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王小帅,作为中国新生代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其电影作品具有敏感的电影个性。他的作品注重关注个体、关注小人物,尤其是关注生活在底层社会的人们的独特视角,关注年轻人在社会洪流中的残酷命运,充满了浓郁的人文精神。在作品中,他善于运用长镜头、运用亮丽的色彩来表现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并以开放式的结局给观众以无限遐想。这些艺术表现手法使他的文艺片独树一帜,形成了独特的电影创作风格。
[关键词] 王小帅;电影风格;表现手法
王小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电影创作,到目前为止已有多部电影公映并越来越受到广大电影观众的喜爱。在商业电影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他凭借其特有的、敏感的电影个性,关注个体、关注小人物,尤其是关注生活在底层社会的人们的独特视角,关注年轻人在社会的洪流中的残酷命运,使自己的文艺片独树一帜,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下面就以他近10年来拍摄完成的代表他艺术成就的三部作品《十七岁的单车》《二弟》《青红》作为主要对象进行分析。
一、残酷的现实性
余华在谈到什么是经典作品时,说道:“经典作品对于我们并不是意味着完美,而是意味着忠诚。”①王小帅的作品无论从拍摄手法还是叙事的方式,都是那么忠诚,就像是一段社会的纪录,具有残酷的现实性。这种残酷的现实性力***展现底层的小人物与强大的社会之间的矛盾以及这些矛盾下必然产生的悲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从乡下到城里打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他们到城市后做建筑工、搬运工、保姆等,他们都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王小帅将目光对准了这些来城市讨生活、想在城市立足的乡下人,并以现实、尖锐的视角在作品中表现这一普遍现象。《十七岁的单车》中,农村少年小贵来到北京城找到一份快递工作,骑着公司提供的变速山地车在市区中穿梭,当赚到六百元时,他就能拥有这辆单车。小贵为能早日拥有这辆单车挥汗如雨地努力工作。但就在小贵快要赚足六百块钱的时候,单车不见了。这辆单车是小贵在这个城市生存的基本条件,丢掉单车也就等于丢掉了工作,丢掉了被这个城市承认、接受的希望。几乎绝望的小贵满大街寻找着做了记号的单车,寻找着自己微薄的希望,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单车被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城市少年小坚骑着。小贵不顾一切地想向小坚讨回他赖以维生的爱车,出身都市却家中贫寒的小坚也不顾一切地维护着自己可怜的尊严,最终等待两人的结果却是心爱人儿的离去、朋友的背叛、流氓的毒打。乡下少年和城市贫民少年的无助、迷茫、倔强给观众以深深的震撼。
纵观王小帅的电影,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上海梦、北京梦、美国梦、城市梦的破灭。关注王小帅电影的人都知道,《十七岁的单车》又名Beijing Bicycle,《青红》又名Shanghai Dream,它们都无一例外地表达了乡下人、底层人在追求美好生活、梦想跃出龙门的执著与艰难。这些主人公的理想和梦想都很卑微,只想着让自己和家人能够过上稍好一点儿的生活,为了理想,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青红》中,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支援三线建设来到贵州的青红父母,从80年代开始就想办法回上海老家给下一代提供更好的前途。然而青红并不理解父母,她和她的伙伴生于斯长于斯,在她心中,这个山村才是她的家园,有童年的乐趣,有真诚的友谊,还有心中难以割舍的初恋。女儿心中美好的恋情,在父亲看来却是一个回城的障碍,他开始严密监视女儿的一举一动,甚至每天跟着女儿上下学。青红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折磨,甚至使用绝食这样的极端手段与父亲抗争。父亲也加快了搬回上海、融入上海的步伐,决意抛弃户口、工作,不惜一切代价。处在亲情、爱情夹缝中的青红在阴雨绵绵的夜晚顶着压力与恋人小根在后山相会了,结果却是小根不顾一切地占有了青红。在中国两极化的背景下,城市与乡村的矛盾使青春演化成了一场悲剧。《二弟》中,二弟这个东南沿海的小镇青年充满了对西方文明生活的向往,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到美国,却又被遣返。这个身在家乡心在美国的边缘人物在家乡无所事事,整天阴郁地活着,脸上写着无尽的愁苦。好朋友偷渡时命丧大海、小镇人们的嘲笑、身为父亲却不能与儿子相见,等等都让二弟在“出去与归来”的问题上苦苦挣扎。
城乡的差异、地域的差异、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无情地指挥着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的底层人物的命运,他们孤立无助、心烦焦虑,无论怎样苦苦挣扎,美好的梦想都被这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
二、浓郁的人文性
对小人物、底层人物在大社会中的命运关注,对底层人物身份焦虑的关注,一直都贯穿在王小帅的创作当中。他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个体生存世界的微观现实中凸显出电影的记录本性和自己的人道主义关怀。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总有一大群被时代甩在身后的人,对他们来说只有用自己全部的心血、毅力乃至生命来坚守,才能争得安身立命之地。可是面对贫富的差距、地域的不对等,他们在与生活、命运进行抗争的时候不断受到伤害。他们朴实善良,想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但他们的梦想被现实击得粉碎时,就会迷失或发狂。小贵和小坚通过共用一辆单车来维持他们的生活和尊严,却被当地的小痞子破坏了这种微妙的平衡,不得已他们各自拿着一块儿板砖拍向了破坏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流氓;当小根听到青红讲他们的感情不可能再继续时,一下子失去自控力,了青红,象征他们爱情的红色的高跟鞋也散落在潮湿的泥土中;二弟在得知儿子被再次带回美国时,失去了在中国生存下去的理由,前途虽然未卜但毅然踏上偷渡美国的渡轮。
王小帅把从乡下来都市打工的小贵、处于都市底层的小坚、“失乡”的父亲、想挣脱父亲安排自身命运的青红、无所事事的二弟、偷穿主人衣服的保姆红琴等这些弱势群体人物、边缘人物背后具有的那种鲜活的底层欲望冲动的心理作了有力的剖析。同时又表现了青少年在成长中所遇到的各种烦恼,以及青春时期的迷惑与刚强;父母与子女之间如何相处的家庭问题;城乡差别以及这种差别所造成的人情的冷淡、人性的虚荣。这些都饱含着王小帅难以遣怀的青春与怀旧情愫,以及对底层小人物深深的同情和怜悯,通过展现他们的生存状态从而引起社会的关注,具有深刻的社会精神内涵和浓郁的人文性。
三、表现手法的艺术性
一部成功的电影作品,除了有好的情节、好的主题,还要有好的表现手法。王小帅的作品在表现手法上具有他本真的艺术风格。
(一) 长镜头的运用
像特吕弗、小津安二郎、侯孝贤一样,王小帅在他的作品中较多地使用长镜头。长镜头具有时间真、空间真、过程真、气氛真、事实真的纪实性特点,它大多应用在纪实类的电影作品当中。长镜头的使用使王小帅的作品具有逼真的影像效果,也表现了他驾驭电影作品的能力。《十七岁的单车》中,跟拍小坚早上出门上学发现自行车不见时穿过狭窄的、杂乱的小胡同的长镜头,被父亲训斥后两次上房顶时的长镜头,表现了一个渴望被尊重、渴望被温暖而不得的城市底层青年所处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的压抑;拍摄小贵为使拼死保住的送快递工作不被耽误,撒开两腿奔跑在熙攘的大街上的长镜头,表现了一个倔强的乡下年轻人渴望融入城市,被城市认可的卑微梦想。《青红》中,青红下学时走在被父亲监视的山路上,在家时从烧水壶中向暖壶中倒开水,水从壶中流入暖瓶都采用了长镜头,既表现了青红生活环境的压抑,也表现了女主人公情感世界的无趣。《二弟》的结尾,二弟、小女乘坐的偷渡船长久地漂流在没有方向的海面上,长镜头大远景投射出民间生存世界的无奈与盲目。
这些长镜头有着逼近真实的修辞目的,现场感十足,它以一种现实主义的忠实态度冷静地呈现出了底层人物生存处境的艰难与困顿。
(二)色彩的运用
王小帅的作品基本上色调都很灰,阴霾的天气、潮湿的地面、灰色的街道、灰色的脸,让人感受到主人公心理的压抑、悲哀,感受到社会环境的冷酷、命运的无助。在这些灰色的环境里,却总有最明亮的颜色,但这些明亮的颜色却给主人公的命运平添了一份悲剧色彩。
《青红》中阴冷的天气、潮湿的山路、整齐划一的广播体操让观众感受到了青红所处环境的压抑、伤感、苦闷。当青红穿上小根为自己买的红色高跟鞋在朋友小珍面前轻松踱步时,沉闷、压抑的画面才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因为红色代表希望、代表活力、代表幸福。可父亲的出现使得穿着红色高跟鞋的青红的脚步变得踉踉跄跄。当象征他们爱情的红色高跟鞋在凄风冷雨夜散落在泥土里时,青红被小根。在视为生命的年代里,两个年轻人的人生从此改变。《十七岁的单车》中,送快递的小贵穿着公司提供的土黄色的工作服在钢筋水泥打造的城市森林中穿梭,在老乡秋生的小卖铺处他看到了一位年轻的姑娘身着一袭红裙、脚穿红色高跟鞋在对面的楼上踱步,心中顿生爱慕之情。当这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红衣女孩抹着鲜艳的红唇在小卖铺打酱油时,小贵莫名的兴奋可又深深的自卑不敢正眼瞧她,因为他们之间有一个难以跨越的鸿沟――城乡差别。当红衣女孩再次来到小卖铺去找她丢失的红丝巾时,另外一个红衣女子来到小卖部对她加以指责,我们看到了她急忙擦去嘴唇上的口红,慌忙去接中年女子手中的物品。最终,我们知道了她是一个当保姆的乡下女孩儿,因私用、私卖主人衣物而被主人辞退,不知所终。渴望改变命运,渴望过上城市生活的红衣女孩随着脖子上那条红丝巾的丢失,她的北京梦也随之破灭。
四、结局的开放性
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喜欢大团圆结局的民族,可王小帅并没有以大团圆结局来使他残酷的、压抑的文艺片来迎合大众趣味,而是以开放式的结尾给观众更多的思考。伤痕累累的小贵扛着他那被砸得变形的单车走在纷乱的十字街头,以后他会怎样生活?影片到这里就结束了,好像摄影机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至于人物怎么样了,导演并不明确告知,而是把思考的空间更多地留给了观众。逃往上海的青红一家路过宣判大会的现场,广播里传来宣判结果,但唯独听不到小根的结果,几声***响也不知是否***毙了小根,结局也不明朗。二弟带着小女又一次踏上了偷渡的船,小女和身后单纯的男孩边啃苹果边笑,而二弟在一旁吞云吐雾,长镜头叠进了茫茫大海,前路是艰险还是一片光明,也是不得而知。
这些年轻的、鲜活的底层人物的命运如何?王小帅没给出明确的答案。对原本习惯大团圆结局的中国观众来说,带有一定的挑衅性。可这些没有结果的结尾,恰恰就是生活的原生态。
在商业片和贺岁片逐步屈从于市场的俗套和无聊的今天,王小帅以他越来越质朴的表现手法,越来越坚定的电影心态面对电影艺术本身,揭露社会现实、关心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充满浓郁的人道主义精神使他的电影好看、耐看、经久不衰,相信他的电影也会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
注释:
① 余华:《关于阅读经典作品的比喻》,《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7期。
[参考文献]
[1] 聂伟.当代都市电影与民间欲望漂流:王小帅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作者简介] 刘瑞红(1976― ),女,河南西平人,文学硕士,河北传媒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评论;江霄(1982― ),女,河北邢台人,文学硕士,河北传媒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评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论王小帅导演的电影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