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网络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网络舆论”这一词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网络舆论产生的特点
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由于网络传播载体的不同,使得网络舆论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它包括以下几点:
(1)网络主体的自主性
网络的主体――网民是网络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民的自主性主要包括自由、充分的言论空间和自由的公众意识。同时网络传播是两者结合在一起。
传统媒体中,言论的主动性往往掌握在少数的媒体手中,言论的内容以及参与者往往取决于媒体的管理者,像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很难实现公众的意识进行大规模的群体讨论。而网络突破了这一问题,它使网民可以在网络上自由的,开放的,不受地域约束的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2)网络媒体的自主性
传统媒体为了引导舆论,会避免一些刺激的,敏感的信息的,将信息的控制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但是,在网络传播中这种优势已经被削弱了。来自不同地域的传播者将信息在网络上自由的。网络将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有单向的转变为多向的传播,互动的传播方式。网民在看到一则帖子后可以迅速的信息并且得到大量的信息反馈,同时将自己的想法及时的与其他网民进行交流。这一现象充分体现了网络媒体的自主性。
(3)生成途径的多元化
网络舆论的生成途径有很多种,主要有:专业的网络新闻网站,网络聊天服务器(ICO,QQ,等),BBS,电子邮件,网络调查,博客等多种途径。这些途径向每个网民公共开放。而这些途径成为信息自由传播的通道,促进了网络上各种舆论的迅速形成和传播。
2.网络舆论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舆论为我国公民的言论自由,民主带来积极的意义,促进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但同时网络舆论本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1)网络舆论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并不是所有的网络舆论都是积极而且向上的。网络舆论也存在着非理智的部分。由于无法保证网络中每一条信息的真实性,所以网络信息的这种不稳定性给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趁,借机虚假,偏激的信息。网络舆论中的情绪性言论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现象,网上存在不少发泄情绪的偏激言论,甚至还有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的帖子。如果在“引导”的过程中,偏激或者极端的情绪化观点占了上风,无主见的群体成员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被偏激的观点所感染,造成人多势众的局面,使得原本的舆论监督就会变成非正常的舆论暴力。虽然很久以来,媒体一直在努力引导正确的舆论的形成和传播,但成效甚微。
(2)重大事件发生后的网络谣言迅速生成
由于重大事件具有极强的时间性、震撼性、社会性、负向性和不可预见性,使得突发事件发生后,短时期内就能在网络上形成相当规模的网络舆论,而这种舆论会像“滚雪球”一样迅速蔓延开来。并且在短时间内这些舆论有相当一部分是非理智的。假如非理智的部分占了主导的地位,将会对重大事件的处理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所以,在重大事件发生后,网络媒体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积极地引导网络舆论,杜绝网络谣言的产生。
3.网络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网络媒体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对舆论的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怎样在重大事件发生后正确的引导网络舆论导向,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话题。网络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呈现出以下三个趋势:
(1)加强***府与网络媒体的合作力度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可以看出正确的网络舆论的引导离不开网络媒体和***府之间的良性互动。灾难发生后,***府通过网络这一途径,将整个灾难的信息坦诚地公开,并且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府站出来讲话,这不仅是***府监管的一种手段,而是一贴温暖民众,关爱民众的良方。
(2)“把关人”角色的重新定位
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网络信息的来源和信息本身的真实性很难把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网络媒体为每一位受众提供了便捷的新闻的方式。使得所有的网民,“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评论员”。网民本身成为网络媒介的一部分,传播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成为一体。
其次,网络环境是一个虚拟的空间,无法确保每位网民都是真实的身份,也就无从保证信息的来源和信息本身的真实性。
最后,传统新闻媒体会因为信息的不显著性,或者一些信息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传统媒体的“把关人”便把这些信息删掉了。而被删掉的信息又恰恰会成为广大网民追逐的对象。所以依靠网站工作人员充当“把关人”的角色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是做不到的事情,只有让每个网民都自觉地成为信息的监督者、把关者;只有把筛选的责任交到每个网民手里,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作者单位:内蒙古商报社)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