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纺多彩面料已悄然走入人们的生活,装点着人们身边的五彩世界,随着人们对其独特外观(艳丽美观、层次清晰、朦胧、立体、自然、时尚)及穿着性能的认可,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色纺多彩面料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染整工艺,在坯布成型之前就开始染色。色纺纱又称有色纤维纺纱,即先将纤维染成有色纤维,再由不同颜色的纤维混纺而成的纱,从而导致色纺纱混色的不匀,而混色均匀则是相对的。若混和均匀,则色纺纱有朦胧迷离之感,若混和不匀,色纺纱则存在色差和层次,具有先锋前卫意识。
色纺纱一般由两种以上不同色泽纤维、不同性能的纤维混纺成纱,所以色纺纱可实现白坯布染色所不能达到的色彩效应,还可以减少后整理时,各种纤维因收缩或上染性能差异而造成的疵点。由于色纺纱最终色光是多缸纤维色光的混合,多少有点双色或多彩感,能达到夹花朦胧的效果,制成的面料呈现多彩色、手感柔和、质感丰满的风格特征,从而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1 不同品种的色纺纱生产
1.1 双色混纺纱的生产要点
双色混纺纱是由两种颜色的纤维混和纺成的纱(如麻灰纱)。混色均匀的双色混纺纱,分为低比例色纺纱(色纤维≤ 10%)、中比例色纺纱(40% ≤ 色纤维 ≤ 10%)和高比例色纺纱(色纤维 ≥ 40%)。
混色均匀的色纺纱质量要求较高,生产中首先要控制混色均匀性,防止色差;其次是棉结,在中、低比例色纺纱生产中,要严格控制对纱线质量危害大的色结。
在混色不均匀的双色纺纱生产中,为提高两种颜色的视觉效果,两种色纤维的混纺比例在 1∶1 左右差别较小。
1.2 多色混纺纱的生产要点
多色混纺纱是由两种以上颜色的纤维混和纺制而成(如三色纱等)。它以色彩作为主打,根据时尚流行色选定色彩搭配,层次感强,具备优良的日晒色牢度、摩擦色牢度、水洗色牢度等各项指标,为织制高档时尚面料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生产中采用不同原料、不同色彩进行多种组合,可形成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及不同服用性能的新花色、新产品。
1.3 纤维染色的生产要点
色纺染色的生产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染后混,适应于纯棉彩纺纱;另一种是两种纤维各自先制成棉条后染色,再进行清梳混合,这种方法一般用于纯棉色纺纱或半精梳色纺纱。但由于这种加工方法经过两次清梳,对纤维的损伤较大,会使成纱中的短绒、毛羽、棉结增加。
生产中在染料配比上添加的助剂和油剂应适量,以保证原棉保持一定的弹性、摩擦系数和染色的色牢度。还要考虑到特殊要求,如童装的pH < 7 等。
2 生产中的原料选配与配色
由于色纺原料所需的原料色彩不同,所以配料前应对色料进行分类;同色染色时缸与缸之间也存在色差,为了保证原料品质的长期稳定,减少缸差,需要对原料进行选配。色纺纱的原料选配包括了本色原棉的选配、化学纤维的选配和原料配色。
2.1 原棉的选择配比
由于原棉染色后,较细纤维易断裂和产生棉结,所以色纺用棉要求原棉的线密度一般控制在Nm 5 400 ~ 5 600 (1.78 ~ 1.85 dtex)范围;为了保证纤维的良好染色性能,原棉的成熟度一般应控制在 1.6 ~ 1.8 范围内;同时,尽量采用含杂较少的原棉。高支单纱时,应按一定比例适当搭配一些长绒棉,见表 1 所示。
2.2 化纤选配
化纤纯纺的主要品种有纯涤纶纱、纯腈纶纱、纯粘胶纱等。化纤混纺的主要品种有涤粘纱、涤腈纱等。棉与化纤混纺主要品种有棉与传统化纤混纺纱(涤棉纱、腈棉纱、维棉纱、粘棉纱等)和棉与新型再生化纤(竹纤维、木代尔、天丝®、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等)的混纺纱。棉可起到提高产品吸湿性、可纺性和服用性的作用。
化纤混纺纱常用的混纺比有 50/50、55/45、60/40、65/35,也有部分产品采用 20/80、30/70 等混纺比或倒比例。比例多的纤维,其纤维性质对纱线的影响较大,比例的确定主要考虑成本、强力、织物用途要求及纺纱性能等因素。
2.3 色纺纱的配色
生产中色纺纱的配色,一般采用来样分析的方法,通过分色称重法、显微镜法、混纺比法、目测估算法、电脑扫描法,分析出来样由几种颜色的色棉和原棉所组成,各种色棉、原棉所占比例是多少,再选择色棉(所选色棉色光应和来样色光一致)。实际生产中色棉的配比见表 2 所示,色棉与化纤配比见表 3 所示。
由于所选色棉或染出来的色棉不可能与来样中的色棉一模一样,所以采用计算机配色,试纺打样,根据打出来的小样与标样对照,调整相应的色比,以获得较好的配色效果。
2.4 混料的具体方法
色纺产品的关键是色泽(纤维的颜色,有本色纤维、染色纤维和天然彩色纤维等)与混和。在色纺纱的生产过程中,对于原料的混和是关键的一步,混料的均匀性是保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优质产品的影响因素之一。若原料混和不匀,不仅影响到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还会影响到织物的染色均匀性能。目前,生产中常用的混和方法如下:
(1)棉包混合。也称立体混,适用于纯棉纺纱、纯化纤纺纱、化纤混纺纱。由于棉包松紧存在差异,打手在各处抓取能力不同,此混和方法虽使清梳工序生产顺利、管理方便,但混纺比不易控制,混和效果稍差。当棉与化纤混纺或化纤的比例较小时,采用棉包混。
(2)条子混合。在并条机上按比例进行混和的方法,适用两种性能差异较大纤维的混纺。此方法有利于控制混纺比,混和均匀,但需经过多道并条工艺才行。
在高档纯棉色纺时,两种混料方法兼用之。
3 纺纱工艺生产
3.1 工艺流程选择
混色纱的工艺流程选择因产品而异,纯纺多彩纱采用普梳工艺流程(纯棉染色前已经过精梳工艺);混纺纱或色棉与本色精梳棉混纺时,与常规涤/棉混纺的加工流程基本相同。
3.2 纺纱工艺要点
染色后的纤维,强力、色牢度、可纺性有所降低,从而影响到色纺纱的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效率。所以在纺纱过程中,加强温湿度管理,减少纺纱过程中的缠绕现象;采用低张力纺纱,以减少生产过程的意外伸长和细纱断头率,尽可能的减少对纤维的损伤,防止搓转,而形成棉结。
(1)清花工艺
由于色纺纱是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所以不适宜采用清梳联,采用单头成套组合排列较好。清花工艺主要以开松为主,“以梳代打、尽量少落”,改用梳针式打手,放低打手速度,避免对纤维的过度打击,尽可能减少短绒的产生,同时防止棉卷粘连。
(2)梳并粗工艺
梳棉工序采用轻定量、慢车速、好转移的工艺原则,梳棉机锡林、刺辊和盖板的速度配置要较纺本色纱时降低10% ~ 15%,以减少纤维的损伤,减少短绒和棉结。
色棉或化纤棉条采用一道预并,以改善条子的结构,再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并,并条机的总牵伸倍数不宜过大,预并条的后区牵伸倍数不小于 1.5,出条速度不宜过快,圈条的张力要适当大一些。清洁上要保持棉条通道的充分光洁,防止涌喇叭口、堵塞圈条孔的现象。
粗纱采用较小的后区牵伸倍数,同时在保证细纱不出现退绕过程中意外牵伸的前提下,采用较小的捻系数。
(3)细纱工艺
车间的相对湿度控制在 60% ~ 65% 之间;细纱工艺设计的总牵伸倍数的大小则以小于40倍为宜;后区牵伸倍数在保证不出硬头的前提下偏小掌握;加捻系数的选择可根据织物风格和满足织造的要求来确定。
3.3 回料的使用
由于混用原料的色泽、性能不同,混配比例不一,所以回花的性能差异较大,为了确保色纺纱的色比正确、质量稳定,一般不掺用回料。当纺纱规格及混纺比例长期稳定时,可适当回用部分。为降低消耗,减少成本,在回料积聚到一定数量时,用回料进行专用纺纱。
4 结束语
色纺纱产品的附加值比较高,随着棉、毛、丝、麻与多种新型化纤混纺新产品的开发,环保、时尚为色纺纱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如:Modal及Micro Modal是 100% 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对人体无害,并能够自然分解,对环境无害。天丝® 与棉混纺的色纺纱,使布面拥有丝绸般的手感,且凉爽宜人。竹纤维、大豆蛋白复合纤维以及棉麻等混色纺织产品,服用性能优异,是高档服饰的最佳选用材料。AB竹节纱以其外观似麻纺织物的独特风格,迎合了当前怀旧、亲近自然的时尚;残雪纱,好像下雪后还没有完全融化,留下一片片的残雪。采用环保型液状硫化染料染色纺制的色纺针织彩色扎漂牛仔布(24 色系),一举打破靛蓝机织牛仔布一统天下的格局,引领牛仔服饰步入多彩针织时代。采用金属感强的闪光涤纶混纺制成的彩点纱,具有霓虹灯效果,绚丽多彩,青春时尚,形成新颖独特的产品风格,彩虹纱以饱含多种流行元素的纤维被奇妙地混合,显示出绚丽多彩的效果。随着新产品的不断开发,色纺纱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色纺纱的原料选配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