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谈谈曲艺马家

2014年是马年,马年谈谈以家父马连登先生为代表的曲艺马家。家父马连登(1908-1976)是西河大鼓演员、弦师、评书演员,北京人,出生于北京南苑一个菜农家庭。我爷爷爱唱西河大鼓,对他影响很大。13岁拜耿起树为师,学唱西河大鼓,学会了《隋唐》、《包公案》、《杨家将》、《呼家将》、《回龙传》、《明英烈》、《三国》、《施公案》、《彭公案》等十几部大书。15岁登台演唱。一次唱《双镖记》时,因说错一句台词,被师父赶下台去。由此,更加刻苦学习,并向许多名家请教,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他吸收京剧及昆曲唱、念、做的方法,借鉴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的长处,采用京字京白,丰富了自己的说唱表演。得与当时的四位西河大鼓名家黄福才、张起荣、赵玉峰、王书祥齐名。家父在三弦伴奏上特别下功夫。冬天练功时,他把手雪里,锻炼手对寒冷的适应性;又常在三弦担子顶端坠上砖头,锻炼手劲。他吸收其他曲种和京剧伴奏的衬垫手法,掌握了一些伴奏的绝招。他很讲究滑、揉、扫、崩的指法和衬、托、随的方法,以增强伴奏音乐的表现力。20世纪30年代初,其长女马增芳、次女马增芬演唱西河大鼓,都由他担任伴奏。20世纪40年代末,家父潜心钻研评书艺术,曾向评书名家陈士和、群福庆、金傑立等学习。经过一番艰苦实践,他出色地掌握了袍带书、短打书的说书技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说书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家父于1953年参加了中央广播说唱团。之后,他与女儿马增芬一起创造了西河大鼓的新流派——马派,演出了《闹天宫》、《刘云打母》、《白蛇传》、《花唱绕口令》、《绣鞋帮》等一批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曲目。他还帮助马增芬创造了一套完整的西河大鼓女声唱腔,突破了男女“一道汤”的陈规,不少人向他们学习并传唱,使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西河大鼓流派艺术,很快得以推广。同一时期,马连登还整理、演出过《杨家将》、《隋唐》等长篇评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存有他所演播的《杨家将》全部150段录音资料。

家父的艺术影响及于子女,使马家成为有名的曲艺世家。次女马增芬和长女马增芳(与评书名家张树兴结婚,1956年高血压突然去世于后台)继承了家父西河大鼓演唱的衣钵,为发展西河大鼓做出了重要贡献。三女马增蕙是中国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单弦牌子曲演员,在单弦牌子曲演唱方面久负盛名。长子马增锟、次子马增奎(现已患病半身不遂)、三子马增祥(马岐)也都是伴奏能手。

我的二姐马增芬(1921-1987)北京人。5岁开始学艺;7岁时全家搬到天津卖艺为生;8岁时开始到地场说书;9岁到茶馆说《杨家将》;11岁在天津谦德庄茶舍与老艺人唱对口书《薛刚反唐》、《盗马金***》;13岁时同老艺人乔新秀、王佩臣、段德贵等同台演出,同时灌制了《玲珑塔》、《马前泼水》、《闹天宫》等唱片;15岁时同骆玉笙(小彩舞)、常宝堃(小蘑菇)、张寿臣、刘宝全、白云鹏、孙小轩等名家同台演出。新中国成立前演出的主要传统节目有《杨家将》、《呼家将》、《薛刚反唐》、《隋唐演义》、《玲珑塔》、《马前泼水》、《游湖》等。1951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说唱新书《新儿女英雄传》、《石不烂赶车》。1952年进中国戏曲研究院研究曲艺。1953年到中央广播文工团当演员,曾随团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在演出实践中,对西河大鼓的内容、唱腔以及表演方法都做了大量革新。1956年在全国曲艺会演中获一等演员奖。同年在全国西河大鼓流派会议上,被誉为独具风格的“马派”创始人之一。1959年全国曲艺会演获一等演员奖,并任中国曲协理事等职。1979年出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除演唱传统书目外,还编演了新书唱段如《运粮路上》、《叙家常》、《》、《江竹筠》等。

我的三姐马增蕙生于1936年,天津人。1951年参加中国曲艺团,1953年调到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演唱单弦。国家一级演员。1996年5月退休。享受******府特殊津贴待遇。历任四届东城区***协委员,现任常务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委员会文化副主任。中国曲协会员,中国音协会员,幸福工程常务理事。5岁从艺,演唱西河大鼓。15岁参加中国广播说唱团,改唱单弦。1960年正式拜单弦表演艺术家石慧儒为师。曾几度南下学唱苏州评弹,拜弹词表演艺术家蒋月泉为师,并大胆尝试南调北唱,用普通话唱评弹,演唱有中篇《庵堂认母》、开篇《战长沙》。除演唱单弦外,还善于演唱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等。1988年赴新加坡演出,1989年赴香港演出,1993年赴台湾演出。表演的传统曲目有《杜十娘》、《鞭打芦花》、《挑帘裁衣》、《打箩筐》等,现代题材曲目有《请君珍重》、《一百五》、《小段集锦》等。在全国各届曲艺大赛中,均是优秀获奖者。1992年11月20日,由中国曲艺家协会艺术委员会等举行“马增蕙收徒仪式”。又于1996年拜单弦名家谢芮芝(已故)为师,由师兄刘洪元带师收徒。从70年代起至今,曾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聘为客座教授)等讲授民族曲艺、单弦等。1995年、1996年参加拍摄电视剧《经过上海》、《临时家庭》等。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我的长兄马增锟,评书艺术家,生于1930年。自幼读书,直至中学毕业,后随父学习评书,并向三弦圣手白凤岩学弹三弦,曾为西河大鼓、京韵大鼓、梅花大鼓、单弦等曲种伴奏。1948年,参加文艺干训班学习,并做文教工作。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曲艺服务一队赴朝鲜慰问演出。1954年任西北***区曲艺训练班教员。1956年6月,参加前卫文工团任评书演员。1960年调入山东省曲艺团。1977年到河北省新城县文化馆辅导曲艺教学。1989年退休后应聘到北京市崇文区小花艺术团任曲艺教师,教授王玥波、李然、徐亮、应宁等。同时在广义街文化站演出评书《隋唐》。1994年应邀为中央电视台“电视书场”栏目录制传统评书《罗家将》180段,并于1995年6月向全国播放。此书是向张诚润学习的,播出后反响很好,但张先生不幸于同年病逝。马增锟在师法前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说书完整而不平淡,平中见奇,整中见巧,雅而不滞。擅“贯口”,说起来口若悬河,滔滔不断,却又字真句清,在听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他能连用赋赞,赞文臣神采脱俗,赞武将威风八面;几百句,数千字,语似连珠脱口而出,流畅动听至极。其评书用典极多,经常引用《东周列国志》和《三国演义》里的典故,传播知识,言必有据;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语言诙谐,雅俗共赏。可以说他完全承继了其父衣钵,同时又有所创新。因此听众称他的评书属于“端正派”。

我叫马增祥,艺名马岐,生于1940年,北京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文化局曲艺训练班。现任北京曲艺团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二级演员、演奏员。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曲艺音乐集成编委、《北京曲艺志》编委、中国音乐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市联合支部支委委员、民进文艺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曲艺家协会会员。1960年毕业后先后拜师于韩得福、白凤岩学曲艺音乐,拜李墨生学琵琶,拜陈荣启学说评书。擅长曲艺作曲和说评书及演奏三弦、四胡、琵琶等乐器。先后给曹宝禄、魏喜奎、良小楼、马静宜、马增蕙等名家伴奏。1961年、1962年任电视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和《箭杆河边》两片的主乐伴奏。1989年曾在青岛广播电台录制评书《响马传》(180回),由14个省市电台播放。1994年曾在北京电视台文艺中心录制200回目《响马传》。1990年曾获市文化局“京韵大鼓”音乐奖。1991年曾获北京市“金牛杯”笑话大赛一等奖。现为北京市西城区“北京评书”非遗传承人。

我的夫人马静宜也出生于曲艺世家,其父马砚芳是京韵大鼓大师刘宝全先生的学生和伴奏,刘先生的多张唱片都是由白凤岩(三弦)和马砚芳(四胡)伴奏的。马砚芳的儿子马涤尘(1923-1993)也是曲艺弦师。他自幼随父学琵琶、四胡,后拜老弦师刘文友为师,15岁从艺。曾为刘宝全、张小轩、林红玉等伴奏。1954年参加天津市曲艺团,为骆玉笙、小岚云、陆倚琴等十几位京韵演员伴奏;还为梅花大鼓、天津时调、单弦等曲种的几十位演员伴奏。马涤尘的演奏一丝不苟,能根据每个演员的风格、特点伴奏,做到唱伴分明,以伴助唱,托腔保调,烘托气氛。并勇于革新音乐唱腔,设计唱腔四五十段。他为天津时调《来到咱村庄》、《心中的赞歌向阳飞》、《熊熊之火》等设计的音乐唱腔,突破固有的板式,使曲调结合内容,节奏明快。其中天津时调《春来了》在1981年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北方片)观摩演出中获一等奖。他还为曲艺团和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培养了不少伴奏员,曾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分会理事。马涤尘的儿子马健是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四胡专业教师,国家一级演奏员,2013年逝世,享年64岁。曾为王毓宝、小岚云、骆玉笙、花五宝、史文秀、陆倚琴、张秋萍等名家伴奏,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马健先生在校任教期间培养了多名学生,为曲艺事业做出贡献!

我的夫人马静宜1944年生,满族,北京市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京韵大鼓演员。13岁考入北京曲艺团学员班学艺,投师韩德福。近年曾举办个人曲艺专场演唱会。拿手曲目为《绘宏***》、《桃花庄》等。著有《我和京韵大鼓》,2010年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马静宜京韵大鼓表演艺术集锦光盘》已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不日即可与广大观众见面。

我的爱子马小祥1969年出生在北京,7岁时,我就用小南弦子教他练习,9岁由“三弦圣手”韩德福先生开蒙,10岁便有幸为“单弦泰斗”曹宝禄伴奏。后随中国音乐学院三弦教授肖剑声、谈龙建二位老师学习演奏,并以优异成绩毕业。1994年再拜天津三弦名家韩宝利先生门下,深得教益。2007年《鼓韵弦声》——马小祥三弦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现在北京曲艺团工作,被称作“三弦王子”。我的孙子马紫晨今年14岁,也学三弦,在香港获得少儿乐器大奖。我希望他能继承马家的曲艺艺术。

我们这个曲艺马家在马年祝广大读者马年快乐、马到成功,更祝愿曲艺在马年里再创辉煌!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马年谈谈曲艺马家

学习

造林绿化营造绿色和谐家园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造林绿化营造绿色和谐家园,内容包括植树造林建设美丽家园,共创绿色家园开展植树造林。摘要:把植树造林作为一项造福人类的宏大事业代代相传,既可美化环境、防汛固沙、涵养水源,又可调节空气,促进生态环境、增加群众收入,为

学习

西周青铜食器的发展演变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西周青铜食器的发展演变,内容包括西周青铜器的发展与演变,青铜器与西周饮食文化。丁孟简历:1960年生,现任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金石组组长,研究馆员。10余年中,一直从事故宫博物院院藏青铜器的征集、展览、研究、鉴定

学习

高一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及设计

阅读(63)

本文为您介绍高一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及设计,内容包括高一化学教学设计,高一化学教学课例。【摘要】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以课例为研究对象开展课例研究,是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研究

学习

解析高速铁路路基基床设计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解析高速铁路路基基床设计,内容包括高速铁路路基基床主要作用,高速铁路路基基床。通过研究土的基本动力以及路基设计载重,了解了铁路路基为满足高速行车所需要的条件,并对比了世界上在铁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国家,总结了我国的铁

学习

“盛益隆”老北京油酥芝麻烧饼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盛益隆”老北京油酥芝麻烧饼,内容包括盛益隆老北京烧饼,郑州盛益隆老北京油酥芝麻烧饼。“盛益隆”芝麻烧饼,好吃、易做、投资小,可摆摊、可开店,经营灵活。不能让人一夜暴富,却能让你稳健发财、持久赚钱。投资千元就开业操作

学习

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及建议

阅读(147)

本文为您介绍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及建议,内容包括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什么意思,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到哪里去买。摘要: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对于满足民众养老需求、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积极构筑养老保险三大支

学习

天堂谷 第4期

阅读(59)

本文为您介绍天堂谷 第4期,内容包括天堂谷最近新闻,天堂谷的日落和星空。吉隆是有故事的。吉隆之美,除却青山不老的吉隆沟,碧如璞玉的佩枯错,其丰肺的人文及宗教内涵,更值得人称道与关注。这是一条超越千年的历史古道,是当时大唐通往天竺距离

学习

“戒药”记

阅读(59)

我虽年逾古稀,但仍能飞车130多公里。别人都说我身体好,很羡慕。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我是从多灾多难的重围中杀出来的!我素爱体育活动,故虽有轻微的神经衰弱,但身体仍不错。只是在20多年前,一度工作繁忙紧张,连中午也得不到休息。再加上体育锻炼基

学习

追逐创造之梦的付琪

阅读(35)

我第一次听付琪上课还是在1991年的冬天。那一年,哈尔滨市在师大附中举办了一次高三作文讲评课的教学研究活动,执教的就是付琪――那时的他三十出头,风华正茂。我记得,那天他讲的是《材料与观点的统一》,结合一则关于“巴豆药效”的材料作文进

学习

泰山与鸿毛之间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泰山与鸿毛之间,内容包括或轻于泰山或重于鸿毛,鸿茅泰山原文。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说的是人之逝去,实际意思说的是对一个人一生掂量。司马迁这么说,是因为司马迁是一个伟人,他对人生有特别高的衡量标准,犹如对他自己

学习

那些“锁”事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那些“锁”事,内容包括情感琐事沐沐,琐事伤神。小小一把锁,锁住了几千年的斑驳历史。那些“锁”事,与这些历史一起,折射着动人的文明。自从人类有了私有财产,“锁”便产生了。从最早的绳索,到现在高科技的电子密码锁、指纹锁,乃至

学习

穿越旅行社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穿越旅行社,内容包括穿越时空旅行社小说,旅行社免费阅读。时空导游:请认真阅读并务必遵守《穿越旅行社游客须知》,因为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穿越游客:会发生什么?时空导游:上次我们的一个团穿越去唐朝,结果停留

学习

限额设计的管制组织机制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限额设计的管制组织机制,内容包括限额设计管理规范,限额设计的控制内容。限额设计的管理组织机制限额设计以设计单位为主。设计单位应建立起以总设计师、造价工程师为核心的设计团队。单靠设计单位自觉还不足够,项目业主应配

学习

核特色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核特色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内容包括核安全工程专业遴选,重大安全工程研究方向。摘要南华大学自2008年承担了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任务。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习

马年赏《马诗》

阅读(35)

【摘要】今年是农历十二生肖中的马年。"马到成功、马上有钱"之类的祝福不绝于耳,可见马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在唐代咏马诗人中,李贺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马诗》是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共记二十三首。诗歌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

学习

马年说马石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马年说马石,内容包括马年说马相声文字版,02年马年写马的一段话。马历来被人们所喜爱,与马相关的名作、故事、成语、传说更是不计其数。我属马,本命之年的我,故此更爱马,爱草原上奔驰的马,爱徐悲鸿画的马,但更爱雨花石中呈现出的马

学习

浅谈戏曲艺术

阅读(31)

作为我国传统戏剧形式的戏曲,有着其他戏剧形式所没有的艺术特征。而诸多不同的戏曲剧种,除具戏曲的共性外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戏曲不同于歌剧、舞剧、话剧,它溶歌舞及其他艺术形式为一炉,以唱、做、念、打为戏曲表演的艺术手段、塑造人物敷

学习

曲艺大师土登:从小僧人到多才“笑星”

阅读(148)

年过70的土登老人,满头银发,和蔼可亲。拉萨市民经常可以碰到这位老人或骑着一辆自行车或走路出现在街头巷尾。这位就是获得中国曲艺界最高奖――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的藏族曲艺大师土登。

学习

马年说马论股

阅读(43)

马年股市开门红,除了创业板、中小板有震荡调整,主板市场曾有过四连阳,一度呈现万马奔腾的景象。市场果真要走牛吗?先说一马当先,最抢眼的当属新近上市的新股,几乎个个上涨,连拉涨停的为数不少。新股之所以如此牛,一则是新股停发一年多,市场上积聚

学习

现代生活中的戏曲艺术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生活中的戏曲艺术,内容包括传统戏曲艺术相关论文,中国戏曲艺术欣赏论文。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粹,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

学习

马年说说马神的由来与京城马神庙

阅读(43)

考古发现证明,我国自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开始驯化马,周朝的史籍中就有关于祭祀马神的记载,但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日新月异,对马的崇拜渐渐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学习

戏曲艺术的“程式”化表演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戏曲艺术的“程式”化表演,内容包括戏曲艺术中程式化的表现特征,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程式”化表演是中国戏曲艺术反映生活,塑造人物的一种独特而又鲜明并且极富表现力的演艺风格和艺术手段。它的表现特点和话剧、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