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橹
新中国初期许多成就显著的科学家大体可以分为留欧美派和留苏派,前者多是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依靠庚子赔款奖学金留学国外,而后者则多是在中苏建交后前往苏联深造。留学国家的不同也造就了归国学者们别具一格的学术风格,而也就是在这种兼容并包的学术研究氛围中,中国科技在以空前的速度追赶着世界潮流。
我国开始发展航空航天事业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并于1956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从事火箭和导弹研究、设计、试制的研究机构――***第五研究院,由院长钱学森带领着一批著名专家从事火箭、导弹研究工作。航天事业要寻求长远发展,我国就必须拥有自己的航天大学,北京航空学院和北京工业学院应运而生,也就是今日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这些学院的诞生,借助了不少苏联航空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的力量才为我国建立起航天学科的师资,也建立了相应的专业。但很快,时任华东航空学院的院长寿松涛就发现,有些过于依赖外国专家的中国航天事业后劲不足。他高瞻远瞩地谈到:“要办好一所大学,就要大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不仅要在短期内培养能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而且要从长远考虑,培养一批较高水平的教师,以摆脱单一依靠外国专家的情况。”
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寿松涛院长为华航争取到了12个赴苏联的留学名额。这12人都是教学一线最有前途的优秀教师,他们将经历为期两年的苏联留学生活,然后回国培养更多的航天人才,逐渐构建起***、系统的航天教育体系。这其中就有为今后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陈士橹。
在全人类的航天史上,“音障”曾一直是阻碍飞行速度进一步提高的巨大障碍,同样也是航天领域的一大难题。各个国家为了突破“音障”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当时为苏联的“音障”突破带来巨大贡献的就有奥斯托斯拉夫斯基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他们的试验中,曾用飞机在高空投放装有固体火箭加速器的小飞机模型。模型从飞机上投下后,在滑翔下落过程中,火箭加速器点火,使模型飞机的速度超过音速。专家们便可据此探索超音速飞行的规律性,类似这样的基础研究,对超音速飞机的诞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陈士橹来到莫斯科航空学院后,师从的便是在苏联声名显赫的奥斯托斯拉夫斯基教授。两年的留学生涯,说长不长,尤其对于陈士橹这样迫切需要迅速提升自身科研、学术能力的留学生来说,更是如同白驹过隙一般。陈士橹一直十分庆幸能够遇到奥斯托斯拉夫斯基作为自己在苏联留学的导师,在他的回忆中,“老先生总的来说还是很凶的,特别是对待苏联学生”,写得不好的论文,奥斯托斯拉夫斯基“有时干脆直接把论文扔给这些学生,让他们回去写好后再拿来给他看”,但对于去进修的中国学生“导师还是挺礼貌的”。奥斯托斯拉夫斯基教授虽然并未当面表扬过陈士橹,但曾对教研室的教授说:“这个中国人基础比较好。”从这句话中能够感觉到陈士橹在奥斯托斯拉夫斯基心中算得上一名优秀的学生,之后的事实也确实证明了陈士橹的确是一名十分难得的人才。
仅用了两年时间,陈士橹就拿到了莫斯科航空学院飞行力学专业的副博士学位。
这在当时是无法想象的,因为苏联对理论水平要求极高,当时苏联的副博士学位相当于美国的博士学位。一般苏联研究生要完成论文答辩需要三年时间,对于中国研究生来说,还要用半年多时间来过语言关。而陈士橹只用了两年时间就拿到了副博士学位,得到了奥斯托斯拉夫斯基等教授的高度赞扬。两年后,等到所有高教部派去留苏的教师回国时,就只有陈士橹一人拿到了副博士学位。“两年能拿到一个副博士学位,那是绝无仅有的。”在莫航留学期间陈士橹的室友刘盛武回忆道,“陈士橹能够在两年内把副博士拿下来,当时我们都还是挺佩服他的。”那批高教部派去留苏的教师面对苏联极高的理论水平要求,都有些胆怯,不敢去攻读副博士学位。
陈士橹只花了两年就得到副博士学位,这并非运气使然,而是他通过实打实的业务能力和手不释卷的学习精神争取来的。“一到苏联就整日埋在***书馆资料书库堆里,成天围着教授专家打转。”陈士橹回忆起刚到莫航的日子,几乎全部都是埋身于书海当中的场景。莫航的***书馆能看到许多苏联、美国的各类资料,但凡是涉及苏联的资料就只能在***书馆看,不能带出。为了查阅这些资料,陈士橹往往不得不很早就跑到***书馆,早上借阅资料,仔细阅读、摘抄,中午下班前就归还,到了下午又得赶紧去借来再阅读。陈士橹每天的生活几乎就是如此反复,日复一日。
短暂而充实的两年莫航留学生涯转瞬即逝,陈士橹原本打算再延长一年进修时间,等到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再回国。但这个请求并未得到批准,当时寿松涛校长这么想:“他(陈士橹)成了博士以后西工大就留不住了,他就要到科学院(中科院)去了……成立的导弹系还急着让他回来当系主任……”因为寿校长的这点“私心”,陈士橹便开始着手准备启程回国。国家的需要总是第一位的,如同当时许多从国外归来的专家学者们一样,当决定回国投入建设时,也就意味着放弃了身处世界科学前沿的地位以及所有已经获得的荣誉。陈士橹归国前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尽量搜集关于回国后要进行的项目所需的资料。陈士橹深知这些项目资料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他利用所有剩余的时间奔走于莫航***书馆和苏联教授之间。终于,陈士橹在走前搜集到了所有能得到的资料,就等启程回国。
导师奥斯托斯拉夫斯基得知陈士橹要离开莫航返回中国,对这个一直勤耕苦读的爱徒恋恋不舍。因为陈士橹手上没有相机,很可惜没有和导师合影留念,这也成了陈士橹一生的一件憾事。作为补偿,奥斯托斯拉夫斯基亲手送给了陈士橹一张他本人的2寸小照片做纪念,并在照片的背面郑重地写道:
亲爱的陈士橹同志,纪念我们的共同工作,请不要忘记!
――奥斯托斯拉夫斯基
陈士橹回国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参与筹建西工大的导弹火箭系。导弹系在筹建之初,还有苏联专家的指导帮助,但等到陈士橹一行回国后,苏联专家已经离开,陈士橹还有另外两位教授许玉赞和谢安祜,便成为了筹建宇航工程系――原导弹系――的专业负责人。寿校长形象地把他们三位誉为宇航工程系的“三个***鸡”,他们在筹建和发展导弹系的过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每个“***鸡”分别带一个专业、一个学科。许玉赞教授是导弹总体和结构专业的“***鸡”,谢安祜教授是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专业的“***鸡”,陈士橹是飞行力学专业的“***鸡”。陈士橹在三人中,年纪最小,资历最浅,又只有副教授职称,他总是尊称许玉赞和谢安祜两位教授为老师。而这两位学识渊博、资历颇深的教授也给予了年轻的陈士橹极大的信任和支持,经常为他出谋划策,为宇航工程系的筹建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建系之初,很多专业课程没有教材,只能依靠讲义或是讲稿。陈士橹十分清楚,要想建立一个正规的专业就必须有正规的教材。而之前使用的教材又都是由苏联专家提供、翻译的,密级很高,没有教材名称,全部使用的都是代号。面对这种现状,陈士橹果断组织飞行力学教研室的所有教师,开始自己动手编写教材。终于,由飞行力学教研室编写的第一部代号为50108的教材,于1961年编写完成并应用于教学。这之后,在1964年,陈士橹又亲自编写了一本教材《导弹动态误差》,这本教材成为了后来飞行力学专业的范本。在陈士橹以及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宇航工程系终于逐渐步入正轨。
陈士橹先生对于整个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难以一言以蔽之。从中国航天事业起步到今日载人航天的成功,都离不开像陈士橹先生一样耕耘于航天事业的科学家们。这些航天先驱们不仅仅培育出了一朵朵鲜花,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还将无数的种子播撒在了航天领域的沃土之中。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航天事业的“开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