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过好多次机会可以离开学校,去到更好的岗位,走上更高的职位。但他都拒绝了,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对三尺讲台的坚守。他说,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热爱农村;他还说,他受益于教育,成长于教育,他要坚守教育。他就是河源市和平县赤光镇中心小学校长袁伟东。
教育路上的思想者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苇草。当教育者不再思考,我们的教学便会缺失个性,缺乏判断,缺少智慧。而当这一切通过课堂转接到学生身上时,我们所付出的代价将无法估量。思考,对于一位师者而言,应该是不可或缺的素质与能力。我思故我在。
如此僻静的农村,教育思想来自何方?“听专家讲座,看名校治学,观外面风景,合治校良策。”袁伟东用他的勤奋和智慧给出了极具个性化的答案。袁伟东深知,落后的观念一直是山村教育的沉疴。为此,他力主建设学习型校园,用全新的观念武装师生的思想。在徜徉书海的日子里,学校师生发生着种种可喜的变化。每周写读书心得,每月写教学论文,每课时写教后附记,成为学校教师的自觉行为。读书,不仅影响着山区农村的灵魂工程师,也日益影响着勤奋好学的莘莘学子,山里娃也开始敢向各大报刊杂志投稿,发表作品数十篇,并陆续在全国的征文比赛中获奖。
做一个思想者,他一步步把老师的思维打开,构建个人、教研组、学校三级教研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校本培训和研讨,让新的教育思想不断注入。学校校本培训经验得以在全县推广。每学期,他都亲自给教师们开讲座,亲自为教师修改论文,把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与思考与教师们交流、碰撞。学校课题研究开创了山区学校的先河,科研成果显著,现仍主持“十一五”部级课题三个子课题的研究,其中《创建书香校园》已经结题并荣获“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组”评比一等奖。“如果单纯看成绩,或许我们可以骄傲一阵子,但是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教育的追求是没有极限的,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教育的新思路,以百倍的热情面对未来的工作。”袁伟东的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山村教育的先行者对教育理想孜孜不懈的追求,也让我们看到了山区教育的新希望。
教育改革的实践者
对于中国的教育而言,批评往往多过批判,思绪总是多过思考。当许多的所谓专家学者在各种教育研讨上唾沫横飞口若悬河的时候,其实不难发现,真正撑住中国教育改革最艰难困境的是那些农村一线的教师和校长。如果没有他们对教育改革的坚持、对教育事业忠心的坚定、对农村清贫的坚守,教育的理想或者说是理想的教育,都将是无根之木。
1997年,赤光镇的教育跌入了低谷,教育管理混乱,再加上各学校校园破旧,危房遍布,教学设备短缺,全镇教职工情绪普遍低落,群众也对学校教育提出了种种质疑。这时,袁伟东被组织上任命为赤光镇教育办公室主任。30开外的袁伟东临危受命,深感责任重大,他决心做好带头人,彻底改变赤光镇的教育局面。
他从任教办主任始,就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改善赤光镇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但是,由于当时全镇80%的校舍仍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砖瓦房,年久失修已经成了不同程度的危房。面对现状,他没有彷徨,没有怯懦,而是抖擞精神迎难而进。主动积极做好***、***府的参谋,深入各村委和学校调查研究。根据上级部署,结合镇情校情,他以超前的意识领悟到:对破破烂烂的校舍,与其修修补补在危房半危房上“升级”,不如发动群众,一次性推倒重来,更上一层楼。于是1999年春,他主持镇教办支委会议,做出对全镇中、小学危楼“一律按钢筋水泥结构改建,形成统一楼房的格局”的决策。他亲自勘查,亲自主持制定各校改危方案,绘出规划***,亲自动员集资投劳,组织工程上马,争取各方面的支持。
面对经费短缺的困境,经过一番思考后,他想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一是广泛对干部群众宣传;二是争取上级支持;三是力争社会上有识之土鼎力相助。他首先深入瑶坑村发动干部群众集资,又与该村有识之士骆东华先生商讨集资办学事宜,得到他的鼎力支持,骆东华带头捐资25万元,兴建一幢三层钢筋水泥结构的教学大楼、校门、围墙。从而在全镇上下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真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激起了全镇人民“改薄”的强烈愿望。
在袁伟东的努力下,该镇的“改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共投入“改薄”资金1250多万元,建筑面积达15000多万平方米。镇属16所学校建起了教学大楼、学生宿舍,使全镇80%的学校实现了楼房化。从而使该镇的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学校告别了破破烂烂的历史,从而也实现了从圩镇到乡村,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的喜人景象。
袁伟东来自教学第一线。他对教育教学实践有着深刻的体会,并且掌握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作为有远见卓识和开拓精神的他,深知教学研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他在要求学校抓好常规教学管理的同时,还不断加大教研的力度。他要求每位教师定期撰写教学论文,各学校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还鼓励有能力的学校开展教学专题研究。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总结和推广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他把中心小学定为全镇的教研基地,每学期承担6节以上全镇性的教研公开课,并定期举行不同专题的素质教育交流会。为了检查全镇各校的教研情况,有效地提高全镇教师的业务能力,他每学年都要组织一次全镇性的教学大赛。并且,他还加强了对校长、教导主任的培训,并有步骤地举行了校长教导主任教学大赛。从而使该镇教研成风,有力地促进了该镇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农村教育的奉献者
这是一个集体浮躁的社会,这是一个群体喧嚣的年代。更多的时候,我们在拷问奉献,质疑伟大。其实,奉献者从未远走,伟大者近在咫尺。变化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充裕的时间去靠近,没有足够的耐心去聆听,没有敏锐的眼神去发现。如是,我们用怀疑武装自己,让一切的真实与美丽变得日益遥远。
自读书年代起,袁伟东就以勤奋好学深受老师的喜爱,他也从师爱中感受到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和伟大。1981年,满怀着对教育的希望与热情,他走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台。1988年,年仅26岁的袁伟东被提升为小学校长,成为当时全镇乃至全县最年轻的小学校长之一。1990年,当听说袁伟东要调走时,成群的学生拉着他,哭着不让他走。一位老教师满含热泪地拉着他的手说:“我教了30几年的书,还没遇上像你这样的好校长。”从教生涯中,袁伟东有几次转行的机会,可他都放弃了。特别是2002年撤销镇教办时,时任教办主任的他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调任镇******办主任,二是返回学校当校长。他毅然选择返回下面学校当校长,学生和老师眼眶里挽留的泪水,一直在他心头萦绕,成为他挥之不去的心结。他的良心,他的责任,让他一直留在了教育战线上。于是年富力强的袁伟东,在赤光的讲台上一站就是28年。袁伟东常:“人活着只有为社会做点什么,才会感到充实。”他把青春献给了他所钟爱的教育事业,日夜忘我地工作。而他的言行,也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一大批投身教育、甘于奉献的教师团结在他的周围。当城市里的学生们都在交钱培优时,赤光中心小学的老师在免费上培优课。“我们的环境差,但我们的学生不比县城差!”袁伟东的话铿锵有力。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连续六年在县城独家举办书画展。学生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美术作品评比”中有20幅作品获奖,其中刘文达同学获金奖,学校也被评为“全国先进艺教单位”。“我们学校老师的待遇比不上城市里的,可我们学校的老师是最有奉献精神的。”讲到这句时,他的声音高亢起来,语气里充满着毫不掩饰的骄傲。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袁伟东:做一位教育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