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集中体现了他“爱、美、自由”的单纯信仰和人生追求,向我们袒露了至情至性的纯美人格和人性。
胡适对徐志摩这样评价:“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1]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流淌的诗意与美好,让我们在享受华美艺术盛宴的同时,又一次领略到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对爱、美和自由的单纯信仰和执著追寻。
一、唯美画面中,纯美的人生追求
如果说康桥是一幅画的话,徐志摩就是一位在画前驻足流连,沉迷忘返的稚子。你看那“苍白的石壁上春夏间满缀着艳色的蔷薇在和风中摇头”,你看那康河两岸“最葱翠的草坪”,那草场上“黄牛与白马……从容地咬嚼,星星的黄花在风中动荡,应和着它们尾鬃的扫拂”,那“斜倚的垂柳”和清澄的水,那怯伶伶的小雪球,窈窕的莲馨,玲珑的石水仙……那村舍与茂林,那朝雾与炊烟,那平坦的原野和初青的麦田……在这仿佛与世隔绝的清丽画卷中,我们永远会看见一位执著赏景寻美的身影,他把春天在康河边过一个黄昏看作“一服灵魂的补剂”,他“凝神地看着”,“更凝神地看着”,魂灵早已被康河的美景“魔术似的摄住”。
如果说康桥是一首动听的乐曲的话,徐志摩就是一位悉心追寻这美妙乐声的游子。有谁听过那星光下的水声?那“近村晚钟”和“河畔倦牛刍草声”?有谁听过那“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那水底翻的音乐在静定的河上描写梦意与春光”?那清晨的第一声鸟语?那周遭静寂中点缀着的“远处牛奶车的铃声”和“那晓钟和缓的清音”?这神灵性的天籁,这“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他的性灵。
徐志摩不仅听到了康桥的有声音乐,而且在那如画的美景中感受到了“它那脱尽尘埃气的一种清澈秀逸的意境可说是超出了画***而化生了音乐的神味”。他情不自禁地感叹:“论音乐,可比的许只有肖班的夜曲。”
在康河美丽如画,又“化生了音乐的神味”的意境中,渗透了徐志摩一心寻美、终身尚美的诗意魂灵,我们不仅从文中读出了康河的自然之美,更触摸到了徐志摩对美的单纯向往与执著追寻。徐志摩和他的散文一样,都是一首清丽脱俗的纯美诗歌。
二、闲适***景中,自由的生活向往
在康河岸边四季常青的葱翠的草坪上,你是否看见无数个清晨和傍晚,他在这织锦的草地上读书、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扑着搂抱大地的温软”?他兴致盎然地跑到康河边租“长形的撑篙船”,手脚狼狈地把康河“一段段腰斩了去”。那种快乐无忧的生活体验,试问谁不神往,谁不陶醉?他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买上一只小船,划去桥边荫下读书、做梦”,他独自冒冷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闲步,他“一晚又一晚的”“出神似的倚在桥阑上向西天凝望”。他不仅徒步赏玩,更是骑着自行车领略这自由闲暇之趣。“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云、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吗?”他完全忘却了俗世的烦扰,去“关心水草的滋长,关心天上的云霞,关心新来的鸟语”――春光已烂漫在人间,春光已烂漫在徐志摩的心胸,使他尽享“那蜜甜的单独”,“蜜甜的闲暇”。
徐志摩不仅在闲雅清新的大自然中获得自身心灵的安慰,而且企望自然界的美景与闲适能使人们停下奔忙的步履,摆脱世俗的羁绊,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恢复本性中的纯真与美好。在徐志摩慢赏闲游的***景中飞扬着他不受羁绊的洒脱性灵。
三、痴迷执著中,单纯的情感信仰
徐志摩充沛旺盛的情感勃发,让我们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看不到一条脉络分明的写作线索,他似乎是顺着自己的情感和思绪的灵光为我们描绘了充满自身审美情感的康桥。
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徐志摩直抒胸臆,他说自己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他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他“不曾知道过更大的愉快”。他那“快活的灵魂”在康桥的春光中“回响”。
徐志摩在康桥时风华正茂,他说自己一生中最美的时光是在康桥度过的,这不仅因为他在康桥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和精神的指引,明确了他追求“爱、美、自由”的人生理想,或许还因为他在这里遇到了“人艳如花”的林徽因,在神圣爱情的洗礼中,他像是第一次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第一次“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对康桥的神圣情感,使徐志摩“怕”写康桥,“怕描坏了它”,“怕说过分了恼了它”,“怕说谨慎了辜负了它”,一个“怕”字细致入微地描画出徐志摩对康桥的深情。“那些清晨,那些黄昏”,徐志摩“一个人发痴似的在康桥”。那万缕金辉映照的乡村夕照美景,让他“心头顿时感着神异性的压迫”,“对着这冉冉渐翳的金光”,他“真的跪下了”……这是何等虔诚的信仰,这是何等的痴爱与深情。
“志摩走了,我们这个世界里被他带走了不少的云彩,他在我们这些朋友之中,真是一片最可爱的云彩,永远是温暖的颜色,永远是美的花样,永远是可爱。”[2]这是熟悉徐志摩的人给予他的公允评价。而我们这些读者,从他的诗文中同样能读出他单纯美好的人生追求和可爱人格。
参考文献:
[1][2]追悼志摩[J].新月・志摩纪念号,19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