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闻语言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新闻语言作为一种***的书面语体,它服务于事实的报道,具有质朴、实用的语言形态,明快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讲求信息的运载量,使之适宜于社会的广泛传播。
关于新闻语言要求
新闻报道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借助语言符号这一中介告诉受众世界发生了什么,即事实的原貌是怎样的。作者应做到在受众阅读他的作品时,可以通过语言符号来还原事实的原貌,让受众有如临其境、如听其声、如观其事的感觉,让受众重构事实原貌时非常具体。这就要求新闻语言要具体、准确、简练、通俗、客观。
具体。新闻用事实说话,而事实不是抽象的,因而新闻语言必须具体,应当少用抽象的概念。这就要求如实地记叙具体人、具体事、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经过,也要求具体形象的现场描写、细节描写等。鲁迅先生说过,写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新闻作品更应真实、具体。写得具体,新闻的可信程度就高,才能吸引读者、听众,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准确。语言的目的是准确地传递信息,而不是玩弄词藻。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艺术语言、哲学语言的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准确。所谓准确,就是概念明确、论断恰当,就是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报道事实、描写人物,容不得半点含混不清,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马克土温认为,正确的词语与接近正确的词语之间真的有天壤之别――正如闪电和荧火虫间的区别。“如有可能,每句话应该只传达一种意思”,这个座右铭一直被认为是仅限于新闻界的律令。缺少准确性的语言,记者就无法使报道与事实相符。“准确、准确、再准确”也历来被新闻界奉为写作格言。
新闻语言要准确,应该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首先,新闻必须是事实,不能含糊其词,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比如,有的新闻写作中喜欢使用“最近”、“不久以前”、“长期以来”等比较含混的字眼来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时间;有的用“许多”、“无数”、“广大群众”等比较笼统的语句来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数量;有的则用“大概”、“差不多”、“可能”等模棱两可的语句来代替可以具体表明的程度。
其次,在新闻语言的使用上,要求精确性较高,力求消除语言的含混性。但,并不完全排斥语言的模糊性。新闻的模糊语言不是语言含混不清,而是相对于精确语言来说,其精确度较低,但又不失之确切。比如,“近200吨”比“几百吨”,“30多厘米”比“几十厘米”要精确。
简练。鲁迅说过,“简洁的文字,有着穿透读者心胸的力量”。新闻要求迅速及时。这就决定了新闻语言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新闻语言应简洁、洗练,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比如,“在……的大好形势下、在……鼓舞下、在……的基础上”等等繁冗的句子都应避免。
怎样才能把新闻写得简洁精炼呢?首先,一条新闻只报道一件事实或只写出一个人物。这样,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容易做到条理分明、头绪清楚。如果报道的事件比较复杂,牵涉到的人物较多,可以采用分解报道的办法,化长为短,化繁为简。其次,直接写事实。不要穿靴戴帽,要学会精选事实,让事实说话,把事情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第三,直接叙述事实本身,不要作过多的解释。
通俗。新闻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有群众性。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识字不多的人,都要通过媒体了解国内外大事。要用最接近口语形式的书面语写报道,要尽少用或避免使用只有少数人或部分人才懂的一些字眼或话语。要从受众的认识水平出发,用语不以作者的认识标准为准,也不以行业内的认识为标准,而应是最广大的受众认识为标准,用语规范,让受众看得懂,听得明白。对一些特殊用词,或者专有名词,应加必要的注释。不用生僻字。慎用方言,但不是绝对不用方言,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适当地运用也是可以的,关键是要运用得恰当,不损害语意。
客观。新闻语言的主要功能用于表达客观事实,而主观认识和感情的强烈外露,势必干扰受众对事情原貌的了解和把握。比如说,我们讲某某员工工作认真,某某领导身先士卒,则不如用一些事情把它反映出来,让读者去品味,而不一味去下结论。报导一个人死了,身旁有安眠药的空瓶一个,只能说“身旁有安眠药的空瓶一个”,不能凭猜测说他“服安眠药自杀”,除非法医验尸之后如此宣布。要做到新闻语言的客观性,应客观地描述,而不随便下结论,或者评论。
关于新闻句式的选择
句子是进行语言交流的基本单位。句子的形式很多,有长句短句,有整句散句,还有一些具有独特表达功能,特殊结构方式的句子,如“把”子句、“被动句”等。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为了把报道写好,要为所要表达的内容寻找最恰当的句子形式,使报道的内容和句子形式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
句子中,长句是指词语多、结构复杂的句子,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长句和短句由于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各有适应的范围。长句表达得准确严密,有较强的逻辑力量,所以多用于***治论著和科学论著。而叙述类的文体适用于短句,新闻报道是典型的叙述类文体,而且是一种快节奏的表达,所以他的表达使用短句最为合适。
当然,并不是说长句适应的范围,短句就不能写进去,短句适应的范围,长句一句也不能用。在一般情况下,写作都用长句或者都用短句的情况非常少,往往是长短句并用。
就新闻语言而言,在一篇新闻作品中,短句所占的比重要比长句要重得多。
整句就是几个句子一样或者大体一样,放在一起整整齐齐。例如: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散句是结构不同、字数多少不一、句子长短不同的一组句子。整句的特点是结构整齐、长短一致,有一种形式美。而散句不受形式上的限制,自由而富于变化,能够避免单调、呆板。在写新闻时,一般不应只散不整,更不可以只整不散,而要写得有整有散,整散结合。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最好用整句,在什么情况下用散句比较好呢?散句的作用主要是叙述事件及其发展变化,事件的发展变化是随着一个个的散句进行、发展和深入的。在叙述过程中,当需要对某个地方突出、强调或者刻意描写时,常常会把散句的叙述暂停一下,选用整句来实现这些目的。由此可以看出,在新闻语言中散句的运用是占主要地位的。
表达不同语气的句子有四种,分别是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有时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会有不同的修辞效果。如“这个人好”、“这个人不错”,同样的意思用了肯定句和否定句来表达。但语意的轻重、语气的强弱是有区别的。
新闻用语中句式要简单单纯,力求做到“四多、四少、四不”。即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用陈述句,少用祈使句;多用散句,少用整句;多用口语句式,少用书面语句式。
尽量不用这样四种句式:
1、“对于”式。用“对于”组成介词结构,这种结构吞吞吐吐,隐晦曲折。如“对于他的这种说法,大家都表示不同意”,就不如“大家都不同意他的这种说法”来得简洁明快。
2、“进行”式。在动词前加“进行”一词,如“进行调查”、“进行讨论”等等。明明可说成“我们调查了这个问题”,却要说成“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了调查”,拖沓不堪。
3、“在……下”式。“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大好形势下”等。信息含量少,用得太多、太滥。
4、“获得”式。即在动词、形容词前加“获得”、“取得”、“使得”等词。如“某项实验成功”说成“某项实验获得成功”。多费笔墨,不直截了当。
关于新闻表达方式的选择作者由于写作的种种不同目的和用处而动笔写作,从而也会形成不同的语言作品,不同的语言作品,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一般而言,表达方式有以下几种: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表达方式虽然只有这么几种,但是在实际写作中,他们有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融合的。
由于新闻报道有不同的题材,主要有消息、通讯,而消息和通讯均有不同的种类,消息有:简明消息、动态消息、综合消息、述评消息、事件消息、非事件消息、人物消息、会议消息和社会消息。通讯则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以及新闻特写、素描和速写,还有深度报道、大特写等等。新闻报道题材和种类的不同,对表达方式的选择也会不同,有的写作时表达方式单一,只有一种,而有的则多种方式综合运用。相比之下,消息类除述评消息、事件消息、非事件消息、人物消息、社会消息以外,可以运用一两种表达方式结合外,其他的则表达方式都很单纯,以叙述为主。比如,述评消息,就是一种夹叙夹议方式传播新闻信息。以新闻事实为主,并围绕新闻事实作若干分析、议论。叙述和议论两种表达方式结合。再比如,人物消息,是力求叙述和具体描写相得益彰。以叙述和描写两种表达方式结合。对于通讯而言,由于它反映的事实比较完整、详细,也比较曲折,写作上具体、形象、自由、灵活,所以表达方式丰富得多。往往把几种表达方式糅合在一起。但通讯最主要的是以叙述和描写,其他表达方式为辅。新闻报道的写作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表达方式的选择上,虽然可以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但表达方式在具体的新闻题材中,所占的分量是不同的,不能为了表达的需要而无所选择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融合,而导致喧宾夺主。要根据新闻报道的需要,有所选择。总之,不论是消息,还是通讯,叙述始终是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关于新闻文风的问题
我们要树立优良新闻文风,反对不良新闻文风。笔者以为,新闻文风的基本要求是:
一是求真实,戒虚假。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决定新闻文风优良与否的基础和前提,历史上出现的不良文风虚假是其共同的特点。
二是求充实,戒空洞。新闻作品内容要具体而实在,材料丰富而能说明问题,空洞则会淹没新闻。
三是求新鲜,戒陈旧。首先是新闻的时效要快;其次是要创新写作手法。
四是求质朴,戒花哨。新闻作品不能过于文气,要质朴无华。
五是求精当,戒冗繁。文约而意丰,以最经济的文字说明最深刻的问题,传递出尽可能多的信息。■
参考文献
①李元授、白丁 著,《新闻语言学》新华出版社
②李绍林 著,《汉语写作使用修辞》 语文出版社
③[美国]梅尔文・门彻 著,展江 译 《新闻报道与写作》 华夏出版社
④尹德刚、周胜 著,《当代新闻写作》 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铜陵有色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