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以其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著称于世,鹤庆坝子里世代居住着勤劳、善良而又智慧的白族人民。早在明清时期,心灵手巧的白族人民便开始加工和制作金银铜器以及各种饰物了。鹤庆白族银器手工制作最为集中的是依偎在凤凰山下,黑龙潭畔的新华村,在新华村“家家有手艺,户户有作坊”,他们的银器制作技艺世代相传,还善于吸收其他民族之长,不断完善自己的制作技艺。“小锤敲过一千年”,经过历史的演化和发展,鹤庆白族的能工巧匠们如今制作出来的银器手工艺品,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光彩而不夺目,如金子般豪华却不显奢侈,像铁器一样寻常却彰显着不俗,不亢不卑,如月华般华丽、玉石般温润。闻名遐迩的“九龙壶”、“九龙火锅”、“十八般兵器及铠甲”、“鎏金银花瓶”等等,造型精美、工艺精湛、风格典雅、独具一格,令人叹为观止。
白族银器手工制作技艺
鹤庆银器制作至今还沿袭着较为原始的加工方法和技艺,且工序十分复杂,一件精美的银器制品,需要经过以下加工工序才能完成。
选材:即选择和辨别银毛料的成色和真伪,主要按四个步骤进行,即一摸、二看、三听、四捏。一摸是看原料的表面的光滑度,二看是看原料的光泽度,三听是听两块原料在耳边相互敲打发出的声音,四捏主要是感觉原料材质的柔软度。
熔解:将银块、碎银放入坩埚,用木炭烧到一定温度,银子化成银水,此过程即为熔化银水,又叫熔解。传统的熔解方法都用炭火熔解,因为炭火火性温和,加工出来的工艺品色泽温润。
敲片:把有形的金属加温软化之后用锤敲打成片称之为敲片。敲片为下一步的雕花加工等提供理想的材料。
下料:下料是对接下来要打制的手工艺品作材料上的准备。下料要根据设计好的银饰***稿、凸凹等立体形状作平面折算,估算出各种用料,下料时力求做到精确,否则“差之毫厘”,打制出来的东西就会“谬以千里”,差异太大。
拉丝:根据纯银有较强延展性的特点,利用钨钢丝眼,把较粗的毛料银线,细头穿入丝眼中,用挟钳夹住,用力抽拉变细的过程谓之的“拉丝”。
制模:制模是根据工艺品的造型和大小制作锡或铅质的模型填充物。具体过程是把熔化的液体倒入预置的砂箱中,待液体冷却后即可形成相应的模具。
成型:把银片放在用锡铅制成的模具上面,用锤敲打,冲压出银器的基本轮廓即为“成型”,也叫“括形”。
画样:画样是用铅笔或毛笔在成型的银器表面画上传统的***案,便于下一步的雕花。
雕花:画好样的银片模型,铸入锡铅支撑物后,在表面进行人工雕刻的过程称为雕花。
焊接:焊接是银器制品部件蘸上硼酸水,加上焊片,点燃煤油灯用吹筒“吹线法”吹火苗加热,直到牢固相连。
组装:组装是把所有雕刻、焊接好的部件焊接在一起,遇到衔接不够紧密的地方还要进行细部削剪处理。
打磨:打磨是对组装好的银器样品用细沙擦拭或直接用细砂纸擦拭,进行表面光滑处理的过程。
去污和清洗:把制好的银器放在稀硫酸或白矾水中清除霉斑和污垢,然后放在清水中清洗,去除杂质和污斑。
点蓝上翠:把银器专用颜料研成细面后用小汤匙点在银器上,靠近煤油灯火焰,用吹筒把火焰吹向颜料点,使银与颜料融化,互相粘连在一起。
抛光:抛光是给银器增加金属光泽度,方法一是用等量的肥皂和纯净的白垩粉配制成的混合物加水加热,搅拌均匀后将混合物浆涂在银器上,再用干净的布擦拭;二是玛瑙刀抛光,即在清水中用玛瑙刀磨至光滑,此法具有色泽光亮、润泽的特点。
具有广泛影响的经典银器
九龙壶
系寸发标的作品(寸发标,云南大理鹤庆新华村人,鹤庆著名银器设计、制作大师,被授予“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九龙壶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十件组合酒具,即一壶、八杯和一盘。因酒壶上雕刻有九条龙而得名,九龙壶的八个杯子上各刻一条龙、盘底上刻满了龙,所有的龙神态各异,龙须、爪、鳞片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更精致的是一壶酒倒出刚好盛满八个酒杯。
九龙火锅
系寸发标的作品。火锅底座部分以牡丹花纹为底纹,周围浮雕着福、禄、寿、禧的字样,锅体、锅盖、火管以水纹为底,雕有九龙戏水为主体的***案,两侧镶有四不像豸头提环。
九龙九狮屏
系母炳林的作品(母炳林,男,白族,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城郊乡母屯村人,鹤庆著名银器设计、制作大师)。九龙九狮屏因整个屏共有九条龙、九头狮而称为九龙九狮屏。整个屏风长4米,高1.5米,耗银26公斤,龙、云彩等各个部位的***案用纯银打制,局部表面采用镀金点缀,九龙中有三条龙还鎏上黄金。屏风配件是分三格、雕有龙、凤、狮的红木架,中间一格是纯银敲制的一头大狮,四头小狮,左、右两格各有二头狮。
鎏金银花瓶
系母炳林的作品。鎏金银花瓶高60厘米,瓶口25厘米,底板***案为草纹,瓶体鎏金部分雕有云纹和民间吉祥***,瓶底雕有喜鹊的主体***案,瓶颈部位镶有对应的凤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旅游业的发展,银器制品受到市场关注,尤其是蕴藏着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传统手工银器制品,备受青睐,因此给白族工匠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极大地促进了白族银器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除了新华村外,在秀邑、母屯、南干弓等村寨也有部分从业人员,目前鹤庆累计有6000多人专门从事银器方面的手工制作工作,共创造了年产值上亿元的经济效益,无数的白族儿女也因此走上了幸福的小康之路。
1998年新华村被云南省人民***府确定为“省级民族旅游村”;1999年被列为大理州小康示范村,还被评选为全国民俗文化村;2000年9月,新华村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部级民族民间艺术之乡;2002年5月,董中豪、母炳林、洪钰昌、冯汝***、洪卫等一大批白族工匠被列入国家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名录,进一步巩固了白族银器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保护。
如今民族民间艺术越来越被得到重视,白族银器手工制作技艺这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白族儿女世代口传心授中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鹤庆白族银器手工制作技艺正在蒸蒸日上。
■赵全胜:男,白族,1967年5月生,大理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是白族民族民间艺术。
田 果:男,白族,1973年9月生,1997年毕业于大理师专。现为鹤庆县文化馆馆员,主要从事传统文化和群众文化工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新华村白族银器手工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