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哲学思想,虽非针对生态文明而为,却有着浓郁的生态文明色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理论建树。“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道法自然”的生态秩序和“返璞归真”的生命态度,是其和谐生态的三大基石。
生态和谐生态伦理生态秩序生命态度十报告明确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指出,要“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从国家层面意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现实的建设力度显得势在必行,然理论的建设高度也应并行不悖,《老子》的生态和谐理论应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大有裨益。《老子》的和谐生态理论主要体现在“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道法自然”的生态秩序和“返璞归真”的生命态度三个方面。
一、“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
(一)“道生万物”的生态观念
一是道生万物。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根。“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在此,“道”作为本体存在,具有混元归一、先天地生、***不改、周行六虚的特征,是万物的本源。
二是万物一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一”,一者,太极也;太极分而为阴阳,即所谓“一生二”;阴阳交互感应而形成既阴既阳的和,而有阴、阳、和,即所谓“二生三”;万物就是由阴、阳、和三者交互感应和合而成的,即所谓“三生万物”。老子这种主张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周易》所谓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的宇宙生成***式有相通和一致之处。《淮南子》也说:“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而成的,人也是万物中的一物,这是道家宇宙演化的基本论调。
(二)“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
一是万物平等。既然自然界和人类在本源上是一致的,那么人与自然万物则如一母同胞,是相互平等的。北宋思想家张载提出的“民胞物与”就是这种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实质上是生态伦理上的“万物平等”思想。
二是物无贵贱。“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天、地、人、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不过是天地万物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所以,物与物之间本无高低贵贱的差分。庄子明确表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物是物,人也是物,人只是天下万物中的一物。既是物,人并不比其他任何物更为高贵。万物天然齐一,万物自然平等,每一物有每一物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任何一物并非因为有利于他物或有利于人而存在。弱肉强食却破坏这种生态环境,导致了“绿色惩罚”,诸如疯牛病的产生、***的爆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都是生态遭受破坏后的自然报复和惩罚。
(三)“道尊德贵”的理性自觉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是创造生命和教养生命的东西,有了“道”和“德”才能有生命,在生命的成长中,“道”“德”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自觉意识;同时,“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是核心,德是派生的,德是随着道决定的。“道尊德贵”,“道”受尊崇,“德”被珍贵,无加干涉,“纯”任自然、顺其本性。惟有性真如此,自然之道才能臻至理想的境界,具有最大的“纯”美性。“道尊德贵”,顺应自然,推动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生态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二、“道法自然”的生态秩序
(一)“道法自然”的生态原则
首先,“道法自然”表现了老子的自然生态观。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自然、天地万物(包括人类)作为统一整体的自然存在性,其生态智慧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整体境界。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是一种在功能与过程中存在的法则。老子讲:“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就是因为他们不自私其生。不自私其生,就是“自然”;相反,自私自利,就是不自然。其次,“道法自然”体现着老子的“无为即自然”的生存哲学。“道法自然”暗合着“无为而治”的存在立场与“自患”意识。“自然无为”是由“道”推演出来的老子生态智慧的基本立场,《老子》告诫我们:“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把无为当作为,把无事当作事,把无味当作味。道自然无为,人道应该遵从天道,顺应自然,方能“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充分地表达了天地自然无为状态与和谐本质,对人类无限膨胀的工具理性的邪恶智慧做出无情的揭露。而生态危机、全球环境恶化正是在一种与“无为”针锋对立的近似“乱作为”的观念体系下产生的,全部是在背离这种“无为”的外在形式,以一种“征服的”的态度对待自然,并以此为“现代化”的荣耀,实在值得令人深思。
(二)“利而不害”的生态规则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这应成为人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自然规律是利万物而不害万物,圣人效法自然,乐于奉献而不索取。这就是老子辩证思想的点睛之笔,告诉我们无论是为***治国,为人处事,都要遵循“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的原则,这样才会天长地久,这样才能达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道治境界!我们应爱护自然,呵护环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一山一水皆有意、一草一木均含情。
(三)“天人合一”的生态目标
“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在现代“征服自然”和“主宰世界”的意识,导致出现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的当下,逼迫人们树立“天人合一”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才有可能使人类摆脱困境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天人合一”的生存哲学,是关乎人的存在的基本意义的智慧学说。其一,“天人合一”强调“知天”与“畏天”的统一。“知天”,指人掌握自然规律;“畏天”,指人对自然界要心存敬畏。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对抗的力量,人定胜天要不得,“知天”和“畏天”要统一。孔子在《尚书・大传》中以和子张对话的形式阐述“仁者乐山”的道理,指明“万物已成,百姓以食”,这种和谐来源于对自然界的尊重和敬畏。其二,“天人合一”提倡“仁爱自然”。庄子主张关爱生命,提出“泛爱万物,天地一体”;《淮南子》又说:“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指出农事活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按照节气从事农事,充分遵循生态规律。仁爱自然要尊重自然。尊重自然,注重保护和爱惜土地资源,合理从事农业活动。崇尚自然,让自然造福于人类。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便是体现“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伟大实践。其以“道法自然”的原则进行工程建设,以“仁爱自然”的心态实施河流管理,利用天然地形,顺其河势,因势利导,无筑坝,没有大规模的工程改造,因而未损害河流的地貌学特征,保持了水文和生态意义上的河流连续性,泽被“天府之国”逾两千余年。
三、“返璞归真”的生命态度
“天人合一”是老子的生态文明标志,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如果说“遵道”是顺应自然规律并与之和谐相处的话,那么,“贵德”就是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到人际和谐的实践中去,这其间“返璞归真”的生命价值取向显得尤为重要,“返璞归真”同时也彰显着老子的人生生态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其人性根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为其行为表现,“处雌守柔,谦让不争”属其道德基础。
(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人性根源
贪婪是社会不和谐的诱因,老子认为天道无私,人的本性应当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孔子重“文”,老子重“质”,外表呈现纯真,内心保持质朴,减少私心,消除欲望,生活自然无忧无虑。然“大道废,安有仁义;智慧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合,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贞臣。”这充分说明了人性是不断被异化的,其间违背了人类素朴无私的自然本性。世俗人性的奸诈虚伪、自私多欲不仅造成生态破坏,而且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和身心失衡等,破坏社会的和谐发展。清心寡欲是老子的养生哲学,清静无为是老子的***治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用烹饪小鱼来比喻***治清明,烹饪小鱼是最忌翻挠的,因此老子提出“清静为天下正”,同志也曾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讲话中要求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正是此理。
(二)“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行为表现
不知足是人性的软肋,极容易出现行为上的贪婪无度。所以,佛家称贪、嗔、痴为“三毒”,是人类罪恶的根源。老子强调要保持心性的平和、中和与调适,基本态度是“知止”与“知足”。“知止”,即知人的认识以至于人的能力、人的行为的界限、限度。老子说:“知止不殆。”又说:“知止可以不殆。”。庄子更为明确地指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人要不使自己入于危险之境,一定要知晓自己行为的限度。“知止”之外,道家还讲到“知足”。“知足”,即知晓满足。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因为行为不当,而会招致各种各样的祸,但各种祸中最大的祸则在于“不知足”。所以,老子讲:“知足不辱”,“知足”者不会陷于屈辱。又讲:“知足者富”,懂得“知足”,才是一个富人。富人并非一定非常富有,而是有一种“知足”的态度。
(三)“处雌守柔,谦让不争”的道德基础
谦让是人的美德。“天下之之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认为,在自然界,柔弱的事物往往更加具有生命力,而刚强的事物则往往容易被毁坏,讲“柔弱胜刚强”,表明了老子贵柔戒刚的思想。“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赞扬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有两种品质,一是利万物,二是不争。人向水学习,就应当“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利万物而不争,这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也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参考文献:
[1]诸子集成・老子[M].上海:上海书店,1996.
[2]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罗安宪.道家关于生态文明的智慧[J].探索与争鸣,2013,(8).
[4]朱平安.老子的和谐社会思想[J].黄山学院学报,2010,(1).
[5]苏双平,盖志毅.道家生态智慧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契合[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4,(6).
[6]张文树.正义: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试析《老子》生态和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