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第一部《服装号型系列》国家标准诞生于1981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实施。自1982年1月正式实施。第一部《服装号型系列》标准经过10年的宣传和应用,又增加了体型数据,于1991年批准,标准代号为:GB1335.1—1335.91《服装号型系列》国家标准。
【关键词】号型;胸围;腰围;国标
一、服装号型的产生:
1.1制定服装号型前数据的来源:
服装号型系列产生之前,中国各地服装没有统一的号型标志。各个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来规定服装的尺码,这就为跨区域的购买和制作带来了不便。于是就产生了服装号型。
为研制我国首部《服装号型系列》标准,国家轻工业部于1974年组织全国服装专业技术人员,在我国21省市进行了40万人体的体型调查,其对象包括农民、轻、重工矿企业及商业、机关、文艺、卫生、街道居民、大专院校、中小学生、幼儿园、托儿所等的各类人员。取得600多万个数据,经分析计算划出中国男、女、童正常体型各部位的数据规律,1~7岁的幼儿占10%,8~12岁的儿童占15%,13~17岁的少年占15%,成人占60%。调研测量了人体的17个部位,测量数据以人体净体的高度、围度数为准。调研所得的数据由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汇总。
1.2标准号型涉及的范围
从调研的17个部位数据中男子选择12个,即上体长、手臂长、胸围、颈围、总肩宽、后背宽、前胸宽、总体高、身高、下体长、腰围;女子增加腰节高和后腰节高,为14个部位的数据。为些数据经整理、计算,求出各部位的平均值、准差及相关数据,制定了符合我国体型的服装号型标准。
1.3服装号型的演变
服装号型系列,1977年经国家标准总局批准试行。1981年7月经国家标准总局批准列为国家标准, 1991年的《服装号型系列》使用了7年以后又作了修改,废除了其中5.3系列,增加了婴儿号型。这就是目前我们使用的GB/T1335.1—97服装号型(男子),GB/T1335.2—97服装号型(女子)和GB/T1335.3—97服装号型(儿童)三个服装号型标准。
二、服装号型的定义:
2.1服装号型
由“号”和“型”组成,人们通过号型所表示的大小,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在服装设计与生产中也同样用这一方法来进行批量生产。
服装号型的标注方法为:号/型。号:指的是人体的身高。型:指的是人体的净胸围(在上装用到)或者腰围(下装中用到)。如表1
2.2体型号型
由于型的围度有胸围和腰围,出现胸围相同的体型其腰围不一定相同,由此产生了人体体型的不同。为使“号”能正确反映人体体型,在1991年的《服装号型系列》标准中增加了Y、A、B、C、(瘦、适中,微胖,胖)。其中,最常用见的是A、B体型,其次是Y体,C型用的最少。
体型划分方法的确定目前, 服装厂家把服装根据消费者的年龄群定为少女装、妇女装等, 为了便于服装厂的生产和消费者购衣, 本试验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体体型特征,
a. 少女型人体, 由于尚未发育成熟, 因此身材较为瘦小, 三围特征不明显;
b. 青年型人体, 介于少女和发育成熟的妇女体型之间, 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女性已经基本发育成熟, 但由于大多尚未生育, 脂肪堆积少, 又在当今潮流的影响下追求以瘦为美的标准, 属于丰满、苗条的体型;
c. 型人体, 属于身材较丰满的体型, 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已经发育成熟, 并由于生育的原因身材较丰满;
d. 妇女型人体, 适用于中年的体型标准, 因此各部分尺寸都比较大, 体重偏胖;
e. 老年型人体, 与妇女型相似, 腰部、腹部较丰满。
2.3号型的实际应用
2.3.1号型系列
为考虑到消费者的习惯又方便选购,所以很多服装成品上除标有号型标志外,仍可附加规格或S、M、L、XL、XXL等代号,但号型标志必须要有。
把人体的号和型进行有规则的分档排列,即为号型系列。号的分档为5cm型的分档为4cm、2cm。其中儿童的号型的规定是130cm以下的儿童部分男女,130cm以上的制定号型,10cm一个档差。
把号的分档和型的分档结合起来,分别有“5.4”系列和“5.2”系列两种,其写法为号服装分档数写在前面,型的分档数写在后面,中间用圆点分开,不能写成5—4系列或5/4系列。如表2、表3。NIKE男女装尺码表。
在服装设计与服装制作中,号型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为人们的生产销售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每个企业服装从设计到制作过程中,都有其不同的号码尺寸,年轻企业和老年服装企业的号型是完全不同的。这对我们以后打板制作服装时增添了便利。
【参考文献】
[1] GB 1335 — 1997,服装号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
[2] 朱秀丽,鲍卫君,袁观洛.中老年服装号型研究——女装部分[J].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1998.
[3]戴鸿.服装号型标准及其应用[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