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科集团创始人、CE0倪正东在微博里给出一组数据:2010-2012年,三年时间VC给中国互联网等相关领域投资大约150亿美元,中间超过一半的钱,都被创业者无效地烧掉了。2011年,应该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烧钱最多的一年。当年烧钱的兄弟们,很多人今天已经“光荣”了或者即将“光荣”。可惜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啊!
很多创业者在融到VC的资金后,会在第一年花掉募集资金的50%-80%,然后第二年把剩下的钱花掉。他们募资后会雄心勃勃地干三件大事:扩大办公室或者搬豪华办公室;涨工资,大幅招人;市场营销费用巨增。之后,他们又没钱了,并处在生死边缘。很多创业者,都会因为曾经花钱太快后悔!
有人批评说,北京的互联网圈整体氛围太狂热,整天都是概念、战略、圈钱……烧钱如烧阿房宫。互联网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必须重视三大死神――恶劣的合伙人(合伙还是结伙?);可怕的现金流(烧钱?);伟大的腾讯(小马哥沉默,后果很严重)。
公司花钱的目的是赚钱
徐小平:公司花钱的目的是赚钱。公司花钱去赚钱的秘密在于花出去的钱必须能够在钱花光之前就能赚到钱。不幸的是很多创业者常常会一不小心陷入青黄不接的境地,空悲切。
深圳市阿勒泰科技有限公司CEO薇妮:曾经多家VC找到我们,不过我们婉言谢绝。真正意义的创业,首要任务是发展核心业务,VC来得越容易,死得越早。
杭州乐港科技的CEO陈博:成熟的创业者,永远都让家里有余粮。在收入不确定的时候,要提前半年就去融资。
优米网优米学院项目主管周飞燕:前几天采访永乐票务创始人王仞,他总结创业多年最大的心得就是学会控制成本,把钱花在刀刃上,不该花的钱一定要死扣在口袋中。
北京儒意欣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靖:深有同感。作为一个创业者,前期我给自己的一个定位就是欠债者。
讲座网创始人胡安***:拿到投资后更要如履薄冰,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密切监测销售和市场反馈。绝不能大手大脚,财大气粗。
敏捷开发者、趴猫网创始人王龙:并不是一定要提倡白手起家,但起码流动资金的50%是自己赚的而不是100%是VC的,拿VC的钱那叫烧钱不叫花钱。
若邻网联合创始人兼CEO陈梦莎:创业公司的资金应确保未来2-3年可支撑,别只顾眼前花得爽,推进速度与现有资源应相匹配。
把钱认真地花出去
不过,也有人唱反调,据说周鸿曾指着博雅的创始人鼻子说“你拿到融资后公司的钱就不再是你个人的了,有什么舍不得花的”,于是,要价在万元以上的应聘简历也敢看了,高性能服务器也敢租了,营业额很快就过亿了……确实也有投资商逼着创业者花钱,会花钱说明你会做市场。
@slnbadwx:小公司能融来钱证明项目还不错有潜力,而融资的根本目的是扩大经营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团队和营销,就必然花钱扩大办公地,高薪纳贤士,就必然要扩大市场,这些必然的事情被说成是多余的,真不敢苟同,试问哪个公司发展不招人不租房不涨薪,VC们都希望融来的钱怎么花呢?
@半只青蛙:花钱太快,有投资人会说浪费,花钱太慢,有投资人会说钱都花不出去,事情肯定做不大……作为创业者,我觉得对得起自己良心就行了。
@布鲁斯的步伐:什么是公司?公司就是老板请一帮人按照设定好的目标花钱,把钱认真地花出去,该赚的钱自然来了。然而,大多数公司在开始运营后,老板看着部下花钱心疼,结果抠抠搜搜,钱没花到正经地方,只好破灭创业梦。
@北区青年:更多的创业者却苦于没有资金。VC以富人看待穷人的心态看待创业者,并不客观。
@戴维牛:我见到的一个企业2010年融资800万元,至今钱还趴在招行的理财账户里。财务上持谨慎态度的也不少见。
总之,VC会发现事实上钱多钱少对创业者同样危险。财务管理是CEo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会花钱比会挣钱要难。投资入不是创业者的赚钱机器
2013年1 1月27日,国内***订餐平台“饿了么”宣布已完成2500万美元C轮融资,领投方为红杉资本,其A轮投资方金沙江、B轮投资方经纬创投跟投。在该轮融资中,“饿了么”估值接近1亿美元。
“饿了么”由上海交通大学的4名学生在2008年创立,长久以来一直以高校外卖市场为中心发展。以发源地交大为起点,现已发展到12座城市,发展路径颇像当年的facebook从哈佛发展到全美的路线,而又因其创始人张旭豪有着和扎克伯格一样的年纪(生于1985年),甚至一样的英文名字(Mark),被视为创业圈的明日之星。
为什么一份单价不过区区十几元的外卖,入驻商家还都是传统夫妻店形式的小饭店,并且盈利模式至今不明朗,并无顶尖创意的网站,估值能近1亿美元?
有人开玩笑说:因为被隆重投资了。特别是互联网创业,没有投资,就没有创业。
不少年轻人确实抱着这样的想法:创业就是等着勾搭投资人掏钱。某创业大赛里面,一个团队从演讲到展示环节考B表现得十分好,到了问答环节:“你们通过什么方式盈利?”回答“融到100万”。不知可笑还是无奈,投资人成为创业团队的“赚钱方法”。其实投资人并不是最后给你产品买单的人,投资人是认同你团队的方向,投入金钱跟你们一起把项目做起来的“合伙人”,你们的区别是,投资人付出金钱,团队付出实际劳动。
有人预测,2014年,大批企业将面临电商洗牌,由不得VC。2013年全国B2C行业网站总数量达到3.2万家,电商行业的投资达到100多亿美元左右,所有电商加起来亏欠估计超过50亿美元,VC在2013年上半年或201 2年下半年投了很多公司,这些公司的价值会被砍掉三分之一。2014年不是一个上市年,而是一个淘汰年,一个生死年。创业要摆脱“小农经济”模式
作为国内首家定位于“时尚潮人”的电商网站,“YOHO!有货”2012年的盈利已经突破一干多万元,但最终要做大的目标还是最终推动了公司启动新的融资。
“经过了多次的讨论,公司管理团队终于达成了共识,要想公司做大,就必须摆脱‘小农经济’模式,启动D轮融资。”YOHO!有货副总裁钮丛笑说道。此前,YOHO!有货已经经历了三轮融资,分别是新加坡祥丰基金、鼎辉投资、鼎辉投资,以及贝塔斯曼的投资,三轮投资总额达到一千万美元。
更值得说的是,由于YOHO!有货还与银行有着良好的关系,此前仍可以拿到较低成本的资金,唯一不足的是,贷款的规模受限。
而在此之前,YOHO!有货仍然在为一件事情感到纠结――YOHO已经保持盈利且运行良好,是否还需要融资?钮丛笑坦言,从2012年开始,YOHO!有货就开始考虑外部融资,但却没有下定决心。因为融资的背后,则意味着原有的股份被稀释。既然公司发展稳定,又能赚钱,为什么还要牺牲股权去融资?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钮丛笑介绍,YOHO!有货的业务发展较为健康,现金流为3000万元,每年周转4圈,意味着用3000万的钱,一年时间赚了1200万元,年化收益达到了40%。尽管收益不错,但在钮丛笑看来,这种通过自身积累的方式根本无法满足电商快速扩张发展的需求,对于YOHO!有货而言,要想做大,必须摆脱“小农经济”。就必须借助外部资金。
钮丛笑介绍,YOHO!有货八成以上都是自主品牌,这些往往由小的企业或者工作室组成,资金等各方面实力较弱。而YOHO!有货的策略正是通过扶持这些创新的小品牌,来做大规模,而要扶持,则必须在资金,***策等方面给与这些品牌实实在在的支持。这也是YOHO!有货需要融资的根本原因。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三年来VC在中国互联网投资大约15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