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马年,马年谈谈以家父马连登先生为代表的曲艺马家。家父马连登(1908-1976)是西河大鼓演员、弦师、评书演员,北京人,出生于北京南苑一个菜农家庭。我爷爷爱唱西河大鼓,对他影响很大。13岁拜耿起树为师,学唱西河大鼓,学会了《隋唐》、《包公案》、《杨家将》、《呼家将》、《回龙传》、《明英烈》、《三国》、《施公案》、《彭公案》等十几部大书。15岁登台演唱。一次唱《双镖记》时,因说错一句台词,被师父赶下台去。由此,更加刻苦学习,并向许多名家请教,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他吸收京剧及昆曲唱、念、做的方法,借鉴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的长处,采用京字京白,丰富了自己的说唱表演。得与当时的四位西河大鼓名家黄福才、张起荣、赵玉峰、王书祥齐名。家父在三弦伴奏上特别下功夫。冬天练功时,他把手雪里,锻炼手对寒冷的适应性;又常在三弦担子顶端坠上砖头,锻炼手劲。他吸收其他曲种和京剧伴奏的衬垫手法,掌握了一些伴奏的绝招。他很讲究滑、揉、扫、崩的指法和衬、托、随的方法,以增强伴奏音乐的表现力。20世纪30年代初,其长女马增芳、次女马增芬演唱西河大鼓,都由他担任伴奏。20世纪40年代末,家父潜心钻研评书艺术,曾向评书名家陈士和、群福庆、金傑立等学习。经过一番艰苦实践,他出色地掌握了袍带书、短打书的说书技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说书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家父于1953年参加了中央广播说唱团。之后,他与女儿马增芬一起创造了西河大鼓的新流派——马派,演出了《闹天宫》、《刘云打母》、《白蛇传》、《花唱绕口令》、《绣鞋帮》等一批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曲目。他还帮助马增芬创造了一套完整的西河大鼓女声唱腔,突破了男女“一道汤”的陈规,不少人向他们学习并传唱,使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西河大鼓流派艺术,很快得以推广。同一时期,马连登还整理、演出过《杨家将》、《隋唐》等长篇评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存有他所演播的《杨家将》全部150段录音资料。
家父的艺术影响及于子女,使马家成为有名的曲艺世家。次女马增芬和长女马增芳(与评书名家张树兴结婚,1956年高血压突然去世于后台)继承了家父西河大鼓演唱的衣钵,为发展西河大鼓做出了重要贡献。三女马增蕙是中国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单弦牌子曲演员,在单弦牌子曲演唱方面久负盛名。长子马增锟、次子马增奎(现已患病半身不遂)、三子马增祥(马岐)也都是伴奏能手。
我的二姐马增芬(1921-1987)北京人。5岁开始学艺;7岁时全家搬到天津卖艺为生;8岁时开始到地场说书;9岁到茶馆说《杨家将》;11岁在天津谦德庄茶舍与老艺人唱对口书《薛刚反唐》、《盗马金***》;13岁时同老艺人乔新秀、王佩臣、段德贵等同台演出,同时灌制了《玲珑塔》、《马前泼水》、《闹天宫》等唱片;15岁时同骆玉笙(小彩舞)、常宝堃(小蘑菇)、张寿臣、刘宝全、白云鹏、孙小轩等名家同台演出。新中国成立前演出的主要传统节目有《杨家将》、《呼家将》、《薛刚反唐》、《隋唐演义》、《玲珑塔》、《马前泼水》、《游湖》等。1951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说唱新书《新儿女英雄传》、《石不烂赶车》。1952年进中国戏曲研究院研究曲艺。1953年到中央广播文工团当演员,曾随团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在演出实践中,对西河大鼓的内容、唱腔以及表演方法都做了大量革新。1956年在全国曲艺会演中获一等演员奖。同年在全国西河大鼓流派会议上,被誉为独具风格的“马派”创始人之一。1959年全国曲艺会演获一等演员奖,并任中国曲协理事等职。1979年出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除演唱传统书目外,还编演了新书唱段如《运粮路上》、《叙家常》、《》、《江竹筠》等。
我的三姐马增蕙生于1936年,天津人。1951年参加中国曲艺团,1953年调到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演唱单弦。国家一级演员。1996年5月退休。享受******府特殊津贴待遇。历任四届东城区***协委员,现任常务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委员会文化副主任。中国曲协会员,中国音协会员,幸福工程常务理事。5岁从艺,演唱西河大鼓。15岁参加中国广播说唱团,改唱单弦。1960年正式拜单弦表演艺术家石慧儒为师。曾几度南下学唱苏州评弹,拜弹词表演艺术家蒋月泉为师,并大胆尝试南调北唱,用普通话唱评弹,演唱有中篇《庵堂认母》、开篇《战长沙》。除演唱单弦外,还善于演唱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等。1988年赴新加坡演出,1989年赴香港演出,1993年赴台湾演出。表演的传统曲目有《杜十娘》、《鞭打芦花》、《挑帘裁衣》、《打箩筐》等,现代题材曲目有《请君珍重》、《一百五》、《小段集锦》等。在全国各届曲艺大赛中,均是优秀获奖者。1992年11月20日,由中国曲艺家协会艺术委员会等举行“马增蕙收徒仪式”。又于1996年拜单弦名家谢芮芝(已故)为师,由师兄刘洪元带师收徒。从70年代起至今,曾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聘为客座教授)等讲授民族曲艺、单弦等。1995年、1996年参加拍摄电视剧《经过上海》、《临时家庭》等。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我的长兄马增锟,评书艺术家,生于1930年。自幼读书,直至中学毕业,后随父学习评书,并向三弦圣手白凤岩学弹三弦,曾为西河大鼓、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单弦等曲种伴奏。1948年,参加文艺干训班学习,并做文教工作。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曲艺服务一队赴朝鲜慰问演出。1954年任西北***区曲艺训练班教员。1956年6月,参加前卫文工团任评书演员。1960年调入山东省曲艺团。1977年到河北省新城县文化馆辅导曲艺教学。1989年退休后应聘到北京市崇文区小花艺术团任曲艺教师,教授王玥波、李然、徐亮、应宁等。同时在广义街文化站演出评书《隋唐》。1994年应邀为中央电视台“电视书场”栏目录制传统评书《罗家将》180段,并于1995年6月向全国播放。此书是向张诚润学习的,播出后反响很好,但张先生不幸于同年病逝。马增锟在师法前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说书完整而不平淡,平中见奇,整中见巧,雅而不滞。擅“贯口”,说起来口若悬河,滔滔不断,却又字真句清,在听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他能连用赋赞,赞文臣神采脱俗,赞武将威风八面;几百句,数千字,语似连珠脱口而出,流畅动听至极。其评书用典极多,经常引用《东周列国志》和《三国演义》里的典故,传播知识,言必有据;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语言诙谐,雅俗共赏。可以说他完全承继了其父衣钵,同时又有所创新。因此听众称他的评书属于“端正派”。
我叫马增祥,艺名马岐,生于1940年,北京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文化局曲艺训练班。现任北京曲艺团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二级演员、演奏员。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曲艺音乐集成编委、《北京曲艺志》编委、中国音乐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市联合支部支委委员、民进文艺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曲艺家协会会员。1960年毕业后先后拜师于韩得福、白凤岩学曲艺音乐,拜李墨生学琵琶,拜陈荣启学说评书。擅长曲艺作曲和说评书及演奏三弦、四胡、琵琶等乐器。先后给曹宝禄、魏喜奎、良小楼、马静宜、马增蕙等名家伴奏。1961年、1962年任电视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和《箭杆河边》两片的主乐伴奏。1989年曾在青岛广播电台录制评书《响马传》(180回),由14个省市电台播放。1994年曾在北京电视台文艺中心录制200回目《响马传》。1990年曾获市文化局“京韵大鼓”音乐奖。1991年曾获北京市“金牛杯”笑话大赛一等奖。现为北京市西城区“北京评书”非遗传承人。
我的夫人马静宜也出生于曲艺世家,其父马砚芳是京韵大鼓大师刘宝全先生的学生和伴奏,刘先生的多张唱片都是由白凤岩(三弦)和马砚芳(四胡)伴奏的。马砚芳的儿子马涤尘(1923-1993)也是曲艺弦师。他自幼随父学琵琶、四胡,后拜老弦师刘文友为师,15岁从艺。曾为刘宝全、张小轩、林红玉等伴奏。1954年参加天津市曲艺团,为骆玉笙、小岚云、陆倚琴等十几位京韵演员伴奏;还为梅花大鼓、天津时调、单弦等曲种的几十位演员伴奏。马涤尘的演奏一丝不苟,能根据每个演员的风格、特点伴奏,做到唱伴分明,以伴助唱,托腔保调,烘托气氛。并勇于革新音乐唱腔,设计唱腔四五十段。他为天津时调《来到咱村庄》、《心中的赞歌向阳飞》、《熊熊之火》等设计的音乐唱腔,突破固有的板式,使曲调结合内容,节奏明快。其中天津时调《春来了》在1981年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北方片)观摩演出中获一等奖。他还为曲艺团和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培养了不少伴奏员,曾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分会理事。马涤尘的儿子马健是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四胡专业教师,国家一级演奏员,2013年逝世,享年64岁。曾为王毓宝、小岚云、骆玉笙、花五宝、史文秀、陆倚琴、张秋萍等名家伴奏,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马健先生在校任教期间培养了多名学生,为曲艺事业做出贡献!
我的夫人马静宜1944年生,满族,北京市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京韵大鼓演员。13岁考入北京曲艺团学员班学艺,投师韩德福。近年曾举办个人曲艺专场演唱会。拿手曲目为《绘宏***》、《桃花庄》等。著有《我和京韵大鼓》,2010年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马静宜京韵大鼓表演艺术集锦光盘》已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不日即可与广大观众见面。
我的爱子马小祥1969年出生在北京,7岁时,我就用小南弦子教他练习,9岁由“三弦圣手”韩德福先生开蒙,10岁便有幸为“单弦泰斗”曹宝禄伴奏。后随中国音乐学院三弦教授肖剑声、谈龙建二位老师学习演奏,并以优异成绩毕业。1994年再拜天津三弦名家韩宝利先生门下,深得教益。2007年《鼓韵弦声》——马小祥三弦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现在北京曲艺团工作,被称作“三弦王子”。我的孙子马紫晨今年14岁,也学三弦,在香港获得少儿乐器大奖。我希望他能继承马家的曲艺艺术。
我们这个曲艺马家在马年祝广大读者马年快乐、马到成功,更祝愿曲艺在马年里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