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嘉峪关的第一眼,我就觉得此行不虚了。连日来行进在茫茫的戈壁滩上,黄沙浩浩,树与水变成稀罕物,由此我以为嘉峪关也是一片漠漠的黄色,没想到嘉峪关居然是这样的水秀树明,仿佛回到了江南!
嘉峪山谷不仅美好,而且地势险要。它南有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是连绵起伏的马鬃山,两山之间是河西走廊西部最狭窄的地方,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关西的大草滩素为古战场,关东便是丝路重镇酒泉。此关早在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征虏大将***冯胜平定河西之后,看中嘉峪关的地理形势就着手建关,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嘉峪关修建了关楼,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又修建了内城光化楼和柔远楼,同时还修建了官厅、仓库等附属建筑物。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时,朝廷又在关城上增修敌楼、角楼等,并在关南关北修筑了两翼长城和烽火台。至此,经历160多年的扩建,这座雄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防御体系,气势宏伟地挺立在戈壁之上。
它坐东向西,由外城、内城、瓮城、罗城、城壕等部分组成,三重城廓,多道防线,显得壁垒森严,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关城周长733米,面积3.35万平方米,城高9米,城头垛口林立,关城正门门额刻“嘉峪关”三个大字。清同治末年左宗棠驻节肃州时,又修整关墙和关楼,并亲笔题“天下第一雄关”匾额高悬关楼。
进入雄关外城的东闸门便是外城广场,早年建有街道、驿站、店铺、饭馆、车马店和庙宇,现仅存文昌阁、戏楼和关帝庙牌楼和墩台,许多建筑红漆明柱,绿瓦琉璃,重檐巍峨,气势不凡,接着光化楼、柔远楼和嘉峪关楼又次第排开,楼阁高耸,呈昂然欲飞之态,四周箭楼、敌楼、角楼、阁楼更如群星拱卫,错落有致、气度恢宏,再加上高大厚重的城墙如铁臂环抱,真是仪态万方。从高高的城墙下望,城内的游击将***府宛在盆地中。游击将***府也称游击衙门,坐北向南,系明隆庆年间建筑,清代及建国后多次维修。今存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为四合院形式,土木建筑,红漆明柱,顶盖灰瓦。各厅室内是当年衙门场景的复制,人物雕塑栩栩如生、器物陈设一如当年。置身其间,让人引出无限遐想。当年林则徐因禁烟获罪被贬***,路经嘉峪关就不由赞叹:“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在古时简陋的条件下能建起如此雄关,其中的艰难曲折可想而知,而在建造此关中关于“定城砖”故事,又让人对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产生由衷的敬佩。相传明代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物的工料只要经他计算,都十分准确。修关的主管官员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并明言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他的头。易开占接下这个令,经过一番盘算,算出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砖。主管官员便依此发砖,不想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主管官员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发难,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地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主管官员一听,不敢再追究。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现在,游客到此,都要慕名来看一看这城门后檐上的“最后一砖”。
作为封建王朝西北边防第一要口嘉峪关,它见证了内地与西域、中原与大漠的纷争,也见证了他们的和解与融合。明时东部的吐鲁番日渐强大,常引兵进犯河西走廊各城,嘉峪山隘口为必经之地,朝廷***和吐鲁番兵曾数次在嘉峪关作战;西方各国派遣使节来中国朝贡,又都必须由嘉峪关检查核准始得进口,“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和旅行者带着东西方的文明在这里相互交流和融汇,于是嘉峪关成了边关要塞和友谊的关口。
站在嘉峪关关楼前,眼前空茫而寂静,天空蔚蓝,见一只苍鹰远远地掠过。心中顿生云淡风清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