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尧海案尚未宣判时,海外主流媒体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就已开始滚动报道。料到此案会引起外媒关注,却不曾料到来势如此凶猛,近乎炒作。
国内发生海外关注的热点,对外媒体理应发出强音,至少不能输给外媒。但也有不同的观点:负面新闻最好简单处理,免得给自己抹黑。
其实“负面”新闻处理得当,不仅不会抹黑,反而会起到“正面”的传播效果。美联社《“案”引发民众深层次讨论》一文就隐含了一些正面意义。
这篇稿件的独到之处,在于它跳出了“撩拨人心”的情节,把重点放在事件的社会意义上。二三十年前,马尧海的行为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和社会唾弃。如今,虽然多数人不喜欢马尧海的行为,但社会已经变得更加宽容,人们并不希望马尧海受到过于严厉的惩罚。
外国读者透过这条“不登大雅之堂的花边新闻”,看到的是流氓罪早已取消、同性恋者受到尊重、社会更加尊重个人意愿,可以说这条“负面”新闻暗含了中国社会日趋开放包容的进步轨迹。
毕竟出自外媒之手,稿件还是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地方。它回避了案引发的道德讨论,只字不提马尧海的行为与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的冲突,有故意将矛头指向中国***府之嫌。
抛却对负面新闻的顾忌,我们的对外媒体完全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报道这条发生在自己国家的热点新闻,满足受众需求,同时取得更加正面的报道效果。
“案”这样的“负面”新闻恰恰是海外受众最感兴趣的题材,合理利用,可成为对外传播的金矿,向海外受众传播真实的中国,提升媒体在受众眼中的信誉度,扩大话语权。
常有人抱怨,外媒就喜欢炒作负面新闻,海外受众“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话说回来,“中媒”报道外国何尝不是如此?
点击6月3日某知名新闻网站国际新闻页面:俄一市长暴打七旬老妇致其脑震荡、英国出租车司机沿途滥杀路人致12死25伤、墨西哥湾封堵漏油再陷困境、孟加拉首都楼房塌陷压垮棚屋20人遇难4人失踪、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离婚、日本首相辞职、韩国执******领导层集体辞职、德国总统辞职……,正面报道难寻踪影,难怪有人说:看了新闻联播后,总觉得外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这个现象背后,除了意识形态的冲突,更多的可能是新闻规律。在海外受众眼中,什么是新闻?
美国《纽约太阳报》的约翰・博加特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提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之后,《纽约先驱论坛报》著名记者斯坦利・瓦克尔做出相似论断:新闻的三要素是女人、金钱和坏事。美国杂志作家威尔・埃尔文的说法更为直接:“反常的事情就是新闻。”
可见海外受众喜爱的是猎奇、反常、趣味、刺激的新闻,所谓“负面”新闻往往兼具以上特点,最容易被接受。中国还处在发展的初期,经济社会存在着许多棘手的问题,也难免产生大量的负面新闻,这是挑战,更是机遇。对外报道应该主动出击,加强“负面”新闻的正面报道。
“负面”新闻所产生的对外传播效果是正面还是负面的,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媒体的报道思想、报道角度、报道手法。在对外报道实践中,记者编辑如果妥当地处理“负面”新闻,就能够发挥“负面”新闻的正面功能,展现真实、进步的中国。
在稿件采写方面,首先要先发制人,在外媒发起攻击之前,先把问题揭示出来,压缩外媒歪曲事实、肆意抹黑的空间。其次,做到客观平衡,毫无保留地把事件的来龙去脉交待清楚,促进问题的解决,而非偏袒任何一方,防范“负面”新闻正面报道变成所谓“主旋律”报道;最后,深化主题,挖掘事件的正面意义,带来了或者反映了哪些积极的变化,让受众在了解问题的同时,看到***府、社会解决问题的努力。负责任的对外媒体,在做“负面”新闻报道时,更不能避重就轻,遮遮掩掩,以求大事化小;相反,要快速反应,大做文章,特别是挖掘事件正面、积极的因素,并加以强调。
更重要的是,在观念和制度上,社会和媒体机构需要给予记者更多的自由和保障,给予有进步意义的“负面”新闻报道更多认可和激励。“三鹿奶粉”事件报道获得中国新闻奖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负面”新闻的价值与潜力还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挖掘。
坦然面对批评,是大度;欣然接受挑战,是勇气;勇往直前地解决问题,是魄力;成功的“负面”新闻对外报道,可以向世界展现一个成熟、自信、豁达、开放的中国。
文章实例
“案”引发民众深层次讨论
他们是中国当代一个的成员。这些人在网上结识,随后聚在住宅或酒店中,举行有数十名男女参加的集体性派对。
上个月,53岁的大学教授马尧海以及另外21人在南京因“聚众”罪名而受审。此案以其撩拨人心的细节激发了公众极大的兴趣。
但是,除了对的极度好奇之外,这一轰动性事件还在这个正试***重塑其现代道德观的国家引发了对性自由的更深层讨论。
马尧海说:“婚姻是碗白开水,不愿喝的也得喝;交换(配偶)是杯美酒,愿喝的就喝,不想喝的就别喝。”
马尧海辩称,他决定加入团体乃是自愿行为。他为自己辩护说,涉及的是在非公共场所自愿参与的成人,他的辩护看来在这个婚外情和司空见惯、性相对自由的时代引发了讨论。那些认为中国***府不该干涉公民卧室内事务的人对他表示支持。
4月7日,踏入法院时,马尧海情绪激动:“自己屋里的私事。怎么就影响社会治安了?”
马尧海的辩护律师姚永安预计,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将于20日对马作出判决。“聚众”罪最高可判5年有期徒刑。
姚永安说,在警方监控下,马尧海正在家中照顾***,不便接受采访。
审判前,作为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的马尧海,坚称自己没有违法:“我没有伤害任何人,没有强迫任何人,为什么盯着我不放?”
公众把大量关注放在“”这种生活方式上。丰富的细节见诸报端:马尧海创建的QQ群叫做“夫妻情侣自助旅游”,他的网名是“阳火旺”,很多派对都是在马尧海窄小的寓所中举行的,等等。
这位副教授2003年第二次离婚后,开始迷恋活动。起先,他通过加入别人的QQ群寻找“志同道合”者,并于2007年创建了自己的QQ群。
差不多200人加入了马尧海的群,2007至2009年间,一共组织了35次性派对,马尧海自己参加了18次。参与者来自各行各业,包括白领、出租车司机、销售员等。
马尧海一案凸显了经济改革以来数十年里中国经历的巨大社会变化。***的《中国日报》曾在一篇报道中质疑中国有关的法律是否落后于时代。
社会学家李银河说,20年来中国人对性的态度有了巨变。二三十年前,在公共场合牵手和接吻几乎是闻所未闻的行为。而现在,在年轻人中的调查表明60%至70%的人有婚前,远高于1989年时的15‰
中国曾把从婚前到跟异性跳舞和听西方音乐等等的诸多行为归入所谓“流氓罪”的范围。据《中国日报》报道,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女人曾因为参加了几次地下舞会被判死刑。
中国社会富裕程度不断提高,个人生活亦越发自由,中国对性的看法逐渐有了变化,尽管在农村人们的观念还是比都市要传统得多。现在,宾馆有迎合大学生需要的小时房,***资料在网上很普遍,专门提供性方面的建议的电台和电视节目极受欢迎。
公众对马尧海也表现出了更多的容忍和支持。凤凰电视台调查显示,2000位受访者中,70%认为马应当得到赦免。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调查显示,6000位受访者中,40%认为多人不应被视为犯罪,剩余受访者则多认为多人虽然不道德,但也不应受到过于严厉的惩罚。
李银河说,甚至在同性恋这个曾经是禁忌的话题之上,公众的看法也改变了。从1997年开始,同性恋行为不再被视为犯罪。两年前一项调查显示,91%的受访者认为同性恋不应该受到歧视。
马尧海的事情被公开报道后,李银河说,大多数人都不喜欢马尧海的行为。但人们变得更加宽容。他们认为只要不违背任何人的意愿,当局就不应该干预这样的事情。
――摘编自美联社5月19日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挖掘“负面”新闻的正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