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一文详尽而委婉地叙述了作者李密与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处境,向晋武帝申诉暂时不能赴任的衷情。语气恳切,表情达意淋漓尽致,《古文观止》评语曰“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李密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表示希望奉养祖母到终,充分表达了奉养祖母的孝心。“乌鸟”,即乌鸦,古代也有“慈乌”“乌私”“乌哺”等说法,都是借乌鸦反哺喻人子奉养父母的。唐白居易《长庆集》中有《慈乌夜啼》:“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宋苏辙《次韵宋构朝请归守彭城》:“马驰未觉西南远,乌哺何辞日夜飞。”明张居正《谢准假归葬疏》:“顾臣昔者急切求归,只欲遂乌鸟思亲之念。”清赵翼《七十自述》:“只馀六载循陔处,稍慰乌私一片情。”
《说文》:“乌:孝鸟也。”《小尔雅・广鸟》:“纯黑而反哺者,谓之慈乌;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谓之鸦乌。”《辞源》认为慈乌是乌鸦的一种,也称孝鸟、寒鸦,它这样解释慈乌:“慈乌,乌之别称,似鸦而体稍小,嘴之尖端较细,体黑色而有紫绿色光泽,多鸣于早晨,好食田圃之农产物,亦食害虫。乌知反哺,故称慈乌。”(见《辞源》1939年版)《汉语大词典》释“慈乌”:⑴乌鸦的一种。相传此鸟能反哺其母,故称。⑵指慈母。《本草纲目》记载:“慈乌,孝鸟也。初生时,母哺之。及长,则反哺。”还说:“此乌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所谓反哺,是说当老乌鸦没有能力、不能捕食时,儿女们会给父母喂食,以报答父母的哺育之恩。乌鸦真的能反哺吗?非也。一般鸟类长大有了生存能力后,都会离开父母,并无反哺之事。南朝梁代刘孝威《乌生八九子》一开头说:“城上乌,一年生九雏。枝轻巢本狭,风多叶早枯。甬毛毛不自暇,张翼强相呼。”详写幼乌受父母护养的情况。其后文又说:“羽成融备各西东,丁年赋命有穷通。”即幼乌成长后各奔前程,谁也不顾谁,谁也不知谁,这是合乎事实的。《本草纲目》说只反哺60天,而且只反哺母乌,这应是一种掩饰的说法。因为在平时,人们看不到乌鸦反哺的现象。怎样使人们相信乌鸦反哺的事实呢?便说是因为反哺时间短而看不到。
据笔者长期观察,幼乌喂食母亲的现象几百次中能有一次。推测可能是这样的:母乌在喂养八九只幼乌时,付出了全部精力。随着幼乌一天天长大,吃的越来越多,在幼乌大约两个月时,母乌每天忙着喂养幼乌,自己几乎吃不上什么食物,身体相当虚弱,可以说是筋疲力尽。这时硬朗一些的幼乌开始自己找食吃,也给虚弱的母乌一些所觅食物。因为此时幼乌还没有离开鸟窝,还认识母亲。但这只是偶尔的事,几天之后就各奔东西了。《本草纲目》还说乌有四种。“小而纯黑,小嘴反哺者,慈乌也;似慈乌而大嘴,腹下白,不反哺者,鸦乌也。”另两种是燕乌、山乌,没有说是否反哺。说仅有一种乌鸦反哺,也是掩饰的说法,看不到乌鸦反哺的现象,便掩饰说不是所有乌鸦都反哺,所以不易看到。这种说法也更增加了乌鸦反哺的神异性。
为什么会有反哺之说呢?这是儒家为宣传子女孝敬父母的伦理道德而形成的说法。这种说法是从汉代开始的。汉代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大力宣扬儒家学说。据四川大学张永言教授研究:乌鸦因羽毛黑,最早叫“兹乌”(“兹”是黑色义,由两个“玄”字合成)。后来把“兹乌”写成“慈乌”,又把“慈”解释成“孝”,于是产生了反哺的说法,并很快流传开了。对武王伐纣一事,郑玄曰:“《书》云,乌有孝名,武王卒父大业,故乌瑞臻。”把武王伐纣成功,说成是因为武王有孝心,是为了完成父辈的遗愿。王韶《孝子传》说:“李陶,交祉人。母终,陶居于墓侧,躬自治墓,不受邻人助。群乌衔块,助成坟。”乌鸦能帮助李陶修建父母的坟墓,可见其孝。晋代成公绥写作《乌赋序》,歌颂乌鸦的祥瑞、慈爱:“有孝鸟集余之庐,乃喟尔而叹曰:余无仁惠之德,祥禽曷为而至哉!夫乌之为瑞久矣,以其反哺识养,故为吉鸟,是以《周书》神其流变,诗人寻其所集。望富者瞻其爰止,爱屋者及其增叹,兹盖古人所以为称。”(《艺文类聚》卷92引)乌鸦无反哺之实,人们有如此之说,借以表达孝亲的感情,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可以说是宣扬了一种人文精神吧。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开发区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