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8年4月30日,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基本结束。在主营业务高速增长和股票市场投资收益丰厚的双重因素影响下,上市公司2007年整体业绩较上年呈现49.30%的大幅增长,较好地延续了2006年的业绩增长态势。披露年报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42元,创历史新高。
除九发股份和*ST威达以外,沪深两市1 574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了2007年年报。这些公司2007年全年完成营业收入总额94 474.28亿元,同比增长25.02%,营业收入总额相当于2007年我国GDP总量的38.30%;平均每家实现营业收入金额60.02亿元。这些公司总共实现净利润10 158.89亿元,同比增长49.3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9 497.3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49.73%。
按加权平均法计算,1 574家公司2007年平均摊薄每股收益0.42元,同比增长39.6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38元,同比增长33.95%。这些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79%,同比增长1.7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3.50%,同比变动幅度1.07%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平均每股净资产2.84元,同比增长23.32%。
从盈利面来看,1 574家公司中盈利与亏损家数比例为1 458∶115,亏损面仅7.3%。盈利公司中,业绩创历史高峰的上市公司比比皆是,14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00亿元。另外,172家ST公司中,去年实现盈利的有123家,亏损的有48家,亏损比例27.91%。
从基本每股收益指标看,2007年沪深两市每股收益超过1.00元的上市公司多达128 家,而2006年同期才58家,增长率120.68%。其中,中国船舶以5.53元的每股收益名列两市每股收益榜首,ST浪莎以每股盈利5.21元紧随其后。
对已经披露的年报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7年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整体业绩和每股收益均大幅上升
现有统计数据显示,沪市上市公司2007年共实现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8 248亿元、11 585亿元和8 732亿元。与2006年相比,分别增长24.54%、41.93%和45.86%。已披露年度报告的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和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4439元、16.30%、2.72元、0.93元。2006年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0.2511元和11.03%。
而深市主板公司共实现净利润1 048.74亿元,同比增长116.46%;平均每家实现净利润2.1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872.36亿元,同比增长106.72%;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41元,同比增长96.09%;加权平均每股净资产3.07元,同比增长20.7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39%,同比增长5.15个百分点。
蓝筹股成为股市中流砥柱
沪市大盘蓝筹和上证红利指数成份股业绩表现突出,均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成为沪市上市公司的中流砥柱。统计表明,深证成份指数公司、深证红利指数成份股及深证治理指数成份股公司业绩表现突出,在2007年度分别实现了0.79元、0.71元及0.79元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以及16.36%、15.45%和16.54%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大大高出市场的平均盈利水平,已成为深市上市公司的中流砥柱。
现金分红不够理想
沪市半数以上的上市公司拟进行利润分配或者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现金分红比例有所下降。据统计,共有487家公司在2007年报中提出了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占已披露2007年报公司总数的56.5%。其中,拟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有430家,公司数占比为49.88%。2007年报上市公司拟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占全体公司净利润总额的比例为22%。而2007年深市主板公司中共有214家在2007年报中提出了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占已披露年报公司总数的43.94%。其中,拟进行现金分红的公司仅有189家,占比为38.80%。2007年度上市公司拟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占全体公司净利润总额的比例为25.51%。
上市公司亏损面有所好转
沪市共有72家公司出现亏损,占已披露年报公司总数的8.35%。2006年的亏损比例为11.8%。亏损公司中,新增亏损公司41家,18家公司因连续2年亏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3家公司因连续3年亏损将被暂停上市。另有92家公司实现扭亏为盈,截至目前,已有12家公司被撤销特别处理,8家公司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其中4家转为其他特别处理)。
而2007年度深市主板公司中369家实现净利润增长,116家净利润有所下降。亏损公司为47家,亏损面为9.65%,与2006年报相比下降5.86个百分点;亏损金额76.92亿元,同比减少53.87%。其中连续两年亏损公司15家,新增亏损公司32家,2007年实现扭亏公司58家。亏损金额前30名亏损额合计72.16亿元,占同期净利润总额6.88%,同比下降22.19个百分点。亏损的集中度有所降低。
非标审计意见创历史新低
在已披露的1 574份年报中,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即标准审计报告的共1 453份,占92.31%。此外,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92份,占5.84%;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3份,占0.83%;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16份,占1.02%;无否定意见审计报告。上述“非标意见”审计报告共121份,占已披露年报的7.69%。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被出具“非标意见”的比例不到8%,创下了10年来的新低。
公司治理结构得到极大改善
沪市披露年报的862家上市公司均按照《年报准则》的要求披露了公司治理结构情况,结合中国证监会开展的2007年度公司治理专项活动,对2007年在完善公司治理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监管部门下发的整改意见函、整改的措施及其进展情况、未及时整改问题的原因及其预计整改时间进行了总结说明。
上述公司也在年报中全面披露了公司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情况,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工作计划及其实施情况、内部控制检查监督部门的设置和人员到位情况、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有关工作的安排及相关的责任追究机制进行了总结说明。其中148家上市公司在披露2007年年报的同时,还按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的要求披露了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和外部审计机构对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
并购重组及再融资促进做优做强
2007年年报数据表明,深市主板公司2007年度收购资产的交易笔数达336笔,较上年同期264笔上升了27.27%;有43家公司在2007年实施完成再融资,共计募集资金649亿元,其中定向增发33家,募集资金384亿元。上述再融资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70.1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99%,高于深市主板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水平。
盈利质量及增长可持续性值得关注
深市主板公司2007年度投资收益为292.50亿元,营业外收入172.64亿元,分别同比上涨282.97%和639.56%;公允价值变动带来收益为27.48亿元,较调整后上年同比数据增加184.67%;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利润占净利润的比重达2.62%,同比增加0.63个百分点;此外,尽管每股收益增幅高达96.09%,但加权平均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56元,同比仅增长18.92%,现金流量增速明显滞后。上述数据表明,2007年上市公司盈利质量仍然不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为账面利润。
另外,从已披露的225家中小板上市公司的2007年报看,中小板公司年报披露呈现以下特点:
(一)年报信息披露质量有所提高。统计显示,98%的公司将实际控制人披露到了自然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最终控制层面持股5%以上的股东,90%的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会计***策、会计估计变更或会计差错更正的原因及影响,95%以上的公司在年报中披露了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履行职责、内控制度以及公司治理专项活动开展情况,37%的公司自愿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62%的公司披露了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情况,42.5%的公司还披露了2007年度研发投入情况。
(二)业绩快报披露及时准确。中小板在3月份和4月份披露年报的170家上市公司,均按规定在2月底前披露了年度业绩快报,保护了投资者的公平知情权,减少了业绩信息泄露和内幕交易发生的可能。
(三)经营业绩持续稳定增长。中小板公司2007年营业收入平均比上年增长30.12%,最近三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1.10%;2007年净利润比上年增长38.15%,最近三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4.21%。
(四)绩优上市公司层出不穷。在225家中小板公司中,共有42家公司2007年净利润超过了1亿元,其中苏宁电器、宁波银行和金风科技分别以14.65亿元、9.51亿元和6.3亿元的金额位居盈利榜的前三甲。
(五)主营助推业绩增长,盈利质量较好。2007年,中小板公司来自***府补贴、债务重组、非流动资产处置、企业合并等项目的非经常性损益在利润构成中仅占8.54%,虽比2006年上升了4.33个百分点,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六)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2007年披露了研发投入金额的公司平均研发支出额为2600万元,约占当年营业收入的2.3%。较高的研发投入,大大提升了中小板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七)分红送转比例高,投资回报丰厚。在225家中小板公司中,187家公司(占83%)提出了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
(八)新会计准则对中小板公司影响不明显。
资料来源:新浪网、《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