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琉璃,古作流离,最早见于西汉桓宽的《监铁论》。又称璧琉璃,见于东汉班固著《汉书·地理志》琉璃是璧璃的简称,后来加上王旁,成为“琉璃”。我国古代自己制造琉璃的记载,《穆天子传》中所说的天子登采石之山,取采石,使民铸以成器的故事。东汉王充书中所说的道人消炼五彩石作五色之玉的记载。
关键词:博山;琉璃;溯源
博山区,古代称作颜神镇。它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南部,三面环山,有着丰富的地矿资源。煤、铁、铝、重晶石、石英、陶土等储量大,分布广,为当地工矿陶琉业的诞生发展,创造出了独特的自然条件。博山琉璃业随之诞生并发展兴盛,且独具魅力。
博山琉璃生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中国现存最早的古琉璃窑炉遗址;有建立的全国最早也是唯一的炉神庙;1617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琉璃行业组织——炉行蘸会;产生了中国古代第一部琉璃专著(《颜山杂记》清代孙廷铨著),2006年建成了中国第一家琉璃艺术博物馆。
据考古专家鉴定,博山的琉璃业起步于600多年前,1982年在博山大街发现的琉璃炉遗址证明,元末明初博山的琉璃业已具备相当规模。明洪武年间,内宫监在博山设“外厂”,为宫廷生产“青帘、佩饰”等琉璃贡品。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成书的《青州府志》记载,颜神镇当时已出产珠灯、珠屏、棋子、帐钩、枕顶等民用的琉璃产品,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创建的“炉神庙”标志着颜神镇的琉璃生产已形成了一个大的行业,是当时国内唯一的琉璃品生产中心。此后长盛不衰,并取得了辉煌成就。
现就博山琉璃的历史渊源、作坊遗址、明清时期发展盛况作一概述。关于中国琉璃的起源,自近代以来就有“西来说”和“自创说”之争。我国古琉璃究竟是“舶来品”还是“中国制造”,建国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湖南、广西、陕西、广东、山东等地从西周到西汉的古代墓葬中,多次出土圆珠、管珠、琉璃璧、琉璃剑饰等大量琉璃文物,尤其在湖南一些古墓中出土的战国西汉时的琉璃文物标本上面有中国民族装饰特点的纹饰及***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通过大量出土的琉璃文物,经中外专家和现代光谱实验鉴定,得出的共同结论是,大都是我国自己生产的,在三千年前我国就已有琉璃的生产。我国的“铅钡玻璃”(琉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属于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这一事实表明我国的古琉璃(玻璃)是我国先人们利用一种特有的原料***制造出来的。我国古玻璃(琉璃)技术萌芽于西周,到战国时期已生产出真正的玻璃。
根据事实,又综合中国和西方琉璃的器型、生产技艺等的不同,当代物理学家干福熹在《中国古代玻璃的起源和发展》一文中提出:铅钡玻璃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一大创举,并进一步提出中国古代玻璃“自创说”的看法。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杨伯达先生根据对文物出土资料的分析,支持“玻璃自创说”的观点,并认为西周时期可能是我国自制玻璃的起点。这种中国自制玻璃就是琉璃的前身。
同样琉璃在博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1982年在博山大街博山第一百货大楼基建工地发现的元末明初琉璃炉作坊遗址,据考古专家证实,为国内已发现的最早的古琉璃窑炉遗址。所以博山琉璃的起源,至少推至元代,到了元末明初博山的琉璃业已具备相当规模,博山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琉璃的发源地之一。
为何琉璃产业这么早就在博山出现?博山当地的矿产为其提供了必要条件。琉璃生产需要多种矿石原料,关于琉璃冶炼,《颜山杂记》写道:琉璃者,石以为质,硝以和之,焦以煅之,铜铁丹铅以变之。非石(即马牙石、紫石、凌子石)不成,非硝不行,非铜铁丹铅则不精,三合然后生。这里写的“石”是指:马牙石、紫石、凌子石,是琉璃生产原料中最重要的成分。
博山,因境内群山广博而得名。境内山岭起伏,层峦叠嶂,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造就了博山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根据《博山区志》记载:博山有莹石矿2处、重晶石矿9处、长石石英矿3处、铁矿20处、铜矿2处、铅矿2处。紫石即莹石。另据古书记载,马牙石产于博山两平和淄川昆仑,凌子石产于博山甘白峪、奎星楼等处。古法琉璃的各种原料,博山基本都能自给自足。
元代存在不足百年,在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古代社会,一个行业发展到如此规模,绝非短时间内可以达到的。专家据此推断,1982年发现于元末明初的琉璃作坊遗址,不会是博山琉璃的发端,博山琉璃的出现时间,应该推至更早的古代。到了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由民间艺人徐应元发起建立博山“炉神庙”,该建筑至今尚保存完好,这也是博山琉璃发展的一个历史见证。1982年,博山曾经发生过一件轰动全国的考古事件,那就是在博山第一百货大楼基建工地发现的元末明初的琉璃作坊遗址,经专家论证,为国内已发现的最早的古琉璃窑炉遗址。这一事件,甚至惊动了故宫博物院研究琉璃的资深专家杨伯达先生,他亲自前来考察。
该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大街北首路西,西距现在博山孝妇河约70米。因地处市中心,不能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钻探,再加上当时由于是抢救式发掘,清理的时间和面积都有限,仅限于工程地槽范围内的403平方米。
地槽呈南北向,三条纵向的长沟,长42米。东沟宽2.7米、中沟宽4米、西沟宽2.1米。三条纵沟的西端以东西向的横沟项链北端的横沟宽3.5米、南端的横沟宽5.1米,长度都是14.2米。仅一次发掘就发现大型炉1座,大型炉炉体较大,主要是把矿石熔化成玻璃汁以生产玻璃料条。小型炉21座,主要是制作玻璃其成品。发掘玻璃炉炉具有硝罐9件、硝罐盖2件,坩埚2件、模范1件、炉壁砖1块,玻璃原料,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玻璃料,丝头,玻璃器有颜色各异的簪子26件、串珠14件、环2件、簪花1件、柱形绞丝饰1件,瓷器有盘3件、盆9件、缸8件、红褐胎黑釉器盖1件、瓶3件、红褐色素胎无釉球1件,罐6件、碗26件、铜钱5枚(分别印有“洪武通宝”、“开元通宝”、“***和通宝”、“至和元宝”、“元宝”),此外还有瓷窑窑具匣钵3件、托盘2件。
此外,还出土了一批装在一个瓷缸中的元代龙泉窑和钧窑瓷器等文物,其详细资料曾刊登在1985年第6期《考古》杂志上由淄博市博物馆撰写的《淄博元末明初琉璃作坊遗址》一文,在此不再赘述。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地槽发掘范围距现在的孝妇河,尚有70米,而东、南、北三面距河岸最远的近千米(遗址位置三面环水)。仅一次发掘就发现大型炉1座、小型炉21座,倘若作全面的发掘,当然远非此数,这足可以推断当时颜神镇琉璃业的生产规模。
博山大街元末明初玻璃作坊遗址,就其生产规模,产品质量、技术水平而言,不是玻璃生产的草创阶段所能具有,在此之前应该有一较长时期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水平提高的阶段。也就是说,博山玻璃生产的历史比该遗址所反映的年代要早。
这次博山大街元末明初玻璃作坊遗址的发现,为进一步探索博山玻璃生产的历史提供了较详实的考古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