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范文第1篇
一、读背环节——营造诗歌“场”
余老师教学的第一板块为读背环节,让学生通过“五读”自然成诵。“一读”为素读,对学生没有任何要求和指导,接下来四次读均有不同角度的朗读指导。“二读”为放缓语速读,“三读”为旋律交替式读,时而用平稳深沉的旋律,时而用乐观亮丽的旋律。“四读”采用心灵独白式,指导学生压低嗓音,用细微的声音表达内心的独白。“五读”为交流谈话式的读。因为这首诗是作者普希金写给邻家女孩的赠言,所以余老师指导学生互相说这首诗。学生饶有兴趣地“说”起来,接下来的背诵水到渠成。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没有一句讲解和分析,只是多角度训练导引学生的朗读,这种看起来很简单的训练方式,却暗中提供了多种情境。首先放缓速度,用心去体验;然后或深沉或昂扬地去表达这种体验。可以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记在心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遇到挫折的时候,轻轻地握一握拳,在心中背诵这首诗;可以作为安慰别人、鼓励别人的赠言,亲切地说给他们听。在这些提示下的多次反复的朗读及背诵中,一个诗歌“场”悄然出现,包围了师生,也包围了在座听课的每一个人。这个“场”的核心不是教师,不是学生,而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用不同的形式传达出来的那首小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二、听记环节——丰厚诗歌“场”
用扩读连读的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现代诗歌教学的课堂容量,是余老师倡导语文教学要有“厚实的积累之味”的具体体现。余老师用最简约甚至最原始的方式——听记,为学生提供了三首诗的节选:
我的心海涅
我的心,你不要忧郁,把你的命运担起。冬天从这里夺去的,新春将会交还给你。
因为向往汪国真
因为向往,所以选择了远方。因为无可依靠,所以必须坚强。
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之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这一环节中,有几个场景尤为动人:第一,入境。余老师一句一句美美地读,学生一句一句认真地记,三首诗的内容在一听一记中慢慢传递,师生沉浸在诗境之中。第二,入情。全班齐声吟诵,三首诗蕴含的情在昂扬澎湃的声音里慢慢聚拢。第三,入理。余老师把普希金的小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与补充的三首诗歌片段放在一起,请同学共同回答课文导语中的问题: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要自信、要乐观、要充满期盼、要勇于面对……四首诗所蕴含的哲理与学生的思考、感悟交接碰撞,并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出口来抒发。
在“入境—入情—入理”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最初营造的诗歌“场”不断丰厚。首先,老师的激情朗读刺激着学生对诗歌体验的生成。另外,学生的倾听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体验活动,这种体验伴随着“写”这个活动,情境体验不断丰厚,由普希金到海涅,再到汪国真和王家新。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其实最容易把学生带入诗歌情境,而且这情境是依托学生所记下来的文本再创造的,体验更真切。其次,从“入情”到“入理”,是学生模糊的内在体验得到明晰和深化的过程,是一个从意会到言传的过程。如果说循环复沓的诵读使学生对诗歌的感情不断升温,那么,生生之间理性的表达使同学们对这组诗歌的情感体验达到了极致。这样,诗歌“场”由小向大,由内向外,层层延展,灵动而丰盈。
三、写话环节——延续诗歌“场”
模仿创作在诗歌教学中难度较大,因为语文学习中知识能力的迁移不是立竿见影的。不是学了一个典故,学生就能用典故去写诗;不是接触到了移情,就能训练学生运用这种手法。初一的学生更是如此。但是这节课最后一个环节是“写话”,简单可行的诗歌语言学用模式,巧妙地降低了难度,给学生提供了读写实践的机会。此环节中教师的诗情示范、学生的诗意表达以及作业的布置都紧紧扣住诗歌文本及文本传达的情与理,使得本课经营起来的诗歌“场”从个体到整体,从课内到课外得以延续。
(一)教师的诗情示范
师:我读一段话给大家听一下。你们看这段话有什么特点?(比喻、引用)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不要愤慨,面对寒冬呼号的阴霾,耐心地把春光等待,等春的光辉开始闪耀,回想一下,冬天也非常可爱。
大家写几句话,要求引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一句诗。
(二)学生的诗意成果
生1:我引用的是“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困难来临时,不要气馁,我们要有勇气自信地去面对困难,在无法打败困难时,不要心急,我们要冷静,寻找方法,打败困难。在被困难击倒时,也不要悲伤,我们要坚强起来,重新面对困难,击败它。
生2:我引用的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必须镇静,坚强地坚持吧,快乐的日子不远了。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路上却全是坎坷,坎坷都是瞬息,只要坚持,一切都会过去。
生3:我引用的是“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无论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一定要冷静、乐观地面对,相信战胜困难后,一定会有收获,一定会有快乐,绝不可以半途而废。相信吧,幸福的日子将会来临。
生4:我引用的是“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天空是灰浊的,光景是黑暗的,但是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所以步伐从未停止,因为从心中看见过皎洁的世界,它散发着烛光,耀人眼,夺人心,每当遇见分歧的路,我不会犹豫,更不会停下,有的只是奋起直追的脚步和冲破黑暗的力量,还有一片蔚蓝的世界。
(三)作业布置
师:请同学们修改、润色、定稿自己的这一篇小小的作品,写成微博式的、名言式的片段,然后把所有同学的文章积累起来,作为咱们班此次学习风貌的展示。
积累运用是诗词教学的最高境界,而书面表达是积累运用的主要形式之一。“情动于衷”理应“发之于外”,也许课堂上学生的作品有些幼稚、有些浅显,但是这无关紧要,因为学生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由普希金、海涅、汪国真、王家新、余映潮构建起来的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诗歌“场”,以自己源于灵魂深处的本真的体验和生发,成为这个“场”的一分子,并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势,把“场”中的浸染带向远方。
“场”,本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十九世纪提出的一个有关电磁学的专业名词,后来不断向其他学科领域渗透,出现了众多的场概念,比如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出现“教育场”: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质和社会环境四者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相互交换而形成的时空统一的、多维的、动态的教育整体存在形态[1]。把它聚焦在课堂,不难看出,“版块”是余老师课堂教学线性设计的几个组成部分,而以上所述的诗歌“场”,是教师、学生、诗歌以及“诗歌之气”与“师生之气”水融形成的氛围和力量共同构筑起来的教学整体。剖析余映潮老师的课例,就是想借助他清晰的三板块教学设计,带领读者走进现代诗歌教学的诗歌“场”,领悟这个“场”如何营造,如何丰厚,如何延续。唯有如此,才能在诗歌教学中守住这个张力十足、磁性十足的“场”,层层推进,步步加温,才能让经典诗歌“使人情动心沸”的魅力。
参考文献
诗歌范文第2篇
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比任何一种文学形式都出现得早,比任何一种文学体裁领时代“”的时间都长,它是高雅的艺术,能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表明作者情感心声,阅读诗歌还能陶冶情操。从古到今,诗歌一直活跃在文学舞台上,在中学课本中,诗歌占有很大比例,在各级各类语文考试中,诗歌一般要占到15分左右甚至更多。但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教学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本人查阅了大量资料,汇成此篇,望对语文教师有所启示。
一、诗歌基本常识
(一)什么是诗歌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诗歌,泛指各种题材的诗。”其它资料的定义各有不同,有的还对诗歌下了一个绝对的评判标准:不押韵者绝非诗歌。本人汇集不同资料的观点,作了如下归纳:诗歌,是与散文、小说、戏剧相并列的、具有一定节奏韵律并分行排列的、主要以凝练、形象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诗歌的发展
诗歌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一个萌芽、产生、发展的过程。《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砍伐竹子,用它制作弹弓,弹弓装上土丸射击鸟兽,从而获得食物。)被认为是原始社会二言诗之始;《诗经・有骈》“振振鹭、鹭、鼓咽咽、醉言归”是三言诗之始;《周易》“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四言诗之始,以至于五言、六言、七言……到十一言诗等。字数由少到多。
随时代的发展、变化,诗歌从不定型发展到基本定型。从上古时期的歌谣,发展到奴隶社会的《诗经》,依次到战国时期的《楚辞》、秦汉时期的《汉赋》、两汉时期的“乐府诗”,又发展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于今天的新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种发展变化是相当大的,但又不是截然分开的,各种诗体并存。它们各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巅峰。清赵翼在《论诗》中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三)诗歌的分类
我们平常所说的诗歌包括诗、词、曲,下面分别简要谈谈:
1.诗的分类:可从多个方面进行分类。
(1)按产生的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沿用了唐代时的分类。唐以前的诗称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句式大体整齐,有一定节奏韵律,但在句数、平仄、对仗等方面没严格规定,可算自由诗。按每句字数分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各句字数不等)等。还包括楚辞和乐府诗。近体诗是指定型于唐并盛于唐的格律诗,在句数、字数、对仗、平仄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为区别于过去的非格律诗,称格律诗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新诗:是时倡导的以白话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它在表现形式上十分自由,没有句数、字数、平仄要求,只需用凝练的、具有一定节奏音韵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2)按题材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咏物诗、咏史诗等。
(3)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说理诗等。
(4)按表现手法可分为:托物言志诗、借景抒怀诗、写景状物诗等。
2.词的分类。词萌生于南朝盛于宋。开始是用来为乐谱配词用于歌唱的。为谱配词叫填词,填词所选的调子叫词牌,如“水调歌头”、“念奴娇”等。它后来成了与音乐失去联系的一种文学体裁。填词时为点明题旨,多在词牌下另标题目,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沁园春 雪》等。
3.曲的分类。曲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宋、金时北方产生了新的乐曲曲调,发展到元代,形成了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包括小令与套数;杂剧是可演出的戏曲。流行于南方的叫南曲,唱的叫南戏。
小令一般常以一支曲为***单位,只有几句到十几句,必须按曲牌规定的字数、平仄、韵脚填写。如《山坡羊 潼关怀古》;套数又称套曲或散套,是成套的曲子,由两支或两支以上的曲子组成,其组成有一定的规则。
杂剧是戏曲,有唱词、科介、宾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一般分四折加一个楔子。一折相当一幕,楔子在开头或四折中间,相当于序幕或过场。全剧由科介、宾白、唱词互相配合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角色有旦、末、净、丑。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四)诗歌的主要特点
各种诗歌样式,都具有一些共同特点:1.情感强烈;2.语言凝练;3.有节奏和韵律;4.以形象反映生活;5.根据节奏和音顿分行排列。这些教师们都能把把握,下面重点说说诗歌的意象、意境,因有的教师比较模糊。
意象和意境,是文学作品中的两个不同而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所谓意象,就是创作主体为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而选取的一种客观物象,即艺术形象;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二、关于诗歌教学
不少老师认为诗歌不好教,学生学习诗歌兴趣不浓,考试时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有:诗歌教学脱离诗歌特点,没很好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美的赏析,而是教师费尽口舌地对一首诗全面分析讲解,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歌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没能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反而对干巴巴的讲解感到索然无味,逐渐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诗歌教学如何进行为好呢?
(一)抓住诗歌本身的特点并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好教学目标。一般应让学生掌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情感、艺术手法(包括字词活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韵律节奏等),至于诗歌的平仄可不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二)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兴趣和能力。教学诗歌最基本的策略是诵读,古人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要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其音乐美,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思想情感。诗歌鉴赏的最大诀窍在于找好切入点。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住诗眼切入。所谓“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表达中心的词句。一首诗,并非字字珠玑,往往就是一两句话甚至一两个字,就会使全诗熠熠生辉。
2.从语言风格切入。诗歌的魅力就是语言的魅力。学习诗歌就是要唤起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把他们的关注力集中到诗的语言本身。
3.由意象切入意境。比如舒婷的《致橡树》中选取木棉和橡树两个主要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爱情观,而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却用了相对的几个意象来表达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爱情观。
4.抓住标题中的关键字切入。如题目中的“愁、怨、恨、送、别、忆、赠、吟、怀、寄”等等。这些字词直接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情基调。
诗歌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诗歌 标题 诗类 增删调换 建模
在阅读诗词的过程中,不少学生不重视诗歌的标题,对标题一扫而过,或者干脆就不读标题,径直读诗。其实诗歌的标题传达了不少的信息,重视标题,认真阅读标题,能帮助我们明了诗歌体裁,初步把握诗歌内容。
一.读题明体裁
很多诗的标题就明确告诉了我们诗歌的体裁,是古体还是近体。例如“琵琶行”、“长恨歌”、“走马川行送封大夫西征”、“轮台歌”、“李凭箜篌引”等,标题中的行、歌、吟、引等字,揭示了诗的体裁为古体诗。这就意味着这些诗在平仄、押韵、字数、句数上比较自由,长短不限。诗歌的形式的自由能够为诗人表达自己的感情、志向、思想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读诗知内容
“咏柳”、“咏梅”从标题我们就知道,这些诗是咏物诗,咏物诗借咏叹之物来表达作者的志向、情感,托物言志是这类诗常用的手法。
“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些标题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这些诗是送别诗,一般会表达朋友间的惜别之情。
从标题中我们大体可知诗的类别,所写的大体内容。从而为我们读懂诗词奠定了基础。
三.增删调换显本色
1.删 对标题进行删减压缩,化长为短,显类别,将标题的重要信息显示出来。
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删减为:白雪歌,即描写雪景的古体诗。或变为:送武判官归京,可知为送别诗。综合起来,可知写雪景表达送别之意。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删减,可变为:梦游天姥吟。可知诗写梦游天姥山,目的是留赠朋友。
例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删减,可变为登楼。可知此诗为即景抒情诗。
2.增 对标题进行扩展,化简为繁,显背景,把标题中省略的信息补充出来。
例如春望,可增加信息,变为:被困长安春日眺望,或时逢国难春日眺望。这样将诗人写作的背景恢复出来,理解诗歌就更容易了。
3.换 对标题中的要素进行替换,打通诗与诗之间的壁垒,彰显一类诗歌的实质。
例如送武判官归京,换去武判官为杜少府,标题就变成,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再换去杜少府为孟浩然,标题就变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别诗的要素就这样显示了出来。
再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替换掉柳州城楼,就可以变为,登岳阳楼。登楼即景抒怀诗类就显示出来了。
4.调 对标题进行变序调整,显示出诗歌内容的要素。
例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变序调整,可变为,饯别校书叔云于宣州谢眺楼,饯别的地点就被凸显了出来。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诗句中的“中间小谢又清发”“蓬莱文章建安骨”,这些都是由饯别之地引发的。
通过对标题进行增删调换的变形,标题的特点,诗歌的要素,那些不明显的地方就被显现出来了。这就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要素。
四.诗题依类建模
1.咏物言志诗建模 咏柳、咏鹅、咏松、、题竹石、在狱咏蝉,基本形式可构建成:咏(题)、(赞)、(赋)、(吟)+物。
2.即景抒怀诗建模 望庐山瀑布、望岳、终南望馀雪、登岳阳楼、登幽州台歌、登金陵凤凰台、登乐游原、登鹳雀楼、黄鹤楼等,基本形式可构建成:登(望)+某地。
3.送别赠别诗建模 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芙蓉楼送辛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金陵酒肆留别等,基本形式可构建为:某地+送(别)+人+事。
4.思乡怀人诗建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梦李白、月夜忆李白、天末怀李白、望月怀远、月夜忆舍弟、除夜有怀等,基本形式可构建成:(时间)+忆(怀)+人。
5.咏史怀古诗建模 赤壁、隋宫、马嵬坡、贾生、蜀先主庙、蜀相、西塞山怀古、楚江怀古、苏武庙、乌衣巷、越中览古等,基本形式可构建为:地(人)+(怀古)。
6.闺怨宫怨诗建模 春怨、闺怨、春宫怨、玉阶怨等,基本形式可构建成:闺(宫)+怨。
诗题依类建模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一般情形帮助我们把握诗类,迅速把握诗歌所写的大体内容和表达的常见情感。同时,也可以进行差异比较,从内容上,表现技巧上,语言上,比较同类诗的不同之处,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大量枚举和同类合并,归纳同类诗歌的特点,这有助于我们科学、快速、有效地阅读诗歌,教给学生简明、实用、有效的读诗方法。
诗歌范文第4篇
一、教出古典诗歌的“诗味”
诗自有诗的特质,诗自有诗的尊严。诗歌虽然和其他文体一样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是与小说相比它不要求具有完整的人物形象,更不必像小说那样多方面地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刻画人物。中国古典诗歌追求“情趣”,讲究“神韵”,这种情趣神韵蕴含在寥寥数语中让读者去揣摩,去感悟,正如严羽所言,“大抵禅道在妙悟,诗道也在妙悟”。因此,古典诗歌教学不能进行浮于文字的朗读、脱离情感的串讲,更不能无视其“神韵”,将它们不加辨析地翻译成现代文,然后理性地拆解诗境,而是应该用诗一般的、感性的语言营造出一个个神韵俱现的境界去接近诗的境界,否则便会“若刻舟缘木求之,失其旨矣”(王渔洋)。
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的确,“诗歌”之所以为诗歌,关键在于诗可以歌以咏之。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诗歌的节奏鲜明而强烈。诗的功用偏于抒怀遣兴,而情趣则低回往复,缠绵不尽。因此,不同的诗歌往往奏出不同的内在情感节奏,那是诗人创作时心脉搏动的旋律,或刚猛若飞瀑,或柔和似秋溪,或迅疾如夏雨,或舒缓似春风……诗歌的音乐性还体现在它的外在结构与语言的声韵上,诗有诗律,词有词牌。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凡律其辞,则谓之诗,声其诗,则谓之歌,作诗未有不歌者也。”可以说音律性是诗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关键,《诗经・关雎》的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正是重章叠句的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字的点缀充分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
二、教出古典诗歌的“古典味”
中国古典诗歌“贵比兴,多寄托”,讲究“微言大义”,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古典诗歌的作者因受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的浸润滋养,因此常将自己的情感通过一些艺术手法隐蕴在文字中,显得含蓄蕴藉。
寄情于景,寓意于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诗人言志抒情,常常不是直接道出,而是创造一系列意象,给人一种情景交融的美感,令人回味无穷。孙绍振先生认为,诗歌的意象符号的创造大致可分为描绘式、浪漫式、象征式,而描绘式以中国古典诗歌最为发达。同时,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自成系统,有章可循。如月亮是思乡情愫的寄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梅花是坚韧不屈的代名词。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此外,古典诗歌的教学还要让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题材、风格有所了解。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这类诗歌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描写的景物之中,清新自然,如《山居秋暝》《钱塘湖春行》。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质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如《朝天子・咏喇叭》。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在古典诗歌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带着学生去识别题材,了解艺术手法,明悟意象所指,揣摩文外曲致,只是简单地、泛泛地去翻译、朗读、背诵、默写,那么学生必定只是在古典诗歌的表面上快速地滑过而已,所谓精神上的陶冶、思想上的熏陶便无从谈起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古典味”有所了解,那么他们在古典诗歌阅读过程中即使不能完全理解诗人之意,也能感知、领悟到诗人通过意象所营造的氛围与美感。而这种感知和领悟才是真正沉淀在他们心灵深处的语文。
三、传授一些读古典诗歌的方法
1.诵读涵泳――感悟诗味的不二法门。新课标第4学段阅读教学教学目标第9条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显文言文……”其中“诵读”二字就表明了古典诗歌对语言形式美的要求极高,讲究平仄、韵律,强调了唯有出声的诵读方能体味其中的声韵之美。诵读涵泳首先要读通,读出节奏,这样才能琅琅上口,音韵优美。古典诗歌教学要让学生对古典诗歌的节奏有基本的了解。古典诗歌的诵读涵泳更要读透,掌握感情基调,如《归园田居》的平淡恬然、丰美真淳,《春望》的忧国忧民、沉郁顿挫,《渔家傲》的壮志难酬、苍凉悲怆,《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豪迈奔放、慷慨悲壮,《无题》的委婉含蓄、缠绵悱恻……同时,韵脚要读得清澈而绵长,吟出诗的神韵味。
2.联想想象――走入诗境的重要途径。意境是作者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上。古典诗歌更是追求“画境”的创造。因此,古典诗歌的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从而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只28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铺陈9种景物: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在想象中,9个牵连着作者羁旅愁思的意象有机地构成了“画境”,情与景谐,思与境同:暮秋的黄昏,―个倦怠满面的游子,手牵着一匹不堪重负的瘦马,迎着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从缠满枯藤的老树旁走过,看到暮鸦独栖枯枝;他从横架子溪流上的小桥上走过,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夕阳西下,鸟儿归巢,人亦返家;而自己的家却在千里之外,不禁悲上心头,肝肠寸断。就像袅袅炊烟融入空气,在想象中学生与作者时隔“千年”同处一境,彼此走近。作者眼中的景,便成了学生眼前的景;作者胸中的情,便会激荡在学生心田。
3.探幽察微――揣度诗意的有效方法。如果说小说是文字煮成的饭,那么古典诗歌就是用语言酿成的酒,点点滴滴尽显语文的韵味。短短数行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寥寥数语传达了无限的蕴意。古典诗歌语言之凝练自古便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说,又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美谈。这一字一句便是全诗“幽微”之处,是最能体现全诗神韵、彰显诗意的“诗眼”,是全诗的灵魂。因此,古典诗歌教学要使学生学会发现、开掘潜隐在语言文字里的细微、精妙而蕴含深奥的内容,以求融会贯通。如教学陈子昂的古体诗《登幽州台歌》,要抓住“独”字来揣摩作者抒发的那种沉重的孤立无援,独行无友的孤独之感,体会诗人那种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慷慨悲愤之情。教学苏轼的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时,要抓住“狂”带动全文:狂――老夫狂――老夫聊发少年狂。
同时,对古典诗歌的“探幽察微”要防止繁琐地分析讲解字词,而忽略品味赏析、整体把握的做法。否则不仅破坏了诗歌的音乐美和建筑美,也破坏了审美者审美时主观体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到头来,一首内容和形式俱佳的诗歌杰作让学生只收获了干巴巴的只言片语。
诗歌范文第5篇
关键词:情感;智性;诗歌翻译;诗歌创作
作者简介:肖曼琼。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多诗人、作家既具深厚的国学功底,又有扎实的外语基础,他们集创作与翻译于一身,为我国的文学及文学翻译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卞之琳就是这样一位诗人。20世纪30年代初卞之琳步入文坛时,就写诗、译诗齐头并进。他的诗歌创作如他本人所言:“喜欢淘洗,喜爱提炼,期待结晶,期待升华”。其诗作字字珠玑、篇篇堪称精品,译诗也是质量上乘、卓荦不凡。卞之琳在回顾自己六十年的文学翻译实践时,说自己“好像兜了一圈;始于译诗(韵文),中间以译散文(包括小说)为主,又终于译诗(韵文、包括诗剧)”。写诗与译诗在他的文学生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两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冀,具有很强的互动互补性。
一、凝结智慧的诗歌创作
卞之琳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主智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哲思幽深、理趣盎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陈可培说卞之琳“以冷静的哲思倾向与深邃的智慧的凝聚,去追求诗与哲学的融合而独树其精微与冷隽令人深思的诗风”。他的诗“迥异于传统的言情诗或西方浪漫派的主情诗”。陈国恩说卞之琳的诗“凝练饱满,充满智慧的律动,张扬着生动的诗情,显现出智慧美与诗意美的结合”。罗振亚也持相同观点,认为卞之琳的诗歌“理趣绵密充盈,在情感流脉的背后常蛰伏着想象力对知性的追逐,诗在他那里已不再仅仅是一种情感,而成为一种情感的思想,一种智慧的晶体”。可以说,卞之琳诗歌的智性化特征已成为学界的一种共识。
的确,卞之琳的诗属于主智诗,是一种以智性为主、引人深思的新的智慧诗。对智性的自觉追求,赋予其诗歌浓厚的哲思色彩。请看《旧元夜遐思》:
灯前的窗玻璃是一面镜子,
莫掀帏望远吧,如不想自鉴。
可是远窗是更深的镜子:
一星灯火里看是谁的愁眼?
“我不能陪你听我的鼾声”
是利刃,可是劈不开水涡:
人在你梦里,你在人梦里。
独醒者放下屠刀来为你们祝福。
这首诗抒写元宵佳节之夜诗人独对孤灯,有感于众人皆醉我独醒,意欲改变群体麻木、昏睡不醒的现状;但又感到孤掌难鸣,因此心中充满了难以排遣的忧愁和无奈。诗人在诗中着力克制自我情感的宣泄而着意于冷静的智性表现。“人在你梦里,你在人梦里”揭示了一种相互联系又相互隔膜的人际关系,浸透着诗人孤独的情绪体验。句中人称与主客体的相互转换,是其“相对”哲学观念的表达。
卞之琳偏爱相对性哲理,偏爱对大千世界作形而上的思辨。他有不少诗歌涉及了“相对性”,如其诗作《投》:投与被投在诗中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今日小孩儿“随地/捡一块小石头/向山谷一投”,而小孩儿昔日的降临人间,也许正是某个人曾把他“好玩的捡起,/像一块小石头,/向尘世一投”。处境的对调与转换,让人感到命运的相对与不可捉摸。《圆宝盒》中诗人用三组意象对照,即“一颗晶莹的水银/掩有全世界的色相,/一颗金黄的灯火/笼罩有一场华宴,/一颗新鲜的雨点/含有你昨夜的叹气……”,表达了小与大、远与近、得与失的相对关系,反映出宇宙万物中事物存在的相对性。《距离的组织》,根据诗人本人的解释,涉及了时间与空间、实体与表象、微观与宏观、存在与觉识的相对关系。诗人最负盛名的短诗《断章》更是在浓浓的诗情画意中形象地表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相对相通的关系。它虽然具有多元的释义,但是笔者认为,诗中蕴含的相对性哲思是无可否认的。除了上述诗作,《归》、《妆台》、《道旁》、《尺八》、《航海》、《音尘》、《灯虫》、《水成岩》、《雨同我》、《鱼化石》等诗歌也不同程度地表现了诗人一以贯之的相对思想。读者能够从种种相对关系中发现隽永睿智的理趣,在理性的思辨中获得生命的智慧之光。
卞之琳善于用诗的旋律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微细、琐碎的事物进行哲学的思考与智性的探索,让人们在一个个朦胧的、象征性的意象和意境中感悟他的诗歌所特有的智慧之美。《灯虫》以扑火自焚的蠓虫为意象,暗示那些不甘淡泊、做浮华好梦的寻梦者梦想的破灭。《车站》一诗中,诗人通过“车站”这一日常生活意象,感叹现实如同从梦深处驶出的夜行车,留给梦中人的是一片空荡与冷寂。表达了现代人内心中无法把握现实与命运的深微复杂的困惑与失落。《白螺壳》也是在普通物象中寄寓精微的哲理。洁白空灵的白螺壳象征纯洁、美好的理想人生。可是,这象征理想人生的白螺壳落到人们手里却被视为无用之物,或者引起“多思者”的一片“愁潮”。类似例子不胜枚举,《鱼化石》、《淘气》、《胡琴》、《古镇的梦》、《古城的心》、《墙头草》等诗篇都很好地体现了诗人善于从细微处感悟人生、从哲理高度把握人生的创作特点。
卞之琳说他写诗,一直写的是抒情诗。这种抒情,在笔者看来,是一种理性驾驭下客观、冷凝的抒情,是一种具有浓郁哲学意味的抒情。诗人力避感情的外露而追求智慧的凝聚;就是在情难自禁时,他也是寓火热的情感于深沉含蓄的抒情之中。如《无题五》:
我在散步中感谢
襟眼是有用的,
因为是空的。
因为可以簪一朵小花。
我在簪花中恍然
世界是空的。
因为是有用的,
因为它容了你的款步。
诗歌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曹植 诗歌研究 诗史 评价
曹植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作家之一,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风骨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光辉典范和永恒风流,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很能概括其诗歌的艺术风格,因此对曹植诗歌的研究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以下几表方面进行概述。
一、诗歌总体性分析与评价
曹植在***治上失意后的诗篇,大多写他的被压抑的不平,多以比兴寄托的方式来写内心的苦闷。这种观点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同,代表了当时学术界的普遍观点。钟忧民的《曹植及其诗歌的评价问题》对曹植诗歌进行了全面的评价,从内容上看,他认为曹植不少诗歌反映现实,认为曹植被迫害的遭遇和反映那种痛苦感受的诗篇,“深刻揭露了现实***治的黑暗”。陈飞之的《曹植诗歌的体类及影响》是一篇重要论文,对曹植诗歌的类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作了详细的分析,但总的来说,有些抬高了曹植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他认为:“曹植游仙诗既给予魏晋时代的阮籍、张协、郭璞等人以直接影响,又启示了唐代的陈子昂、李白、李贺等优秀诗人。”在对曹植的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事件是郭沫若为曹操翻案、为曹丕鸣不平的同时,却对曹植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与大多研究者的观点不同,他在《论曹植》中谈到曹植诗歌“总是显示着一个未成品的面貌”,认为“其作品形式多出于摹仿,而且痕迹异常显露”。从总体上来看,曹植确实是建安诗歌的主体和中坚力量,这是不容否认的,同时,曹植对五言诗歌的声律的探索及其对后世五言律诗的影响也是不容置疑的,还是应该充分肯定。
二、诗歌的艺术风格
大多学者认为对曹植的诗歌,应该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后期内容与风格均有明显差异。余冠英在《三曹诗选》前言中认为以公元220年10月(曹丕在这时即帝位)为界,把曹植一生分为前后两期,由于他的生活前后不同,诗的内容也见出差异。这代表了多数学者的看法。徐公持在《略论曹植及其创作的特点》认为曹植的创作风格,最突出的是“雅好慷慨;词采华茂”,并认为这两大特色决定了曹植的创作风格“是感情强烈的、色彩浓郁的。从这一角度来说,他的风格带有相当强烈的浪漫主义成分”。胡国瑞《论曹植诗的艺术成就》从曹植几首代表性的诗歌分析入手,认为“曹植以其诗歌创作大大恢廓了诗歌的表现内容,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振起了诗歌的思想精神”。裴登峰《曹植诗歌意境美探析》认为曹植诗歌有“动人的壮美”、“诱人的幻美”和“客人的优美”。裴登峰认为曹植的诗歌既体现着阴柔美,也表现出阳刚美,是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和谐统一。他在《曹植诗歌的阴柔之美》中,从三个部分,即“悲怨低回美”、“含蓄委婉美”、“女性形象美”,来分析曹植诗歌的阴柔美。在《曹植诗歌的阳刚之美》中,他从四个方面,即“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美”、“胸臆愤懑的悲壮苍凉美”、“汹涌磅礴的力量气势美”、“阔大辽远的皇皇大观美”,来说明曹植诗歌的阳刚美,这些都对曹植的作品进行了欣赏性的彰扬与思考。
三、对诗歌诗史上的贡献
傅正义在《论曹植对中国诗歌的三大贡献》中,对曹植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有过高的评价,他把汉末及整个建安时代诗人们的功绩都给了曹植,他认为曹植“确立了五言诗在诗坛的牢固地位;结束了中国诗歌在抒情、叙事间的左右摇摆而一头扎向抒情一途;确立了中国诗歌‘壮美’的美学定位和文质彬彬、情文并茂的发展道路。这三大贡献,奠定了曹植‘一代诗宗’的崇高地位”。蔡振雄《论曹植对诗歌文人化的贡献》认为曹植诗歌创作意义在于“使汉魏五言诗歌从民间状态、半文人化半民间状态逐渐向文人化过渡,突出诗歌的心灵化、个性化及艺术特性,从而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文人诗’的诞生”,可见其对曹植在诗歌史上的地位评价极高。我们认为曹植是否一头扎向抒情一途,还要讨论,但其表达的作品倾向还是值得重视。曹植将诗歌引向文人化也不能说绝对,因为屈原与汉代的司马相如的创作不能说不是文人化的创作。
四、与其他人诗歌的比较
“三曹”诗歌比较研究也是“三曹”研究重点之一,20世纪以来,对“三曹”诗歌进行比较研究的学者有很多。李洲良《三曹诗歌的意象与风格》认为曹操与曹丕的诗风,一为阳刚,一为阴柔,曹植诗歌有雄奇之美与飘逸之美。***运《三曹三辨》认为“曹操诗以气胜,有英雄气;曹丕诗具唯美倾向,有公子气,文士气;曹植诗则有郁结不散的不平之气”。又进一步指出:曹操“冲决儒家思想的桎梏,气夺群雄而开一代新诗风”;曹丕“开导文学自觉意识,发展新的诗歌文体”;曹植“以其特殊的境遇而创造了领袖一代的杰作”。同时指出:“曹氏父子,在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全方位地推动了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比较客观而全面地评价了“三曹”及其诗歌在那个时代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位置。江艳华《三曹诗歌中的生命主题》从生命意识、生命主题角度入手比较,认为“三曹”由于性格、理想与才性气质不同,其生命歌唱也各具风貌。
五、不足之处
学术界对曹植诗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就,但在梳理材料的过程中,我发现曹植诗歌研究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曹植的诗尤其是五言诗大多押韵,并且一韵到底,有的诗歌还完全符合平仄,所以,研究曹植诗歌对后代格律诗歌的产生和影响就很有必要,但迄今学术界对此并无多少涉及。再如,古代学者如胡应麟认为“子建《名都》、《白马》,乐府之变也”,但究竟变在何处,学术界也没有多少涉及。再如曹植《白马篇》表现了游侠审美理想的重塑,这种审美理想在边塞诗中继承得更明显。如“朝发广莫门,暮宿丹水山。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边庭多警急,羽檄未曾间。从***出陇坂,驱马度关山”。与《白马篇》相比,后来的描写更多敷衍成分,多属应付之作,真情实感很少。如“良弓”诗,佩戴良弓利剑搏虎射鸢的主人公,形象了无血肉。即使***事经历丰富的刘琨,其《扶风歌》中“左手弯繁弱,右手挥龙渊”,一手持剑一手拉弓,也有些过度夸饰,不大合乎实际。
参考文献:
[1]余冠英.三曹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2]张松如.中国诗歌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1版).
[3]钟京铎.曹氏父子诗研究[M].台北:学海出版社,1977.
[4]钟忧民.曹植新探[M].合肥:黄山书社,1984.
[5]裴登封.曹植诗新探[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
诗歌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整体;字词句;意境;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一、古典诗歌整体欣赏
整首诗的欣赏这要求我们具有全局观念。既要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全诗的内涵,解析诗中的趣味。又要体悟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诗歌的人生哲理,品味诗歌带来的美学价值。
《踏莎行》是贺梅子的著名的作品。“杨柳回塘,鸳鸯别浦。”开头两句便勾勒出一个绿树环绕,鸳鸯戏水的池塘。荷花在绿叶的托浮下更显优美,作为男女爱情象征的鸳鸯双宿双飞,与水中独自摇曳的荷花形成对照。后一句中“池塘涨断莲舟路”,不甚宽广的水面上,绿色的浮萍遮断了小舟采莲来往的路,我们不禁感叹道,菜莲,谁又能够去欣赏那荷花呢,最后只不过是孤零零的而已。后一句“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无蜂蝶”却仍旧向往着“幽香”,这是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追求。“芳心苦”着眼于一个苦字,这个苦,更是作者处境的悲哀寂寥之苦。这里作者用荷花自喻,实际上则隐含了自己的命运多舛。最后的结尾两句巧妙的将荷花的品质与自己的人生遭遇结合在一起,突出了自己不作为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荷式人物”的高洁志趣,不与统治阶级同流河污。但是,诗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出作者怀才不遇的迁世之悲。同时这首诗塑造了完美的意境。荷花、绿萍、云、雨交互组合,情景交融,将荷花喻自己,抒发内心怀才不遇的愁苦寂寥,托物喻志的手法浑然天成,实乃词中之龙凤耶!
笔者认为,对诗歌的整体欣赏难度较大大,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要求较高。它要求我们在欣赏过程中综合把握字、词、句的特色,把握每一句话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及作用,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品味诗歌的意境。整体欣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需要我们仔细体味并总结。
二、诗歌的意境欣赏
意境是我国独创的一种艺术审美范畴,诗歌中“意境”一词最早见于唐代王昌龄的《诗格》,其中称:“诗有三境”。提出了意境、物境、情境三境说,后又有人说,意境是抒情性作品中所展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南宋人黄N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迷其中竟不知已到黄昏。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是一个香飘四溢,色彩缤纷的,幽杳中又有神秘的世界。这样的景色让词人又惊又喜,迷醉其中。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穿梭的情景,可谓词中有话,话中有词,寓情于景让人切身体会到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意境是虚幻的主观感受,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思想感情不同,大多数时候对意境的欣赏常常带有个性色彩。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幽静空灵,不为世俗的忙碌所侵扰,对于一个追求高雅生活的人来说他一定能将自己融入此情此景中并且产生优思禅思。但是对于一个追求功名利禄,忙于世事的人来说或许又是平淡无奇。
寓情于景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点,对意境的欣赏需要我们与作者有情感上的共鸣。意境与情感本应当分别说明的。但是笔者认为,对意境的欣赏需要我们将感情彻底融入其中。诗中必言情,诗中必有情,诗人将创作时内心的情感通过景物、意境等来传达。而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因为某一时刻的内心情感从而出发产生共鸣。马致远的《天净沙》,通过各种景物的描写所营造的意境让漂泊在外的游子产生对故土的无限思念之情。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只是可以理解,而这份情究竟有多重有多深,我们又怎能感受得到,更不能体味“断肠”所包含的辛酸痛楚。或许,对于一个在外打拼的游子来说,又别有一番滋味吧!
三、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上对诗歌欣赏
1.修辞手法在诗歌中比较容易理解,八种修辞手法中诗歌通常有比喻、夸张、拟人、对杖、典故。相对于对杖,用典来说,比喻、夸张、拟人在古典诗歌欣赏中难度不大,且非常常见。笔者在这里不做过多的阐释。只针对对杖和典故展开说来。(1)对仗,是诗词中对格律的严格要求。对杖的巧妙体现出作者对诗词格律的深刻理解和诗歌创作中的匠心独运。诗词本就是具有音乐美的艺术,而对杖使诗词的这一特点得到充分展现。(2)典故,又称为用典。“所谓典故,修订本《辞海》、《辞源》都解释说,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盖文章之外”的“事类”,这是其一;其二,更重要的是,典故言简意赅,言有所指,或言约意丰,意在言外,起到“明理征义”、借古喻今之作用。”,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咏怀。
2.另一个是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多种多样,这里只谈比兴、渲染、托物言志等几种。比兴手法是用比喻或者借物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见于先秦两汉,犹以《诗经》为典型,而在之后的诗歌中并不常见。如《诗经》中的《关雎》,用关雎鸟求偶比而起兴引出男子对窈窕淑女的追求;白描手法在景物描绘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法,用粗勒的线条勾画美景而不做细致的描绘。最典型的便是《天净沙.秋思》短短几十个字便描绘了一幅落日秋景***,而诗人的思乡之情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清新,淡雅,高洁,灵秀;渲染也是描写景物的一种方式,一般来说渲染主要用于营造诗歌的气氛,或悲凉、或孤寂、或欢快,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情绪。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驿外”“断桥”营造出了梅花的孤单寂寞之情,为下文写梅花渲染了气氛,从而更好的突出了梅花高洁的品质。另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便是托物言志,即通过外在的事物来写自己,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将自己的人生理想理想和高洁品质融入诗歌中表答出来让读者自己体会。南宋故臣郑思肖的《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从,***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高傲孤寂,不屑与“百花”为伍。它坚持自己的品格,不与世俗争艳。同时决不向北风低头的顽强精神,体现出不畏强权,坚持自我的精神。这里的“北风”实际隐喻来自北方的元朝统治者。他们灭亡了国家,却无法征服像作者一样的铮铮铁骨。诗人通过写而表达自己的心境。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如于谦《石灰吟》,郑板桥的《咏竹》等等。
诗歌的欣赏是一个由局部到整体,或者由整体到局部的过程。我们必须在整体中有局部观念,局部中有整体观念。同是要在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感情方面对诗歌有双重把握,不失其表不失其里。从表面来看,字、词、句、联,表现手法及诗歌整体。从内部来看,诗歌的感情,意境,象征性的表现以及话外之意。要善于从整体把握,而非一个方面的单独欣赏。尤其注重表现手法和诗歌意境的深入理解,表现手法是诗歌在外美,意境则是诗歌的内在美,在诗歌欣赏中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参考文献:
[1]《杜甫》.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53页―54页.
[2]许心传:中国典故类别.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 2007(10):96-97.
诗歌范文第8篇
一.反复吟诵,把握诗歌总体形象
读诗,先要做到语音准确、停顿恰当,抑扬顿挫,能初步读出语气,然后放声去读,朗读中融进自己的感情,把朗读与品味结合起来。在弄清诗意的基础上再进行品读,品读要做到“一疑二好三关键”:疑――就是自己理解有困难的句子;好――即自己认为优美的、有哲理的语句;关键――即自己认为是理解课文的关键语句。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这些句子仔细揣摩、赏析。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把握全诗的主旨,
赏析诗歌的重难点句子,可以抓住句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可以从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或句式等方面来进行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贴切、形象的修辞手法都能更加突出地表现事物特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反复、排比、对仗、对比、通感等;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抒情、寓情于景等;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抑扬、渲染、象征及映衬等。句式整齐,能使句子韵律整齐,琅琅上口,富有美感。
从朗读与把握总体形象入手,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由此可以体会诗歌的形象性,懂得欣赏诗歌要领会艺术形象所蕴含的意味。
二.品味语言,感受节奏音韵之美
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和含蓄的。诗歌最美的,就是语言,以其跳跃性,音韵美,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我们要反复吟诵、发挥想象,对诗歌内容进行再加工,才能理解诗歌所包含的深层的思想感情。而一些语言在诗歌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它也是引导我们更好地把握思想的一把钥匙。我们有这样的体会:许多古诗词之所以流传千古,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语言的精妙。
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欣赏、理解诗歌就要善于反复吟诵,悉心地感受音韵之美,体会节奏之感。品味诗歌语言时,还应注意诗歌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飘逸、浓烈悲壮、沉郁顿挫、平淡宁静、典雅庄重、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等。
三.分析要点,感受诗中蕴含的真情
分析理解诗歌,在朗读吟诵、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由分析重要词句,去寻求诗中蕴含的真情,而这“真情”就是诗歌的中心思想。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作者的感情体现在诗歌里,诗歌的感情包含在字里行间。诗歌既是“言志”、“言情”的载体,其语言内涵必是丰富复杂的,那么在解读其中的“志”与“情”就应允许我们在“体情”上有主观的见地。诗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的积累,达到感悟和理解,还可以结合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多角度阅读。阅读诗歌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要调动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去体味诗中蕴含的真情。
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如郑愁予的《雨说》,这首诗借雨的拟人化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诉,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
四.联想想象,捕捉诗歌意境
意境既是诗人作诗的最高艺术境界,又是理解诗作的窗口。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景和谐统一的结果,它可以启迪人们联想,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获得美的享受。若要捕捉到诗的意境,就要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将诗的语言化作生动具体的画面,从而体会作者的底蕴。引导学生尝试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体味生活,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抓住一些富有特征和富有意味的物象,构成美妙的***画,来表达出自己对某一事物某一事情某一对象的理解与情感。
所谓“有意无境不成诗”。“境”即形象,引导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才能真正意义上品味出作品的诗美,从而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品味诗歌的“境”,最直接的做法是展示诗歌的直观形象和画面,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如赏析余光中的《乡愁》,引导学生紧扣诗人提取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将这些意象和“这”、“那”简单的词融合起来,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起,品味那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感受作者那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无尽的相思。
总之,阅读分析诗歌的途径很多,而不限于笔者以上所述。但无论用什么方法,读懂一首诗,并能产生共鸣,获得美的享受,即为成功!
诗歌范文第9篇
诗歌是青年的诗歌,青年是诗歌里的青年。这些出自青春之手的每一篇诗歌,都跳动着一颗颗年轻而热烈的心。青年,就是这样的一群:活泼中难免浮躁;坦诚中难免轻信;执着中难免偏激;崇拜中难免自薄。然而,青年更是这样的一群:羡慕传统的荣光却不为传统所囿;呼唤忠贞的爱情却不为偶像所惑;放眼莫测的人生却不为泪眼所蔽。这便是我们新青年诗歌的本质意义之所在。
新青年诗歌会走多远?肩上所荷负的是怎样的一份责任?怎样的一种道义?会秉持什么样的诗歌理念?会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又会取得怎样的进步?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共同努力的。我们坚信,新青年诗歌会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前行、不断地超越。
的确,我们还很幼稚。但正因为幼稚,我们便没有太多的成见与束缚;正因为幼稚,我们可以用最原始的眼光看待世界;正因为幼稚,我们可以从最任意的方向走近诗歌。时间将会为我们脱去心灵上的那一层层幼稚,美好的明天也会像太阳一样朝着我们滚滚而来。新青年诗歌终有一天成为翱翔远去的大鹏,张开她那梦幻般的翅膀,搏击沧溟之水,嘶呖当空皓月。
面对诗歌,我们不只是幸运,更多的时候是精彩变幻的人生过程正一步步开启着我们创作诗歌的智慧。我们只须将那些或深刻、或沉重、或精致、或粗拙的灵魂感悟,一一敲进键盘里的诗行就成了。
面对诗歌,传统的诗美与诗教依然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与影响。先人的诗歌令我们仰视,更激励我们超越。正好比登山,愈高愈险的地方,风景愈美。
面对诗歌,躲进远离生活的象牙塔最终枯萎的不仅是诗歌,还有自己的生命之花;艺术殿堂本不玄奥,玄奥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生活中每一次反思,生命中每一回感动,都是诗人心中不败的艺术花蕾。
面对诗歌,我们要说的是,诗歌只能是诗人心灵里流出来的情歌。诗歌倘若缺失了灵魂的观照,诗歌就会成为了毫无意义的文字游戏;诗歌假如过滤了情感的潮汐,诗歌就会成为令人憎恶的教唆或骟局。
面对诗歌,我们要说的是,现代生活给了现代诗人一个又一个现代的疑问与解答,而这一个又一个现代的疑问与解答,便是创作现代诗歌的现代内容。现代诗歌虽然没有传统诗歌的沉着冷静、经验老辣,却可以凭居网络而纷呈着传统诗歌所没有的独特的艺术风采。
诗歌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诗歌;原味;诵读;涵泳
随意翻开新课标出台后的中学(含职高)语文教材,不难发现诗歌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多,诗歌教学提到了又一个新的高度。但就目前课堂教学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一次随堂听课,我就遇到了一位年轻教师执教《春江花月夜》,在对诗歌未做任何解读前,要求学生逐句地将整首诗翻译了一遍,然后问学生懂了没有。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以分析代替体验的教学方法,整节课教师带着学生对诗句进行字音订正、字义分析,把诗歌的字面意思讲得精准细致,把诗句涉及的语法知识剖析得滴水不漏。这样的诗歌教学,除了让学生被动接受了一些支离破碎的语言知识之外,留下的只是未能理解诗意的苍白,根本谈不上美的享受。基于此,改变诗词教学的现状,使课本中的诗真正成为学生心中的诗,让学生真正体味诗歌的原汁原味,是语文教师不能回避的职责。
诗歌是用文字反映心灵的艺术,她是诗人用成熟的艺术技巧,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的文学体裁。每首诗的创作,都是作者字斟句酌,反复吟诵,直到自己满意为止才呈现给读者的。可以说,每首诗都是诗人的呕心沥血之作。对于这样的诗,可以说字字珠玑,增一字则嫌多,减一字则嫌少,改一字则味变。所以,对于诗歌教学,不能简单地采取翻译、释词、续写、仿写的方式,这样只会破坏诗歌的整体美感。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保持诗歌原味之美的基础上去解读诗歌的内蕴呢?我认为,不二法门就是踏实诵读、反复涵泳。
读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中,对文章的感知靠读,感悟靠读,理解靠读,情感的熏陶也靠读。语文味尤其是诗味是靠读出来的,反复地读、思考着读、美美地读。让学生听老师范读、自己静心默读、大声诵读,才能读出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音乐美和语言美。
一、初读,整体感受诗歌的情感美
古语云:诗以言志。“志”即情感,是诗歌的灵魂。这一灵魂就隐藏在诗人用丰富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中,渗透在凝练的语言和优美的音律中,只有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方能悟得。传统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拿到一首诗首先云山雾海地讲一串诗歌常识、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等,一节课连诗歌究竟要表达什么内容还未涉及,下课的铃声就响了。这种缺乏整体教学观的随意性教学方式,不仅肢解了一篇篇美文的整体美,更是对学生学习的极不负责。正确的做法是,在简单交代相关背景知识(知人论世――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一)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情有感地诵读或凝神倾听老师范读诗文,然后七嘴八舌说一说:诗歌究竟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比如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要表达的对康桥的无比眷恋之情,就寄托在诗歌所描写的景物之中,读着“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在水底招摇”的诗句,学生是很容易把握诗人的那份依依不舍的。这些理解,需要学生反复诵读、吟咏、咀嚼,而不是靠老师对徐志摩在英国留学生活的滔滔不绝的介绍和“河畔的金柳”“色彩多艳丽”“夕阳中新娘多美”“多令人遐想”的无厘说教能够做到的。
诗歌的学习,如果学生能整体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就相当于把文学作品中关于内容方面写什么的问题解决了,学习的任务基本完成了一半。接下来要解决的是形式上怎么写的问题了。
二、精读,借助想象再现诗歌的意境美
“诗贵言境,以境表情”,在“读”上下功夫,“入境”地去读,透过字里行间,还原出深层的意象,抓住诗人的感情,从而达到再现整体意境美的目的。 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诵读吟咏的过程中,我们先要把握诗人的感情旋律,这种旋律既不是哀丝幽竹,也不是繁弦急管,而像是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蓄隽永。那种感情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抑扬回旋。从月之初上时的迷离美妙(高亢),到月光下遐思冥想(平缓),到楼上私服的愁情(低回),再到游子的梦回故乡(哀愁)。最后到梦醒后的更加孤寂(悠长),声情与文情谐和,婉转优美。这样在诵读中因声求气,涵泳诗韵,就能够再现出这一情、景、理、声交融的美妙诗境。 真正的美诗只要这样去品读,那“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都了然于心了。诗歌的鉴赏就在于通过想象和联想,既要在作品中发现诗人的深层情感,又要敢于敞开自己的心扉,让自己的灵魂完全沉浸到作品的艺术境界里,与诗人神交,达到对作品内容超出表面意义的理解。
三、品读,涵泳诗歌的音乐和语言美
中国最初的诗歌是要借助声音来吟诵或歌唱的,像是一曲音乐,自然有节奏、音调和声情等方面的音乐美。
诗歌的节奏有其内在的规律,诗句按音节的组合形成稳定的顿,一般来说,四言二顿,每顿两个音节;五言三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四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必须指出,顿不一定是声音停顿的地方,顿不是声音停顿的地方,而通常是吟诵时的拖长,犹如深情的凝望,读起来活泼可爱。
押韵是形成诗歌节奏的重要要素。押韵能将涣散的声音组成一个整体,似曾相识的重复,便形成了美妙的节奏。
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的。平仄是字音声调的区别,平仄有规律地交替和重复,就造成音调的和谐。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构成“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只要一读,音调上的美感立显。
诗歌的音乐美,还取决于声情的和谐。就是幽思时须宛转,激昂时须铿锵。如表现忧伤、优雅、深远时选用ou、iu、an、ian、uan 等韵,而表现慷慨激昂之情宜选用ao、ang、uang、iang ong、iong 等,才能声情并茂。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韵脚字“流、丘、洲、愁”的合理运用,将心中情与眼中景浑然交织在一起,于山光水色之中,发思古之幽情,吟伤今之离恨,读来徐缓而悠长,流韵无穷,自然有声情并茂、回肠荡气的音乐效果。
诗歌深远的意境、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都是通过千锤百炼的语言表现的。从狭义上说,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美除节奏和韵律外,主要表现在语言特色、修辞和炼字上。清新、质朴、典雅、含蓄、明快、豪放与婉约、严整与幽默等语言特色,比喻、拟人、排比、借代、夸张、通感等修辞的选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音词等的锤炼,都可以在反复的诵读与吟咏中获得理性的认知。如引导学生读《沁园春・长沙》一词中的“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时,将“竞”字读出昂扬的音调,万事万物那种竞相过自由自在生活的画面就会再现在学生的眼前。
诗歌鉴赏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粗渐精的渐进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也罢,置身诗境、缘情明景也好,因声求气、涵泳诗韵也好,都离不开一个“读”字。“读”,才能真正感受到诗歌所表现的思乡恋友之情、怀古伤今之情、羁旅闺怨之情、怀才报国之情、边塞征战之情、隐逸出世之情、吟山咏水之情;才能够真正品味到诗歌带给我们的朴素之美、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空灵之美、深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