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借鉴,得其“形”还是求其“神”?
齐白石老人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求其“神”自然是更高境界,不过必须从得其“形”开始。“形”为“神”之载体,“神”为“形”之极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无“神”之“形”无生气,无“形”之“神”未见之,两者应当互为依存。
有人说:“教无定法,适当地借鉴一下他人的经验,效仿一下他人的做法是无可厚非的,但一定要把握尺度,扬长避短,得其神韵。”说得好,可是太不实际,如疱丁“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而必有余地矣”是理想的境界,有几人能够?其实大家总是“神似”不了才“形似”,“形似”不了才引水泡墙的。
要知道,“入格”然后方能“出格”,而后才能“升格”。有人说:人才的培养在于“不拘一格”,方显个性特色。可问题是,“不拘一格”还是有格,且不只一格。“教无定法”是不错,但不是“教定无法”,何况还有一句“教必有法”。譬如拳击,起码的组合拳是要练的,其实与中国的武术套路一样。否则,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有质变,凡事须依规律,总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王献之的母亲曾说过:“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王献之是在用尽了侣大缸水后,才有书法上的突飞猛进。同样,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学习与工作中。切不可好高骛远,急功近利。有句话说:“想要学到很多知识的秘诀是一下子不要学到太多。”路要一步一步走,事要一件一件做。其实,一次能做到一件事,能做好一件事,已经很不容易了。得陇而后望蜀,得形而后求神,总要先有一块自己的根据地,才谈得上逐鹿天下。
当然,形似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在得其“形”的同时,要想想名师们为什么这样做?反思是成功之母,每一次有效的反思都会使我们距离神似更近一步。并且最终会使我们得其“神”而忘其“形”。
不过,人是不能复制的。不管“形似”还是“神似”,都不能让我们变成另一个人。在不放弃学习的前提下,我们还应该考虑,怎样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我们该做的事,是挑选一双合脚的新鞋。教师应当根据自己的特点、个性与风格,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有的老师和蔼可亲,有的风趣幽默,有的严肃认真。有的老师是专家型的,有的是学者型的,有的是朋友式的。有的又像亲人一样。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不会雷同。所以老师们在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时,绝不能照搬照抄,比着葫芦画葫芦,而应该让新方法融入自己的血液中。变成自己的东西。邯郸学步,很可能别人怎么走没学会,自己怎么走倒忘了。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吸收了别人的八股真气,因为自己无法驾驭,反而武功全失。学习别人也一样,一定要消化,化他人为自己,化腐朽为神奇,直至“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境。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