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生随母亲的姓。他的父亲――一个英国人,拒绝在他的出生证上签名,四五年后从他的生活中消失。秋生因此老早就决意和命运搏斗,以暴易暴,让自己发挥魔鬼一样的爆破力!31年后,他在《人肉叉烧包》中出演了一个杀人魔头,赢得了“金像影帝”殊荣――黄秋生才不是在演戏呢,以“魔鬼”为形象,以“暴力”为生存,他一直如此。
童年充满暴力
1962年9月2日出生的黄秋生,是一个中英混血儿,他的童年生活一点都不快乐,这一切都怪罪于他那不负责任的父亲。
黄秋生的父亲是一名英籍工程师,40年前被派往香港工作,与秋生的母亲邂逅,也生下了小秋生。如果他的母亲是正室的话,他应该叫Ant Hony Perry,这名字是父亲取的,他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和一对孪生哥哥。但父亲在他四五岁那年,为了避开廉***公署的调查而和英国那边的妻儿举家迁到澳洲去了,将黄秋生母子扔在了香港。被遗弃的感觉及穷困的家境,像埋藏的炸弹,把他的童真过早地炸得粉碎。
父亲走后,母亲带着他住娘家。小秋生经常哭着要找上班的妈妈,舅父不耐烦,曾用麻袋将他套住,扔到街上;也试过有一次,外婆在厨房切菜,听他哭得不耐烦,便冲出来恐吓他:“再哭就用菜刀切你的手指。”他的童年可谓充满了暴力。
从此,长相如天使般的黄秋生,就如同陷进了地狱,他至今追述那段难忘的穷困日子仍是十分动容。“那时我住校,每星期回来一次,妈妈便带我去吃西餐,那种牛扒极韧。母亲每次都不吃,我每一次问她,她都说很饱,其实是她根本没钱买两份。”后来因为经济拮据,母亲不得不再婚,此时秋生正值青春年少,觉得非常不开心,有家,对他而言,等于没有家。
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少年
用“浪子”来形容成长中的黄秋生,并不过分。黄秋生变得反叛和偏激,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尽在他火爆的行为中发泄出来。童年的逆境,令黄秋生感到生命很灰暗,也影响了他的人生观。而对于学校,秋生至今仍认为,它根本就是“战场”。“人家妒忌我是混血儿,港人排外心态特别严重,大家都认定香港人会被洋鬼子欺负,所以我不被当作一个人,而是一个象征。”在学校里秋生成了靶子,从五年级就开始被同学打,同时也学会了打架。“我小时候好靓仔,皮肤嫩得像女孩子一样,我常常对着镜子在想,如果我有他们的疤痕就好了。”后来他终于因为打架而为自己的脸上添了一块疤痕。
反叛的黄秋生因为讨厌香港的教育制度,未念完中学一年级课程就已辍学。但他又不喜欢工作,往往刚做三四天就觉得厌倦要转工。所以小小年纪的他先后干过苦力、修车、发型师、收帐、甚至贼……那时的他专爱闹事,还和一些三教九流的人混在一起。不过他没有加入黑社会,也最讨厌别人加入黑社会。“我觉得那是一些没有胆量的人,为了有人给他撑腰,才加入黑社会恃强凌弱。真正勇敢的人,绝不会借助这些势力来增加自己的‘江湖地位’,我便是如此,只喜欢独来独往,就算和一班朋友走在一起,也只是吃喝玩乐,才不会加入某某帮派。不过很好笑,自从拍了电影后,一些十四五岁的小男孩,以为我真是什么‘大哥’,指明道姓的说要跟着我。结果被我骂了一顿,我告诉他们,我不跟人,也不喜欢别人跟我。我教他们要学好,谁要是***,我全都要他们戒掉。”黄秋生曾试过***,但没有上瘾,因为他不喜欢那种控制不住自己的感觉。
黄秋生的成长是在自卑与自大的两个极端里摇晃的。他曾想过自杀,那是19岁。但年轻时曾自杀不遂的母亲告诫他:“既然有勇气死,为什么没有勇气看看明天是怎样的呢?”结果是自尊战胜了自杀。时至今日,秋生仍有感触地说:“学会怎么去死,才能知道怎样去活。”
随着日子混混沌沌地过去,一事无成的黄秋生心里总觉得应该有一份正正经经的工作,去实现人生的目标。像许多幸运的影星步入演艺圈一样,他陪同朋友去考艺员训练班,结果朋友落选,他则金榜提名。就这样,长大成人的黄秋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了一段时间,终于迈出了正确的一步。
两度“金像影帝”
初涉娱乐圈,性格自我的黄秋生依然对一切抱着抗拒的心理。他觉得娱乐圈的人常常要笑脸相迎,虚伪得很,感到非常不习惯。他原以为进入训练班是学做布景,将来也算有门求生的手艺。结果上了几堂课,才知道是学演戏的。新鲜与好奇使他戏瘾渐浓,加上导演称赞他有演戏天分,使黄秋生暗下决心刻苦学习,争取做到最好。
毕业后黄秋生留在“亚视”工作,演出的第一部剧集是《八美***》,当时只能演小配角。之后又拍了《101拒捕令》《热线999》《王昭君》《情难再》等剧。但因心境不佳,自觉前途渺茫,再加上觉得演技也不好,于是他1984年进入演艺学院。导师张之珏给他讲外国大明星罗伯特・德尼罗的表演故事,在课堂上又播放纽约戏剧的录影带,对秋生来说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启发。他的演戏生涯有了转机。
四年后,黄秋生再度投身电视圈,在“无线”拍了《还我本色》《特警90》《越枷飞龙》《午夜太阳》《天若有情》《人海骄阳》《铁血男儿》《他来自江湖》等十多部电视剧。从1985年开始,他同时进***电影界,现今已拍了近百部电影,饰演了多个性情各异的人物形象。在当前香港电影市场不算景气的大气候下,他却丝毫不受影响,每年的拍片量都达到10部以上。他的代表作不少,最为人知的首推《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和《野兽刑警》。
《八》片是根据1988年轰动一时的澳门八仙饭店惨案改编,全片充满血腥恐怖,令人毛骨悚然。黄秋生出演一名被香港警方全面通缉的凶犯黄志恒,在戏中杀害近10人,拳打、手掐、刀劈、开膛、剔骨、碎肉等种种溅血的戏,他都演得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绝。当初,黄秋生接拍这部戏时,心里确实不舒服,但他很快就克服了不适,全情投入其中。 他拍戏多年,扮演这类变态角色并非第一次,为了在表演上有所超越,黄秋生大胆创新,更注重戏中的独特动作处理。他认为戏中人物的行为、动作、神态必须符合角色的变态性格,演出效果才能与众不同,富于感染力。
《八》片上映后,票房突破千万大关,不仅掀起了香港导演竞拍暴力的风潮,黄秋生也凭在此片中的精湛演出,荣获了第1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他的获奖创下了“金像奖”评选史上的两个第一:即首次以暴力和首次以变态角色获奖。
1999年,黄秋生又以《野兽刑警》一片连夺当年的“金像奖”、“金紫荆奖”、“电影评论学会奖”的“影帝”殊荣。片中他演一个游走于“灰色地带”的警察,一开始他接受那些无恶不作的江湖人的黑钱,心里却从未感到不安,直到他的同伴被黑社会杀害后,忽然间他像做了场梦般的醒了过来。善恶一瞬间的感觉,在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之间摇曳。2000年,他又以《千言万语》中的神父形象,再夺“电影评论学会”和“金紫荆电影奖”最佳男演员称号。
找到人生目标
演戏令黄秋生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他觉得演戏可以进行精神***,能学会在特定的环境下如何去待人处世,解决更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以前的情绪好激动,遇到不开心时,可以用拳头打墙,直至手部爆裂为止,又喜欢乱扔东西,扔到粉碎。不过自从入了这行之后,有机会让我发泄,回到家里我已减少了发脾气的次数。” 黄秋生说。
每次他发脾气,直接受罪的要算他妈妈,但是当情绪冷静下来,他便会感到内疚。黄秋生对自己的母亲一向带有感恩之情。当年所有的人都讲黄秋生已经无药可救,劝黄妈妈放弃他,但黄妈妈一直以一颗慈爱的母心去容忍、安慰这个坏孩子,终于使浪子回头,自新做人。自从与母亲相依为命,两人都对对方有一种难以言喻、牢不可破的情意结。好好照顾母亲,让她有一个安乐的晚年,是黄秋生最大的心愿。黄妈妈也对这个爱子关怀备至,当她接到找黄秋生的电话时,总会搭上几句希望对方好好照顾秋生、多多包涵秋生的坏脾气之类的话。虽然黄秋生常常被母亲的这些口罗嗦话“气死”,但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神情。而1995年结婚,有了娇妻、爱子后,黄秋生已经被家庭的幸福感包围,年轻时的火爆脾性也已逐渐消失了。
在娱乐圈,黄秋生最佩服的人就是周星驰,他觉得星仔聪明、有头脑、富有喜剧感,这是星仔成功的最大本钱。黄秋生很喜欢与星仔合作,互相比试演技,星仔在片场不会被人抢戏,而黄秋生就专拣机会与星仔斗,这样演戏才够过瘾、好玩,他俩合作过《无敌幸运星》《逃学威龙Ⅲ龙过鸡年》《济公》三部影片。
黄秋生很喜欢说话,看见不顺眼的事情会大声疾呼,他说:“我不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怎样。中国人有一种可以说是美德,又可以说是很傻的行为,就是容忍太多,什么都说‘算了’。你以为‘算了’就可以保护你自己?一次‘算了’,两次‘算了’,这个世界就不会有很多不应该存在的东西存在了吗?”
黄秋生这种敢说敢做的行为可能与他的性格和人生态度有关,他最讨厌的就是那些甘于平庸的人。他也不爱加入小圈子,只爱独来独往,但大家都爱与他做朋友。
除了演戏之外,黄秋生还唱摇滚,他的个人专辑曾为他带来了一座乐坛“新人奖”,他的嗓音浑浊暗哑,你很难把那个演戏的黄秋生和唱歌的他联系在一起,但他那种狂野粗犷的气质却贯穿了他的整个演艺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