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心论辨析

摘要:荀子的心论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建立在认知能力基础上的认知心。此心虽具有认知礼义之能,却并不必然认知礼义之道。荀子强调通过“虚壹而静”以“解蔽”的工夫进而知“道”,展现了心作为“神明之主”的主宰性。二是表现为喜怒哀乐爱恶欲等的情感心。从心之情感欲望出发,荀子提出性恶说和化性起伪,并强调通过礼义师法等的教化来“养心”。

关键词:荀子;认知心;心;虚壹而静;养心

中***分类号:B22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2)05-0085-03

心在荀子思想中是一个颇为复杂重要的概念,通观《荀子》一书,荀子论心,可从两个层面加以分疏:第一,荀子哲学的最高理想,是建立一个礼乐隆盛、群居和一的“王道”社会。其间,心对于“道”的“知”与“可”,是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个层面上,荀子重点阐发了建立在认知能力基础上的认知之心。就心的自主能力以及如何有效发挥心的自主能力而言,荀子强调通过“虚壹而静”以解蔽的工夫进而知“道”,体现了心作为“神明之主”的主宰性。第二,从个人修养的层面看,在化性起伪的过程中,“养心”构成化性的重要方面。在这个层面上,荀子重点阐发了表现为喜怒哀乐爱恶欲等的情感之心。从心之情感欲望出发,荀子提出性恶说和化性起伪,并强调通过礼义师法等的教化来“养心”。

一、认知心与心如何知“道”

1. 何谓认知心

认知心是荀子心论的要旨,是荀子论心的最重要的一面。心的认知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资质,这是荀子的一个确论。

荀子提出:“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① 心生来就具有认知事物的能力,在认知之后就能记忆下来。“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② 心生来就有“兼知”多种事物的能力,可以形成对事物的不同知识。“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③ 引文第1句和第3句的“知”和“能”,指心的认知力和智识力是人生而具有的潜在能力;第2句和第4句的“智”和“能”,指这种潜在能力的实现是心接应外界事物之后的自然而然的呈现。前者从本源上讲,后者从实存上讲。荀子还把心知之能视为性,“凡以知,人之性也”④,强调认知之能是人不学而能、与生俱来的天生资质。

荀子对人的认识能力充分自信。 他说:“才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⑤ 任何人都有认知的能力,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包括仁义法正等道德价值。荀子在《性恶》篇指出:“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以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本夫仁义法正之可知之理,可能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⑥ 途之人,都具有认知、实行仁义法正的天生的资质和才具,仁义法正本身又有可知可能之理。所以,理论上途之人是可以为禹的。荀子这里所言的“质”和“具”就是与生俱来的智识力和实现这一智识的能力。但为什么途之人不必然为禹呢?荀子说:“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然而不相为者,可以而不可使也。故涂之人可以为禹,则然;涂之人能为禹,则未必然也。”⑦人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认识礼义,不是不具备认知礼义的天生资质,而是主观上不去努力不去学习。所以,人虽有认知之能,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认识方法的弊端和人自身修养的不足,而不能保证必然理解礼义之道并遵道而行。

荀子一方面对人的认知能力给予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他又意识到人在认识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认识片面的问题。《解蔽》云:“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⑧ 究竟什么东西会造成蒙蔽,妨碍了对于“大理”的认识呢?“故为蔽: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⑨ 欲恶、始终、远近、博浅、古今互不相同,皆有其可取性、互补性,若仅凭一己之私好进行取舍,很容易陷入局部和片面。这些片面性的认识尽管也从某一个方面体现了道,但不足以认识道之全体。历史上的乱国者,百家争鸣中的乱家者(祸乱百家之学者),都是因为心思受到蒙蔽而不知“道”。

2. 心如何知“道”与“虚壹而静”

荀子的“虚壹而静”说和知“道”是密切关联的。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确立标准并认识标准意义甚大。这个标准就是道。认识这个标准必须通过心。“虚壹而静”的提出,是要解决心在认识过程中如何知“道”的问题。

“虚”对于知“道”的重要性,体现在心只有处于虚的状态下才能接受道。《解蔽》:“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⑩ 心生来就有了解外界事物并形成记忆的能力。对事物的反映和记忆,称为“臧”。但此“臧”之中并不包含对“道”的认知和理解,所以心还要有所谓“虚”,这里的“虚”专指心接受和学习道,而不是其它事物。“虚”构成心知“道”的第一个阶段。

“壹”的重要性,体现在心思始终专注于道。《解蔽》:“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11} 心生来就能了解多种不同的事物,此为“两”,这也是心与生俱来的认识能力的体现。但不能因为心能了解众多事物,就妨碍心思对于道的专一。荀子非常注重心思专一对于知“道”的重要性。如他说:“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则美,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12} 心思分散则无所得,内心倾斜则认识粗疏,内心摇摆不定则思虑疑惑,故智者“择一而壹”,心不仅选择道且能排除干扰专注于道。

“静”对于知“道”的意义,体现在心思排除外界事物和欲念的影响和干扰,从而集中精力理解道。荀子说:“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13} 动是心的常态,是心的自然的发出,但属于一个较低的、被动的层次。心应努力做到静。静指“不以梦剧乱知”,李涤生《荀子集释》注:“‘梦剧’,胡思乱想之杂念也。杂念有自起他起之别。‘梦’是自起的杂念,故注释为‘想象’。‘剧’是他起的杂念,故注释为‘嚣烦’。‘嚣烦’,起自外界。”{14} 荀子以“水”喻“人心”,心思沉静,欲念才能排除,道才能得以持守。

“虚”“壹”“静”三者之间有依次渐进的关系,重点在于“壹”,《荀子》中,多次谈到“壹”,以说明专一对于知“道”的重要性。

综上,发于自然的顺性之心,表现为“臧”、“两”、“动”,无所谓善恶,是心的认知力自然而然的表现。但这一顺性之心尚无法达到对道的认知,只有通过“虚壹而静”的工夫,心知才能达到“清明”状态,也就是对道的彻底的认识和觉悟。《解蔽》:“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15} “虚壹而静”就是心的清明之境,有此大清明之心的人,必然是通晓古今万物之理、道德境界可与日月媲美的“大人”:“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恢恢广广,孰知其极?广广,孰知其德?涫涫纷纷,孰知其形?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夫恶有蔽矣哉!”{16}

心通过“虚壹而静”而知“道”的过程,也是心作为神明之主能动性、主宰性的展现。荀子说:“心者,道之工宰也”,“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故口可劫而使墨云,形可劫而使诎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是之则受,非之则辞”{17}。丁四新认为,“既然肯定心体之‘衡’这种绝对的标准是道,那么道不仅是心体体认的对象,同时也同化入心体的绝对中,即纯思纯能在反思中与道体合一。”{18} 心之合于道正是心能自作主宰的体现。在这个意义上,蔡仁厚提出,荀子所讲的心,不是具理的道德心,而只是见理的认知心{19},亦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二、心与如何“养心”

1. 心

荀子认为,喜怒哀乐等顺性而生的情感和欲望,是“形具而神生”后,心接应外界事物而产生的自然反应。这些以认识事物利害关系、辨别美丑的能力为基础而产生的情感反应和内心抉择,在荀子这里,都被纳入到人不学而能、不事而自然的本能反应之内,且因其天然具有而无所谓善恶。但由情感偏好而导致的人的内心选择,若不加引导,常常受的驱使而任意作为,极易陷入蔽塞之祸而流于恶。荀子说“人情甚不美”,有了妻子儿女,对父母的孝顺就减弱了;嗜好欲望满足了,对朋友的守信就减弱了;爵位俸禄满意了,对君主的忠诚就减弱了。“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20} 受驱使的心必然阻碍人知礼义和向善发展。“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21} 所以,后天的教化、修养的提升、知识的积累才是成就圣人的关键。

2. 养心

荀子说,“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22},选择什么样的方法修养身心,立身处世,比相人之形貌、考察人心更加重要。心对于善的选择和思虑,就是养心的过程。

荀子的“养心”不同于孟子反求诸己的“养心”。荀子视养心为由外至内的过程,以学为主,以学养心。梁启超说:“荀子既言人之性恶,非通过学习便不能成德。”{23} 蔡仁厚也说:“知识的累积,道德的修养,人品的完成,乃至于善群治国,莫不由乎学。”{24} 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礼。荀子说:“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25} 这一具有总结和概括性的论述,揭示了养心化性的基本方法。

荀子的礼,一方面是外在的制度规范,另一方面是必须经过学而内化于人的人格修养。《大略》说:“故礼之生,为贤人以下至庶民也,非为成圣也;然而亦所以成圣也,不学不成。”{26} 从制度的层面讲,“礼”的产生为的是人类的生存与生活,为的是人类的群居和一,并非为了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成就道德人格从人格修养和兼济天下的层面看,以礼修身、以礼治国则是途之人可以为禹,圣人所以成圣的必要道德条件。

礼非人性所固有,所以必须由学而达礼。荀子说:“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27}人与禽兽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有生命、有知觉感应等,而在于是否能持之以恒地学习礼义,遵从礼义而践行道德生活。礼作用于人心,不仅是满足人的情感需要或欲求,更重要的在于调节和控制情绪、情感以及欲望,“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28},产生出符合礼义的行为。

养心过程中,良师益友也非常重要。“莫要得师”,就是说学习礼义没有比好近贤师更加迅速有效的了。亲近贤师良友则所闻所见皆圣贤之道、忠信敬让之行;所近之人若是邪僻之小人,则如近墨者而不知其身白黑。所以,师友对自身影响甚大。

所谓“莫神一好”,则是指学习的过程中,心思专注于道且乐道。“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孰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29} 积的过程,就是“君子结于一”的专一过程,也就是君子追求“全之”、“粹之”尽善尽美的人格境界的过程。在《不苟》篇,荀子明确提出了“君子养心莫善于诚”{30},以诚养心即是真心实意地以仁义为持守之准则,用心专一,积善不息,感化别人,最终德配天地。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3}{15}{16}{17}{20}{21}{22}{25}{26}{27}{28}{29}{30} 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95、396、413、406、406、443、443-444、386、387-388、395、396、398-399、396、397、397、397-398、437、63、72-73、26、489、11、502、443、46页。

{14} 转引自廖明春:《荀子“虚壹而静”说新释》,《孔子研究》,2009年第1期 。

{18} 丁四新:《天人・性伪・心知――荀子哲学思想的核心线索》,《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3期。

{19} 蔡仁厚:《荀子道德知识论的当代意义与价值》,《荀子思想的当代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4页。

{23} 廖春选编《伟大传统:荀子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181页。

{24} 蔡仁厚:《孔孟荀哲学》,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481页。

作者简介:唐琳,女,1973年生,湖北襄阳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湖北武汉,430074。

荀子心论辨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荀子心论辨析

学习

速生柳树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速生柳树栽培技术及注意事项,内容包括速生柳树的管理修剪技术,新乡速生柳树苗木。由于速生柳树具有适应性强、速生、耐寒耐高温、耐涝耐盐碱、管理简单、无性繁殖容易、产量高、材质优等特点,近年来许多地方开始推广栽植,将成

学习

中国式收购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式收购,内容包括中国式收红包,中国式收红包表情包。只差一步,中国商人倪日涛就完成了他的海外收购。这是一个极富胆色的计划:在国内银行贷款2亿美元以上,收购一家加拿大企业NewSkeena制浆厂。鲜为人知的是,在他赴加重组以前

学习

两代人还是两种人?

阅读(27)

作为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我常常问自己:我了解以80、90后为代表的青年文化么?如果了解,到底了解多少?对此,我是很怀疑的。怀疑是因为心里没底。比方说,我就很怀疑我是否了解我的女儿。我女儿今年18岁,属于标准的青年。她不但拥有和我完全不

学习

金坛酥枣特点和栽培重点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金坛酥枣特点和栽培重点,内容包括酥脆枣种植技术,彬县酥枣有什么特点。本文作者:凌霖刘辉单位:金坛市经济作物研究所1选育经过金坛市地处江苏南部,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夏季节多雨高温,绝大多数枣品种在该气候环境中生长难以

学习

飞机起落架收放故障与处理方式研究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飞机起落架收放故障与处理方式研究,内容包括飞机起落架收放故障,飞机起落架常见故障与维修论文。起落架收放系统是飞机的一个重要的系统,它关系着飞机的起、落安全,更关系着全机人员的生命安全,文章分析了某型机起落架收放系统

学习

鲍贤伦重新定义“士大夫书法”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鲍贤伦重新定义“士大夫书法”,内容包括鲍贤伦论书法,鲍贤伦书法斗方作品。在中国漫长的书法发展史上,东晋的王羲之,唐代的颜真卿,宋代的苏轼和米芾,元代的赵孟,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王铎等,都是各个时代的佼佼者。这些人除了是伟大

学习

甘肃方言疑问代词初探

阅读(102)

本文为您介绍甘肃方言疑问代词初探,内容包括甘肃方言量词,甘肃方言中的古汉语词汇。[摘要]甘肃方言里的疑问代词可分为八类。问人的形式丰富多样;兰银官话的有些方言里,有问处所的远指代词与问处所的疑问代词同形的现象;问性状方式的代词“

学习

海相油气地质

阅读(31)

中国近海油气勘探机遇和挑战——访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朱伟林总地质师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下奥陶统白云岩成因及识别特征郑剑锋,沈安江,莫妮亚,刘永福,ZhengJianfeng,ShenAnjiang,MoNiya,LiuYongfu古老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储层地质特征刘伟,孟庆阳,张光

学习

深层注水井管柱配套研究

阅读(23)

本文对深层注水井管柱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类型管柱在油管组合、井下工具配套等方面的不完善之处。同时对油管断脱因素进行分析,认为油管丝扣断是由于管丝扣加工时存在应力缺陷,并受复杂交变应力作用及易于发生腐蚀3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

学习

浅议现代房地产精装修项目工程的管理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浅议现代房地产精装修项目工程的管理,内容包括房地产多项目工程管理,房地产精装修工程管理流程。所谓装修施工管理,就是指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通过各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对施工任务进行科学、全面的规划、决策、组织与控制,以

学习

我的妈妈,我知道

阅读(33)

只因为单元总表与10个分表总数相差了200度,还因为10户人家,只有我家高档家电齐全,我被当做了偷电贼。但众口铄金,我有口难辩,心情变得沉重灰暗。要还以清白,唯一可做的是向电力部门申请查验电表。等待结果那两天显得异常漫长。每天在大院里进

学习

家、园、社区互动方式的思考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家、园、社区互动方式的思考,内容包括家园有效互动的政策与方法,家园社区互动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

学习

管理学实践论文范文精选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管理学实践论文范文精选,内容包括管理学论文1000字范文,管理理论与实践论文范文。管理学实践论文篇1【关键词】管理学;本科生;实践调研1.管理学本科生进行实践调研的意义适应现代与时展的管理学教学要注重素质教育,在管理学本

学习

产业链管理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产业链管理,内容包括产业链什么意思,产业链得到提升。NGN网络分层模型传统的固定网和移动网是两个分离的网络,具有不同的体系架构。NGN将是一个有线、无线合一的网络,移动网将作为NGN的一个接入网而存在。因此,基于多种业务

学习

“讲、说”近义词辨析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讲、说”近义词辨析,内容包括近义词辨析100例,小学近义词辨析方法。英语中say,talk,speak和tell意义相近或相同,都有“说话,讲述”之意,但用法不同,中学生极易混淆。say(说话,讲话),一般着重讲话的内容,指有连贯性的说话,通常用做及物

学习

“版权”相关概念辨析

阅读(107)

我国《著作权法》第57条规定:“本法所称的著作权即版权”。于此可看出我国将“版权”与“著作权”作同义处理。然而在日常可见的“版权所有、翻版必究”的说明中,“版权”所指的真实含义为何?其归属主体和具体内容为何?这些都仍然存在令人困

学习

信赖利益相关概念辨析

阅读(29)

信赖及信赖利益赔偿理论源自美国。1936年富勒和他的学生帕蒂尤共同发表的《合同赔偿中的信赖利益》一文,是信赖和信赖利益赔偿问题的奠基之作,对合同赔偿问题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后,在学者及法官的共同努力下,信赖和信赖利益赔偿的理论

学习

常见易混淆概念辨析(一)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常见易混淆概念辨析(一),内容包括常见易混淆知识点,英语易混淆词汇辨析。为帮助同学们在复习时能更好地掌握地理概念,现将中学地理教学中一些常见的、易混淆的概念比较如下。热岛效应与温室效应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由于人口集中

学习

荀子以隆礼重罚为核心的法治思想浅析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荀子以隆礼重罚为核心的法治思想浅析,内容包括荀子主张隆礼重法的原则,荀子是讲究以德治国吗。荀子认为人生的本性是恶的,而且生来就有欲望,并会越来越大。为使个人欲望最大化,就必然会起而竞争、争夺,甚至引起混乱。因此,他主张

学习

档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和数字档案概念辨析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档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和数字档案概念辨析,内容包括档案数字化和档案电子化的区别,档案数字化科普。档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和数字档案三个概念,混淆使用的情况比较严重。文章对这三个概念进行了全面的辨析。认为:档案数字化

学习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

阅读(77)

本文为您介绍《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内容包括先秦荀子简介,荀子思想主旨。战国末年,在大一统局面即将形成的前夜,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位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受教于儒家,却没有受儒家思想的束缚,反而在某些观点上成为儒家内部的

学习

斡旋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与共同受贿之辨析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斡旋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与共同受贿之辨析,内容包括斡旋受贿罪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和斡旋型受贿区别。共同受贿、斡旋受贿与共同受贿三种行为都涉及到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其形式要件在某些情况下会有所重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