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澍的履历十分丰富:从农民到作家、从作家到博士、从博士到副区长、从副区长到重庆市社科院院长,从高校的教授到研究机构的研究员,《改革》杂志社社长兼总编。
陈澍的使命感极强:作为作家,他为国为民写作;作为官员,他闯在救灾抢险第一线,为区域谋发展出良策;作为重庆社科院的院长,他始终以服务重庆市委市***府发展为第一要义。
陈澍的心理十分阳光:他在的地方都是和谐融洽的地方,他认为任何一个人都是好人,有用的人。
归根结底,他的所有品质,源于他人性中的闪光点。他纯朴善良,大志成才,深明大义。不管事大事小他都给自己定下最高的目标。向着这个目标,他才能走到哪里都创下纪录。
个头不大的他,却有一股大气磅礴之姿,艳阳之心,感恩之德,真正顶天立地的汉子莫过于此。
携激情上路,为国为民写作。他立志走一条中国作家难走,走不进之路
如果可以,陈澍希望自己有成就,而并不出名,他说出名了就非常的累。而今,他当上了人民的公仆,他选择远离名利场。而那段文学创作历程对他影响极大,成为了他人生的拐点。
陈澍开玩笑说来到重庆有些失落。在福建的时候,有很多人找他签名,很多人千山万水只为看他一眼。他的作品《走向天堂》在人民大会堂进行首发、《走向天堂》、《凤鸣梧桐》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作品研讨会时,蜂拥的记者们纷纷找他握手,索要签名。他的手都在发抖。他知道自己成功多么的不易。
陈澍1956年生长于福建沿海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小时饿过肚子,高中毕业后,他便回乡务农。他做过生产队长、赤脚医生、出纳员、保管员、民办教师,还开过手扶拖拉机、当过乡镇书记助理。陈澍天性乐观,觉得生活是那么多姿多彩。
从小聪明伶俐的陈澍,恢复高考制度后,他跳出了农门,考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毕业后到福建省委***校任教,后任福建省委***校文史教研室副教授。
酷爱写作的他,立志要为农民、农村而写作。1986年,他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著有报告文学《创造伊甸园》、《走向天堂》、《凤鸣梧桐》、《洪山之路》等。
《走向天堂》及其姊妹篇《凤鸣梧桐》正是两部深入福建沿海农村改革开放现实生活、再现农民奔向富裕的道路、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精神主旋律,且较有艺术感染力的报告文学佳作。这两部作品都是催人泪下的写实篇章。《走向天堂》获1990-1991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福建省人民***府首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福建省第六届优秀文学作品一等奖。还拍了电视连续剧,《光明日报》连载,全国很多地方也转载、连载。
20年前,陈澍到北京去参加中国社科院高级文学进修班,进修班设在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万寿寺。为了能安心创作,他要求单独住。管理人员为他找的地方,是个雄伟的古建筑与高大的围墙之间的一个临时搭建的杂物间,2米多宽,6,7米长,狭长的空间里,三分之二堆放着破书烂木头。几扇破窗户上的破玻璃是用纸糊着才勉强没掉下来的,雨天满屋滴水,刮风时屋顶呜呜作响,整个房间就灰尘滚滚。由于是重点文物保护,严禁生火,寒冬来临时,这里完全像个冰窖。陈澍在小床铺前面摆上书桌,就这样开始了他的激情写作。在零下10几度的严寒下,他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万寿寺的工作人员,每天早上总来看看他冻死了没有。
《走向天堂》出版后,陈澍名声大振。两部作品都在光明日报连载,都在人民大会堂进行研讨的殊荣是极大的,也是一项宝贵的记录。
身体力行,走出书斋。陈澍创了一个记录,即拥有农业经济管理博士级别的专业知识,又拥有从生产队,大队,乡镇,区县,城市的生活体验的作家,在中国是寥寥可数的。
原本的“终极体验”,成为了他“从***之始”,深刻一课,影响他的一生
陈澍为深入把握农村,选择到中国社科院攻读农业经济管理的博士,被评为“优秀博士学员”。此间,重庆从中国社科院引进“赴渝博士服务团”,陈澍便到了重庆,在陈澍心中还有一个打算,他什么都经历过了,唯一没有体验过的就是区县这一级。如果能够让他做区县的工作,对他的写作无疑帮助极大。因此到重庆前他提出不去机关,要深入基层的要求,他想再好好体验生活。他如愿以偿地来到重庆市北碚区,挂职***府副区长,开始了他的“终极体验”。
作为文人,自负难免。以前的陈澍,是不太喜欢受约束的,他随意惯了,借他自己的话说,英俊不足,潇洒有余。他蓄着艺术家式的长发,穿得松松垮垮的,还特别容易激动。可就是这样一个随意随性的人,你怎么都很难想象,现在的他,不仅言谈举止中规中矩,连发型穿戴也都特别的“行***化”了,你怎么都很难想象,这么一个把文学创作当作自己生命的激情作家,10多年来再没有正儿八经地写过一篇文学作品!原因是一个***员给他上了一堂生动的课,那一刻,让他知道了真正的***员是怎样的,他似乎就已经懂得,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该如何作为。
这深刻的一课,发生在他挂职副区长期间。一日凌晨三点,办公室主任告诉他要去温泉镇,那里山体滑坡了。
陈澍在看现场之时震惊了:一个人的手露出来,举着,五指直直张开,其他部分都被乱石埋死了,唯有手能看出挣扎的状况。他往上看,可以看到大石头滑下来的明显痕迹,石头埋住了鲜活的生命。在陈澍去的时候,石头还在不断滑落,险象环生。温泉镇书记见他到了,马上带着一些人,给他汇报情况,还说必须上到滑坡的源头去摸清情况后才能实施救援。说完话后,身为镇书记的他,没有叫任何人,自己径直去了最危险的地方。看到这种情形,陈澍也跟在他后面爬到最靠近山体滑落的地方。大家早就停在远处安全的地方。书记却没有停,一直往里走,他要进到里面去看。其他人出于保护客人(刚来挂职大家都觉得他是客人)的目的,不让陈澍继续进去了。但陈澍看到那个书记头也不回地往里走,他也不肯停下。滑坡处石头土块随时在噼里啪啦往下掉,下落时,他们就跳一下。去了现场,他们看到了整个山尖的一面已经塌完了,凹进去了,十分危险,如果大石块再塌下来,他们逃生的时间可能不足一秒钟(他们离开现场不久又发生了小塌方,好险!)。正是摸清了塌方的具体情况,下面的人更好的开展了施救。
当时的震撼,让陈澍久久睡不着觉,当时的危险,让他久久后怕。转眼十年了,他感觉就在昨天。原来这就是***基层干部,他明明知道没有逃生的时间,而老百姓和其他干部那么多人都在现场,他完全可以叫其他人进去摸清情况。可是他没有,眼睛没眨一眨就自己一个人去了。看他那淡定的神情,这不过是家常便饭。
这一刻,让陈澍看到了***员的真正风貌。这一课,解开了他对于为官者之道的答案。陈澍对于这一课的感悟,也让很多人解开了对陈澍10多
阅》,积极引导科研人员研究重心向服务决策转变。从2006年开展此项工作以来,社科院共提供决策建议40条,得到了市领导的批示相关部门的采纳。
春华秋实。到2007年社科院科研立项比例比2002年增长了255%,省部级比2002年增长了167%,公开比2003年增长了53%,荣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比2002年增长了145%。
为了更加了解关心职工的生活,陈澍还像老师一样做起了家访,每天下午下班后,他匆忙填点肚子,就奔波在家访的路上了,近的地方,他一晚上能跑5、6家,远的地方,一晚上只能跑1家。为此陈澍又创造了一个记录,一共有150多个职工的家,他跑了140多家。目前,重庆社科院从5年前的骨干人才“净流出”变成现在的“净流入”。5年前社科院只有5位研究员,2位博士,现在全院有25名正高职称的研究人员,10多位博士。
短时间内,陈澍还振兴了重庆社科院的刊物《改革》。《改革》原本在全国很牛气,但是,在陈澍到社科院前曾经很低迷。发行量极低,全国许多高校都已经不怎么重视了。陈澍亲自策划,亲自设计封面,为提升《改革》杂志的学术地位,陈澍邀请国内顶尖级的专家学者在《改革》发表跟进中央重大***策安排的重头文章,并成为《改革》杂志核心作者群。到现在《改革》首发文章转载量列全国同类期刊第一位,列《新华文摘》转载的全国经济管理类期刊排名第一位,并蝉联了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如此短的时间里,让《改革》容光焕发,成为了重庆文化届的一张名片,陈澍创下的记录里又多了一条。目前,改革杂志社形成了“一社三刊”发展新格局。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和谐,管理学博士做好管理这篇大文章,将智囊团的力量发挥出来
陈澍在的地方都是和谐度,生猛度最高的地方。因为他全心全意要把事情干好,就没有不好的结果,他是可以为了追求去献身的人。
作为管理学博士的陈澍,历来在管理学上有一套,重庆社科院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科学管理是保障。陈澍强势提出“主动服务决策,以有为谋取有位”。重庆社科院在每个环节都有前中后一整套的管理方案,每年要出一本白皮书,里面包含每个单位工作任务,每个人的工作任务,考评,督办,奖惩。单改革杂志社,规范文件达36个。同时,制度设计要随时修正完善。如立题方面,专门制定了《重庆市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市委市***府的重大课题,建立向全国公开招投标制度,并在运作过程中及时进行调整。对于市里领导关注的问题马上立题,在院内不管谁发现特别重要的问题,也立题。若文章发表了,领导参阅觉得可行的,又能转化文章课题,总之一切围绕市委市***府决策需要,专门立案研究市委市***府领导关系问题。
在陈澍带领下,重庆社科院这五年来的艰苦奋斗,使得其建设和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和质的飞跃,其成绩和贡献受到了重庆市委市***府主要领导的一致肯定,市长王鸿举、重庆市***协***邢元敏对社科院工作都有批示,重庆市委***、宣传部长何事忠视察工作时指出,社科院在相对艰苦简陋的条件下做出了相当不简单、很不容易出的成果,每次来都感到很振奋、受鼓舞、受教育。
陈澍对自己的要求是,不管大小事情,定的目标要高。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为把重庆社科院院建成一个省级社科强院,陈澍说全体还要努力做出一流的业绩。
这就是陈澍的大气,陈澍满怀的信心。在他的人生经历里,他给自己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深深知道,努力付出的结果,必然是那满山的苍翠!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陈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的才干、真诚带着他尤其突出的激情与创新意识,为国为民竭尽心力而不止,以继续创造一个个记录为乐趣。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走到哪里都创纪录的陈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