝语支,与哈尼族属同一语支的其它少数民族,如彝族、拉祜族、纳西族、傈僳族、白族等均源起于西北高原的诸羌部落;云南著名的民族史学专家方国瑜、马曜、尤中先生曾经指出“哈尼族是同云南省境内的彝语支民族一道,其主流均同源于古代的氐羌部落族群”;方国瑜先生认为:“春秋战国以前,牦牛羌种别名号不可纪知,当有自越Q而南至云南境,这是云南上古羌族迁徙路线,只是不能推测年代而已。” 由于种种原因,“和夷”与许多“西方牧羊人”一起沿着青藏、甘南、川藏高原陆续向云贵高原的高山纵谷地带渐次下行定居;这一段不知走过多少族群的高山峡谷后来被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命名为“民族迁徙走廊”,也是费孝通先生所称的“藏彝走廊”。史有记述,曾被称为“和”哈尼族先民是一个有着南迁传统的少数族群,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曾对当时居住于滇西的氐羌部落族群的迁徙经历和经济生活方式有过“随畜迁徙,无定居,无常处”的描述;《大明一统志》卷七二中也说:“唐时乌蛮仲牟由(哈尼族首领名) 之裔阿统者始迁窦地甸,至十一世孙乌蒙始强,号乌蒙部。宋封阿杓(阿统后裔) 为乌蒙王,元初归附”。万历《滇史》卷七亦载: “因远部,唐为威远脸,总名和泥,今之元江也,唐属银生节度”。以上地名,如“窦地甸”“乌蒙”“因远”“ 威远”“元江”等包括了现在的景谷、镇沅、墨江、普洱、思茅、红河、元阳、绿春、金平、江城以至越南、老挝边境,这一片地区总名“和泥”,正是哈尼族先民从彼一时代到此一时代的活动与生活居处区域。因此,哈尼族民间舞蹈艺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秀芳主编《哈尼族民间舞蹈》,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2]赵官禄等收集整理,“汪咀达玛(孝敬父母)”,
《十二奴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3]方国瑜《方国瑜文集第1辑》,云南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第16页
[4]《哈尼族民间舞蹈概况》
[5]《中国舞蹈网》
[6]《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