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观《呐喊》,《社戏》是一个意外的存在。此篇不像是为了慰藉勇士的呐喊,更像是一曲温情的低吟浅唱。作者采用了儿童视角,充满童趣与温馨,塑造了一群淳朴真实的平桥村人物群像,呈现出平和冲淡的氛围。凡此种种,无一不说明了《社戏》是《呐喊》中的一个症候。这篇小说中描写的儿时看戏的场景,与其说是一种“使人欢欣”的“回忆”,不如说是鲁迅关于未来的一个梦。在这里,国人不是愚昧麻木,人与人之间不是冷漠旁观。鲁迅恰恰是以这样一个温情的书写为《呐喊》画上了句号。
关键词:《社戏》;《呐喊》;温情书写;梦
《社戏》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最后一篇,该篇的后半部分一反之前作品中忧愤深广、冷嘲热讽的腔调,以温情的口吻为我们吟唱了一曲田园牧歌。这种书写是与《呐喊》的整体风格构成了一个偏离角,也为读者的阅读再阐释提供了一个召唤结构。
一
鲁迅的作品因思想深刻、忧愤深广而著称。对鲁迅的评价也先后历经了神化、人化的过程。郁达夫说,“如问中国自有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我将毫不踌躇地回答:是鲁迅”。[1]其后,鲁迅逐渐被夸张化,到新民主主义***时期,鲁迅更是被称为是“中国文化***的主将……是伟大的文学家……是伟大的思想家和***家”[2]。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鲁迅的偶像地位才逐渐破碎。一个真实的鲁迅正在被还原,然而要想全面地了解鲁迅,我们必须回归文本,细心捕捉其文字中闪烁出的光芒,从“横眉冷对千夫指”背后挖掘出鲁迅的温情。
学界目前对《社戏》的理解概括起来有三个代表性的观点。其一,认为它是一篇记事抒情的回忆性作品,表现了作者对童年快乐时光的怀念;其二,认为作者通过对前后两种不同看戏经历的对比,表达了对都市文明的批判,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其三,将《社戏》置于《呐喊》中进行比较,认为双喜、阿发等也会变成闰土,表明鲁迅对进化论持摇摆的态度。笔者认为,《社戏》与《呐喊》中其他篇章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鲁迅温情的叙事口吻。《社戏》的温情主要体现在人物塑造、人际关系、景物描写、故事氛围和叙事视角这五个方面。
二
在人物塑造上,《社戏》刻画的是一群活泼胆大、天真烂漫的少年,这是鲁迅理想中的少年儿童。《社戏》里的少年们倾注了作者所有美好的情愫,他们回报给作者的也是一片温暖。双喜、阿发、桂生,这群少年还未长成中年的闰土,会“恭敬”地叫“老爷”,而是“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也绝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3];他们不像迅哥儿一样要念“致致斯干幽幽南山”,而是整天与田野为伴,“掘蚯蚓”、“钓虾”、“放牛”[4];他们能机灵地看出母亲的迟疑,并成功打消迟疑,争得带“我”去看戏的权利。这群孩童在鲁迅笔下被保护得很好,封建礼教还未来得及侵袭,他们就像天足一样,健康自然。
《社戏》中平桥村的人际关系显得十分和谐,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在鲁迅的作品中是罕见的。在《呐喊》的其他篇章中,“狂人”陷入迫害者的包围圈,周围的人、甚至“赵家的狗”都对“狂人”虎视眈眈;《药》中的华大妈看见别人儿子坟上的花圈,也会嫉妒,“感到不足和空虚”[5];《一件小事》里的“我”对于车夫的正义之举却觉得是多管闲事,甚至怀疑跌倒的女人是装腔作势。反观平桥村里的人物,村民们可以为了“我”这个远客,而减少自己孩子的工作,让他们“伴我来游戏”[6];看过戏的少年不嫌麻烦仍愿陪伴甚至保护“我”去看戏;阿发慷慨地让朋友摘自家田里的罗汉豆,只因为自家的豆比六一公公家的大;六一公公发现孩子们偷豆也不计较,只是埋怨他们“不肯好好的摘”[7]。鲁迅对平桥村里的人物没有用一个讽刺的字眼,而是欣赏并神往人与人之间这种真诚的相处。
三
《社戏》的前半段描写的是成人的“我”,和成人看戏的经历,而看社戏时,是孩时的“我”和小玩伴一起。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比较不仅是城市与乡村的比较,还有成人和儿童的比较。这正是因为鲁迅认为,希望在于儿童、在于青年。“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8]双喜们正是如此表现的――他们彼此玩闹起来时是没有行辈的约束的、他们敢在夜晚没有大人的陪伴下撑船去看戏、他们可以无私地帮助别人“偷”自家的罗汉豆。这是鲁迅所想看到的中国人和中国的未来形状,“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9]。这是鲁迅的希望,是他为《呐喊》增添的一抹“亮色”,也是鲁迅真正的温情所在。在这个层面上,《社戏》不仅仅是一种温情回忆,更是对当时中国未来的一种希望,是一个关于未来的美好的梦。
鲁迅以一个温情的书写为《呐喊》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让读者和作者本人都对当时中国之未来存留着希望。从《社戏》中我们看到了另一个鲁迅,他的笔不只是武器,也是一支画笔,能勾勒出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 郁达夫.鲁迅的伟大.转引自林贤治《鲁迅思想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216.
[2] .新民主主义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4][5][6][7][8][10] 鲁迅.鲁迅全集・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9] 宋金花.鲁迅笔下的两幅故乡***景[J].文学界(理论版),2012(10).
[11][13] 鲁迅.鲁迅全集・南腔北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2] 鲁迅.鲁迅全集・朝花夕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4] 鲁迅.鲁迅全集・三闲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5] 鲁迅.鲁迅全集・南腔北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6]***.***文章选编・我对鲁迅之认识[M].北京:三联书店,198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社戏》:鲁迅的温情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