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获得第69届金球奖最崖音乐片/喜剧片的影片,一部让让·杜雅尔丹获得最佳音乐片/喜剧片影帝及64届戛纳影帝的影片,一部获得第84届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创配乐、最佳导演的影片,一部让大家向默片致敬的影片。可是,观众对它的反响一如他所期望吗?
此时无声胜有声 王铭金
看完《艺术家》感觉是看了一部黑白无声的纯朴爱情故事。片子期望很高,看了后和我想象的不同,超出想象。电影和其他默片相比新颖的就是情节吧。两位艺术家都经历了自己演艺生涯的低潮高潮,最终因为爱,走在一起。女主角很令我感动,我很欣赏这种对爱执著为爱无私奉献的人。每个人都有喜欢的人,现实就像硫酸,有时我们只有冒两个泡的机会,爱情变的奢侈,敢拥有却不知道要怎么长久。
默片久违了,一般人都不爱看,但《艺术家》里的配乐却一直吸引着我,印象最深的是表现男女主角爱情的部分,那钢琴旋律优美温暖,男主角嘴角扬起微笑,女主角眼神柔软宛若夕阳,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片子里表现了默片向有声片过度的尴尬时期,那些优秀的默片演员不接受有声电影,而有声演员又嘲笑默片演员只会挤眉弄眼。究竟怎么样才好,我看只有看大众的口味吧,时代在进步,默片作为艺术只能停留在那几年。这和我们现实的社会又有什么分别,不断有新的东西在冲刷过去。经典的东西还是会被替代,最后只有懂她的人还会怀念。
本片很是怀旧,也让很多喜欢老片的人过了瘾。感谢法国导演拍了这部浪漫的默片,比起《雨果》的过于花哨,我还是喜欢《艺术家》。
怀旧,深情还是矫情? 司文
也许我们看了太多的彩色有声电影,对于出现在现代的黑白默片,《艺术家》不禁成为关注度,怀旧度,出其不意度最大的影片。但我认为这部影片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默片。不管从拍摄手法还是镜头的运用,都似乎是现代剧情片的手法。比如,在表现男主角痛苦失意面对着眼前屏幕中自己的影子在走动的时候,空间是倾斜晃动的,用来表现人物的内心。这些手法似乎在过去默片时代并不会运用在其中。所以,如果你认为只要画面黑白,不说话打字幕就是一部默片就不免有些可笑。
就这部影片的情节内容来讲,刚开始看的时候我竟然有一种无法看下去的感觉。滥俗的情节,最后来一个happy ending。结尾的设置也让人感觉差强人意。不禁会想所谓的《艺术家》难道就是对自我的坚持与否定?所以我认为这部影片除去默片的噱头之外毫无意义。
除去电影情节之外,我们不能否认《艺术家》是一部极其大胆的电影。我想导演在拍摄这部影片时是否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态度。庆幸的是不管影片内容是否具有深意,但它还是成功了。《艺术家》之后是否会引领电影界默片时代的复兴也不一定。在电影发展迅速的时代,人们的怀旧情结看来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旧时代的墓志铭 邓嘉伦
看完《艺术家》,我忽然想起张爱玲小说《半生缘》里最后旧情人历经半生悲欢离合后重逢的场景。执手相看泪眼之后,曼桢也只有说:“我们回不去了”。我心里想着的是。奥斯卡的评委们是不是也有抱着《艺术家》泪汪汪说一句“我们回不去了”的冲动。
这本来就是很明显向学院“献媚”的电影,“返祖式”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不愿进入有声电影时代的电影人从消沉到崛起的故事,完全复原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黑白默片的感觉。新晋奥斯卡影帝让·杜雅尔丹复制着旧时光里马龙·白兰度式的老派优雅,连演绎的故事本身,都会让人想起那个老旧的时代。
这个时代,电脑特技成为了电影世界的主流,于是看着黑白默片长大的学院老人们已经摸不透当下的电影市场。《艺术家》里那位可怜兮兮不愿意接受革新的电影人,其实根本就是学院老人们的写照。导演很聪明地刺中了学院老人们心里的这点痛苦。当然,老人们为了感谢他,也没有吝啬,毅然把小金人颁给了《艺术家》——要知道在戛纳,除了一个最佳影帝,该片可是没有其他任何斩获的。《艺术家》看到最后,我觉得这活脱脱就是一则写给黑白默片时代的墓志铭,一次学院老人们脱帽向那个回不去的时代的默哀。可是,电影市场要革新,科技在进步,《艺术家》里的人们最终还是进入有声电影时代,时代洪流滚滚,墓志铭再怎么华丽,或许也终究只能是墓志铭了。
默片还是怀旧? 赵怡然
最近一部默片《艺术家》取得奥斯卡金奖,这一事掀起了轩然***,让我头皮发麻,感叹怀旧的力量这么大?
对于《艺术家》,与其说向默片致敬,不如说是拿默片当噱头。当现代观众已经厌倦了3D、IMAX的同时,拿一部演技夸张,剧情毫无特色,唯独只能凭借黑白画面和一声不吭的演技来刺激观众的大脑神经了。这一部我们暂且称之为的文艺片居然能够跻身于奥斯卡行列,我不禁得问这个世界怎么了?《艺术家》剧情枯燥,演技夸张到令人惊讶,音乐离奇而不符合当时历史实情,粗糙简单的宣传,票房惨淡到令人倍感凄凉,最后只能拿着奥斯卡这个光环来掩饰的一部奇葩片竟然单单靠一个可笑的默片做噱头就使得奥斯卡垂青?请原谅这里用一个问号,因为我实在不能理解这部影片的编剧以及奥斯卡。
我们仅仅只看见它的默片效果就妄加断论,高估了它的艺术价值。看见在这个急躁的快餐世界里出现一部与现代社会背道而驰的黑白默片就高声赞扬,我们夸奖它是对默片的怀念,对默片的礼赞,对艺术的传承,对艺术的诠释,对电影的尊重。如果你真的想做一部好的电影,我相信不用非得把好好的色彩全部用黑白代替,你完全扭曲了电影的真正含义。最后跟你说一声,就算要向先烈致敬也不需要连技术都模仿的一丝不苟,不是打个字幕就是默片。
内容or形式? 丁聪
今年第84届奥斯卡也有一部3D电影参选——《雨果》,导演是马丁·斯克塞斯,曾经的“电影社会学家”,可它却输给了《艺术家》,一部黑白默片,这着实让我兴奋了一番,对这部“不合时宜”的“非主流”电影充满了期待,“艺术家”的名字也让我想当然的以为这是一部不向商业低头的艺术片。但当我看完这部片子之后,我非常的失望。
这部片子采用黑白默片的形式,目的是向过去的默片时代致敬,但我感觉这片子有些画虎不成反类犬、旧瓶装新酒的意思,简单举一例子,四十年代真正的默片时代处理歌舞戏时的剪辑往往是同机位跳切,有很强的戏剧感觉,而这部《艺术家》在处理歌舞戏时剪辑太过流畅,换景别、换机位,有很强的节奏感、电影感,很现代,很时髦。我真的感觉黑白默片这种形式似乎只是个“噱头”。至于这部片子的故事内容,我觉得实在是太俗套了,老掉牙的戏中戏,男主人公崩溃后“自焚”后“抢救”二人演戏胶片的那一段实在是矫情得要命,真的都快赶上《泰坦尼克号了》的“杰克”“露丝”了……我想如果这部片子不是一部黑白默片,那这部电影绝对是一部大烂片。
至于艺术性,我更是无语了,在《艺术家》里的“艺术家”身上我丝毫没看出任何艺术性,尽管男主角“艺术家”改变了女主角对其表演是“挤眉弄眼”的看法,但却没改变我的看法,我依旧认为“艺术家”的表演挤眉弄眼浮夸做作,毫无艺术性可言……至于为什么叫“艺术家”,我就实在是感到莫名其妙,百思不得其解了。
所以我觉得,这部《艺术家》看似跟那些大行其道的3D电影迥然相异,很“非主流”,很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质,但实际骨子里跟这些主流的3D电影一样:技术大于艺术,形式大于内容。而且我觉得即使是《艺术家》引以为傲的形式,其实也还不到火候,尚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亲,你在做什么? 匡明如
2012年2月26日奥斯卡,《艺术家》这部黑白默片得到了人们太多的褒奖,称之为纪念无声电影时代的一去不复返。而这部默片也扬起了高傲的嘴脸,以迥然不同电影的风格开启了这一年的丰收路。这部自诩向伟大的默片时代致敬的电影,应用了许多默片时代的经典镜头,同时加以好莱坞传统的叙事模式,这样博得学院派的青睐,真所谓用心良苦啊。
平淡无奇的剧情里,充满了众多波澜,可是这些波澜是加在观众的理解上的,而不是剧情。一句话可以概括的剧情偏偏要讲的很久:女影迷爱上了耿直的影星因此要进***电影界,在男人事业衰落女人事业繁荣的时候女人一直默默的帮助男人,最终男女事业爱情双丰收。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女人为什么一直单恋这个男人,男人为什么不肯接受有声电影最后却又接受了,很多人会说因为爱情;在因为爱情这个词泛滥的时代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说法。这样一个号称是纪念默片时代的剧本了,显然是剧作家的悲哀。是不是任何剧本无论多么不合逻辑只要是有个看似崇高的主题,就可以说成最好的局。这就好比们宣称自己为了***这个社会男性的压力,被人们称为贞德烈女一样。
我不太相信自己是个不聪明的人,但是我在不知道影片在表达什么时,不得不由衷的说——亲,你在做什么?刚刚看了网上的新闻——“《艺术家》在北美院线扩大公映范围,票房平平,这与往年奥斯卡热门票房长线大卖,截然相反,可见观众是有多么不待见。”我不见微笑的,观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