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维崧临金文

广义而言的金文涵盖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以青铜器为主的器物铭文,可大略分为四种,即商代金文、西周金文、东周金文和秦汉金文。因金文以钟、鼎等礼乐之器为大宗,所以习惯上也称钟鼎文,承甲骨文而为古文字主流之一,是中国古文字重要组成部分。商代及西周早期金文象形意味较浓,多数笔画劲直而首尾出锋,带有与甲骨文书法较为接近的特点;间有笔画突出为肥腴的拖笔,富有装饰特色;章法上则以密集错综为常见(***1)。西周中晚期到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初期,金文结字与章法都呈现整饬肃穆的倾向(***2、***3),这也是青铜器铭文的顶峰期,《墙盘))《散氏盘》《颂壶》《虢季子白盘》《毛公鼎》《迷盘》等重器名器都出于这一时期。春秋晚期至战国,大小诸侯国多在文字上“玩个性”,渐趋文字发展之旁支,而秦系文字与周王室互为映照,遂成文字主流。其后,秦汉金文则表现出大一统之下特有的谨严端庄特征(***4、***5)。

清乾嘉时期金石研究勃兴以来,随着青铜器及其他金属器物出土的增多,金文书法逐渐成为书坛爱者日广的品类。但金文的存在形态是“雕塑式”的(铸刻),是经过书写、刻制、范铸等过程才呈现青铜器上的面貌,而今人所见,更是青铜器经历数千年泥土侵蚀、风化泐损,以及出土后的清理剜剔等修复过程所显现的状态。这就造成了对古时书写状态领会的千差万别,更何况大多数情况下的临写范本是拓片及其影印,去古更远。所以,后世的书写多有一种“揣测”的状态,若无深入的古文字学理解并深厚的书法功底,对金文的学习显然难解三昧。晚清以来金文书写上的代表性人物吴大潋、吴昌硕、罗振玉、黄牧甫、丁佛言、容庚、商承祚、蒋维崧等,乃至独辟蹊径的黄宾虹,都是古文字学家或学兼诗书画印的一代大师。学养高深的书家是师其“意”而不泥于其“迹”的,窃以为,金文在高度成熟的西周中晚期已呈现较为明显的书写意味,浑厚的起笔所呈现的藏锋特征笼罩了其后两千多年的篆隶书写体系,以上所列举的诸位名宿,概莫能外。

金文的书写大体可分两类:一是工稳典雅型的,以线条平匀、结体工整为基本特征,这一类作品较常见;二是追求“金石气息”的,以枯润对比叫显、夸张顿挫或掺入行草笔意为特征。第一类之书写,易出现的弊病是夹杂小篆笔法或字形,气息晚近;第二类的书写则不免以毛笔模拟斑驳残损的所谓“金石气”,于书写性有失。

金文书法欲典雅高古而不失笔墨情趣,乾嘉至近现代书家多有建树,代有其人,蒋维崧先生则是现当代的杰出代表之一。

蒋维崧(1915―2006),字峻斋,江苏常州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书法篆刻家。1938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史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学术委员、《汉语大词典》副主编、山东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顾问等职。

蒋维崧先生系统进行艺术研究,应从在中央大学学习期间选修乔大壮书法、篆刻课程开始,时在1936年。因为先生有早年书法、篆刻的基础,所以,一经乔大壮指点,技艺就突飞猛进,不久便成了乔氏最得意的弟子。先生的篆刻成绩引起全校师生的注目,当时任艺术系主任的徐悲鸿也赞赏不已,并请先生刻印。1939年,经潘伯鹰介绍为章士钊刻印,章氏曾以“作者篆刻擅巴蜀”的诗句给予赞扬。后来印艺益进,文化名流求治印者不期而至,声名由此远播。

乔大壮师承黄牧甫。黄牧甫重视取法吉金文字,“功在三代以上”,但直接以金文字法入印的作品并不多,而是融合古今、掺以书意,创造出独特而显赫于世的“黟山派”。黄氏门人弟子如易孺、李尹桑、冯康侯等,都在取法古玺、金文入印这一路上有不少作品,但乔大壮入印文字摄取更加广泛,印面构思更见精巧,把“黟山派”的光洁与圆融之风又往前推了一步(***6)。蒋维崧先生治印明显承袭了乔大壮先生的艺术主张,减弱了黄牧甫刀法的凌厉,但在保持“乔派”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在乔大壮印中,汉印式的和贴近黄牧甫较均衡布白的作品占相当大的成分;而蒋维崧印中,金文式的疏密对比较大的作品已成为主流(***7)。由于新出土的古文字材料越来越丰富,加上蒋维崧先生长期从事文字学研究,又特别喜欢和擅长金文书法,因此他在引金文入印方面做得更加自觉和彻底。

之所以用这么多文字探讨蒋维崧先生的篆刻艺术,是因为其金文书法后期居多,而早年,精力多放在治印上。试观其金文书法(***8),同篆刻字法是高度一致的,并且有明显的乔大壮篆刻字法影响。是以,窃以为,蒋维崧先生的金文书法,早期是“书从印出”,即他的金文研究与创作,是从其以金文人印开始的;而后是“书印互证”,这从其笔墨味十足而清爽劲健的用笔中可以得到印证。后来,蒋维崧先生到山东大学教书。从清代中叶以来,因为王懿荣、陈介祺等金石学名家的影响,山东学界多有研究金石文字的风气,丁佛言、王献唐等人俱是古文字学家且精于金文书法(***9)。氛围所在,蒋维崧先生不可能不受到这些学者前辈的影响,随着其古文字研究的深入和考古金文资料的大量面世,蒋维崧先生便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金文书法的研究中,最终形成自己雍容静穆而神清骨秀的金文书风。雍容静穆,来之于蒋维崧先生集数十年古文字研究的书卷气;神清骨秀,则是其篆刻功夫渗透出的金石气。由是,蒋维崧先生在金文书法上创立了自己的高标。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蒋维崧先生的“金石气”是典雅而内敛的,远师黄牧甫(***10)、近承乔大壮,仍属于“黟山派”对“金石气”的解读与映现。

学习金文,必然要在识读与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临习。从萌芽期的商代金文到最后辉煌的汉凿刻金文,蒋维崧先生均有深入临习与解析。其临写金文,从用笔上看,重视藏锋用笔的温雅感,对于早期金文线条收尾的锋芒进行弱化,而保留肥笔的书意;对于中晚期过于严整等宽的线条,增加粗细变化,加强表现毛笔书写的轻重起伏节奏。从结体上看,则是弱化方折,增加圆转变化;弱化结体的欹侧多变,使之端庄典雅。蒋维崧先生化“铸刻”为“笔墨”,丰富了线条变化和笔墨情趣,表现了书卷气与金石气的和谐统一,其所书“穆若清风”四字(***ll),似恰可形容其书风。

蒋维崧先生临写的金文,针对某一器一拓时,是形神毕肖的;当我们把多个临本放在一起看时,又会发现其笔墨间的共性。究其原因,是蒋维崧先生对商周乃至秦汉金文深入、广泛研究的结果,所谓博观约取,使个人风格与每一件临写的金文能自然融合。当然,这有着蒋先生数十年书法篆刻与古文字研究的修养为前提。作为初学或刚入门的朋友,我们学习金文还是要从蒋维崧先生对某一名帖名器的解读人手,逐渐深入,勿贪多,勿浮泛。

蒋维崧先生2006年去世,吾生也晚,又不处山东,没有机会感受先生的书艺氛围,仅因好篆刻,且尤喜黄牧甫一派,对蒋维崧先生金文也极崇敬。然写作此文,不免盲人摸象,凭一己之好而哕嗦如许,算得一晚辈聊表敬意。若能使一些同爱金文的书友略有所思,那就很开心了。本文对徐超先生的《崧高维岳》与刘绍刚先生的《蒋维崧临商周金文・前言》有所借鉴,在此致谢。

就此打住,祈识者教我。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蒋维崧临金文

学习

80例抑郁症患者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分析

阅读(34)

【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脑功能状况及大脑主要动脉血流频谱、血流速度的变化特点。方法应用中国深圳德力凯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EMS-9B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对8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检测分析。结果80例抑郁症患者脑功能状况及大脑主要

学习

东京语确立期的直接命令表达研究

阅读(33)

摘要东京语确立期在东京语成立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东京语的研究中,常常会遇到命令表达形式的相关研究。本文首先,从说话人的性别、社会阶层分析其中出现的命令表达的位相特征;其次,从说话人与听话人的上下级关系分析命令表

学习

美国打工族享受哪些福利(下)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美国打工族享受哪些福利(下),内容包括美国工人福利待遇最好的时代,美国居民有哪些福利待遇。美国打工族的工作福利除了医保和劳保外,享受有薪假期也是打工族主要的工作福利。美国没有强制性的法律规定雇主每年必须为雇员提供

学习

两种“天庆”两重天

阅读(28)

我国历史上,辽与西夏都有“天庆”年号,且都铸行过“天庆元宝”钱。辽天祚帝天庆年为公元1111-1120年,历时十年;西夏桓宗天庆年为公元1194-1206年,历时十三年,两者前后相差八十余年。两种“天庆元宝”却出于两个不同国度,两“天庆元宝”钱皆用汉

学习

忍冬属植物的栽培技术分析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忍冬属植物的栽培技术分析,内容包括忍冬种植一平米多少株,忍冬科哪种植物最好养。本文对引进的10种忍冬的栽培试验表明,其对土壤的物理性和pH要求不严,但在光照充足和土壤湿润的条件下生长良好。种子经沙藏处理后,在20℃时发芽

学习

从商业银行角度探究非利息收入的利弊

阅读(332)

本文为您介绍从商业银行角度探究非利息收入的利弊,内容包括非息收入与利息收入对银行的影响,中间业务收入与非利息收入的区别。近年来,金融自由化已经成为时代的大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出现了传统业务比重下降而非利息业

学习

临港产业园区产业布局评价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临港产业园区产业布局评价,内容包括临港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的通知,乐东莺歌海临港产业园区。《海洋经济杂志》2015年第一期1评价区域上海临港产业园区主要分为重装备产业区、物流产业园区、主产业区、综合园区、临港奉贤园区

学习

精神暴力:难以忍受的折磨

阅读(61)

李女士结婚15年了,独生女儿已经送进了寄宿学校,家里平时就她和丈夫两个人。从外表上看,这是个典型的城市小康之家:夫妻二人都拿着不低的薪水,穿着入时,举止优雅,在外待人接物十分得体。住在一个楼里的邻居们有时羡慕地议论:瞧人家两口子,就没红过

学习

智能小车自动寻迹控制系统设计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智能小车自动寻迹控制系统设计,内容包括智能循迹小车控制系统,循迹小车的控制系统设计。本文以Freescale-K60DN512P144为主控芯片,构建了智能小车自动寻迹控制系统。论文首先介绍了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其次对各个功

学习

刺探另一个“淘宝大学”:批量富翁在这里“复制”

阅读(44)

一个曾经连学生都招不上来的学校,如今却成为炙手可热的“淘宝大学”。2000多名学生网上创业,年销售总额超过2亿元,纯盈利约3000万元,80多名“90后”成了百万富翁。另类校长独创“淘宝学院”在义乌工商学院教室里,老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操作着

学习

CRH5型高速动车牵引技术的控制方法研究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CRH5型高速动车牵引技术的控制方法研究,内容包括分析crh2型动车组的牵引性能曲线,crh5型动车组辅助系统分析研究。CRH5是中国铁道部为实现中国铁路第六次提速中修建的高速铁路,整个列车组都高强度耐寒的特点。CRH5型车是组配

学习

李海超称“王”

阅读(57)

“对,我们就是专业的黄牛!我们是细分化的黄牛!”说这话的是上海车王认证二手车超市(CARKING)CEO李海超。他穿着白色的裤子套一件蓝白相间的POLO衫,显得特别有精神。李海超是一个幸福的人,17岁拥有自己第一辆二手车,到如今的车王,他把兴趣做成了自

学习

全球十大灾难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全球十大灾难,内容包括全球十大灾难电影,全球公认的十大后天灾难大片。毫无疑问,2010年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多灾之年,从年初的海地地震、智利地震到现在的印尼地震海啸,让人类饱尝苦难。同样,中国也未能幸免,玉树地震夺走了中国20

学习

圣诞节寻宝活动方案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圣诞节寻宝活动方案,内容包括圣诞节活动奖品清单,公司圣诞寻宝活动。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即将来临,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这一西方国家的重要节日,嘉兴市青少年宫将举办2009年嘉兴市青少年宫英语学员圣诞节派对活动。一、活动主

学习

简述书法雅言的妙处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简述书法雅言的妙处,内容包括书法雅言原文,书法雅言全文多少字。1资学简单地说就是“天分”与“学养”。天分是与生俱来的,人的天分高,接受能力强,有天生的领悟力和洞察判断力,容易达到一定的高度,这是后天难以通过各种渠道能够

学习

中原书法村:河南鹤壁淇县泥河村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中原书法村:河南鹤壁淇县泥河村,内容包括鹤壁市淇县泥河村俯瞰图,鹤壁淇县泥河村民间艺术。2006年6月,泥河村被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联命名为“中原书法村”。在鹤壁市淇县书法文化产业展销活动现场,记者看到,泥河村的数十

学习

浅析欧阳通书法的继承和发展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欧阳通书法的继承和发展,内容包括欧阳通书法与欧阳询区别,欧阳通书法结字特点。欧阳通书法的来源,并非是墨守家规,而是在家法的基础上借鉴了南朝的笔法,更加注重了南北书法的融合,南北书法的融合,也在欧阳通这里得以发展。不

学习

英雄书法家徐洪刚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英雄书法家徐洪刚,内容包括徐洪刚书法作品,徐洪刚书法家。我和徐洪刚认识,并非偶然。明人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我和徐洪刚相识、相知、相交,都是因为我们都爱好书法结下的缘。近

学习

全国第三届少年书法大赛硬笔作品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全国第三届少年书法大赛硬笔作品,内容包括少年中国说书法硬笔,第一届全国硬笔书法比赛作品集。点评硬笔书法要想达到至高的境界,必须面对古人,面对古帖,这是硬道理。安徽舒逸同学的这幅硬笔楷书作品恰恰说明了这一点。此幅

学习

书法者,心法也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书法者,心法也,内容包括书法心法,书法即心法。时间:2012年3月16日地点:书谱社采访人:彭再生张培元,字抱一,法名常煊、无量,号未央、鹤堂;别署永乐公(因师承永春、长乐之学,合而纪之)。生于闽南张氏大夫门第。初师从郑春松,修书画篆刻。

学习

康有为不同时期的书法特色

阅读(48)

数年前,《中国书法》杂志社主办的题为“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的评选活动,经过专家及法爱好者的投票评选揭晓,以票数名次排序如下: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于右任、、沈尹默、沙孟海、谢无量、齐白石、李叔同。对于书法及收藏爱好者而言

学习

“展厅文化”背景下书法展示方式的变化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展厅文化”背景下书法展示方式的变化,内容包括书法作品的布局展示,书法作品展厅展示特效。【摘要】从书法在当代作为“展厅文化形态”这一思考原点出发,通过对展示方式的差异的重新检讨,将当代书法展厅文化现象置于一个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