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头木偶古称“托偶”或者“托戏”,俗称“三根棒”或者“三根棍”。张掖则称其为“肘娃娃”或者“肘偶”。是由三根木棒操纵,其中一根支撑木偶头部,称为主棒或者是面棒,眼睛和嘴巴可以随意闭合张开,眼珠能转动,头颈上下左右转动,另两根棒子操纵木偶人的双手,所以杖头木偶又被称为“手挑子”。杖头木偶是张掖民间至今还保留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既A保持和发扬了民间朴实热情洋溢的风格,又突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据说,明代张掖已有木偶戏活动在城乡之间,其流行的时间早于秦腔班社。到了清代,木偶戏班遍及城乡,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不少庆典、庙会、祝寿、开业等民俗活动常常邀请木偶戏班前往演出助兴。
张掖木偶戏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道光初年,在张掖创建的“双盛班”有六代传人:第一代是铁柱子,第二代是铜柱子,第三代是经国才,第四代是赵延年,第五代是邵长年,第六代是邵学仁。光绪三十四年(1908),杨杰等人又创建了“全盛班”。
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80年代,张掖境内的木偶戏班有两个,都为邵家班子。那时的演员和演出都是业余的,自娱性、义演性的,农忙时经营庄稼,农闲时排练演戏,被当地民众称为“粮草班子”。他们走乡串镇,行装轻便,庄头、院落、寺庙、堂馆等地皆可搭台演出,群众非常喜欢看。一些街、镇商号就用布幔围起四周权当舞台,进行木偶表演,供群众观赏,以扩大商号的声誉影响。地区乡镇及农村,每逢节庆或庙会期间,大都演出木偶戏。当地群众都请亲朋好友来看戏,附近一带的农民甚至骑着自行车、开着手扶托拉机前往观看,气氛十分热闹。在演出中,帷幕在富有地方色彩的敲打乐中徐徐拉开,表演的演员一人拿着一个木偶,按照剧情登台表演,以偶为主,真正达到耍尽偶味,情趣盎然,人偶合一,协调自然。
由于1950年前后在全国渐次开展的“戏改”把相当多的民间戏班改造成了国办的或准国办的***府剧团,各地木偶社班纷纷改为木偶剧团。1955年4月,首届全国木偶戏、皮影戏观摩演出在京举行,现实题材作品出现,表现形式出新。中国木偶戏走出“草台班子”的旧套,发展为新型的剧场艺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52年2月,张掖市前进木偶剧团成立。剧团在本县和邻县的城乡巡回演出,张掖县城的土主庙戏台是他们的固定演出场所和根据地。
1957年,前进木偶剧团参加甘肃省业余文艺汇演获奖,此后便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张掖城乡,建舞台设戏园,发挥了木偶戏的独特艺术风格,为张掖地区的文艺生活增添了光彩。
张掖邵家班子的杖头木偶戏班在木偶造型上十分注重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它既借鉴了民间神像、古代彩塑、石窟造像等造型和技法,也吸收了其他戏曲脸谱的表现手法。木偶人的头部以木头雕刻,外面再以皮革层层包裹,摸起来非常有弹性,而后彩绘成生、净、丑、旦等各类角色。颈部用铁丝与偶身相连,偶人躯干四肢以木刻制,偶头和偶身可以相互搭配,变为不同的角色。一般人物造型约有1.2米高,比同类木偶大,现在戏班使用的木偶已经是第三代了,第一代木偶的头只有15厘米左右高,宽10厘米左右,但第三代木偶的头却有20厘米左右高,宽15厘米左右,面部彩绘的色彩比之前也鲜艳了很多。
邵家戏班的木偶面部表情非常丰富,木偶的眼睛可睁可闭,眼珠可以转动,嘴巴也能表现张合的动态。表演者在具体表演中可以根据剧情需要操作,可细腻地表演出人物的各种表情。眼睛的按钮设在主杆的末端,用拇指操作即可。嘴巴的机关设在一根绳子上,套在食指上面,需要的时候动动食指即可,并不防碍其他的操作。
邵家班子的木偶中有许多细部,它们依赖精细的传统工艺而获得很好的艺术效果,如头盔帽甲,用金银线、玻璃珠、绒缨等材料制作,蟒袍用金丝、银丝捻成的线缝制而成,而绣片则运用潮绣钉金垫高技法绣成,五彩斑斓,又具立体感。人物脸谱,也从旧时的生、旦、丑、净(没有末)等行旦的36个通用脸谱扩大发展到百以上较有个性类型的脸谱,当代更有依据剧情而作的完全个性的脸谱造型。例如《西游记》中的各个人物,还有怀中抱的幼儿及各种各样的动物。这些都要依靠工艺部门能工巧匠来制作,而邵家班子的部分木偶却是由他们自己制作的。尤其是木偶的面部脱色以后,艺人们就自己进行彩绘。***前曾有专门制作木偶的作坊和一些销售木偶的店号,而在当代,则多为工艺生产厂社制作和销售,但像邵家班子这样独特的木偶则实属少见。
在表演技巧上,木偶戏的操作线有几根,主杆置于偶人后背中部,掌握身的前后仰俯;侧杆两根,分置于两臂,掌握两臂及手的动态。演员表演时,以左手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掌主杆,操作木偶人的躯干;又以拇指、食指捻动左侧杆操作偶人左臂;右手掌右侧杆,操作偶人右臂。如果一名演员同时操作两个木偶,则一手掌一偶人,拇指和食指兼顾左右手动作,有娴熟的技巧方能胜任。
木偶表演动作丰富,尤其手的动作,可细腻地表演出人物的各种动态。木偶表演时手有三种不同造型:一种是伸张状的手,这种手能表现例如捋胡子、带帽子的动作;一种是握拳状的手,这种手中间有一个孔,可以将各种各样的兵器套在其中,能把兵器耍得虎虎生威,兵器都是原样缩小的,样样俱全;最妙的是第三种手,手的各个关节在一根绳子的牵引之下能表演开合扇子、撑伞、拿书、写字、斟酒、烧香点烛、射箭、舞剑等各种动作。
木偶平底没腿,但是如果需要表演腿部的动作,例如骑马的时候,就将另外制作的双腿由演员配合操作表演跨腿的动作,称之为“配腿”或者是“配脚”。
木偶戏在唱腔、剧目、服装、表演等方面均与秦腔程式相同。因此,能演木偶戏的人也能登台演秦腔,尤其生、旦、丑的表演,仍保留着秦腔的古老动作方法。木偶戏的唱腔以西秦腔为基础。秦腔原本是流传于关中地带及西北大部分地区的一种艺术形式。据说我国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李渔来到张掖居住后,吸收张掖民间歌舞创立了西秦腔。
张掖杖头木偶戏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民间传奇、神话故事,现在流传的传统剧目有包公系列、杨家将系列、三国系列,所演的人物忠、奸、善、恶分明。木偶在艺人的操纵下可以表现喷烟、喷火、杀头、开扇、搬物等高难度动作。木偶艺人集唱、念、做、打、奏乐技艺于一身,体现了公众艺术的特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木偶戏受到的冲击很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木偶戏已逐步销声匿迹,时停时演。现在,剧团成员大多已故,技术全面的艺人唯邵学信一人,70多岁的老人只是偶尔在戏班串唱一折戏,10多斤的木偶娃娃耍起来对于年轻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老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问及老人儿女杖头木偶已经传了六代人,怎忍心失传?他们告诉笔者:“我们也是没有办法,民以食为天呀!学这个连肚子都填不饱,还不如出去打工呢。”为什么这种曾经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会遭遇今天如此尴尬的局面?也许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在如此快的生活节奏下,人们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观看,没有了经济效益,如此精美的艺术形式何以生存?
民间文化包含着民众生活方式的历史沉淀,当我们说要继承和弘扬民间文化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关爱保护和发展我们的生存环境和优良的生活方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根阶层的精神需求与信仰是一种如同水一样既柔且刚的力量,它能以其本真的面目重新回到它的原生地,回到我们的生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