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周潇涵(1990-),女,汉族,湖北黄冈人,英语研究生,单位: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研究方向:翻译理论。
摘 要:在翻译中识别文化身份可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也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予以最大限度保留的部分。《边城》是沈从文突出的一部乡土人情小说,体现了湘西人民的衣食住行、社会习俗、语言习惯、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的民俗。正是由于这些与其他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塑造了其文化个性或民族文化身份。本文选取金介甫的译本进行研究,分析在处理文化身份问题上,译者该选取何种态度,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原作的文化身份。
关键词:文化身份;《边城》英译本;金介甫
一、文化身份的阐释
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特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王宁2000)。罗钢和刘象愚(2000:211)指出“文化身份是有源头、有历史的”,“它总是由记忆、幻想、叙事和神话建构的”;其概念宽泛,包括民族、种族、族裔、语言文字、、价值观、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王世欣2009)。
对于《边城》而言,其民族特征的关键就是湘西民俗文化在人们生活、生产中的一系列体现,包括湘西人民的衣食住行、社会习俗、语言习惯、价值观念,可以概括为高丙中教授(2009)关于民俗的三个分类:从物质生活到社会生活,最后到精神生活。正是由于其民俗身份与其他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塑造了其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也是湘西人民固有的文化身份的表征。
二、《边城》及金介甫简介
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作家,他的小说生动真实、丰富具体地体现了湘西古朴独特的风俗画卷;可以说离开了湘西民俗,沈从文小说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在他的《边城》里,我们不难找到那属于湘西特有的影子,那里的山清水秀,沉淀着湘西多年文化的风俗民情,涉及到湘西苗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金介甫是美国纽约圣若望大学历史系教授,1977年以《沈从文笔下的中国》这篇博士论文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出版。从1982年到1983年间,金介甫联合一批中国文学研究者连续向瑞典文学院提名沈从文,正因金介甫所寄的沈从文研究资料和推荐资料,才使得他进入诺贝尔评委马悦然的视野,并受到高度关注。由于与沈从文结缘,他于2009年翻译出版了沈从文的《边城》,也是本文即将进行分析的译本。
三、重构湘西文化身份
《边城》中丰富的民俗花卷描写镌刻了湘西特有的民族文化身份,使其有别于中国其他民族的文化,有别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文化,在翻译的文化碰撞中,保留这种特色的文化身份才能再现沈从文小说的魅力,才能传递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风俗人情,才能使得这种边缘区域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被同化进而逐渐消逝。本文将通过文化身份在民俗的三个方面――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体现对金介甫的译本进行实例探讨,分析在处理文化身份问题上,译者该选取何种态度,如何进行异质文化的移植,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原作的文化身份。
1、物质生活
物质生活民俗方面在《边城》中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上,本文选取食和住两方面中最具典型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在翻译中再现物质民俗,保留文化身份。
沈从文的《边城》虽然对食物的描写不是很多,但是从中我们仍然不难发现湘西人民所吃的食物也是很具有地方性的,比如“烧酒”是与边城的人们形影不离的,金译作clear liquor,“烧酒”是指以谷物为原料发酵而成的纯色酒,在西方没有这种酿酒方式,属于中华民族特有的身份代表;而liquor指的是烈性酒,一般是蒸馏得来的,酒精含量很高,当地人民生产水平有限,不能制造出如同西方的“liquor”,金介甫的翻译不能体现出湘西人民生产生活的身份。 《边城》中描写湘西人家的住房是吊脚楼建筑,彰显了边城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状况,江南本来就多雨水,气候湿润,而边城里面多山,所以建房子时总会出现余地有限,这样修建吊脚楼既能够省地还能够起到防潮的作用,而且外形也很美观,是边城人们智慧的结晶,文化身份的彰显。而金介甫译成dangling-foot houses,会让读者不知所云,不理解何为“悬挂着脚的房屋”,无法再现当地人民居住的特色环境,因此不能传递这方面的文化身份。 --!>
2、社会生活民俗
《边城》对办丧事的描写比较的生动具体,湘西民风之淳朴、人性之美在老船夫的丧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如下面例子所描写的老道士来办老船家丧礼的习俗。
例:住在城中的老道士,还带了许多法器,一件旧麻布道袍,并提了一只大公鸡,来尽义务办理念经起水诸事……(沈从文2011:201)
金译:An old Daoist priest from town ferried across on the raft,bringing his ritual musical instruments,an old sackcloth Daoist robe,and an old rooster,the better to intone scripture,make his waterside pronouncements,and fulfill his other ritual duties.(Kinkley 2009:169,170)
例子中“法器”、“道袍”、“念经起水”等都代表着独特的华夏民族身份,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说法,尤其是“念经起水”代表特色的湘西丧葬文化。金介甫的译本忠实原文,传递其内涵意义,特别是葬礼的仪式――“念经起水”的译法,保留了湘西丧葬特色;然后起水的深刻意义没有解释出来,其本意是“丧事人家必到死者生前饮用过的井边河边通告,说明死者不能再饮用这里的水”,因此在“make his waterside pronouncements”后加以解释,会更好地传递深层的文化内涵,保持异域民族文化身份。
3、精神生活民俗:民俗观念
鬼神信仰方面的习俗充分体现了历史悠久的神秘瑰丽的楚巫文化,也是沈从文小说中极具魅力的习俗,主要体现在鬼神崇拜、傩神崇拜和巫蛊巫术上。
例:……翠翠就在船上又轻轻的哼着巫师迎神的歌玩……(沈从文2011:85)
金译:Cuicui again began to softly hum,just for fun,the chant that the local shaman used to summon the gods…(Kinkley 2009:71)
《边城》通过翠翠的记忆,从侧而描写了巫师还愿迎神时所唱的歌,这里因为篇幅原因,就不具体分析歌谣的翻译,而仅对“巫师迎神”的译法进行讨论。据沈从文研究专家刘洪涛(2003)介绍,“还傩愿是湘西一带重要的巫事活动,主要口的在祈年、消灾、纳吉。有专门的巫师(或称师傅)主持这一活动”。金介甫保留了“巫师”的形象,展现了湘西这种特有的巫师活动,传递出湘西人民对于巫蛊的信仰,较好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的酬神活动,但其中“神”传译成“gods”,展示的是西方宗教形象的神,而不是中国民族形象的神,译成“spirits”或“immortals”等更能保持民族文化身份。
总结
要保持民族文化身份,首要是保护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受到损坏。在民俗的翻译上,则具体表现在要避免以他国、他乡的民俗替换、篡改民俗。译者不能随心所欲地把西方民族民俗移植到中华民族民俗中,否则就会造成文化身份模糊、错位的后果(蒋红红2003),反之亦然;而应遵循“求同尊异”的原则,承认、尊重民俗文化,尽量保留原语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为了避免文化替换和篡改,直译是常用的翻译方法,适当时候加以解释说明。然而,民俗鲜明的文化个性及其浓郁的民族特色给民俗文化的翻译带来重重困难。明辨文化身份是基础,这样才能确保采取恰当的策略,避免文化移植;联系文化语境,通晓文化背景,突破表层结构的语言外壳探究其深层结构的内涵意义,唯其如此才能生动再现出民俗文化独特的韵味特征,保留文化身份,重构民俗文化。(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参考书目:
[1] Kinkley,Jeffrey C.(2009)Border Town,New York:HarperCollins.
[2] 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国外外语教学.2007(3):52-57. [4] 刘洪涛.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5]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 王宁.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西方与中国.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 王世欣.文化身份的确认、伪装与重构――斯坦贝克的《伊甸之东》中华裔形象初探.外国文学.2009:085-0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