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最早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国家。尤其在宋代,白银的货币职能逐渐完备,在社会金融经济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宋代白银的使用是由于商业的发展和铜钱的缺乏,客观上需要一种较贵的货币单位。”“白银在宋代比黄金重要,它不但具备黄金的各种职能,而且在每种职能方面,比黄金运用得更为广泛。”是品宋铤,安徽阜阳出土,重五十两(见***)。其形制扁平束腰,长16.28厘米,两端宽9.1厘米,腰宽6.42厘米,厚2.1厘米,净重1997克。面四角均有“真聂小六郎”字样,中央两边有“真花铤银”四字,左边为“重五十两”,背部布满蜂窝气孔。是品宋铤的出土,对研究宋代***治、经济、文化、赋税以及银铤铸造工艺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北宋银铤绝大多数为平首,微束腰,面大于底,多数自铭五十两,实重2000克左右。铤上题铭内容自述性质均属于上供和进奉,题铭格式基本一致,计有纪年、上贡部门、上贡原由、重量、负责官员的职位和姓名。南宋银铤按重量分为几等,***府规定,上贡银铤分五十两、二十两大小两等。后期因流通需要,出现大、中、小三等银铤,即五十两、二十五两、十二两半。其形制为弧首束腰,中央微凹,面四周有纹,有的周围起突棱,首部厚于腰部;五十两重为1893~2000克,二十五两重为914~1000克,十二两半重为487克左右。
宋代银铤上多有阴文戳记,均为制作银铤的作坊地址、字号、铺号、工匠姓名与银的成色、重量、用途等。尤其是南宋银铤因铸地和性质不同,在铤上题铭的内容和格式有较大的区别。宋代银铤上打印戳文,并不是单纯为了防止工匠作弊,也有制作铺户和工匠昭示其高超技术和信誉之意。据史载:“上贡金银要用上等成色,白银要鞘(销)成铤,大铤五十两;小铤二十两,上面要镌明字号、官吏职位、姓名等。”在银铤戳文中我们不难分出“官银”和“私银”,银铤上戳有“真花银”“真花铤银”等文字的为官银,而无戳文的银铤均属私银。官银戳文有“出门税”“押字”铺号、银匠姓名、重量或其他文字。如安徽出土的银铤上戳有“聂二助教”“熊三消”“聂二助聚”“聂二助消”“清三消”等印记,其中均有“出门税”戳记。而在私银中一般不会出现“出门税”“押字”和其他较长的戳文。地方销铸的银铤,多是錾刻题铭,而临安金银行销铸的银铤题铭一般打印戳,砸记部位在铤的四角和腰部两侧。银色、铺号的砸印有打两次,也有四角都打的,“出门税”“真花铤银”砸印也有打两次的。这些做法,目的在于醒目易辨。有些铤上还用千字文来编号,如:天、地、黄等。相当一部分银铤上还有瓶花、葫芦形戳记。
银铤的铸造工艺并不复杂。宋代银铤的表面有水波纹,边缘成圆弧形,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和修整,周围无铸柄痕迹,应是硬砂模制作而成的。由此证实银铤在制作过程中是不需要浇铸口的。从实物上看,银铤的面大于背,这种工艺称为“拨模斜度”。背面布满大小深浅不一的蜂窝孔,这是浇铸时,砂型中残留气体在高温下无法外溢,形成银液“浇不足”。蜂窝大小深浅无关紧要,但孔内的色泽是鉴定成色的重要依据之一。凡神气足,蜂窝孔内圆润则成色高;神愈差,色愈劣,如灰黑一片,则可能是极低成色或铅质的赝品。
由于银铤较重,五十两大铤约2公斤,银液浇入模内时涨力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制作银铤只能用硬砂模。银铤表面、外边未见有毛边者,从而得知铤模要比银铤深,这样可以防止银液流出模外而导致银铤重量不足。至于银铤的规格、重量不统一,可能与其铸造工艺有关。因银色的不同,在冶炼、铸造时所清除杂物比例不同,同样可以造成重量不等的现象。
责编陶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