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种苗是林业的命脉,是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容器育苗有着成活率高、育苗周期短、延长造林季节、节省种子、便于机械化作业等优点,在林业苗木培育中被普遍应用。本文主要对该技术的操作过程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容器;育苗;技术
1 容器的种类、材料与规格
目前,世界上用于育苗的容器种类很多,归纳起来共有2类:一类是容器和苗木一起栽入造林地,如蜂窝纸杯、泥炭容器等;另一类是在苗木栽植时取下容器,如用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制成的塑料袋、营养杯等。 制作容器的材料有软塑料、硬塑料、泥炭、纸浆、稻草等,其中塑料容器占主导地位。容器的性状有圆柱形、圆锥形、方形、六角形等,最常用的是塑料袋。容器规格根据育苗树种和培育苗木的大小而决定。
2 营养土的配制
保证营养土要具备以下条件:有树木生长所需的养分;具有一定的通气性,粘土不适宜;具有一定的粘性,沙性土不适宜,否则在造林时容器内土易散,失去容器苗的作用。营养土按以下步骤配制:将营养土基质材料粉碎、过筛,按一定比例将基质材料混合,将营养土调至一定的湿润状态,湿润的程度以装杯后不致从容器的排水孔漏出,握成团后不变形为宜。
3 育苗
3.1 装营养土
播种前要把营养土装到容器中,可以手工装土,也可以机械装土。手工装土时不要装得过满,装至容器容量的95%,一般比容器口约低1~2cm,装满土后从侧面敲打容器使虚土沉实,装土松紧要适宜。容器按品字形排列成行,摆放容器的地方最好与地面隔开,置于用木材、塑料或铁制成的框架上。
3.2 播种
容器育苗必须采用良种,品质要达到国家规定的2级标准。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和消毒处理,方法同常规育苗。每个容器播2~3粒种子,播后覆土,覆土厚度视种粒大小而定,一般为种子直径的1~3倍,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
3.3 浇水
在出苗前喷水时,水流不能太急,以免将种子冲出;播种后要立即浇水,并且要浇透;对微小种子要先浇足底水后再播种、覆土,最好用细嘴壶浇少量水,湿润种子即可,以防冲掉种子;出苗和幼苗期浇水要多次、适量,保持培养基湿润;速生期浇水要量多、次少,做到培养基干湿交替;生长后期要控制浇水;出圃前要停止浇水。
3.4 控制温度、湿度
温度太高会造成苗木灼伤,温度太低会导致苗木长势差,湿度不适宜,引起根系缺氧而导致根发霉、腐烂或枯萎、死亡。苗木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8~28℃,相对湿度为80%~95%,土壤水分宜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
3.5 施肥
当种子发芽出土、种壳多数脱落时,开始进行追肥。将含有一定比例的氮、磷、钾养分的肥料混合,配制成水溶液进行喷施,严禁干施化肥,追肥后要及时用清水冲洗幼苗叶面。根外追施氮肥的浓度为0.1%~0.2%,追肥时间、次数、肥料种类和施肥量根据树种而定,一般在针叶树出现初生叶,阔叶树出现针叶,进入速生期前开始追肥。每隔1个月左右追肥1次,但每次数量要少,最后1次在8月中下旬,之后应该停止追肥,以利于苗木木质化安全越冬。根据苗木各发育时期的要求,不断调整氮、磷、钾的比例和施肥用量,速生期以氮肥为主,生长后期停止使用氮肥,适当增加磷、钾肥,促使苗木木质化。
3.6 松土除草
容器内的营养土因喷灌也会导致板结,也会发生杂草,所以,应松土除草,要做到“早除、勤除、尽除”。
3.7 间苗和补苗
在容器育苗中,往往因为播种量偏大或撒种不均匀而出现密度过大或稀密不均的现象,必须及时间苗和补苗。一般在出苗后20天,小苗发出2~4片叶子时间苗和补苗。每个容器内保留1株健壮苗,其余苗要拔除。注意间苗和补苗前先要浇水,等水渗干后再间苗,这样不会伤根,补苗后一定要再浇一遍水,但水量不要太多。
3.8 出圃
容器苗的出圃标准要求充分形成根系团。凡是未形成根系团、苗木长势衰弱、有根腐现象都不能出圃。
4 结语
塑料大棚是用塑料薄膜建成的温室,它的优点是保温保湿、延长苗木生长期、提高种子发芽率、苗木生长量大、幼苗免受风、霜、干旱等危害,同时杂草也少,特别在干冷地区显得更为重要。利用塑料大棚可进行容器育苗,关键是控制好棚内的温度和湿度,通常大棚内的温度靠门窗的开闭或搭遮荫网来调节。在白天大棚内的温度应控制在25℃以上,但最高不超过40℃,夜间控制在15℃。出苗前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0%,出苗后棚内相对湿度保持50%~60%。大棚内育苗时,因棚内病菌繁殖快,一定要防治病害。对生长缓慢当年不出圃的苗木应更换较大的容器,以利于苗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