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切花菊“神马”、“优香”两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对育苗技术、水肥调控技术、花期调控技术、周年生产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单项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切花菊高产优质栽培模式,总结出了最优综合栽培技术方案,使单茬切花菊生产时间从原来的120-130天,缩短至90-100天。温室切花菊生产由每年2.5茬提高到每年3茬。
关键词:切花菊;育苗;水肥调控;花期调控;周年生产;病虫害防控
中***分类号:S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120-2
切花菊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在切花消费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仅日本每年需求量在25亿枝以上,其主要进口国为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切花菊生产在我国兴起,并被列入高效农业的发展行列。目前其栽培面积已居我国切花种植面积首位,出口量呈逐年增长趋势。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祭祀观念的转变,我国人们对切花菊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市场呈现周年需求的趋势。但由于我国对切花菊研究、生产起步较晚,切花菊生产水平较低,生产中存在栽培技术不成熟,切花菊质量较低,出口率低,只能够阶段性出花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出口切花菊规模化生产及产业化进程。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我们以切花菊“神马”、“优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出口切花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历经7年研究、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全光雾扦插育苗技术
全光雾扦插育苗技术是近期发展的先进育苗技术,它与传统的硬枝扦插繁殖相比,具有扦插生根迅速容易、根系发达、成苗率高、育苗周期短和穗条来源丰富等优点,是大量繁殖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在常规扦插育苗的基础上,根据设施条件和生产实际需要,将覆膜保湿扦插方式改为使用高压喷头喷雾加湿降温,进行改良全光雾育苗技术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后的全光雾育苗条件下,保证了切花菊扦插所需要的空气湿度,而喷雾形成的小气候避免了强光和高温产生的危害,不遮荫条件时,叶片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穗条生根快,生根苗生长健壮、整齐,根系发达,不易产生老化,可缩短扦插期3-5天,有效提高扦插成活率和出圃苗质量。全光雾扦插育苗技术不但自动化程度和科技含量高,而且在生产应用中很容易掌握,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同时投资少,效益高,既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也适用于小面积育苗,因此应用广泛。
2 水肥调控技术
切花菊出口对单株切花株高及鲜重有严格要求。在切花菊栽培技术中水肥管理与切花品质高低及植株生物量高度相关,直接影响切花菊出口合格率。因此水肥管理技术在切花菊栽培中尤为重要。
2.1 切花菊水分管理
切花菊是需水量较大的植物,科学的水分管理是决定切花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通过对“神马”、“优香”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水规律研究,探讨了不同生育期植株需水特性及灌溉指标。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切花菊属浅根系植物,喜水忌涝,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需求不同。定植后的缓苗期是对水分最敏感时期,在全生育期水分管理中要求最为严格。须充分浇水以固定根系,次日再次补水。土壤湿度应保持在90%以上,促进生根提高成活率。缓苗期水分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植株后期长势、整齐度,影响出口合格率。缓苗后土壤湿度应保持在60-80%,保证适宜土壤湿度的同时浇水间隔时间尽量一致。幼苗期、花芽分化期适当控水,缩短花芽分化完成时间,提早现蕾。花蕾发育期适当增加浇水量,促进花蕾生长。
2.2 切花菊养分管理
氮、磷、钾是切花菊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在生产中,元素间比例对花卉产量、品质有重要影响。通过对“神马”、“优香”生长发育各时期需肥特性进行研究,总结出肥料使用基本原则是重基肥轻追肥。根据切花菊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需求情况,生产中一般在缓苗后、株高30-35cm、株高55-60cm、现蕾后四个时期进行追肥,最好是将肥料溶解后随滴灌进行。切花菊营养生长时期主要追施氮、钾肥,花芽分化后主要追施磷、钾肥。根据生长情况也可进行必要的叶面喷肥。喷施0.2-0.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0.1%尿素溶液或其他叶面肥料。根外追肥可促使叶色浓绿,植株健壮,见效快。
3 激素调控技术
切花菊出口标准要求成品切花菊植株顶部20cm内的叶片数为16-20片,节间长度为1.2-1.8cm,花颈的长度为2.0±0.5cm。自然生长的不能达到此标准,因此必须科学使用激素对切花菊植株生长进行调控。通过激素对切花菊出口标准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遮光后9d开始对切花菊“神马”喷施浓度为1500-1800倍的B9溶液,对切花菊“优香” 喷施浓度为1500倍的B9溶液,以后每间隔7d喷施一次直到花蕾达到出口标准的方法效果最好,出口合格率最高。出口切花菊要求整体叶片分布均匀,节间长度在1.2-1.8cm,而优香若在自然环境下生长旺盛,节间紧凑,达不到出口标准。因此如何调节切花菊“优香”节间长度是规模化出口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利用GA3调节“优香”节间长度时浓度为20-30mg/L时节间拉长效果最好,植株达到出口标准百分率高。
4 花期调控及周年生产技术
切花期调控技术是实现切花菊周年生产的技术关键。花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光周期、遮光、补光强度和温度来控制切花芽分化进程,使切花生产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周年供应。
4.1 “神马”花期调控技术要点
秋菊品种“神马”是目前周年生产中的主栽品种。在长日照条件下(16h/8h)始终没有花芽分化和开花,只有在短日条件下才能进行花芽分化。而日照越短的处理花芽分化开始越早,花芽分化完成越快。考虑到花芽分化进程和切花标准花率两个因素,切花菊“神马”最适宜光周期为10.5-10h/13.5-14h,补光强度为55lnx,花芽分化最低温度为16℃。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当地全年日照变化及市场需求情况确定定植日期及光温管理制度。
4.2 “优香”花期调控技术要点
切花菊“优香”属夏菊品种,根据相关报道该品种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影响花芽分化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尤其是夜间最低温度。“优香”花芽分化最低温度为16℃,生产中必须保证夜间最低温度在15℃以上,使“优香”能够进行正常花芽分化。在温度管理方面“优香”要求最低温度较“神马”更低,生产中有一定优势,因此在切花菊周年生产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品种或“神马”、“优香”两个品种配合使用。
5 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锈病与蚜虫是切花菊生产中主要防控病虫害。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可为害茎、花瓣等。叶片受到侵染时,在叶背长出菌丝,导致产品失去商品价值。锈病还具有传播迅速,防治困难的特点。一旦大面积爆发,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蚜虫能够分泌蜜露极易诱发煤烟病,使植株顶部叶片变黑,严重影响切花商品性。植株顶部残留的害虫尸体,还会造成出口检***不合格。试验主要研究了两种病虫害发生规律及主要防治方法。
5.1 锈病综合防控技术
通过对设施条件下切花菊锈病的发生规律的研究得知,辽阳地区锈病多发季节是春秋两季。当夜温在10-15℃,昼温在25-30℃,且空气湿度达到80%-100%时,锈病极易发生。温度在10℃以下或30℃以上即使湿度达到80%以上锈病也不易发生、传染。因此控制温湿度,使其不能满足锈病发生、传播的条件是抑制锈病发生的有效手段。在锈病的不同发生时期进行50%嘧菌酯、25%戊唑醇、20%三唑酮、25%腈菌唑的不同喷施浓度比较试验,筛选出在锈病发病初期1500倍50%嘧菌酯防治效果比较理想。当锈病发病加重时上述药剂防治效果没有差异,综合比较适宜用1000倍20%三唑酮、1500倍25%腈菌唑。
5.2 蚜虫综合防控技术
通过调查设施条件对蚜虫的发生规律的影响得知,定植后50天是防治蚜虫的较好时机。并且在蚜虫发生初期,用闷棚方法,使温室内温度连续3天高于33℃,能够有效控制蚜虫大面积发生。不同药剂对温室内蚜虫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5000倍70%艾美乐对蚜虫防治效果较为理想。
6 技术效果
出口切花菊关键栽培技术历经7年时间,在辽宁省多地市进行推广示范均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货全光雾扦插育苗技术、水肥调控技术、花期调控技术、周年生产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综合使用,可有效缩短扦插成苗期,并使单茬切花菊生产时间从原来的120-130天,缩短至90-100天。温室切花菊生产由每年2.5 茬提高到每年3茬,按每茬亩产切花3.0万支计算,可增加产量20%,经济效益可观。同时,通过出口切花菊关键栽培技术的推广,带动了本地区切花菊设施生产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对辽宁省花卉生产产业化进程及农民种植业结构调整起到了推动作用,社会效益显著。
作者简介:孙文松(1973-),男,辽宁辽阳人,就职于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方向:育种、栽培。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出口切花菊关键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