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听的“惘闻”乐队的曲子随时光飞逝忘得差不多了,唯独“垂死的岁末”里面,那个苦闷年轻人喃喃自语“叉叉叉,还有意义吗?”还依稀有些印象。后来有一天一位朋友介绍给我听“焦虑抑制剂”,如题所述,那真是一首无比抑郁的歌,像知了一样嗡嗡嗡响的东西,整个声场像被压扁了一样,而就在这无止尽的自怨自艾里,一把口琴如同召唤来一整个春天,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就是这样,我重新燃起了对“惘闻”的爱。在谈论这种爱之前,我想把对“惘闻”恨的心态表露一下:首先,“惘闻”的作品实在是太“正”了,这些大连人是十年如一日的标准极了的后摇之声,那种步步前进绝不跳跃的基调有时规矩得让人厌烦。因此也就出现了到《L&R》那里被乐评界吐槽为创新不足的地步。其次,作为羡慕嫉妒恨的一种,他们把曲子做得那么伤感、那么好听,简直能把全国小清新联盟都给收了。
那么,《0.7》是不是像那部叫《21克》的电影,人死后减轻的重量的意思?还是说火球偏离轨道0.7单位就会撞上地球?还是这个和“2012”一样是充满隐喻性的,悲剧性的意思呢?不过在“垂死的岁末”那里,他们已经展露了那副末世情调,到《0.7》他们又应景感怀了一番。
建立在这样的悲观基调上,那华丽的“惘闻”式高潮,总会在漫长的孕育中来临且屡试不爽,如同“焦虑抑制剂”那样,他们总能在陷入死水一潭的境地里忽地搅出水面,令人生充满释怀之感;到金曲“污水塘”,在低音回荡中能量积蓄,在释怀时仍旧要稳住气息,将声势降低到午夜细雨那般,他们似乎更进一步地知道怎么压住内心的能量,然后一口气将之倾泻而出。
所有这些伎俩都让我们这些歌迷烂透心扉了,但又欲罢不能。对于“惘闻”来说,他们即使出一百张唱片也不过是为了雕琢出最完美的一部作品出来。《0.7》听起来就像是这样的集大成之作,一张把一块感情劈成无数纤细的音符来表达的作品,一张把音乐的血肉演绎得如此丰满的作品。
“2012”用一种健壮式的美,用一种昂扬向上,用一种从八音盒到宇宙发出银光的美,意***清晰地传达了所谓经典后摇滚的美学,在高潮处,仿佛唤醒了由群山映衬的银白天空,原有的音乐世界霎时更开阔;“Rain Watcher”是这种爆破美学的另一个经典样本。他们把暴风雨来袭前的静谧之气拿捏得如此美妙,在这种律动里缓缓地动,放低,再放低,紧接着地动山摇。
这张新作的另一看点在于他们对于温存记忆的贪婪,“Lonely God”是一首把高潮放下来的歌曲,题名引自一袋蔬菜味马铃薯零食,以及里面带着回响的记忆的话,他们就是要用这些具有识别性的属性来唤醒每个人的伤感怀旧。这也是对世界绝望让自己焕发生机的方式。在所有这些对感伤之绪传达的作品上,《0.7》应该可以让“惘闻”释怀了。
推荐曲目:2012/Lonely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