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未必全是虚假的,有大量谣言后来被证明并不是失实的。谣言之所以有人相信,正因为谣言经常最终被发现是“真实的”。
谣言的定义向来众说纷纭。心理学、社会学和传播学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对于谣言的定义。尽管各执一词,研究者还是对作为传播媒介的谣言有某些共识。从上世纪40年代迄今,有这样一些代表性的定义:1,谣言是一个参照时事、旨在使人相信的命题,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广泛流传。2,谣言是一个与时事相关联的命题,意在使人相信,一般以口传的方式在人与人之间流传,但却缺乏可靠的证据标准。3,谣言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流传的,对公众关注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叙述或阐释。4,谣言是在一群人议论过程中产生的即兴新闻。5,谣言是在社会群体中流传的有关时事的信息,完全通过口传,往往没有任何事实根据。6,谣言是一个未经证实的、广泛流传的命题。7,谣言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公开证实或者已经被***辟谣的信息。
依照这些定义,谣言具有自身的结构与逻辑,定义者们无不试***解释这些结构和逻辑。他们大多确认,谣言是一种信息或命题,它赋予与现实有关的某人、某事或某个条件一些新的因素。其次,谣言是口传的,且未经证实。再次,谣言是为了使人相信。这些定义为我们勾画了谣言的轮廓,例如,它的传播方式(口传)、所传播的内容(谣言是有关时事的,这在某种程度上把它同那些琐碎的、私人的话题区分开来,因此被归入公共范畴)和传播的目的(为了使人相信)。但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谣言所传递的信息的实质为何,以及谣言为什么会持续流传,研究者却莫衷一是。
有关谣言流传最广的定义把它当作这样一种命题:它没有清晰的来源,其真实性也大可怀疑,所传递的信息不能很快或从来也不能被证实。这种定义符合人们常识性的看法,往往导致一个简单化的公式:谣言=虚假的信息。例如,学者周晓虹对流言和谣言如此区分:虽然都是无根据不确切的信息,但严格说来,流言是无意讹传的,谣言则是有意捏造的。
如此定义谣言会导致两个窘境:其一,对那些起因于某个事实,在传播过程中被一群心存疑虑的人像滚雪球一般不断“兑水”和夸大的谣言,又该如何解释呢?其二,如果把谣言等同于不实之词,那么它就必然留下这样一种印象:谣言是病态社会的反映,是某种程度上的集体精神病。法国学者莫兰分析谣言时就使用了不少医学名词,如病菌、病理学、传染病灶、潜伏期、转移期等等,甚至把谣言直接称为“心理癌症”。
坚持谣言没有根据,就等于宣布那些信谣和传谣的人都是不理智和反常的,对谣言的解释因而只能从属于精神病学,或者是勒庞开创的对情绪化的群体行为予以蔑视的传统。这种认知在中国存在巨大的市场,例如:“谣言其实如同病菌一样,只有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才能孳生。”“如今,通讯和网络的自由度让一些不负责任的话语、别有用心的言论都可能轻易传递,如瘟***般迅速蔓延,最后成为洪水猛兽,直至淹没了事实的真相。”
谣言未必全是虚假的,有大量谣言后来被证明并不是失实的。如果单纯用“虚假”来概括谣言,显然有失偏颇。有学者用“未经证实”来修饰谣言。然而,“未经证实”其实也是经不起推敲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去证实从他人处得到的信息。其次,人们常常根据对提供消息的人的信任程度,而不是原始消息来源的可靠程度,来判定谣传的可信度。一个常见的有趣现象是,我们总是由朋友、同事或亲戚那里听到某个事件的发生,而他们往往并非直接见证人,他们的朋友才是目击者。尽管这个见证的链条并非直接通到我们这里,但由于有目击者的存在,有朋友等对消息的背书,我们就会相信消息的证明。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对证实者心存疑虑,那么我们就会对被此人证实了的消息产生怀疑。证实的标准中包含着很大的主观性。
这样看来,以“未经证实的”,尤其是“虚假的”信息为标准而确立的谣言定义,存在很大问题,反映了对谣言的偏见以及劝人为善的意愿。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谣言是一种社会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