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帮首领方有望(黄晓明)绑架了新郎官高栋梁(张译),而高栋梁的铁血顽强,让“小姑奶奶”方梓珍(张歆艺)动了凡心,可这个高栋梁,却不是张简单的肉票,他的出现,注定将彻底改变这群无法无天的悍匪的命运……
一、《匹夫》的缘起
最早,这个项目不是杨树鹏的,他介入,有点儿江湖救急的意思。故事讲的也不是烈血匪帮,而是几个现代人穿越回了地道战时代,搅和着跟八路一起打鬼子,形态上,有点类似俄罗斯电影《我们来自未来》(又译《古墓迷途》)。故事有点儿意思,但意思不大。最关键的是,那不是杨树鹏想做的电影,于是,当他接手后,穿越情节被完全拿掉了,他重新构建一个关于“匹夫”的故事。对何为“匹夫”,他是这么说的,“匹夫这两个字,词性复杂,它可以是褒义的、中性的,甚至是贬义的。电影里的角色也是这样复杂,他们虽是底层人物,但却有勇气,有担当。古人说‘匹夫之怒,血溅五步’,我要的,是这个意思。”
匹夫之怒,血溅五步,这八个字,奠定了影片的气质。
二、是《城中大盗》还是《混蛋》?
看过其前作《我的唐朝兄弟》的观众都知道,杨树鹏的风格,有点儿“吊儿郎当”,他不喜欢正儿八经讲历史。预告片证实了这一点。《匹夫》影像风格堪称凶悍,特别不正经,匪徒抢银行,居然带着大头娃娃,嬉皮笑脸,叫人意想不到。影迷们很兴奋,觉得这不《让子弹飞》吗?杨树鹏否定了这个说法。
匪帮的视觉概念,来自《城中大盗》。
2010年,杨树鹏在美国,有天他发现街头到处都张贴着同一张海报,海报上,是两个带着鬼脸面具、打扮地却像修女的抢匪,这给他留下极深印象。那是电影《城中大盗》。《匹夫》里的大头娃娃劫匪,直接来源于这个刺激。事实上,喜气洋洋的大头娃娃劫匪,最后真的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艳效果。这让影迷把杨树鹏和昆汀·塔伦蒂诺联系在了一起。问他是否还受了《混蛋》影响,杨树鹏表示,“至少,在项目的调性和心态上是一致的。我喜欢昆汀用那样的心态来面对二战题材。”
三、向老邵氏致敬和了不起的长镜头
和摄影师曹郁的合作,给《匹夫》带来了“最为出彩的才华碰撞”。的确,影片在视觉上不仅浓郁、华丽,还有足够的想象力。开篇画面和字幕出现方式,显然在向老邵氏致敬,为了做得更复古一些,曹郁选用变形宽银幕来拍摄这个人物出场,“变焦时画面会缩一下,没有现在常用的闪烁的剪接方式,转场是用圈出圈入来做的,有向邵氏电影致敬的意思。”
匪帮藏身于地道,这可不是在向《地道战》致敬,实际上,杨树鹏对传统印象中的地道战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造,这些改造,突出了底下王国的奇异感。在这个地道迷宫里,他和曹郁又尝试用一个完整的长镜头,来表现一场地下***战。首先,他们让美术做了个等比例模型,用筷子当摄像机,设计运动方案,然后在搭好的实景里做测试。完成这个复杂调度一共有九个情节点,剧组排练了一天,拍摄又用了一天。相信这个长镜头,会是日后影迷们津津乐道的东西。
四、教主黄晓明,这次也许“不算二”
继《春娇与志明》之后,《匹夫》还给中国观众带来了一个全然不同的黄晓明。
杨树鹏喜欢黄晓明,觉得他耐做,无死角,多大特写都没问题;家教好,爱学习,对剧本有异议会主动沟通,没大牌习气;老实,说话不精雕细琢,为他带来无数非议,但他内心非常稳定,从不回应,用努力去改变别人看法。这是导演尤其看重的。杨树鹏从外形上帮助他,让他显得更有力量。给他开片单,看德尼罗、阿尔·帕西诺、爱德华·诺顿、布莱德·皮特年富力强时期的表演。给他讲,表演行为不能
是碎片,帮他丰富角色前史、内心世界、性格、爱好和怪癖……
如果说,彭浩翔是用放大消费了黄晓明的“二”,那么杨树鹏的方式,有点儿像老中医,他更有效地将黄晓明身上的二劲儿活血化瘀,合理发挥了。
五、送给主创们的礼物
在电影《匹夫》里,还藏着不少的细节,是杨树鹏送给主创们的礼物。比如,太平镇照相馆招牌上写着:“特聘广州照相师曹德发”,这是送给摄影师曹郁的,因为曹郁是广东人,而外祖父开照相馆;片中有辆日本***车的车尾,挂着曹郁的车号。影片结尾,巨轮要前往日本横滨港,这是送给日本演员野口的礼物,野口是横滨人。轮船的名字,是影片服装师的名字。还有个礼物,是送给导演自己的,片中有个家伙头上绑着布条,反写着“杨树鹏”三个字,有心之人,不妨去电影院里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