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国影片《两小无猜》主要讲述的是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两个小学生之间的爱情故事,具有强烈的怀旧色彩。但其主题除了爱情与友谊之外,还涉及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通过对影片中的细节进行深入细读,对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该片中所体现的儿童世界的纯真与成人世界的虚伪,揭示儿童对成人权威的反抗与彻底解构。
[关键词]《两小无猜》;儿童;成人;反抗;解构
英国影片《两小无猜》(Melody)讲述的是小学生丹尼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同校的女孩美乐蒂上舞蹈课时的舞姿而一见钟情,两个孩子很快相爱,同时也理所当然地遭到老师和家长的反对。两人面对压力却执著地坚持,最终在好友欧肖的帮助下,举行了有全班同学见证的“婚礼”,之后离家出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与另一部片名被译成《两小无猜》的法国影片相比,这部《两小无猜》的知名度似乎并不高。该片于1971年上映,至今已有40余年的时间,可称得上一部“老片子”。但即便在今天,无论是“70后”还是“00后”,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生活和感情片段的影子,因为片中所表现的童年、爱情和友情的主题,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褪色。片中三位童星马克·莱斯特、特蕾西·海德、杰克·瓦尔德的出色表演更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如果仅仅将此片看做探讨儿童“早恋”问题的电影,未免过于简单化。通过深层的细读,认真体味片中的细节,观众会发现其中隐含的多重主题,除了导演着力表现的丹尼与麦乐蒂之间的童真之爱以及丹尼与欧肖之间的纯真友谊之外,还有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巨大反差。儿童通过自身的反抗,最终达到了对成人权威的彻底颠覆和解构。
一
儿童、老师和家长三方构成了整部影片的主要社会结构,而儿童与老师、儿童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也成为影片的主干情节。
儿童之间的爱情显得那样纯粹,不掺加任何杂质。当丹尼和麦乐蒂在墓地中的一块墓碑上看到他们所向往的爱情——五十年的相爱时,两人之间有一段堪称经典的对话:
美乐蒂:“50年有多久?”
丹尼:“不算假期,有150个学期。”
美乐蒂:“你会爱我这么久吗?”
(丹尼用力地点了点头。)
美乐蒂:“我不太相信。”
丹尼:“我会的,我已经爱你整整一个星期了,不是吗?”
用学期来衡量时间跨度的,应该只有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儿童;敢于用一个星期来作为50年相爱的成功开端的,也只有天真质朴的儿童。尽管在观众眼中,他们之间的爱情就像在墓地里麦乐蒂从书包中掏出的那个象征爱情的苹果一样,一个通红的、看似成熟的果实,却略带青涩,但当两个孩子在分享一个苹果时,实际上也在分享纯真爱情的甜蜜,这对他们已经足够了,因为他们的爱情绝没有任何不纯粹的目的。他们觉得两人在一起很幸福,只是想通过结婚的方式,把这份幸福保持下去而已。同样,从成人理性的角度看,影片结尾处离家出走的两个孩子,立即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可能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但谁又会在乎结果呢?丹尼和美乐蒂不会在乎,观众也是一样。
丹尼与欧肖之间的纯真友谊,也同样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尽管两人的家庭背景相距甚远,尽管两人之前并不熟识,但是他们都渴望友谊,并且在友谊中渴望平等。丹尼非常真诚地向欧肖提出让自己的母亲到他家去帮他和爷爷做家务;而欧肖也会在丹尼要坐出租车回家的时候善意地提醒他“坐出租车很贵”,并且帮助他向麦乐蒂表白。即便两人在教室中扭打在一起,也只关乎友谊本身。欧肖是因为丹尼有了爱情而忽略自己心中不快,丹尼则是因为最好的朋友无法理解自己而感到恼火。而这种单纯的争吵随着欧肖的一句“对不起”即刻烟消云散。
与儿童世界的纯真相对,从影片一开始,成人世界就处处体现出虚伪和功利。片首伴随着轻松的音乐,一队小学生在朝阳中前行,与这幅轻松美好的画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领队老师那张因有些夸张而略显丑陋的面孔。在他同欧肖与丹尼两个孩子之间的对话中,孩子们天真而诚实的回答将其讨好中产阶级的嘴脸暴露无遗。另外,开车接丹尼回家的母亲先是“慷慨”地询问是否有人搭便车,但当欧肖跳进车里时,她所表露出来的却是极度的蔑视与不满,还要问一句“你确定我们顺路吗?”一贯表现出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她更是找出种种借口推脱儿子提出的去欧肖家帮忙的要求。
墓地,作为一个重要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在片中多次出现。麦乐蒂的母亲一再告诫她不要到墓地去,而且尽管它与学校相连,却没有一位老师涉足墓地一步,因为在成人眼中,那里是危险的、不洁的地方。与之相反,孩子们却把墓地当做乐土:男孩子们自由地穿行其间,女孩子们在墓地表达着自己对英俊偶像的爱恋,丹尼和麦乐蒂则在墓地互相倾诉爱意。当他们的爱情遭到家庭和学校的反对时,他们也是来到墓地,在细雨中相互依偎在一起,成为片中最美的一个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墓地与学校相连,上学时,孩子们总是经过墓地进入学校,放学时,他们也更愿意经过墓地离开学校。前者可以理解为学校刻板的教育对学生天性的埋葬,而后者可以解释为孩子们又将学校里所受到的刻板老套的教育埋葬掉,重回本真的天性。
墓地中埋葬着已故人们的躯体,同时也聚集着他们的灵魂,灵魂相对于躯壳无疑是纯净的。灵魂与躯体相比距天国更近,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英国大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一句诗“儿童乃是成人的父亲”,他在《永生的信息》中写道:
年幼时,天国的明辉闪耀在眼前;
当儿童渐渐成长,牢笼的阴影
便渐渐向他逼近,
然而那明辉,那流布明辉的光源,
他还能欣然望见;
少年时代,他每日由东向西,
也还能领悟造化的神奇,
幻异的光影依然
是他旅途的同伴;
及至他长大成人,明辉便泯灭,
消融于暗淡流光,平凡岁月。[1]
因为“儿童的世界是无序的、混沌的、质朴的,还保持着出生前的‘神性’。这是人类的源初状态,也是人性的自然状态。儿童还没有受到文明社会的熏陶天真未凿、纯洁无瑕”[2]。与逐渐受到人类社会文明影响的成人相比,他们更接近于出生——灵魂的重生——那一刻,身上也具有更多的神性,所以他们是成人的父亲。因此在影片中,也只有儿童才乐于在人类灵魂聚集的墓地中寻找只属于他们的快乐。
二
正因为从自己的视角目睹了上一代人的虚伪、刻板以及他们为生活奔波而失去了快乐和幸福,丹尼和美乐蒂反复向大人们表达他们不想长大,不想让生活中的变化影响两人爱情。面对着来自两个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压力,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他们毅然反抗到底。
在影片中,成人对儿童的干预与控制随处可见。然而,在儿童需要帮助的时候,成人们却显得或漠不关心,或无能为力。儿童则通过各种方式,向成人传达着反抗的信号。丹尼来自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片重点批判的对象。父亲对儿子不闻不问,丝毫没有表现出对其生活的兴趣,只是一味沉迷于自己关心的生意中。而丹尼只有通过点燃父亲正在读的报纸来引起他对自己的关注。影片在表现丹尼家的一次朋友聚会时,通过一系列特写镜头,将成人们的行为、言谈的丑陋放大,却将丹尼挤到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他无法理解成人们所说的无聊甚至有些粗俗的话,他只关心自己还没有吃饱。但当他向父母提出还要更多的食物时,得到的只是父亲随手扔给他的、他并不喜欢的一块面包而已。在这里,丹尼碰倒桌上的可乐瓶,就成为他对成人世界的无声的反抗,整个聚会也恰恰因此而匆匆收场。
在学校,校长和老迪克斯成为主要的权威代表。作为学校秩序的主要维护者,校长因丹尼和麦乐蒂逃课到海边度假而对二人进行批评教育。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背景,一幅挂在墙上的校长的照片一再出现在镜头之中。照片中,校长一本正经中露出一丝得意的神态。有趣的是,现实中与照片中的校长穿着款式完全一样的衣服,尤其是当他讲到老师的教育对儿童的重要意义时,不自觉地摆出和照片中完全一样的造型,完全是一副虚伪、刻板、做作的神情,令人发笑。同时,这样的一幅画面使人感觉似乎有两个校长在训话一样,可以想象丹尼尔和麦乐蒂此时承受的巨大压力。也只有在这样的场合,两个孩子为了维护自己的爱情,对校长所做出的反抗才更显得难能可贵。
如果说校长还能摆出一副教诲儿童的伪善面孔的话,老迪克斯的权威形象则是不容丝毫侵犯的。他讲授历史课程,只是强迫学生记忆历史事件,传授便于考试的记忆方法,却粗暴地拒绝回答欧肖提出的历史问题;他讲授拉丁语课程,同样不允许有人对他的权威有任何挑战,面对欧肖“只有死人才说拉丁语”的观点,他完全依赖象征成人的权威的一只鞋子来惩罚这个不顺从的学生。此处,丹尼和欧肖在被惩罚之前塞在裤子里的衣服和坐垫则成为他们被动反抗这种权威的一个举动。
影片的结尾部分,儿童对成人的反抗达到了高潮。校长带领全校老师和丹尼的母亲来阻止丹尼和麦乐蒂的婚礼。起初,孩子们听到“老迪克斯来了”的消息时惊慌失措、四散奔逃,但很快他们发现成人并不是不可战胜的。而老师们面对着孩子们的反抗猝不及防,迅速处于下风,疲于招架、衣冠不整,校长则无助地喊出了“救命!”。欧肖在争斗中从老迪克斯手中抢过那只用于教训不听话的学生的鞋子,象征着成人失去了统治孩子们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当欧肖手持鞋子向老迪克斯挑战,要“像男人一样打一架”时,老迪克斯只有转身逃跑。这一切随着巨大的爆炸声达到顶峰,当丹尼母亲的汽车被孩子们自制的炸弹炸毁时,孩子们同时也把成人的权威彻底颠覆。
这种反叛看似有些极端,但考虑到席卷欧美的20世纪60年代的青年反文化运动,尤其是英国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的“文化***”的大背景,孩子们的行为就不难理解了。“反叛”成为这个时期的关键词。这场***“打破了自维多利亚时代以来一直主宰英国的社会结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等”[3],尤其是这场***中“青年文化”的崛起,“更加承认个人的价值和尊严,无论给社会或个人都带来了更多的自由空间”[3]。在这部影片中,孩子的父母们恰恰是这场“文化***”的亲历者甚至主力***,而丹尼、美乐蒂和欧肖等孩子们也恰恰继承了他们的反叛传统,在追求爱情、幸福与自由的道路上,以自己的方式将这种反叛精神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 [英]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华兹华斯、柯勒律治诗选[M].杨德豫,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265-266.
[2] 王颖,刘伟.华兹华斯诗歌的反现代性[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3] 周学麟.英国60年代的“文化***”[J].现代外语,1996(03).
[作者简介] 刘伟(1975—),男,河北唐山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2011级在读博士研究生,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纯真与反叛:英国影片《两小无猜》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