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家散文经典》把鲁迅先生的《秋夜》放在卷首。中国现代文学馆把《秋夜》陈列在一进门的大厅里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标志性文章,也是同样的意思。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标志的还有另一篇散文,是郭沫若的《银杏树》,大厅里陈列的只有这两篇文章。也许是有意为之?这两篇散文都是写树的。一是写枣树,一是写银杏树。
《秋夜》最有名的是开头一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莫名其妙!直接说有两株枣树不就结了?何必如此唠叨?我记得老师的解释是:意在强调。但我第一次读到这句时,恍惚觉得天空在慢慢移动,先是出现了一棵树,是枣树,接着又出现了一棵,还是枣树……仿佛电影的摇镜头。多年后读一本心理学的书,知道了这现象叫作“位移”,是人的一种幻觉。对这句话的争论还在继续,有人另有说法。
写文章要有意义,没有意义还叫什么文章!不,有例外,最低《秋夜》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不甚明确的。上学时教科书里解析是写了鲁迅先生对黑暗势力的一种反抗精神,比如奇怪而高闪闪地鬼眨眼的天空,就是象征着统治着中国的***势力,而直刺它的铁似的枣树枝就是***的长***。特别是那些撞在玻璃灯罩上的小青虫们就是***战士,是不怕牺牲的英勇不屈的勇士。当年,我就觉得有些牵强,今天重读更加觉得没那意思。这篇文章写的就是一种感觉。
感觉和意义是文章两大要素,有的偏重于感觉,有的偏重于意义,意义和感觉皆强当然是好文章,但只写感觉而忽视意义,或只写意义而忽视感觉,亦可成理。多少年来,我们只强调意义而忽视感觉。甚至绘画和音乐也强调重在意义,***意义。其实绘画和音乐往往是意义不明确的。
《散文经典》中排在《秋夜》后头的是周作人的散文《故乡的野菜》,虽是亲弟兄,不可同日而语。不知道为什么,前些年还有人认为周作人的文章比鲁迅的要好。近些日子有人说胡适才是比鲁迅要伟大得多的文化巨匠,我翻了翻他的文集,也许他是思想上的伟人,但在文学方面和鲁迅比起来,几乎可以说是不大沾边儿。
鲁迅先生的散文大都倾向于写感觉,写情绪,很难说清是什么意义,比如《野草・题辞》,比如《好的故事》,比如《雪》等。短短的数百字的一篇文章,读来令人冷森森的,甚至有一种诡秘和怪异的感觉,翻来覆去在字缝里找,不知什么缘故。这正如女人,美极而近妖。看梵高的《鸢尾花》只觉得那些花叶在扭动着疯狂地向上生长;读“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觉得天空在移动,这就是大师,用色彩和文字可以创造出动感。把文字操练到了如此地步,在中国历史上大约只有屈原可以与之相比。鲁迅散文之美,远远超过了他的同代人,无与伦比,仅此一项就称得上伟大。恰好同一本书里还有巴金的《秋夜》,当然也是经典。巴老在写这篇《秋夜》的时候正在读鲁迅的《野草》,自然就受了鲁迅《秋夜》的影响,如“那一块东西继续在燃烧,愈燃愈小,终于成了一块像人心一样的东西。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在天空……”说的是鲁迅的心。这一反巴老那平实朴素的文风,也有些诡异了。但毕竟不如鲁迅写《秋夜》那般自信,他向回拉了一下,说,这是做了一个秋夜的梦。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托辞,绝不是一个梦。
“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早已成为经典,而且是不可模仿的经典。鲁迅《野草》中的很多晦涩的文章到底有没有明确的意义?本文作者从“感觉”和“意义”这一对概念的关系去理解,其实这包含着两个层面的问题,不论是感觉还是意义,都有读者和作者两个层面。我们天天从饮食中汲取营养,但只有营养学专家能分析出食物的营养成分。但能不能明白营养成分不是关键,有一副好肠胃能够充分地吸收和消化养分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