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体育职业联赛有漫长的赛季,这几个月是我的读书季,我又看了一些书。我看得很慢,有时是同一段时间内看不同的书。我喜欢看书,但老看同一本会觉得无聊,会累,但我还是想继续看书,这时我就会换一本书来看,让自己继续做喜欢的事。对我来说,看书从简单的消遣上升到了信仰,我是无神论者,但我每天晚上都会用这种方式来祈祷。我简直无法想象网络上常常有人说的“我太喜欢这书了,我一晚上就看完了,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之类的话,《1Q84》有这样的评论,《风之影》也有。个人感觉,《1Q84》是村上春树小说中故事性最强的一部,悬念感十足,它的最后一部“BOOK3”已经出版了,但让读者很失望,因为村上春树在前面埋够了伏笔,结局却是虎头蛇尾。而《风之影》,对读者有更强烈的吸引力,给我推荐这本书的人,是我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补习英语时的老师,她当初就是一晚上把它读完了,到现在我都很吃惊。这样的现象太多了,一部三四十万字的小说怎样才能一晚上就读完?我觉得就是目光快速掠过每一行,翻页的速度大于浏览的速度。
这当然也不是没好处,看得快了,我就能很快解决掉一本书,在合上书的那一刹那,心里立刻产生一种成就感,用生物术语来说,就是大脑分泌的让人感到畅快的内酚酞变多。看得慢,虽然有时心里面搔痒难耐,内心受尽折磨,但看到结局后,总能收获一些东西,跟着文字的节奏一起思考的读者,甚至还能自主去发现。看得快不代表不思考,但一晚上看完一本大部头的小说,肯定就是冲着情节而去的。这好比人生只向结局看,看向死亡,容易滋生消极情绪,只有真正体验过后才能发现,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我虽然看得慢,总有一天也会看完的。临近期末,我的读书季也快休季了,整理后才恍然大悟,看书也能发现巧合,而且还是保罗・奥斯特式无征兆的巧合。某个阴天的下午晚些时候,我坐在冷又硬的椅子上看完了一篇短篇小说,当时也是考虑到它短,好像能够一口气读完才下手的,没想到椅子的缘故让我差点没完成这个既定要求,看完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但对阴天来说,除了天色暗点,和下午的景色没多大区别。这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写的《我只是来打个电话》,讲述的是疯人院的故事:一个已婚女士的车抛锚了,遇上好心人愿意载她一程,后来发现被载到了一所精神病院,她被当成疯子关在了那里。其间她一直不停地说“我只是来打个电话”,央求那里的人让她打电话给丈夫说一声。后来,女士写了一封信,利用一些关系递到了丈夫手上。丈夫来看望她,但不相信她是个正常人,最后离她而去,他们养的猫因为男人的离去被活活饿死了。
这个故事给我的最大感觉是恐惧,一个正常人竟然被关到了疯人院里面,因为医生的权威,没人相信这个人是正常人,她的申诉也只能变成疯人疯语。因为篇幅短,信息量有限,它给我的感觉也就只能是恐惧了,还带一点对这些无辜者的同情。
这之后不久,我正式开始看书,这一次我看的是《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这本不算长的小说是保罗・柯艾略写的,他写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算得上是举世闻名,好几次我都觉得和《小王子》的地位差不多。比起《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里面的温馨,《维罗妮卡决定去死》可能有点消极,因为小说开篇就是“……维罗妮卡决定自杀”。这样看下去好像会带坏小孩子,但是一般的读者都知道,故事不会是主人公怎么样自杀的,怎么样死去的,因为那样就没故事了;了解柯艾略的读者都知道,小说最后会转变成一个寓言故事,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有同样的启示性。
小说前面的叙事很有节奏感,有引人入胜的感觉,但很快故事就急转直下,变成了哲思,几乎都是维罗妮卡和几个人物思考生的意义,琐碎的信息穿插在里面。我对剧透不反感,因为知道结局后依然有力量牵引我去读,故事的结局是维罗妮卡还没死,我们也不知道她多久会死,这是个开放式结局。引起我兴趣的倒不是她会不会死和生命的意义之类的问题,而是疯人院,维罗妮卡服安眠药被人发现,于是她被送到一所精神病院抢救了过来,又是精神病院。她生命只剩下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里发生了许多事,她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她不想死了。精神病院是小说的重要场景,里面的医生、护士、护工也是重要角色,看了小说之后会了解到,精神病院里充斥着非法***、***和各种各样的黑幕。最奇怪的是,住院的人大多数是正常人,因为被认为说疯话所以关进了疯人院。
我对疯人院产生了兴趣,这还得感谢我看的书,于是我开始查找相关的资料。《我只是来打个电话》的故事发生在巴塞罗那,在西班牙;《维罗妮卡决定去死》发生在斯洛文尼亚,不了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欧洲地***,这是个中欧国家,1996年才从前南斯拉夫***出来。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人,柯艾略是巴西人,都生活在南美。这俩人都写到疯人院的题材肯定是有背景的,柯艾略年轻时就三次进过精神病院,马尔克斯可能也有这方面的经历,另外,他们都痛恨陈词滥调,深深懂得怎么去讽刺。
我查到了一些有用的资料,不过涉及最多的国家或地区不是西班牙,不是斯洛文尼亚,也不是南美洲,而是前苏联。从这些资料来看,好像把正常人关进疯人院的始作俑者就是前苏联。这些正常人当然没有精神病,他们只是持不同***见者,独裁***权找不到合适理由走司法程序铲除他们,便把医疗手段当做惩罚手段来使用,“把医学变成司法,把***变成镇压”。这相当于一场***治迫害。在前苏联,安德罗波夫担任克格勃***之后,他们改变了对“思想有问题的人”的毫不留情的策略,而是把他们关进精神病院,此后这种方法开始风行。看看小说里提到的国家,西班牙,当年***独裁***权屹立不倒;斯洛文尼亚当年属于南斯拉夫,被苏联扶植,受它控制。至于南美洲,独裁***权最为根深蒂固,***人掌权已经成了南美的传统。疯人院题材的小说还有很多,契诃夫的《第六病室》,还有《隔离岛》,都或多或少反映出一些问题。
导演米洛斯・福曼拍过一部电影叫《飞越疯人院》,有意思的是,这个导演是从捷克斯洛伐克流亡到美国的。人类社会什么时候才能飞越疯人院?■
《飞越疯人院》
导演:米洛斯・福尔曼
上映日期:1975年11月19日
麦克墨菲(杰克・尼科尔森 饰)为了逃避监狱里的强制劳动,装作精神异常,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他的到来,给死气沉沉的精神病院带来了剧烈的冲击。
麦克要求看棒球比赛的电视转播,挑战了医院严格的管理制度,受到护士长瑞秋(路易丝・弗莱彻 饰)的百般阻挠;麦克带领病人出海捕鱼,振奋了他们的精神,却让院方头痛不已。
院方为了惩处麦克胆大妄为、屡犯院规,决定将他永远留在疯人院。生性自由的麦克再也无法忍受疯人院的生活,他联合病友,高大的印第安人“酋长”,开始自己的计划:飞越疯人院。
本片获1975年第4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五项大奖。主人公“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