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西双版纳》是苏教版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游记散文,以前每次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我都是按照文章小标题的提示来组织教学,从而体会西双版纳的美丽和作者的情感。当我再次与“西双版纳”邂逅的时候,我突然有了这样的疑问“西双版纳到底美丽在哪里”。当我循着文章的思路去寻找的时候,依然是那几个小标题的提示——“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始终不能摆脱教参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理解。当决定把小标题抽掉,再读文章的时候,我有了新的发现。顺着新的发现,我重新解读文本,全新设计教学,也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一.超越——教参只是起点
我想先谈谈我的新发现,那就是对“美”的发现。美丽的西双版纳到底美在哪里?经过认真细致的阅读,我发现美丽的西双版纳美在“至善”。教参对本文的分析非常细致,但对于“美丽”的分析显得较为笼统,如:西双版纳是我国的风景胜地,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景美、人美。教参中这样的分析应该说没有错误,但是我总觉得这样的“美丽”在学生看来是一目了然的。现在的课堂教学应该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独特的阅读体会。所以,如果把这样的西双版纳介绍给学生,那就不能体现西双版纳的独特魅力。美丽是一种外在的体现,更是一种内在的修为。西双版纳的美丽,外在之美可以通过小标题就能看透,而内在之美就需要抛开小标题才能发现的。在我看来,教参给予我们教师的也只是一种理解,这种理解不是肤浅,而是起点。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明白这个起点,更要引导学生超越这个起点,这样才能科学而持续地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二.挖掘——文本只是浅滩
教参只是起点,也许有人要问:那你是怎样发现西双版纳的“至善”之美的呢?西双版纳地处云南,与缅甸接壤,是我国少数民族傣族人民的聚集地,这些文章都有提到,文中还提到傣族人的传统节日——泼水节,它是这样说的“傣族人对水天生就有一种崇敬感,村寨一般都建在水边,傣族人最隆重的节日是泼水节,他们在村里的饮水井上修建起一座神塔,在装饰得五颜六色的塔身上,镶嵌着许多小镜子,以求得到神灵的保护。塔身将水井盖住,避免灰尘、杂物落入井里。傣家人就连小孩子们都自幼受到大人的影响,从不到井边玩耍,傣家人对关系他们生存的水的爱护可见一斑。”
傣族人为什么对“水”天生就有一种崇敬感?文章没有说,文章也没有说“泼水节的隆重,意义何在?”为了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我查阅了有关泼水节的介绍,其中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一文中有一句话给了我启发。“人们都愿意把水泼给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人;大家还互相泼,互相祝福。……水,到处都是水,泼得你睁不开眼,泼得你慌了神。水泼出了丰收的希望,泼出了富裕的祝福。”沈从文的这段话就很好地解释了傣族人为什么崇敬水,为什么最隆重的节日是泼水节。“水”在傣族人心中是“神”,是希望,是祝福。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看来傣族人对水的崇敬和爱护,源自于他们内心的“善”意。发现了这样的“至善”之美,我更加坚信“文本只是浅滩”,需要我们教者不断去挖掘,于是我试着去挖掘文章中其他的“至善”之美。
三.设计——课堂只是空间
在我的挖掘下,我发现了这样几种“善”。
——当我来到傣家做客时,热情好客的傣族人又是杀鸡,又是宰鱼,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我。这是“友善”。
——主人家里的老爷爷蹲在竹楼上抽着自制的雪茄烟,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活像一尊塑像。这是“慈善”。
——眼看那大家伙得意洋洋地将菠萝卷入口中还不忘用鼻子将竹签扔掉,真叫人有点哭笑不得。我顺手给它一块钱,它点头一叫表示感谢,然后踱到水果摊前去买香蕉。这是“和善”,人与大象的和谐相处。
——傣寨里的人家不管谁家有事,亲戚朋友都要来帮忙。勐腊乡曼那村的爱拉,平日在电站当工人。这天上午村里的几个朋友帮着他把谷子收回来了,中午由他请客,买来烟酒和肉,从自己家的地里摘来新鲜的蔬菜,鱼也是从自家鱼塘里打的,所以,这么丰盛的一顿饭也没花多少钱。下午,他们再一起去帮助他们的朋友波温岁打谷子。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这也是“和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他们认为:“人若生前不积善修行,死后就要在地狱里受尽苦难。”所以深受这种思想影响的傣族人,对人十分友善。……寨子里的男孩子到了七八岁时就要进寺庙学习傣文、教规、诵经,经过几年的修行,他们就成为除苦积善、受过教化的人了。这就是“积善”,正是对“善”的积累,才有了傣族人“笑对生与死”的豁达、乐观。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虽然我挖掘了文章中的这些“善”,但是还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所以,在设计本课教学的时候,我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空间,让他们自己领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美丽的西双版纳》的教学设计起于“美丽”,终于“至善”,其实是起点也是终点,但设计的层次和内容却是不一样的。课堂的空间是有限的,课堂教学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收获,但是又不可面面俱到。能让学生有感于课堂,思索于课外,这样的设计才是成功的。
四.前进——反思只是开始
我想用这样一个小标题来结束我的文章,基于两点考虑。一是这篇文章是教学《美丽的西双版纳》后的反思,以前我也写教学反思,但总没有深入,以致出现了“教”而不思则罔的情况;二是我觉得教学反思只是开始,反思出的内容要运用到新的教学中,真正做到“思”而致用。从《美丽的西双版纳》出发,在反思中前进,在前进中反思。
有位教育界的好友跟我说:“教师的职业倦怠来自于哪里?绝大部分来自于用一本教参,用一种理解,用一种方法,教了一遍又一遍的课文。”这句话真是一语中的,想想我们平时不正是这样一种教学状态吗。教学是一种状态,重复而机械的教学使人倦怠,创新而灵动的教学才能使人兴奋。激情,源自于对生活的创造。我想教学的激情正源自于我们对教材的创造性理解,这样的教学状态才是健康的教学状态。而这一切都源自于两个字——反思。
张震义,教师,现居江苏泰州。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美丽的西双版纳》美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