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学者明星”就不能避开央视的《百家讲坛》,作为打造学者明星的“梦工厂”,这档节目走红之后,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学者明星化”现象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或者潮流。余秋雨、刘心武、易中天、于丹……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簇拥着数不胜数的“粉丝”。与此同时,“历史热”、“国学热”等一浪高过一浪,无数人沉醉其中不亦乐乎。不过,现在学者讲坛类节目遍地开花,赢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迎来了持续不断的争议。争论的焦点是:学者明星化的背后,到底是一种文化审视?还是文化媚俗?
其实,古今中外,学者明星屡见不鲜。从孔子周游列国讲学,到传统书院开馆授徒,再到近代报业开启民智。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来没放弃过向大众普及文化、传播新知的责任,同时也不乏追随者。然而,我们弘扬文化传统,却不能沉湎于故纸堆而且缺乏文化审视。目前,历史故事里的帝王意识、权术谋略、宫廷争斗、揭私探秘乃至明哲保身的庸俗哲学,在电视荧屏上得到大肆张扬。所谓的“百家讲坛”似乎成了“俗家讲坛”或者说“通俗演义”更准确。
对此,《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也曾透露,不少主讲人刚上节目都不合要求,经过培训后,他们逐渐悟出,在电视上讲课和在学校讲课完全不同。在电视上讲课就像说单口相声,三五分钟就要抖个包袱,学术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有娱乐精神。《百家讲坛》的娱乐化倾向,肯定不能把节目定位于学术讲座。因为这些节目的重心在演讲技巧,而不是学术分量,主讲人是名人但不是专家,如果钱钟书先生上这类节目,肯定“见光死”。
事实上,这种误导已经在大学生中产生。如有很多大学教师上课感到压力很大,学生都用《百家讲坛》的标准来要求老师,可这完全是两码事。听《百家讲坛》,就是听一个故事,听一个开心,而在大学课堂里仅仅一个故事和开心就够了吗?很多学问是要静下心来思考的,无论讲还是听,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有时还是很痛苦的过程。
随着电视传媒业的飞速发展,现代传媒正制造着一个巨大的世俗神话,电视明星成为受众共同的精神“***腾”。然而,许多观众在获得电视娱乐化的满足之后,却是更加严重的心灵空洞化和无聊化。为了掩饰这一内在的空洞,娱乐神话则需要通过更具吸引力和迷幻感的产品来维持,以外部的信念狂热,掩盖着内在空洞的事实。对于电视文化形成强烈心理依赖,催生出偶像崇拜的意志迷狂。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对依赖媒介生存的电视知识分子曾提出过批评,他认为,“电视不利于表达思想,它必须在‘固有思维’的轨道上运作”,“他们借助电视对于公众的号召力,利用大众对专业领域的缺乏了解,赢得他们难以在专业领域得到的认可。”
“学者明星化”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隐藏在“学者明星化”背后的问题,如“知识阶层市侩化”,即学者明星屈从于商业模式迎合并制造一些虚假的大众文化需求。本来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不应只停留在书架上、故纸堆里,也不应是少数人的专利。在与大众对话的同时,也应接受民众的审视与评判,学术才更有生命力。反过来说,大众学术文化素养的提高,也才会更好地推动学术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让学术走向大众也是一种潮流,但在这股潮流中,一些传统文化在所谓的“普及”中早已面目全非,一些学者对文化的态度是“玩味”、“猎奇”,而不是审视。不少学者明星正越来越多地具备和娱乐明星一样的特征:出入媒体机构,到处演讲,出书、签名售书,担任各种社会职务,而学术含量越来越低,有时甚至打着文化的幌子追名逐利,误导大众。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学者、媒体、大众之间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在文化失范的状态下,大众对“文化”的需求日趋功利、浮躁,媒体把准这个“脉”并投其所好,把学者媚俗化无限放大,逐步“恶性循环”,而把符合时代进步的历史观、价值观抛到九霄云外。如此看来,要避免“娱乐至死”,防范“学术泡沫”,首要的就是力戒浮躁。学者无论是冷坐书斋还是走向大众,关键要做好真正的学问,给公众展现更科学化、立体化的思想与知识谱系,拒绝“学术失身”与“学术泡沫”;大众也不应以“娱乐精神”作为自己接受文化的惟一标准;而媒体,最重要的是如何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坚守正确的文化导向,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市场与消费。
【选自2007年10月12日《人民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学者明星化”与“娱乐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