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惊情四百年(Dracula)》是一部阴森诡异的吸血鬼传说,同时也是一个凄美感伤的爱情故事。吸引打动我们的,也许正是该电影将两者新鲜奇妙地组合在一起。该片巧妙运用古今两段叙事手法,将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情感贯穿古今。作品古今穿插的同时,还伴随着伦敦和罗马尼亚两地切换,不仅将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情感贯穿古今,穿越不同地区,还达到陈述真爱不会因时间地点的切换而改变的目的。
[关键词] 吸血鬼;背叛;转世;上帝
一、影片情节简介
公元1462年,土耳其人入侵君士坦丁堡,并威胁到整个基督教。罗马尼亚大将***德古拉伯爵(加里·奥德曼饰)临危受命征讨,不料就在他获胜之时,城内谣言四起,盛传他已战死沙场。他的妻子伊丽莎白(薇诺娜·赖德饰)因悲痛欲绝而投河自杀,班师回朝的德古拉看到的只是妻子的尸体。由此他迁怒于上帝,从而化身投入邪恶势力,以吸食鲜血延续生命,成了一个永远不死的吸血鬼。四百年后,故事辗转到了1897年的伦敦,年轻律师强·纳生(基努·里维斯饰)受命到罗马尼亚特兰斯瓦尼亚属地的德古拉家族城堡去办理这位贵族后裔在伦敦的地产手续。为此,他将与未婚妻——美丽的米娜分离。德古拉城堡的主人公正是已化为吸血鬼的德古拉伯爵,他发现米娜与伊丽莎白惊人相像,认为米娜就是伊丽莎白的转世再生。他决定找到米娜,找回那一份遗失了400年的真爱。
《惊情四百年(Dracula)》是一部阴森诡异的吸血鬼传说,同时也是一个凄美感伤的爱情故事。吸引打动我们的,也许正是该电影将两者新鲜奇妙地组合在一起。该片巧妙运用古今两段叙事手法,将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情感贯穿古今。作品古今穿插的同时,还伴随着伦敦和罗马尼亚两地切换,不仅将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情感贯穿古今,穿越不同地区,还达到陈述真爱不会因时间地点的切换而改变的目的。
二、吸血鬼电影两大主题
有关于吸血鬼的题材,历来为西方国家所津津乐道的题材之一,也存在着大量相关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而传说中吸血鬼的起源之一,即德古拉,又译作“德库拉”“德拉库拉”“德拉克拉”“达丘拉”“卓九勒”等又是其中最著名的。因着德古拉最早出现于中世纪欧洲的吸血鬼文学中,所以很多吸血鬼大多背景都是在中世纪的欧洲,再加上标准吸血鬼总是住在欧洲中世纪那种哥特式古堡里,大都能活个几百年几千年,而且吸血鬼又是超级怀旧主义者,所以总让人联想到欧洲那个残忍野蛮的黑暗时代。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文学影视作品中很多经典都以爱情为主旋律,不过大都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恨别离空悲切求不得等等之爱。该片选取的角度是吸血鬼和转世后的爱人跨越400年超脱生死的爱。正如张爱玲曾经所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正义,这个词出现的对立面永远是邪恶。就像最简单的一个道理,一个班级中如果没有所谓的坏学生,就没有了所谓被标榜的好学生,对比也好,事实也好,他们永远是同时存在的,是对立面。该片中的德古拉以丑陋的老人出场,又以即将枯朽的白发魔鬼湮没。而这整个的过程里,他曾经是挥斥方遒英勇杀敌的的王子,亦是伦敦大街上气宇轩昂与米娜搭讪的绅士,又是那个情正浓时坦露“我跨越时间的瀚海来寻你”柔情无限的千古好男人……这样一个被加里·奥德曼演绎得让人不得不爱亦正亦邪的主人公,如何与那个与上帝为敌黑暗的领导者吸血鬼联系在一起呢,而事实上,对于女主人公米娜而言他是吾爱,而对于芸芸众生而言,他真的是自私至极残忍杀戮的吸血魔鬼!
三、作品中人物的关系
(一)故事的明线:女主人公米娜和基努·里维斯扮演的英俊小生纳生的单纯之爱
纳生(基努·里维斯)在片中演绎的是一个年轻有为律师,面目清秀,为了事业可以义无反顾暂时离开挚爱,因为年龄的局限性,遇到城堡***OSS招架能力有限,不小心被看了女友的照片惹***OSS追忆过往想起死去的前女友后又被其囚禁无力逃脱。在***OSS逼迫之下写了信,都没整个暗码摩尔斯码什么的让女主人公心领神会赶紧去救他,也因此才能有了后来的故事。这条明线发展到后来是米娜和纳生的结婚,于是催生悲痛欲绝的吸血鬼德古拉干坏事,也因此才有了后来的覆灭。不得不说,基努·里维斯有着王力宏在《色·戒》一样的单纯和稚嫩,这种男配角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男主角的发挥更成熟有力又游刃有余。导演在这一点上的安排还是很有讲究的。
(二)故事的暗线:女主人公米娜和吸血鬼德古拉之间冥冥中注定的爱
电影的开头是哥特式建筑背景下中世纪的欧洲宫廷,爱之深的王后伊丽莎白,即米娜前世和德古拉伯爵(伯爵称谓意味着他还是正常人类)战争在即,无限恨别离,激吻好几次,让只看了一遍影片的我,恍惚中以为这片子就像《勇敢的心》或者《斯巴达克斯》一样,接下来战争场面恢宏壮大,充斥着黑暗、残忍、杀戮、血腥,没想到,该片讲的战争是信奉上帝的人们与背叛上帝的吸血鬼德古拉之间的战争,向往光明的人们与黑暗势力之间的战争,声响不是很大,但依然充满着惊悚、恐怖、黑暗、血腥等前面提到过的东西,甚者是灵魂上的恐惧。故事进行当中,德古拉飘荡在世间400多年后,在剑指上帝,饮神之鲜血,以世间难容之大恶来为挚爱复仇400多年后,上帝仍没有用雷将其劈死,反而让其拥有超强法力,伴随他的除了以鲜血维生的诅咒和罪恶,更有漫长无尽的黑暗凄凉。正在这时,上帝又给了他光和希望——照片里宛若转生后的伊丽莎白的米娜,紧接着是不断的寻找和被寻找,在经历了选择、激情与背叛后,这条暗线背景下男女主人公回归明线里的正邪交锋,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米娜和德古拉的爱、德古拉的灵与魂都达到了完美统一。
四、引发的思考
(一)信仰的力量
该片的基调实则是对基督耶稣、上帝的膜拜,虽然一开始并不理解为什么德古拉剑刺十字架时,十字架会血流成河,直到鲜血流淌到了已然死去的伊丽莎白的身边。渐渐的对该片有了全局的把握以后,才大彻大悟导演的真正意***之所在。上帝,永远存在,剑刺十字架,实则是他背叛了上帝,亦是他的灵魂背叛了那个肉身的自己。背叛上帝后的身躯永远不死,却需要用鲜血才能维持,但背叛上帝的灵魂却一直在做着世间难容之大恶之事,直到最后一刻被救赎。
这世间之所以存在着无穷多的善与恶,不是上苍(把上帝、神之类的信仰都概括为上苍吧)不管不顾,而是善恶之间总需要一个过程,一个发展的桥梁来维系,而这个桥梁就是信仰。有正义信仰的众生总能驱恶扬善,生生世世坚持着正义美好的东西,无论那些恶要多久才能离开多久才能被打败,无论这过程有多么苦,信仰始终存在于正义人们的心间。中国人,太物质化了的中国人,太现实化了的中国人,有的时候,缺的就是一种叫做信仰的东西。
(二)坚持与放弃
无论是战争前的久久不愿离开、战争凯旋归来之时面对亡妻的绝然、守在寂寥城堡嗜血的400多年间、看到转生伊丽莎白照片的一刹那、复又见到米娜的假装从容、被烧老窝补充能量逃离路上的心心相吸,还是最后一刻死在米娜怀里的醒悟,这整个的过程里,德古拉都是在坚持着内心里最真挚的爱,这份爱不因时间的变化而减灭,也不因米娜的离开而放弃,更不因现实的阻力而放弃。问世间,有几人能如此执著?问苍天,永世不得超脱的坚守,究竟是为了自己内心的那份情谊还是为再次见到爱人那一抹微笑?
(三)今生与永生
时间是条河,我们都是沿着时间之河行走的人,走不动了的时候就选择一个河岸边永远安眠,带着所有的爱与恨离开。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部科幻小说,说的就是一个永生不死的人,沿着河边不停的走,遇到喜欢的地方喜欢的人就驻足停留几十年,直到身边人都垂垂老矣之时,他再选择离开故地继续沿着河边行走。就这么过去了几百年,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他不断地去认识相处相爱再看着爱的人离开,他却不能陪着她们一起,眼睁睁看着活在今生他爱的人们含笑离开却无能为力,放任自己破碎的心孤单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原来这种永生才是最令人难过的;原来,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世上还有爱着自己的人会回忆你会怀念你,也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德古拉选择的是一条靠鲜血维持生命所谓永生的路,外表可以随法力随心支配,要么像位耄耋老人,要么年轻英俊风流倜傥,加上本就充满忽冷忽热气息的加里·奥德曼的演绎,使得让人既爱又恨的德古拉轻而易举的走进了观众们的心里。他那么执著而又卑微的活着,古堡里墙上的影子正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自负的外表下怯懦的内心,虽想与人靠近,却又在伸出手的一瞬间缩了回来……影片的结尾,以一个吸血鬼的本色,他原本可以用法力打败所有人,但导演却安排他仿若弱不禁风,只需杀魔大夫一剑便倒地躺在女主角怀里即将死去……也许,是他自己也选择了这条路吧,结束了永生,意味着自我救赎,毕竟真爱已觅,不枉一死了。
五、结 语
如果不是同事的极力推荐,我想我可能从来也不会看这部电影,因为它所涉及的哥特风格是我一直比较害怕的惊悚和恐怖。在忐忐忑忑恍恍惚惚之中看完了这部电影以后,才发觉它所带给我的触动很多,因为我真的是用心在看,所以每一个镜头每一句话,我都在细细品味仔细斟酌。
哥特风格电影,因其所处背景大都是魔幻古堡,或黑暗寂寞之处,这种背景下的人物通常都会受环境所染,极易纠缠于神圣与魔鬼的角力,深陷于魔欲关系之中无法自拔。该片男女配角纳生和露西都分别在不同时期受到妖媚和狼人的蛊惑。纳生于城堡之中与三名妖媚纠缠不休,似真亦幻久久出不来,直到最后意志力战胜了诱惑使得他得以安全脱离。露西则是成为魔鬼的骈妇,日日笙歌,直到旁人发现了她的怪病与异样,她才被挽救回来一命,虽然最后的结局亦是她成为吸血鬼,继而被毁灭。面对内心最原始的欲望,一个逃离一个毁灭,两个人的明显对比,显现出的是我们每个人面对欲望的不同解读。人之所以为人,大概是人在面对诱惑,面对欲望的时候,懂得如何自我救赎吧。
[参考文献]
[1] 苏耕欣.哥特小说: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法]J·德比奇.西方艺术史[M].徐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3] 戴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苏耕欣.吸血鬼小说——另类自我化的挑战[J].外国文学评论,2003.
[5] 黄楠竹.好莱坞恐怖电影中的怪物吸引力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6] 陈姝霖.人与僵尸的坚贞爱情——评《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J].电影文学,2008(15).
[7] 姜雪,颜晓川.解读吸血鬼文化的历史演变[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作者简介] 苗宁(1978— ),女,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哲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西方吸血鬼文化角度评电影《惊情四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