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是一种容器,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盛化妆品的油盒、粉盒、胭脂盒,存放铜镜的镜盒;装药的药盒,装茶末的茶盒,还有装香料的香料盒,装食品的果盒和文房用品的笔盒、印泥盒等。越窑在唐代即已开始大量烧制瓷盒,此后各代均有烧造。越窑瓷盒造型千姿百态,釉色温润优雅,装饰丰富精美,使用功能齐全,至今令人赞叹不已。现将孙海芳先生收藏的部分越窑青瓷盒介绍与广大读者共赏。
唐青釉素面粉盒
直10.5厘米 高6.4厘米
一件素面盖盒却令人百看不厌,其魅力就在于它美丽的轮廓线和温润幽雅的釉色。馒头形盒盖的弧形轮廓线优美流畅,一气呵成,至盖口的形体转折线处嘎然而止。盒身的轮廓线则由两段C形短线组成,缓缓向下过渡至盒的底部,形成一个小小的平底。就因这优美流畅、变化有致的弧线,这温润幽雅的釉色,才使它的造型具有了扩张力,具有了空间感;才会使我们迷恋,遐想。
唐代青釉剔划花鸿雁纹粉盒直径13.5厘米 高5.1厘米
盒身子口,浅腹,坦底;盒盖直口,盖顶坦平,上剔刻有对飞的两只鸿雁,两朵灵芝云间饰其间。中心线刻十字灵芝花,盒盖边沿也饰有线刻的卷云纹。釉色青绿。此器的装饰手法是以剔为主,剔中有划,剔划结合,互相衬托,使简单的画面既主次分明,又变化有致。
鸿雁是候鸟。“季秋之月,鸿雁来宾,季冬之月,雁归南乡。”古代以鸿雁纹来象征知时候征。《汉书・苏武传》还有“得雁,足有帛书”的记载,将雁看作书信的传递者。因其是候鸟,古代多用雁作婚贽,取其候时而行之意。《旧唐书・李弘传》说:高宗时,太子弘纳裴居道女为妃,所司奏以白雁为婚贽。会苑中获之,帝喜曰:‘汉获朱雁,遂为乐府,今获白雁,得为婚贽。’因此,唐代视鸿雁为瑞鸟。鸿雁与十字花都是唐代金银器上常见的纹样。
五代秘色瓷瓜形粉盒
直径7.8厘米 高5.4厘米
盒身平底,弧腹,子口。盒盖肩部以剔刻而成的多层叠瓣来装饰。平顶与肩部以一周凸弦纹相间,中央有一圆柱形纽。此盒的装饰看似简单,却颇具新意,剔刻而成的叠瓣虽然整齐划一,但却利用造型中面和线所形成的角点,使造型形体更具有韵律和动感。釉色也是此器的亮点之一,平坦与凹进处,釉色碧绿清幽,如一潭深水;凸出的角点则浅淡雅致,似小溪流水,胎骨的颜色隐约显现出来。
五代雕贴荷叶莲瓣粉盒
直径8.5厘米底径4.2厘米高7.1厘米
盒体呈瓜形,通体以剔刻(筋)线刻(脉)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塑造出浮雕双层长覆莲瓣,在盒的肩部又剔刻一层三角形短莲瓣,一长一短,互相对比,于统一中又有变化。然更别出心裁的是盖顶以带有莲实的莲梗为纽,其上还贴有含苞待放的莲花枝,翻转卷曲的荷叶,在碧绿色釉面的衬托下,小小的粉盒宛如一朵美丽的出水芙蓉,清新欲滴,栩栩如生。此器在装饰手法上将剔、划、塑、贴结合使用,在艺术手法上,将具象与抽象相结合,充分表现了勤劳聪慧的越窑工匠们炉火纯清的制瓷技艺。
五代青釉划花蔓枝纹粉盒
直10.8厘米 底径6.7厘米 高3.5厘米
此盒的形体呈扁宽形。盒身平底,浅腹;盒盖直口,盖面微微隆起,轮廓线流畅光滑。盒盖的形体转折线处有一周凹弦纹,盖面上用双线细弦纹围成的圆形内刻划细线卷枝纹样。这件粉盒的魅力还体现在它的釉色,匀净的釉面似“雨过天晴”后湛蓝的天空,清丽明亮。
宋代堆贴莲花纹双联粉盒
长9厘米 高4.2厘米
这件双联粉盒平底,瓜形,两盒器身外壁连接在一起。盖顶分别以堆贴的两枝莲花为纽,枝茎互相缠绕在一起,寓意“并蒂花开”“白头到老”。此盒造型别致,寓意吉祥,应是婚庆时的妇女用品。
北宋青釉刻划花荷莲***粉盒
直径12.3厘米 底径6.7厘米 高4.3厘米
扁平的盒盖微微隆起,一周斜刀深刻的凸弦纹将盖顶划分出一个圆形装饰区。一枝卷曲的莲实卧于中央,四片扇形的荷叶呈放射状置于四周。装饰区外还围有一圈细线卷草纹。在这里,无论是莲实,还是荷叶,都已完全***案化,整齐规矩,但却显得呆板,缺乏生机。此盒的亮点还是它的釉色,清幽淡雅,宛如一池碧波,与装饰主题相得益彰,再加以精致的造型,仍不失为北宋越窑的一件精品。
北宋青釉素面套盒
直径9.6厘米,底径6.5厘米,高9.5厘米
此件越窑青瓷套盒盒身两层。下面一层直口折腹,高圈足外撇;上面一层筒形直身。盒盖平顶、折肩、直口。整器造型端庄大方。套盒在五代时已出现,陕西铜川五代窑址出土的青釉瓷套盒造型典雅,装饰精美,釉色温润匀净,应为上流社会的用品。套盒的生产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陕西铜川陈炉窑建国后还生产有各种品类的套盒,有的多达四五层,内可存放各种调味品,可见套盒是一种“贵贱通用之”的器物。
唐代青黄釉盖盒
直径12.2厘米 底径5.7厘米 高10.4厘米
盒体子口,直腹斜折,底部有饼足;盒盖盘形纽,直腹隆顶,母口。全器素面,仅在盖顶饰两周凹弦纹。此器盖与盒身高度相近,整体造型以直线为主,如直腹所形成的纵向直线与折腹所形成的横向直线,并结合盒盖隆顶所形成的弧线,构成既有对比变化,又有统一谐调的造型形体,使得整体造型刚中有柔,富于变化。
五代青釉刻花鹦鹉捕食***粉盒
直径11.5厘米 底径9厘米 高6.8厘米
此件粉盒浅折腹,高圈足,盒盖直口,盖面隆起。面上装饰的开光鹦鹉捕食***是它的与众不同之处。鹦鹉纹是瓷器装饰的典型纹样之一,始见于唐代瓷器,表现方法有彩绘、刻划等,构***方法以适合纹样为主。采用开光构***方法表现此类纹样甚为少见。“开光”是在器物的显著部位以线条勾勒出圆形、方形、菱形等多种式样的栏框,在框内刻或绘各种***案,起到突出主题纹饰的作用。“开光”装饰手法的普遍使用是在金元时期,且多以彩绘为主。此件粉盒是较早采用刻花手法表现开光装饰的器物之一。
北宋刻花折枝牡丹纹盒
直径14.1厘米 底径10.7厘米 高5.5厘米
此盒平底,体坦平低矮。平坦的盖面上满刻一株牡丹花,三枝缀有花朵的枝头向不同方向弯曲,婀娜多姿,盛开的花朵,欣欣向荣,一片生机。牡丹是花中之王,被称为富贵花,是幸福美好和繁荣昌盛的象征。在唐代时,牡丹花就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装饰***案中。宋代各个窑口的瓷器装饰纹样中,牡丹是出现频率最多的花卉。其表现形式也最为丰富,如缠枝牡丹、折枝牡丹、交枝牡丹及对枝牡丹等,有的还与人物、动物相结合,组成“凤戏牡丹”“婴戏牡丹”等寓意丰富的***案。此盒的釉色青中闪黄,是较为典型的“橄榄绿”色调。
宋代青釉婴戏牡丹纹粉盒 直径14.6厘米底径7.6厘米高5.4厘米
粉盒宽扁形。盒身平底,浅腹。盒盖直口较短,圆肩,微微隆起的盖面轮廓线非常优美流畅。盒盖的肩部饰一圈刻花的细线卷云纹,上有三周阴线弦纹,中央饰有婴戏牡丹纹。画面上的牡丹采用直立式构***,一枝牡丹又分出若干卷曲的枝条。四个婴孩上下左右对称布局,他们或斜坐,或骑跨在牡丹枝条上互相张望,一手还抓着牡丹枝条摇晃,姿态活泼可爱。
婴戏纹是宋代瓷器上常见的装饰纹样,装饰手法有刻、印、彩绘等,尤以耀州窑的印花婴戏纹最为丰富,有一婴戏于花间的,有两婴在竹枝上荡秋千或在梅竹丛中嬉戏的,还有三婴荡竹枝、四婴戏把莲、五婴戏犬的,耀州窑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宋代大口梅瓶上刻有一群婴孩戏缠枝葡萄的***案。此件越窑婴戏牡丹纹粉盒的婴戏***是凸起的阳纹,可能是采用模印方法印制。
五代青釉划花五棱粉盒
直径7.8厘米底径5.8厘米高6厘米
这是一件五代时期越窑仿唐代金银器的精品之作。盒盖平顶,斜折肩,直口。盒身斜直腹,至底部折回,大圈足略向外撇。盒与盖通体等距离分布五条凸起的棱线,棱线之间又各饰一条凹进的直线。这十条垂直方向的直线凹凸相间,对比鲜明。器身的形体转折线则因这些凹凸相间的垂直线条而形成高低错落的凹凸线角。继而使盖顶平面***的边线也变得曲折有致,俯视似一朵葵花。聪明而又富于想象力的古代越窑工匠在器物造型中利用各种线条的性质,巧妙搭配,塑造出了如此精妙绝伦的造型形体,令今人赞叹不已,也使那些线刻的花纹显得似乎有点多余。美中不足的是这件盒的釉色不甚均匀清亮。
五代青釉划花婴戏***高足粉盒
直径7.7厘米底径6厘米
盒通体高7厘米,与口径尺寸相近。盒身弧腹,下接喇叭形高足。盒盖直口,折肩,平顶。顶部圆形装饰区内细线刻划一个跪在地上的大头婴孩,歪着头,左手挠耳,右手举起,似在抓取什么,婴孩周围还用细线刻划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花草。
此盒在造型上别具一格。喇叭形高足的设置使器物更具有沉稳感。且其由反向C形曲线形成的轮廓线与盒身的C形轮廓线结合形成一条富有韵律感的S形曲线,使形体变化更为丰富。而盒盖上的形体转折线及由斜刀深刻所形成的凸起的多周装饰性弦纹,这些水平方向的直线丰富了造型面的变化,使造型更具有形式美感。
北宋青釉刻花牡丹***粉盒
直径14.1l厘米底径11厘米高5厘米
盒底圈足。盒盖面上满刻牡丹,花纹凸起,布局丰满,虽然线条柔美有余,刚性不足,***案显得有些呆板,但微微隆起的盖面与浅浅的盒身却给平坦的形体增添了一分生动与美感。清幽淡雅的釉面上虽然有些许土锈,却是沧桑岁月留下的痕迹,是一张鉴辨真伪的身份证。进入北宋的越窑,恰似一个历经辉煌后逐渐走向没落的贵族,虽已无进取之势,却也不失优雅之风度,此器制作规整精细,也算是一件精品之作。
五代青釉凤形粉盒
长11厘米高7.1厘米
该盒整体造型似一只在飞翔中稍作歇息的凤鸟,漂亮的长尾高高翘起,双翅紧紧贴在脊背两侧,高冠凤首引颈仰起,腹部紧贴地面,双足缩回,形体优真,制作工艺精细。此盒在造型设计上也充分考虑了盒的使用功能,双足的设计让底部稍有凹进,使盒体更具有稳定感。粉盒的釉色也青翠娇嫩,是五代越窑中的精品之作。
唐代划花花鸟纹粉盒
直?.8厘米 底径5.7厘米 高7.8厘米
怒放的花朵,飘动的花叶,嬉戏的小鸟,一幅鸟语花香的春日景象被陶瓷工匠用线刻的手法和简练的线条展现在这件唐代粉盒小小的盖面上。这件瓷盒的与众不同之处还有它的结构,深腹碗形状的瓷盒口部还放置有一件折沿浅碟。这一特殊的构造让人迷惑不已,也给盒的用途添上一团迷雾,我们姑且还是称它为粉盒吧。
唐青釉素面碗形盖盒
直径12.1厘米底径6.4厘米高9.4厘米
盒盖直口,盖顶隆起呈馒头状;盒身直口,斜弧腹较深呈碗形,圈足。全器素面,施淡青色釉。整体造型浑厚大方,没有多余的堆砌,也不加任何装饰,仅以优美的造型曲线和淡雅的釉色,就足以让今天的我们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唐代球形盖盒
直径8.8厘米底径4.2厘米高7.5厘米
此件盖盒形制特殊。盒身呈敛口碗形状,盖为馒头形,盖、身合缝后,好似一个圆球。整器造型,浑圆饱满,恢宏大气,合乎大唐气势和唐人的审美要求。盒体底部的凹形饼足不仅使器物具有实用性,而且也给造型增添了几分秀美和力度感。盒的釉色呈青黄色调,施釉均匀,釉面光滑,釉质温润,将浑圆的形体衬托得更加饱满。
唐黄釉带纽素面粉盒
直径9厘米底径4.5厘米高7.2厘米
盒碗形盒身,饼足,盒盖直口,隆起的盖顶上有一别致的塔形尖顶小纽。此盒在造型设计上利用圆润明确、刚中有柔的形体转折线以及几条简单的凹凸线,给端庄大方的形体增添了几分节奏与韵律,均匀素净的釉面又使造型形体具有了空间感。黄釉与青釉都以铁为着色剂,在还原焰中烧成的呈青色,在氧化焰中烧成的呈铁黄色。越窑以烧造青瓷闻名,但它的窑炉结构是龙窑,各个部位的烧成气氛有差别,其黄釉器物应是在烧成时还原不充分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