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报告篇1
摘要:本文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出发,通过两次实地采风,详细记录了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许家畈弹腔班的生存状况。从而与史料记录中的弹腔形成对比,尝试找出当下弹腔出现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关键词:弹腔;田野调查;新变化;新特点
潜山弹腔,是流行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的地方戏曲,同时,潜山弹腔也是当地***府极度支持与保护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资料记载,潜山始有弹腔,弹腔的历史,在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就已存在。根据老徽调弹腔之说,在潜山县除少数畈区尚未发现外,几乎都有弹腔。笔者发现,由于社会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今只有在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五庙山区得以保存,五庙许家畈弹腔班时代承袭,相传至今。本次田野调查以潜山县五庙乡程冲村许家畈为考察地,本次田野调查通过问卷、文献和影像三种方式进行调查,先后对潜山县文化馆馆长、弹腔老艺人许开学、王兰香进行了访问。
根据研究资料显示,潜山弹腔多数认为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在一定的变化发展下,其形式和内容有一定的变动,但是弹腔的精髓依然根据历史流传下来。
1.传承方式
口传心授是许家畈弹腔班的主要传承和流传形式。口传心授,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外部形式来进行记忆和内容的传授,通过被授者自身的内心感悟能力,将其神韵和精神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进行吸收。传统的弹腔传授是通过弹腔师傅自身的说戏使得徒弟对剧情和讲授方式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徒弟根据自己的心里领悟能力及反复聆听模范的基础上,学习和表演。英国音乐学家约翰・布莱金就认为,口传心授实际上是对传统音乐的精髓式的保存和发展,对传统技术的流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说“在那些没有乐谱的社会中,口传心授和准确聆听跟表演一样重要,并且是衡量音乐能力的尺码,因为它是确保音乐传统得以延续的唯一手段。”①所以说,口传心授式的传承方式相较于一般的文字乐谱而言,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而弹腔的口传心授更加不是一种单纯的额死背台词的形式,具有较大的即兴发挥的成分。据资料记载:潜山是戏曲之乡,则妇孺老幼,皆通音律。不少人看戏时,不是看戏而是“听戏”。如有演员唱错了词掉了板,观众立即知晓。轻则扔起石头砂子去“通知”演员。再不允许有什么差错了。重则吹口哨起哄,将演员赶下台去。
同时弹腔班的成员一般是以农民为主,主要是进行业余的弹腔学习,通过建立一个固定的弹腔班,进行必要的演练之后,在农闲时节自娱自乐,不属于专业型的演出和艺术呈现。
2.潜山弹腔的历时变迁
弹腔从元末清初形成以来,将近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弹腔的发展形式与规则发生了一些较为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在新民主主义以来,社会主义的转型,导致了其音乐结构和流传方式的变革。
(1)音乐构成要素变革
我国民国时期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就曾经总结了自己的艺术经验,他认为移步不换形是艺术发展应该普遍遵循的规则。而***鹏也认为其原则是对我国几千年的艺术传承形式以及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一个概括性的总结,他认为,传统音乐是根据口传心授的规律流传下来的,没有经过固定的乐谱形式进行束缚,通常具有较大的即兴性和发展性,缓慢的发展变化没有固定的规格要求,因此是活的,是移步不换形的。 因此,通过比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与当前的音乐,发现弹腔的发展在二十年里变化不大,所以可以毫不犹疑地说潜山弹腔是适应艺术发展的“移步不换形”原则的。 研究发现,许家畈弹腔班,在目前的实际演出中,“吹腔”“拨子”基本不用,主要声腔是“西皮”和“二黄”。
其次,二胡作为弹腔的主要代表乐器,具有很大的艺术独特性。众所周知,京胡是在加入了一定的弹腔过程而逐步形成的音色亮透的艺术形式,与其他的和弦乐或打击乐一起,能够形成具有强烈层次感的整体性音乐。
(2)演出场地的变迁
据资料记载:明末清初弹腔已经达到了普遍兴盛的程度,现存演出剧场遗址有:程长庚故居“老林坦戏台基”遗址、余井马道戏台基、黄泥镇长河“万年台”、龙潭乡万涧“杨氏宗祠”(花戏楼)、小市港“孔雀台”。到了20世纪80年代,演出场地一般是在堂屋或者空地。而今,弹腔已然被搬上了县级春晚,曾为民间的主要艺术表演形式,作为重要的具有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府的保护和人民的爱护。
综上所述,通过当前弹腔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弹腔的前后对比,可以发现,弹腔的变化不仅仅是演唱形式和流传方式发生了变化,其演出的场地和形式也相应的有一定的变革。“西皮”和“二黄”为主要唱腔,“吹腔”“拨子”基本不用,伴奏形式变的简单,并加入京胡;口传心授是主要的传承方式,其演出的地点已经上升到了舞台演出的形式,而不再是固定的出场地走向堂屋的形式。另外,弹腔的传承方式发生的系列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当代的地方小戏的发展状态。换言之,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逐渐受到重视的今天,一些地方小戏从侧面反映了当地的文化风俗和发展特色,受到了***府的***策支持和保护,国家从经济手段和***策加强两个方面双管齐下,尽力保护当前的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但是,就其民间艺术自身的发展趋势和传承形式,依然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加强保护,更好地流传。
注释:
①约翰・布莱金,马英.人类的音乐性何在? ――人为组织的音
响[J].音乐教育,2002.2.
田野调查报告篇2
摘 要:苗族的人口规模比较大,长期的迁徙、离散,使该民族在历史上始终从属于所在地区的强势民族,曾一度卷入奴隶制体系中,后来变造就了它坚韧不屈的民族性格。苗族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民族信仰,如***腾崇拜、巫术崇拜、自然崇拜等等还有许多的教派组织。苗族更是民间歌舞的发源地之一,寨里的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每逢节日活动、祭祀祈福、婚丧嫁娶时都配有苗族歌舞、乐器演奏,歌舞文化早已与苗家人息息相关,历史久远。
关键词:芦笙舞;田野采风
中***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110-01
调查人:陈萌,韩晓谦;调查时间:2014年11月;调查地点:西江千户苗寨。
2014年11月1号我们抵达贵阳机场,为了赶上传统的苗年活动,一早便坐车去往凯里,又转包车去西江。到了千户苗寨。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气势磅礴的苗寨大门与一片宽阔的停车场位。由于旅游业的开发,到处都散发着高科技现代化的城市气息,虽然给人舒适和便利,但与后面大山的背景有些不太相称了。走进山寨里面,“苗族刺绣”、“苗族银饰”、“牛角梳”的店铺,当地美食多不胜数,千户苗寨依山而建,每户寨子都有一盏灯,到了晚上便是万家灯火通明,气势非凡。寨子都以枫树的树干制成,家家都摆挂着牛角的饰品,反映出了苗族人对枫树和牛的民族崇拜。进家门时老乡们递上的三杯苗酒,更反映出了苗族客家人的热情和“酒文化”。
一、观看苗年歌舞
时间:2014年11月2日;地点:山寨的操场空地;采访对象:苗寨蒋大哥一家。
11月1-2日正值苗族一年一度的苗年,与春节不同,苗年的影响力在苗族最大,听蒋大哥一家说:“每到苗年男女老少都盛装打扮,年轻人将自己多年手绣的嫁衣穿上,银饰佩戴整齐,老人们也盘好簪花的发饰,身穿苗服,歌舞庆祝节日。”此时寨老宣布了芦笙舞开始的口令,广场上的人群开始逆时针转起圈,他们按照村寨的不同、年龄的不同,自觉排成两队,沿广场的外圈走动起来。我发现芦笙舞除了演奏者的芦笙外,是没有道具的,它是一种步伐变化的舞蹈形式,与汉族的秧歌有很大的不同,没有很跳跃性舞蹈动作,也没有很大的逗趣表演成分,她们是在沉稳的步伐中稳步前行的舞蹈,通过脚下动作的快慢变化来反映内心的情绪。每队打头的都是芦笙男队员,吹着不同的曲调,但节奏却出奇的合拍,与步伐配合的很协调。“右左颤踢,左右颤踢……”手随着身体前后的平行摆动,有时卡在音乐重拍上,有时卡在弱拍上,反而使舞蹈不沉闷。今天的芦笙舞属于一种群众性的芦笙舞表演,苗语称“究给”,舞蹈不限人数,更没有年龄限制,只要想加入随时可以进行,动作也十分简单。芦笙舞的魅力也许就在这里,简单的步伐中透出安静和祥和,观看者仿佛进入一片净土。我想,在走动的过程中,他们的内心必定是十分的平静,也一定充满了对民族节日的期盼和对民族信仰的崇敬。
二、观看苗寨艺术团表演
时间:2014年11月3日;地点:艺术团剧场。
千户苗寨看台是专门为游客表演的场地,舞台上摆放的一对大牛角道具十分壮观且具有民族魅力。苗族舞团演员表演的经典舞蹈《芦笙舞》《锦鸡舞》《铜鼓舞》与第一天看到的苗年芦笙集会里有很大的不同。今天的《芦笙舞》是一种表演性的芦笙舞,男演员手拿芦笙脚步轻快,舞蹈大部分以跳跃踢腿动作为主,还有大幅度的蹲起弹跳和蹲起转圈动作,难度加大。女子的表演手部动作挥动幅度很大,手型变换舞姿多,队形变换多,画面更富表演力。《锦鸡舞》是苗族芦笙舞中别具一格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主要流传于苗族“旮弄”支系中的锦鸡苗族,因为崇拜锦鸡而得名,这次表演主要由女演员模仿锦鸡的步伐,旋转,飞翔动作构成,裙边的“羽毛”一闪一烁,锦鸡角冠一点一摇,活灵活现,曼妙起舞中好像锦鸡在行乐觅食,展现出苗族女孩对五彩颜色的美的感悟和古老的凤凰***腾崇拜。《铜鼓舞》是由一名鼓手敲击舞台中间的铜鼓,演员根据敲鼓的节奏变化,变换队形和动作的一种舞蹈。舞步以跳踢腿为主,舞步矫健有力,动作幅度大,情绪饱满,表演时演员时常呐喊鼓劲,充分体现了苗族淳朴、豪放的民族性格。
通过此次采风活动,我对苗族这一民族本身及它的文化习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苗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文化,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勤劳勇敢的苗族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形成了一套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包括饮食、服饰、礼仪、婚丧嫁娶、宗教信仰等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苗族人崇拜“蝴蝶妈妈”,她们认为人类是蝴蝶妈妈所生,他们更崇拜枫树,认为是枫树创造了世界的所有。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苗族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习俗,“扫寨”、“祭树”、“祭岩”、“祭龙”都是苗族的风俗活动之一。人们辛勤劳作,重视祭祀,文艺活动丰富多彩,在这些活动中,都离不开歌舞。苗族人民能歌善舞,凡节日喜庆、迎送宾客、祈福消灾、欢***收都离不开舞蹈。苗族的芦笙舞主要分为:群众性芦笙舞,每当节日到来时群众围圈的圆圈舞蹈;表演性芦笙舞,一般在传统节日中男子竞技时所跳,技术性高,节奏强烈;风俗行芦笙舞,多为男女表达爱意时,相互传情时所跳的舞蹈。
今日的苗族舞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进步更新,正在一点点缩减与蜕变,虽然我们不可能阻止民族的更新进步,但我们有义务保留和记录正存活于当下的舞蹈文化,并传承优秀的舞蹈作品。作为民间舞的爱好者,我们应该多“走下去”,走到鲜活的民间田野,去感受当地真正的民族性格,采集第一手的民间资料,记录并创作优秀的舞蹈作品,为舞蹈事业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田野调查报告篇3
【内容摘要】笔者基于实地考察,详细记录了江苏省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李记纸扎”的技艺方法、艺术特色、生存现状,发掘出淮安纸扎在历史发展中的变化,以期对认识社会转型时期手工艺的生态发展产生积极意义。
【关键词】淮安纸扎 手工艺
纸扎,又称扎作、糊纸等,由于传统工艺是用纸糊在扎结好的框架上,制作成某种形态的物体,故名“纸扎”。然而,在传统遭遇现代的今天,民间手工纸扎的生存、变迁、传承乃至发展的状况如何?笔者于2011年2月奔赴江苏省淮安市河下镇,对始创于清代道光年间的百年老店――“李记纸扎”进行了实地调查,所得资料为研究纸扎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依据。
一、采录环境
1.采录现场环境
河下镇地处京杭大运河畔,向西北行15公里到达淮安市区,向西南行3公里到***故居,笔者从淮安市区坐公交近一小时到达河下镇。河下古镇已被***府改造成一处旅游景点,其中集结了其他传统手艺作坊,例如吴鞠通中医馆、王兴懋酱园、效娲泥塑等。房屋墙面和路面也都被翻新,对比1995年当地电视台采访的视频来看,河下镇古街道的面貌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2.人文环境之被采录者背景
李国荣、李国祥兄弟二人是李记纸扎的第11代传人。据李国祥回忆,李家在来河下定居之前,他们的曾祖父、祖父李福恒、大伯李寿臣当道士兼做纸扎手艺,三叔父李寿泉于镇江牌弯开纸扎店。李寿山作为二儿子,则在河下成为了庙会大型纸扎的实际总负责人。***后,李国祥子承父业,学习纸扎技艺,后父子为淮安灯会和街头文娱活动扎制舞龙、花灯等作品,现在客户范围包含淮安当地以及周边宝应等地区。1990年1月,李国祥创作的作品《断桥会》被选送到江苏省首届民间美术博览会上展出,2010年,“李记纸扎”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成功。
二、淮安纸扎的变迁
淮安纸扎从道光年间基本形成算起,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中国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纸扎工艺在功能、制作方式、题材、传承方式等多方面也都发生了变迁。
1.题材的变迁
若按照主题划分,传统纸扎可分为以下两类:其一是丧葬祭祀用品:仙房、轿子、袈裟、祥杖、纸人纸马等。其二是娱玩欣赏用品:花灯、花船、人物、动物、花卉等。
如今,应顾客之需,祭祀纸扎的题材有所拓展,最主要的是现代生活用品和交通工具,如麻将机、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轿车、飞机等,其造型均采用仿真手法,只是尺寸比真物小一些,是顾客的热门之选。
2.制作方式的变迁
制作材料更加多元化,传统的纸扎工艺以竹蔑、芦柴构建造型,新式纸扎大多用纸盒、旧挂历等纸质印刷品制作而成。
新式纸扎工艺制作过程相对简便,省时省力。扎制一件传统纸扎有扎架、糊纸、装饰等一系列步骤,一般需要六七个小时,而新式纸扎则只需一两个小时,可以应急突发事件。
以电视机制作过程为例,三个步骤就可完成。首先塑形,选两个大小不一的硬纸盒进行裁剪,然后按照电视机的形状粘贴在一起,再后描绘几个按钮就可完成。
利用废旧纸盒、日历等现成印刷品制作纸扎可以节省成本,节约资源。同时,印刷品的***案复杂、题材多变,形象逼真,如财神爷、金童玉女,可随意拼贴到纸扎作品中,使得新式纸扎具有更多的现代气息,用李师傅的话说,就是“时髦”。
新式纸扎也有不足。其用纸盒做骨架较笨重,不如传统骨架轻便,结构也较简单,造型不能灵活多变,总的来说表现力与工艺性大大降低。
3.传承方式的变迁
一般来说,中国的传统手艺继承方式是子承父业或师傅传徒弟。然而,李记纸扎如今面临的是没有传承人的境地。
以前逢年过节都会有单位集体举行灯会、舞龙等庆祝活动,当时定制花灯纸扎很多,李师傅说当年的一条纸扎龙可以卖一万元左右。然而现在过年的氛围不如以前,很少举办灯会,花灯的需求量大大降低,艺人基本靠不固定的丧葬类纸扎订单维持生计,每月大约一两千元或两三千元不等,仅够老夫妻俩生活。随着纸扎的需求量大大降低,传统工艺的生存现状难以养活更多的手艺人,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这门技艺。李师傅唯一的女儿从事的是教师职业,现在家族中只有李国荣、李国祥兄弟二人还在做这门手艺,没有技艺传承人。
结语
淮安纸扎的传承与变迁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地方手工艺的普遍生存状态。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传统手工艺往往被当地***府、文艺机关作为一种地方特色文化并冠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然而它们是否得到了切实的扶持、保护,至今仍是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因为这样的名号似乎并未对改善手工艺人的生活状态以及技艺发展传承起到明显的效果,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仍需要新思维,采取新措施。
参考文献:
[1]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2]管建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赵农.关中民间手工艺的生态现状[J].文艺研究,2003(3).
[4]曹田.扬州纸扎技艺的考察与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1).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田野调查报告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