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荀子的心论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建立在认知能力基础上的认知心。此心虽具有认知礼义之能,却并不必然认知礼义之道。荀子强调通过“虚壹而静”以“解蔽”的工夫进而知“道”,展现了心作为“神明之主”的主宰性。二是表现为喜怒哀乐爱恶欲等的情感心。从心之情感欲望出发,荀子提出性恶说和化性起伪,并强调通过礼义师法等的教化来“养心”。
关键词:荀子;认知心;心;虚壹而静;养心
中***分类号:B22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5-0085-03
心在荀子思想中是一个颇为复杂重要的概念,通观《荀子》一书,荀子论心,可从两个层面加以分疏:第一,荀子哲学的最高理想,是建立一个礼乐隆盛、群居和一的“王道”社会。其间,心对于“道”的“知”与“可”,是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个层面上,荀子重点阐发了建立在认知能力基础上的认知之心。就心的自主能力以及如何有效发挥心的自主能力而言,荀子强调通过“虚壹而静”以解蔽的工夫进而知“道”,体现了心作为“神明之主”的主宰性。第二,从个人修养的层面看,在化性起伪的过程中,“养心”构成化性的重要方面。在这个层面上,荀子重点阐发了表现为喜怒哀乐爱恶欲等的情感之心。从心之情感欲望出发,荀子提出性恶说和化性起伪,并强调通过礼义师法等的教化来“养心”。
一、认知心与心如何知“道”
1. 何谓认知心
认知心是荀子心论的要旨,是荀子论心的最重要的一面。心的认知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资质,这是荀子的一个确论。
荀子提出:“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① 心生来就具有认知事物的能力,在认知之后就能记忆下来。“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② 心生来就有“兼知”多种事物的能力,可以形成对事物的不同知识。“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③ 引文第1句和第3句的“知”和“能”,指心的认知力和智识力是人生而具有的潜在能力;第2句和第4句的“智”和“能”,指这种潜在能力的实现是心接应外界事物之后的自然而然的呈现。前者从本源上讲,后者从实存上讲。荀子还把心知之能视为性,“凡以知,人之性也”④,强调认知之能是人不学而能、与生俱来的天生资质。
荀子对人的认识能力充分自信。 他说:“才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⑤ 任何人都有认知的能力,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包括仁义法正等道德价值。荀子在《性恶》篇指出:“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以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本夫仁义法正之可知之理,可能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⑥ 途之人,都具有认知、实行仁义法正的天生的资质和才具,仁义法正本身又有可知可能之理。所以,理论上途之人是可以为禹的。荀子这里所言的“质”和“具”就是与生俱来的智识力和实现这一智识的能力。但为什么途之人不必然为禹呢?荀子说:“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然而不相为者,可以而不可使也。故涂之人可以为禹,则然;涂之人能为禹,则未必然也。”⑦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认识礼义,不是不具备认知礼义的天生资质,而是主观上不去努力不去学习。所以,人虽有认知之能,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认识方法的弊端和人自身修养的不足,而不能保证必然理解礼义之道并遵道而行。
荀子一方面对人的认知能力给予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他又意识到人在认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认识片面的问题。《解蔽》云:“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⑧ 究竟什么东西会造成蒙蔽,妨碍了对于“大理”的认识呢?“故为蔽: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⑨ 欲恶、始终、远近、博浅、古今互不相同,皆有其可取性、互补性,若仅凭一己之私好进行取舍,很容易陷入局部和片面。这些片面性的认识尽管也从某一个方面体现了道,但不足以认识道之全体。历史上的乱国者,百家争鸣中的乱家者(祸乱百家之学者),都是因为心思受到蒙蔽而不知“道”。
2. 心如何知“道”与“虚壹而静”
荀子的“虚壹而静”说和知“道”是密切关联的。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确立标准并认识标准意义甚大。这个标准就是道。认识这个标准必须通过心。“虚壹而静”的提出,是要解决心在认识过程中如何知“道”的问题。
“虚”对于知“道”的重要性,体现在心只有处于虚的状态下才能接受道。《解蔽》:“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⑩ 心生来就有了解外界事物并形成记忆的能力。对事物的反映和记忆,称为“臧”。但此“臧”之中并不包含对“道”的认知和理解,所以心还要有所谓“虚”,这里的“虚”专指心接受和学习道,而不是其它事物。“虚”构成心知“道”的第一个阶段。
“壹”的重要性,体现在心思始终专注于道。《解蔽》:“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11} 心生来就能了解多种不同的事物,此为“两”,这也是心与生俱来的认识能力的体现。但不能因为心能了解众多事物,就妨碍心思对于道的专一。荀子非常注重心思专一对于知“道”的重要性。如他说:“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则美,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12} 心思分散则无所得,内心倾斜则认识粗疏,内心摇摆不定则思虑疑惑,故智者“择一而壹”,心不仅选择道且能排除干扰专注于道。
“静”对于知“道”的意义,体现在心思排除外界事物和欲念的影响和干扰,从而集中精力理解道。荀子说:“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13} 动是心的常态,是心的自然的发出,但属于一个较低的、被动的层次。心应努力做到静。静指“不以梦剧乱知”,李涤生《荀子集释》注:“‘梦剧’,胡思乱想之杂念也。杂念有自起他起之别。‘梦’是自起的杂念,故注释为‘想象’。‘剧’是他起的杂念,故注释为‘嚣烦’。‘嚣烦’,起自外界。”{14} 荀子以“水”喻“人心”,心思沉静,欲念才能排除,道才能得以持守。
“虚”“壹”“静”三者之间有依次渐进的关系,重点在于“壹”,《荀子》中,多次谈到“壹”,以说明专一对于知“道”的重要性。
综上,发于自然的顺性之心,表现为“臧”、“两”、“动”,无所谓善恶,是心的认知力自然而然的表现。但这一顺性之心尚无法达到对道的认知,只有通过“虚壹而静”的工夫,心知才能达到“清明”状态,也就是对道的彻底的认识和觉悟。《解蔽》:“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15} “虚壹而静”就是心的清明之境,有此大清明之心的人,必然是通晓古今万物之理、道德境界可与日月媲美的“大人”:“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恢恢广广,孰知其极?广广,孰知其德?涫涫纷纷,孰知其形?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夫恶有蔽矣哉!”{16}
心通过“虚壹而静”而知“道”的过程,也是心作为神明之主能动性、主宰性的展现。荀子说:“心者,道之工宰也”,“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故口可劫而使墨云,形可劫而使诎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是之则受,非之则辞”{17}。丁四新认为,“既然肯定心体之‘衡’这种绝对的标准是道,那么道不仅是心体体认的对象,同时也同化入心体的绝对中,即纯思纯能在反思中与道体合一。”{18} 心之合于道正是心能自作主宰的体现。在这个意义上,蔡仁厚提出,荀子所讲的心,不是具理的道德心,而只是见理的认知心{19},亦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二、心与如何“养心”
1. 心
荀子认为,喜怒哀乐等顺性而生的情感和欲望,是“形具而神生”后,心接应外界事物而产生的自然反应。这些以认识事物利害关系、辨别美丑的能力为基础而产生的情感反应和内心抉择,在荀子这里,都被纳入到人不学而能、不事而自然的本能反应之内,且因其天然具有而无所谓善恶。但由情感偏好而导致的人的内心选择,若不加引导,常常受的驱使而任意作为,极易陷入蔽塞之祸而流于恶。荀子说“人情甚不美”,有了妻子儿女,对父母的孝顺就减弱了;嗜好欲望满足了,对朋友的守信就减弱了;爵位俸禄满意了,对君主的忠诚就减弱了。“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20} 受驱使的心必然阻碍人知礼义和向善发展。“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21} 所以,后天的教化、修养的提升、知识的积累才是成就圣人的关键。
2. 养心
荀子说,“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22},选择什么样的方法修养身心,立身处世,比相人之形貌、考察人心更加重要。心对于善的选择和思虑,就是养心的过程。
荀子的“养心”不同于孟子反求诸己的“养心”。荀子视养心为由外至内的过程,以学为主,以学养心。梁启超说:“荀子既言人之性恶,非通过学习便不能成德。”{23} 蔡仁厚也说:“知识的累积,道德的修养,人品的完成,乃至于善群治国,莫不由乎学。”{24} 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礼。荀子说:“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25} 这一具有总结和概括性的论述,揭示了养心化性的基本方法。
荀子的礼,一方面是外在的制度规范,另一方面是必须经过学而内化于人的人格修养。《大略》说:“故礼之生,为贤人以下至庶民也,非为成圣也;然而亦所以成圣也,不学不成。”{26} 从制度的层面讲,“礼”的产生为的是人类的生存与生活,为的是人类的群居和一,并非为了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成就道德人格从人格修养和兼济天下的层面看,以礼修身、以礼治国则是途之人可以为禹,圣人所以成圣的必要道德条件。
礼非人性所固有,所以必须由学而达礼。荀子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27}人与禽兽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有生命、有知觉感应等,而在于是否能持之以恒地学习礼义,遵从礼义而践行道德生活。礼作用于人心,不仅是满足人的情感需要或欲求,更重要的在于调节和控制情绪、情感以及欲望,“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28},产生出符合礼义的行为。
养心过程中,良师益友也非常重要。“莫要得师”,就是说学习礼义没有比好近贤师更加迅速有效的了。亲近贤师良友则所闻所见皆圣贤之道、忠信敬让之行;所近之人若是邪僻之小人,则如近墨者而不知其身白黑。所以,师友对自身影响甚大。
所谓“莫神一好”,则是指学习的过程中,心思专注于道且乐道。“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29} 积的过程,就是“君子结于一”的专一过程,也就是君子追求“全之”、“粹之”尽善尽美的人格境界的过程。在《不苟》篇,荀子明确提出了“君子养心莫善于诚”{30},以诚养心即是真心实意地以仁义为持守之准则,用心专一,积善不息,感化别人,最终德配天地。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3}{15}{16}{17}{20}{21}{22}{25}{26}{27}{28}{29}{30} 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95、396、413、406、406、443、443-444、386、387-388、395、396、398-399、396、397、397、397-398、437、63、72-73、26、489、11、502、443、46页。
{14} 转引自廖明春:《荀子“虚壹而静”说新释》,《孔子研究》,2009年第1期 。
{18} 丁四新:《天人・性伪・心知――荀子哲学思想的核心线索》,《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3期。
{19} 蔡仁厚:《荀子道德知识论的当代意义与价值》,《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4页。
{23} 廖春选编《伟大传统:荀子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181页。
{24} 蔡仁厚:《孔孟荀哲学》,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481页。
作者简介:唐琳,女,1973年生,湖北襄阳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湖北武汉,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