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流行音乐中和声部分的一些规律。通过研究发现和声在当前流行音乐中的一些特点,而这些特点正是当前流行音乐制作中的一些规律。学习和研究这些规律,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流行音乐制作中的规律。总结当前的流行音乐在和声运用上的特点,以加强人们对流行音乐的认识。同时,希望给予自己以及音乐学习者、工作者对音乐制作、编曲、和声等方面一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流行音乐;和声;色彩;和声进行
就流行音乐而言,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随手可取的阶段。通过网络、音像店等方式,我们像是站在满是音乐的超市里,只要你需要,音乐就可以为你奏响。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更多接触音乐的机会,进而学习音乐,欣赏音乐。作为专业的音乐学习者,我们应该更深入的学习音乐。
流行音乐的构成有很多因素,成功地流行音乐作品需要很多人共同的努力才能完成,人们才会传唱。在这里笔者想对创作前期的和声的运用作一些探索,以此来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流行音乐的和声运用既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又是流行音乐创作中的重要因素。它能体现出该音乐作品的质量,反映出作者的水平。所以和声运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是流行音乐的和声,我们就要了解流行音乐的和声特点。
一、 流行音乐中的和声运用的特点
流行音乐随时展,使得和声概念也在不断变迁,创作者创作了许多新颖的手法和技巧。各种音响构成和技巧也进行了多方面的融合。为了充分感受丰富的音乐内容以及更好的创作,应当深入了解和声这一重要因素在流行音乐中运用的特点。
1.和声选择更多
传统和声的和弦是以三度叠置为基础,并作为生成其他各类和弦的唯一方法。随着作曲家的创造能力不断的增强,和声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弦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有最初的三和弦,七和弦发展到九和弦十三和弦变和弦乃至更为复杂的自由叠置和弦等等。
如在c调上,以1为根音,能够与之构成和声的两个音有12个,三和弦的有四个(谱例1),与之构成七和弦常看到的有五个(谱例1)。这就已经有21个了,还没有提到九和弦,十三和弦和变和弦,当然这只是以1为根音,如果出现在别的位置上,那真的就是不计其数了。“单纯的二度三度四度叠置就有105种样式,再加上二度三度四度相结合的叠置,以及其他特殊变化的,如加进调外音的和弦,种类样式就更多了。”①然而这些的和声都可以使用在流行音乐中,非常多的和声可以进行选择。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追求色彩性多样性而丢弃功能性,也不可遵守传统的功能性放弃多样化的个性和声进行。所以在音乐创作时应当注意将两者结合考虑。
谱例1:
2.和声色彩更丰富
传统和声中的规则是以三度叠置为基础。而流行音乐中的和声选择就很多了,在一条旋律动机中,每个音都可以有多种的和声选择,丰富多彩的和声的选择使得音乐的进行丰富多彩,只要一个合声就可以让听者触动眉头。例如王力宏在2001年1月发行的《唯一》一曲中,该曲用钢琴作为伴奏的主要乐器,所以和弦感觉非常清晰,在今天看来该曲的和弦选择非常合理,为该曲的成功问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当动机在每次进入高潮前都使用了一个13和弦。该和弦的使用使得旋律更倾向进入高潮的抒发的同时又顺利的连接了从属和弦到主和弦,为音乐流动提供了更多的动力。
我们可以这样想象,音乐作品的创作正如绘画,“调色”是处理绘画中色彩的主要方法,绘画中的色彩都是通过调配而成。绘画作品想表达明亮或者暗淡,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调色 处理音乐作品也一样,和声是两个音以上的组合,每种组合出来的色彩感觉不一。根据平日的练习感受与资料的查阅,将和弦色彩总结为以下几类:
声音效果空洞而明亮 但缺乏充实感,,如纯音程八度;
声音效果稳定而明朗,如大三和弦;
声音效果稳重而柔和,如小三和弦;
声音效果柔和而不协和,如包含大二度和小七度的大小七和弦;
声音效果尖锐而不协和,如大七度与小二度;
声音效果朦胧而不协和,如大大七和弦;
声音效果暧昧而不协和,如三全音;
声音效果神秘而不协和,如包含三全音及小七度的减小七和弦;
声音效果有时协和有时不协和,如完全四度。
当然,这些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多一些,音响色彩效果还与乐器的音色、演奏力度、速度有关。例如,弦乐的音色在不同的力度下,表现同样的和声,感觉是完全不同的。长号的强奏协和的音程时似乎又不协和。每个创作者的习惯感受可能又不一样,所以,音乐工作者还是要加强对音响感受的认识,多听多积累。使用和声,取得“绘画”音响效果,是音乐作品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3.和声发展更自由
传统和声从欧洲早期多声部音乐的产生到和声思维的形成、成熟到大小调体系完全确立直至19世纪结束以前,和声(纯和声意义上)已攀登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成为自己灿烂的黄金时代。而后来出现的流行音乐渐渐的将和声上的禁止淡化,流行音乐的创作不再有所顾忌。
在传统和声学中,有些声部的进行称为“不良声部进行”,是禁用的。例如传统和声不允许平行五、八度,但现代派音乐风格如德彪西的平行五度除外。而流行音乐则为了追求某种特殊音乐效果而使用平行五、八度,尤其是摇滚重金属风格的音乐,为了追求生硬而粗犷的效果则大量使用带有平行五度和八度的二度进行。
传统和声学中不允许Ⅴ―Ⅳ的进行,这种进行叫做功能倒置,而在流行音乐和声,这个进行则是常用的一种阻碍进行的手段,成为流行音乐的特色。
传统的音乐创作注重和声的功能性,强调属到主的这种不稳定到稳定的终止,常常用半终止,全终止的思维来形成音乐的曲式结构。而流行音乐的创作多为根据一个和声框架进行创作作品,这来源于1890年左右由美国密西西比州一带的黑人布鲁斯吉他手和南方的“布吉.乌吉”钢琴守门确立“12小节布鲁斯和弦序列”②,成为后来流行音乐不断发展的最早和声框架,他的和声连接为:Ⅰ―Ⅰ―Ⅰ―Ⅰ―Ⅳ―Ⅳ―Ⅰ―Ⅰ―Ⅳ―Ⅴ―Ⅰ―Ⅰ―Ⅱ。60年代以后,不再固守这个12小节程式。受“廷潘巷风格”影响,后来的流行乐常使用Ⅰ―Ⅵ―Ⅳ(Ⅱ)―Ⅴ―Ⅰ作为和声框架,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些常用的和声框架:如Ⅰ―Ⅵ―Ⅳ―Ⅲ(音乐剧《猫》之《Memory》);Ⅰ―Ⅵ―Ⅱ―Ⅴ(李宗盛《明明白白我的心》);Ⅰ―Ⅵ―Ⅳ―Ⅱ(卡朋特《Yesterday once more》)等等。
流行音乐和声诞生在传统和声基础之上,并在传统的大小调功能和声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形式的音乐,因而形成一些不同于传统的特殊音乐风格。和弦构成虽仍以三度叠置为基本原则,但已不是重要的阐释方法,高度复杂自由;较多的“禁止”在流行音乐中“开放”。以听觉为准绳,只要能为自己追求的音乐效果服务,就可以尝试使用任何和声。复杂的加音和弦、同名大小调一起使用,构成的奇特又动人心弦的和声效果有时难以用经典和声理论解释,构成了奇妙的流行音乐和声。
二、流行音乐中的和声运用
近几年网络的飞速发展,为音乐的交流提供了无限的可能。音乐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出现了空前的发展。我们通过网络不但可以了解国内的音乐资讯,又可以及时地了解国外最新的音乐动向,这样的信息量可以让过去的音乐家感到羡慕。所以我们应该对得起时代负于我们的责任,不放松对音乐创作的学习与积累。通过积累我发现,和弦的使用对流行音乐的曲风起了一些作用。从80年代软绵绵的流行金曲,到90年代的摇滚乐,直到新世纪外面泊来的HIP-POP、JAZZ、电子乐等都是我们所经历过得岁月了,这些当时的流行音乐随着时间开始努力地融合,所以当今的一部分流行音乐就是昨天的流行加上对今天再创作,抒情可以变成摇滚或说唱的方式,但和弦的使用规律还是有的。下面我就专门针对当前主要的音乐曲风进行例举。
1.流行音乐的和声框架
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和声框架的使用,流行音乐的和声走向多使用和声框架,这是和声走向的常识。和声在序进时会遵循二度三度或五度的法则进行序进,会使音乐旋律顺利进行。如很平常使用的Ⅰ―Ⅶ―Ⅵ―Ⅴ―Ⅳ―Ⅲ―Ⅱ―Ⅴ―Ⅰ的和声走向,这是一种非常平稳顺畅的低音和声走向,所以很多歌曲会很自然的使用该和声套子。如周杰伦的《台》,在该和声进行的铺垫下,音乐娓娓道来诉说着很有中国韵味的暗淡故事。这种由根音下行的流行音乐有很多,如《挥着翅膀的女孩》《发如雪》《千里之外》《一千年以后》等等。除此以外,和声的套子还有很多:
Ⅰ-Ⅳ-Ⅴ-Ⅰ
Ⅰ-Ⅵ-Ⅳ-Ⅴ
Ⅰ-Ⅵ-Ⅱ-Ⅴ
Ⅰ-Ⅲ-Ⅳ-Ⅴ
Ⅵ-Ⅳ-Ⅴ-Ⅵ
Ⅵ-Ⅳ-Ⅰ-Ⅴ
……
这些和声的框架在流行音乐中会很自然地流露出来,我们要钻研的就是选择什么样的和弦走向为我们的旋律服务。当然要注意不能生搬硬套,一方面要注意灵活运用,同时也要注意创新使用,和声的选择不但是积累,也是一种创作。
2.流行摇滚的强力和弦
近几年的很多流行音乐工作者的创作专辑中都会出现较重的摇滚曲风。(如:陶础艾薇尔、林俊杰、SHE等)这是一种音乐倾向,是为了迎合更多的听众口味。这种音乐并没有摇滚乐那么重,是为了让更多人接受摇滚而流行化很多了的曲风,属于流行摇滚,但在和声上多使用了强力和弦。
强力和弦是由根音和五音构成一个纯五度的和弦,通常使用在失真的电吉他上。因只有根音和五音,所以有较强的融合性,和弦不会与旋律不会有二度等不协和的音程出现。使用于强拍上,加之失真,就会有强而有力地音响效果。
如:林俊杰的《曹操》的和声进行就是由强力和弦构成(谱例2)。
谱例2:林俊杰 《曹操》
该曲是2006年2月林俊杰发行专辑的主打歌曲,词的内容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通过摇滚这一曲风表达的淋漓尽致。电吉他奏出的强力和弦大气磅礴、刚劲有力,恰当的失真让和弦的力度更加突出,这便是强力和弦的魅力,融合在流行音乐的专辑力,使人受到震撼。所以该曲的创作较为成功。
和声的选择和使用,很大一部分决定了该曲的音乐曲风及定位,强力和弦的使用必定将该曲引入很重的曲风范围内。所以,暴躁的强力和弦可以将流行音乐流露出摇滚的气息。如:《不能说得秘密》《双截棍》《找自己》等成功曲目。都是通过强力和弦流露出自己的呐喊与发泄的。
3.新潮的循环和声
近几年的音乐在后期处理上有一种趋势,就是音乐的响度越来越大。这是为了符合当今人们听觉习惯的一种妥协,人们越来越喜欢听一些节奏感强鼓点重的音乐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听到了很多欧美的流行音乐作品,如,hihhop、R&B、电子等曲风的流行音乐作品。这些节奏感很强、鼓点很重的音乐处理手法的曲风,很受人们的喜爱。有了市场自然使制作人、和音乐工作者在创作、制作时必然要考虑到这种因素。所以,近些年的流行音乐市场上,每张专辑都会有hihhop、R&B、电子等曲风的流行音乐作品的出现。
那么hihhop、R&B、电子风格的曲子在和弦上的使用除其他流行音乐的使用规律外,还用什么特点呢?那就是和弦的循环利用。拿hihhop举例来看,不难发现一般的hihhop的曲子的和弦一般不会超过6个就可以完成作品的创作,如潘韦伯的《壁虎漫步》,全曲只用了Ⅵ和Ⅱ级的和弦,就完成了和弦部分的制作,及使和弦声部少,但配器丰富,节奏感强。是典型的hihhop曲风,所以在当时的市场反映强烈,也为成功之作。这也正是中国流行音乐与外来音乐融合产生的有中国特色的嘻哈音乐。与外国的嘻哈音乐有了些神似,但很纯的hihhop还是属于美国黑人吧。黑眼豆豆,也是一支融合音乐的组合,其hihhop的曲风也是非常熟练的,如《Where is love》等曲都是中国听众所熟识的,其和声的选择也是几个和弦全曲重复的形式。
4.复杂的爵士乐和声
爵士乐起源于美国,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他们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至今长盛不衰。“现代音乐与爵士音乐互相渗透、交融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注:引自蔡松琦所著《流行音乐和声技法》一书)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作曲大师在各自的作品中都不同程度的吸收爵士乐做素材,或直接采用爵士乐风格进行创作,是非常有韵味的音乐曲风,和声要比我们前面讲过的要深邃的多。
爵士是由布鲁斯演变而来的,所以两者有很多的共同点。但布鲁斯的和声与节奏相对简单,爵士就相对复杂。
首先,广泛的使用七和弦,尤其是属七与减七和弦
我们通过***例3,可以看出在爵士乐中的和声中大量的出现七和弦。这是爵士乐自身的音乐特点决定的。爵士乐有自己的音阶,所以和声色彩丰富,七和弦的使用,会更好地体现出爵士乐的魅力。
谱例3:Ennio Morricone 《1990‘s Madness》
其次,广泛使用替代和弦
初识和声的人一定都知道,调性中I、IV、V三个和弦分别代表主功能、下属功能、属功能。和声功能体系中I、Ⅲ、Ⅵ属于主功组能内的和弦,Ⅱ、Ⅳ、Ⅵ属于下属功能组内和弦,Ⅲ、Ⅴ、Ⅶ属于属功能组内的和弦。其相同组内的和弦是可以相互替代的,这就使爵士乐的和弦替论的基础。
主和弦的替代:当主和弦进行到属和弦时,主和弦可以由Ⅰ―Ⅵm和弦组替代,同样属和弦也改为Ⅱm―Ⅴ的替代进行。如:Ⅰ―Ⅴ7改为替代和弦进行的话则是:Ⅰ―Ⅵm―Ⅱm―Ⅶ 。当主和弦持续时间较长(2小节以上),可以在主和弦保持不变的同时,在旋律之外的另一声部加入某些声部运动。如同一个短小的副旋律,它使主和弦的色彩发生一连串为妙变化。一些常加的声部运动有5676,其和弦标记为Ⅰ-Ⅰ6-ⅠM7-Ⅰ6。
下属和弦的替代:Ⅱ、Ⅵ都能代替下属和弦,在爵士乐中Ⅱ比Ⅳ更常用。研究一下bⅦ7与Ⅱ7,就会发现bⅦ7包含Ⅱ7大部分音,可以看作是Ⅱ7和弦延伸而来,因而,bⅦ7也可以替代下属和弦。
属和弦的替代:bⅡ、Ⅱ都能替代Ⅴ。Ⅶ较少替代。当一个属七和弦延续时值较长时,可以在属七和弦不变的基础上转换其延伸音以改变色彩。常见的延伸音转换进行有以下三种可能(谱例4)。
谱例4 : 谱例5:
再次,广泛使用挂音和弦(例如Dm11)
和弦的延伸音:所谓和弦的延伸音,是指在七和弦之上叠加的更高位的和弦音。如G7再叠加一个9度音就成了G79,再叠加一个11度音就成了G711。泛音列是构成延伸音的理论基础。以C为例,构成一个泛音列(谱例5)。前六个泛音构成一个属七和弦。其余的泛音9度、11度、13度是该和弦的“自然延伸音”。在此基础上,可以构成人工的“变化延伸音”,它们是b9度、#9度、#11度和b13度。从上例可以看出,泛音列产生的基础和弦是属七和弦,爵士乐中最广泛使用的也正是属七和弦的延伸音。当然,其他和弦的延伸音在爵士乐中也有用到。如:Dm9一般在乐队里,低音进行总是由低音提琴提或bass演奏,键盘乐器也常使用省略跟音的和弦。因而爵士乐演奏,一般都是使用简化的三个音或四个音的和弦。延伸音在本和弦内二度下行解决;换和弦时二度下行或保持。当然,延伸音也能跳进至其他音或上行至其他音进行。随着延伸音的解决,十三和弦变为十一和弦、九和弦或七和弦;十一和弦变为九和弦或七和弦;九和弦变为七和弦或三和弦。
这些和声上的应用丰富多彩,对于我国的流行音乐还较少,很多优秀的爵士乐手只在很小的范围。商业流行音乐已经出现萌芽,如周杰伦的《迷迭香》已经大胆的使用了爵士布鲁斯的和声进行,其中钢琴声部使用大量切分节奏,使用七九和弦和离调和弦,为该曲增加爵士感觉,使该专辑又有了较大的进步。
以上论述了不同曲风的流行音乐,选择的和声和弦也不同,可以说和声的选择可以左右曲风。但曲子的风格也要有其他的因素定位,如速度,音色,打击乐器等。例如笔者所创作的《秋水流》里面加入了大量的民族乐器(二胡、古筝、锣、琵琶等),节奏有力,时代感强,所以该曲可以定义为近些年流行的“中国风”。但能肯定的是和声有支撑骨架的能量,提供曲子运行的动力,辅佐旋律的功能。
本文是对流行音乐中的和声运用的初探,通过思考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流行音乐,在和声上的运用已经非常自由了,我们对动机的每一个音可以有非常多的选择,合理地使用可以为我们的旋律增添很多的色彩,我们学习者可以大胆的尝试,尝试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当然,不能放弃基础知识的学习,采用大小调为基础的和声规律来创作,如对正三和弦副三和弦,复杂的有七和弦、副属和弦、副下属和弦变和弦等的基础知识的研究与使用。
综上所述,要想研究和学习流行音乐的和声,首先要掌握和声的基础知识,然后就对流行音乐中的和声运用进行大胆的尝试与大量的积累。当然如果要学的更深入就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尝试发展与创新了。在这个每天都在发展创新的时代里,学习和声也一样,无论是前人成功地作品,还是将自己的创作实践,都不应被一些条框所束缚,应从个性风格及创新角度出发,创作出色彩斑斓的音乐画面。
注释
①参见余小信《试论和声中色彩因素》一文.
②陶辛.流行音乐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2(p281).
参考文献
[1]蔡松琦.《流行音乐和声技法》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4月第2版.
[2]任达敏.《流行音乐与爵士音乐和声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月第5次印刷版.
[3]尤静波.《流行歌曲写作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4]余小信.《试论和声中的色彩因素》――《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编辑部出版.
[5]陶辛.《流行音乐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2版.
[6]桑桐.《和声的理论与应用(上)》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年11月版.
[7]戴定澄.《键盘和声与即兴弹奏--实用教程》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版.
[8]中国音色***.《电脑音乐MIDI交响乐配器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9]马乐天.《爵士和声、编曲、演奏》乐埙出版社,1996年12版.
[10].流行钢琴曲美化杂谈.何初.2006.4.13.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流行音乐中的和声运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