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 完美”亦是一种心理病,这不仅仅是笔者的看法,而是人们经历的体验,有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记得很多年之前笔者曾看过一部前苏联的生活片,剧中男主角与女主人公探讨人生时,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大意是:人生不过是一个大苦恼和许许多多小快乐。细细想来,此话实在不浅薄。但凡人生,总有一个根本的烦恼。譬如,某人期望美貌,但其容貌总是越来越丑,因为没有一种外在的力量能够抗拒人的衰老,抵御容貌的变丑。如果我们为这个而担心的话,那么实际上就陷入了人生的一个大困境。没有人能够从客观意义上化解这个大烦恼。我们只有改变审视自己的目光,学会用欣赏的态度,去发现不同时期自己的美丽。
世间由于追求完美而造成的人为的心灵痛苦之事例可谓举不胜举。一位在医生看来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年仅35岁的女人,高高的,瘦瘦的,并且端庄大方,但是该人却认为自己很丑。她认为自己鼻子大,嘴唇畸形,下颌大,臀部也大,胸部扁平。为此,她一直烦恼,以至于她6年来几乎从未出过家门。虽然她住得离母亲很近,但她已有两年没有去看母亲了。当亲戚来的时候,她就避开躲到楼上去。当她去看医生时,甚至用绷带将脸缠住。最终她试***自杀。她对医生说:“我难以想象有比这更痛苦的事情了,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宁愿将我的手臂给砍掉了,我宁愿得癌症。”
英国一位妇女,20多年来每天都要花上几个小时照镜子看自己的相貌,而且每天非要经邻居过目后才敢出门,烦得邻居叫苦连天。她因耗费工时照镜子而多次失去工作,甚至连自己的婚礼都错过了。
美国一位妇女,会花一整天的时间,用放大镜来检查脸庞上面生长过度的毛发。另外,也常见她反复找整形外科医生矫正面部生长过度的毛发的这些“ 缺陷”,术后却更不满意或者抱怨手术失败要求重新来过。
而更多的是,现代女性对美的追求又有一种很大的偏向:希望十全十美。年轻的女孩都希望拥有张柏芝精心雕凿的五官;梁咏琪那44寸的和舒淇的性感;而白领又盼望修炼张曼玉、林青霞一样的好气质……
可见,完美主义在社会审美心理上,很容易制造人们的心灵痛苦。完美主义的人常常会出现错置的假像,以为自己都行。完美主义会令人最终失去自信,它让人无法忍受一点点不完美,但是事实上这个世界许许多多完美的东西都有不完美,于是造成其严重的心理困顿。例如,象上述的那些过分追求美,明明没有任何身体缺陷却固执地认为自己是有“ 缺陷”的人,在心理学上成为“躯体变形障碍”。“ 躯体变形障碍”是一个很新的专用名词。早在弗洛伊德时代,关注人格建立的弗氏就报告过有关的病症,但几十年来,该病症并没有作为一个***的病症。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精神病学界才将此作为一种***的疾病。中国直到1995年以后,才在此研究上有所发展。
从目前世界心理学的角度看,已视追求完美为一种心理病,医生对此采用多种心理疗法:如有让患者习惯自己容貌、躯体的行为疗法;有接纳现实自我的精神分析疗法;有建立积极心态的人本主义疗法和认知疗法等。当然,具体采用哪一种,要根据患者的接受情况来决定。但笔者认为,***追求“完美”这种心理病的最好方法,就是说服患者要学会宽容自己的缺陷,宽恕自己的不足。因为一个不能够宽容自己的人,一生很难有平静心情。而对此,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就说得非常好:“ 我们必须有忍受不完美的勇气。”因为这个世界对于我们来说够艰难了,何必还要自己为难自己呢?
依笔者之见,克服“ 完美”心理病的方法还有以下两种:
一是愉悦术。即努力增加积极情绪。具体方法有三:①多交友,在群体交往中取乐;②多建立小快乐目标,小快乐目标易实现,每一个实现都能带来愉悦的满足感;③学会辩证思维,可使人从容地对待不完美。
二是幽默术。即常驻笑多幽默。心理学家认为,人不是因为完美才笑,而是因为笑才完美;不是因为不完美才哭,而是因为哭才不完美。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追求“完美”亦是一种心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