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篇1
汪曾祺在《蒲桥集》里说:“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鱼虫、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的确如此!汪曾祺的散文从来没有宏大高深的主题,总是缭绕着浓厚的烟火气息。他写他热爱的故乡,写故乡的水,故乡的美食,故乡的风俗;他写他敬爱的恩师、朋友,写培育了他的西南联大和美丽的昆明,写他的人生经历、旅行,一字一句都关乎最真实的生活。
都说散文是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品性与风度的,这话一点也不假。
一、烟火人间
汪曾祺的散文中,几乎有半数以上的文章在谈美食。他将所有的爱的情怀灌注在喜爱美食的文章里,用心灵体味更真淳的生活,并用美化了的生命热情再现。阅读他的美食散文,总能在质朴平和的文字中感受到生生不息的温暖与力量。
汪曾祺的美食散文中,写的最多的又是故乡美食。乡愁是一种味觉上的思念。当我们怀念故乡,想念的其实是故乡特有的味道。汪曾祺的家乡是高邮水乡,出鸭,鸭多了,鸭蛋自然就多,高邮咸鸭蛋是出了名的。为此,汪曾祺专门写了一篇《端午的鸭蛋》来称赞它:“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像稚童一样,多么直白又毫不避讳的夸赞!他仔细描写高邮鸭蛋的特点,质细而油多,为别处所不及,又不厌其烦地向读者介绍高邮的孩子在端午节兴挂“鸭蛋络子”,还喜欢将萤火虫装在空鸭蛋壳,真是有无限童趣啊,可见他对家乡的咸鸭蛋充满了骄傲与眷恋。
除了最有名的咸鸭蛋,汪曾祺对于故乡的美食如数家珍,信手拈来,如一到下雪天就要喝的咸菜茨菇汤:“一早起来,看见飘雪花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后来他离乡几十年,久违不喝,一次在沈从文家里吃到茨菇,想念之情涌上心头,“我很想喝一碗咸菜茨菇汤。我想念家乡的雪”。其实他想念的哪里是咸菜茨菇汤和雪,他心之所系的是整个故乡!
此外还有家家必备的应急充饥的炒米和焦屑,酒席上开胃吃的凉拌芥菜,甚至帮助家乡人度荒的各类野菜,以及高邮水乡的丰富的水产。汪曾祺对这些食物颇为了解,从来历到名称、掌故等历史知识,甚至每种食物的详细的做法,都烂熟于心,一样一样向读者娓娓道来。而在这详熟的背后,是汪老对于家乡的深厚的情与爱。
作为一个爱吃的作家,对美食的追求当然不仅仅限于故乡。汪曾祺立足于故乡,放眼于国内外。他的美食散文囊括了塞北江南、内陆沿海,甚至远涉重洋。像内蒙的手抓羊肉,昆明的特色菌类,江阴的河豚,山西的陈醋,山东的大葱,长沙的臭豆腐,四川的辣椒,美国的干酪和牛排等等,尽收眼底,仅是读之,就觉香气四溢,不禁垂涎三尺。更加可贵的是,对于四方食物,汪曾祺像一位海纳百川的老者,始终以一颗平和包容的心来讲述各地美食,不厚此,不薄彼,丝毫没有地域优劣轻重之别。
我以为,一个爱吃、会吃的人一定是个对生活饱含热情的人。
二、“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汪曾祺青年时期曾就读于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在联大就读的日子对汪曾祺而言弥足珍贵,那段自由而闲适的时光成为其一生中最宝贵的记忆。
汪曾祺在昆明生活了七年,始终用一颗真诚的心在感受他所生活的这片土地,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深情。昆明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全都印刻在他心中,倾吐于散文里。汪老善于“以小见大”,通过写自己在昆明的琐碎生活来描绘昆明和西南联大。然而感情的载体越小,情感越是显得醇厚。他写自己在西南联大食堂品尝昆明的菌子,吟着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在莲花池畔赏雨,在街边酒店喝小酒看木香花,在昆明的各式茶馆品茗创作,在翠湖迎着月光“穷遛”,所有这些细小的事都被融进汪曾祺平淡质朴的文字中,熠熠生辉,照亮他对昆明对西南联大的一片深情。
此外,我们可以体会到汪曾祺对昆明生活的描述无不洋溢着生活的趣味,显现出汪老的雅趣和逸兴。紧张危险的跑警报,他竟也能写得从容诙谐,并从中悟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儒道互补”的精神,而“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他告诉我们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汪曾祺始终保持内心世界的纯净与乐观向上,并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寻觅生活中的情趣与真善美。
然而汪曾祺的一生命途多舛,或失业,或被打成右派。对于右派生活,汪曾祺作为一个传统士大夫出身的儒士,有太切肤的屈辱体验。但从他写的文章中却看不大出恚只有少数几篇提到,却是这么说的:“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四两拨千斤,如此轻描淡写,显现出难得的旷达。不止这么说,他也是这么做的。被下放以后,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他却总能找着乐子,比如把女工打扮得如花似玉,轰动一堡;或是跟职工合演戏,还能安慰自己这样才比较切近地观察农民,比较知道中国的农村、农民是怎么一回事。他认为这对他确立以后的生活态度和写作态度是有好处的,甚至觉得“在马铃薯研究站画《***谱》,真是神仙过的日子”。他总是默默吞下苦难,然后把它化成温和的酸甜苦辣娓娓而谈。
汪曾祺说:“生活,是很好玩的。”每每读到这些,不禁心胸开阔,豁然开朗,内心深处像被击中般重新获得能量。一直觉得汪老应该是很喜爱苏东坡的,他们实在太过相似。同为文坛美食家,一个尝遍天下美食并做得一手好菜,一个发明了流传千古的绝佳菜肴,他们都把对生命的万般热情化为对美食的钟情与投入,深深地影响后世读者。除去共通的文人气息和雅兴,东坡一生同样坎坷波折,历经排挤、打击和屈辱,却始终笑看荣辱,潇洒旷达。他曾自我调侃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若不是足够平和淡然,又怎能写出如此超脱的诗句。虽跨越悠悠千载,文人特有的那份坚韧与豁达却始终坚定不移,在历史的长河中彼此交汇前行。
读汪曾祺的散文,是怎么读都不够的,犹如品一杯经典茗茶,看上去清新透明,闻不到浓郁的茶香,喝过之后才发觉口齿留香,令人回味无穷;又如行走在冬日的暖阳下,虽然周遭寒冷,却有源源不断的温暖输送,让人在不知不觉间充满力量,勇往直前。它就像润物无声的春雨,滋养着读者的心灵,丰富着读者的灵魂。正如汪老说过的那样,他一直都在尽力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于是,他更多去“文章淡淡忆儿时”,“除尽火气,特别是除尽感伤主义”,把生活和情感反复沉淀,来酿造一个美丽的烟火人间。
汪曾祺散文篇2
内容摘要:汪曾祺的散文似道实儒,他对文气的推崇,从理论到实践对中国传统散文和现代散文的沟通,都可作为他的贡献。他在第一本散文集《蒲桥集》的封面上自述:“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这段自评从他散文的题材和行文特点两方面作了印象式的评价,有益于我们对他的散文的欣赏。本文针对其散文特点谈谈看法。
关键词:汪曾祺 自我 幽默 语言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大,师从沈从文。1943年开始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入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对于性灵散文在90年代的繁盛,汪曾祺的功劳是首当其冲,如孙郁所对他的评价:“他的杰出性在于,回复了传统的艺术品格,将非我的艺术,还原到真我的性灵世界。当代文学的这种精神上的调整,可以说是从他开始的。”他的散文似道实儒,他对文气的推崇,他从理论到实践对中国传统散文和现代散文的沟通,都可作为他的贡献。他在第一本散文集《蒲桥集》的封面上自述:“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汪曾祺《蒲桥集·序》作家出版社 2000年7月)这段自评从他的散文的题材和行文特点两方面作了印象式的评价,有益于我们对他的散文的欣赏。他的散文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融自我于其中,蕴浓厚个人情趣
就像他的老师沈从文教给他写小说要贴着人物来写一样,在讲求“真”的散文这一文体中,他更是紧贴着文中的人、物、景、事的,融自我于其中。无论是记人类、游记类、随笔类、还是小品类散文,他都是通过“我”的情感浸润的,有鲜明的个人特点。他说过“毕竟,人和自然的关系,人是主体”(《目看两不厌》,《汪曾祺全集》卷5,406页),他不会把自己淹没在景物和历史中。如凡到过泰山的文人在写泰山时无一不写它的雄伟浑厚,可汪曾祺在《泰山片石》中却写到:“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我“更进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平常”。本来是写泰山的,却在泰山之“大”中,一下子发现了小小的“我”,于是就写出了“我”眼中的泰山——担山人、石刻、所食野菜,即使写泰山的云雾,也无一句写其壮观的,反倒只写了雾所带来的麻烦。泰山的这些小而平常之处着了汪曾祺的平淡色,还着了他的文人色,一个接一个典故,说古考据,却没让人感觉到味同嚼蜡的“吊书袋”,原因即在于这些故纸堆里的考据并非死的学问的罗列,处处以“我”的眼光和心绪量之,处处显个人情趣。所以他入笔看似平淡,平淡中蕴藏的博学的、性情的自我又使他的散文在平淡中显得不同凡响,别有一番悠长滋味。
二.于俗世描摹中显不动声色的幽默
汪曾祺的幽默读起来平淡之极,却能让你在瞬间与作者对视,莞尔一笑。他对幽默的见解是:“人世间有许多事,想一想,觉得很意思。有时一个人坐着,想一想,觉得很有意思,会噗噗笑出声来。把这样的事记下来或说出来,便挺幽默。”汪曾祺的幽默是善意的微笑,无关其他什么影射、批判,他在散文中常夹杂不动声色的幽默,这使得他在说古考据中不是板起面孔的说教,而是慈眉善目的娓娓道来,时不时以幽默来调剂。《跑警报》中的“人生几何,恋爱三角”的失恋者,侯兄送伞“贵在永恒”的故事,众人皆逃难便有用不完的水,于是在警报中总是留守的煮食莲子者和洗头者,有趣,好玩,面对灾难不在乎,读者于笑中体会到我们民族生存的韧性。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和《金岳霖先生》等追忆逝者的散文,汪曾祺的幽默笔触使所记人物跃然纸上,在记忆里鲜活起来。金岳霖聚会时捉虱子的自嘲,80岁时坐三轮逛王府井的偶发童心……让我们于幽默中接近人物。
一双慧眼于世俗生活中发现乐趣,就是一种幽默。在昆明吃汽锅鸡,说成:“今天我们培养一下正气。”(《昆明菜》《汪曾祺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349页)“一边谈着克列斯丁娜·罗塞蒂的诗,布朗底的小说,一边咯吱咯吱地咬胡萝卜”的联大女生。(《昆明的果品》359页)
三.文言与现代白话于一炉的独特语言
李陀在《道不自器,舆之圆方》中这样评价汪曾祺的语言:“把白话‘白’到了家,然后又能把充满文人雅气的文言因素融化其中,使二者在强烈的张力中达到和谐……”(《重读大师——激情的归途》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355页 1999年第一次版)这足以概括汪曾祺的语言特色,他在语言上也显示出了俗趣和雅化结合。汪曾祺从小便接受了儒家经典的熏陶,他的祖父为他讲解《论语》,父亲请当地名流向他传授古典文学。他自己阅读甚广,中国古典文论、古代散文,尤其偏爱接近自己心性的晚明的性灵小品。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使他在语言方面简省、本色、平淡而又不是古得让人有隔阂之感,如素描的得其精髓,如中国画的计白当黑。对民俗的体察,对生活之平凡人平常事的关注,又使他的语言充满口语化,读来不觉俗气,反觉畅快淋漓,甚而叫绝。在《虎头鲨、昂嗤鱼、阵螯、螺蛳、蚬子》一文中说到,苏州人喜欢塘鳢鱼,上海人也是,提及此鱼更是眉飞色舞,吊了作者半天胃口,“后来我知道:塘鳢鱼就是虎头鲨,嗐!”一个“嗐”字,读来过瘾。类似的还有《故乡的食物》写到高邮咸蛋“筷子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吱”字俗白,却极精准,勾人食欲。《葡萄月令》中通篇写种葡萄的过程,“一月,下大雪……二月里刮春风……三月,葡萄上架……四月,浇水……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六月……”。名词的罗列,一目了然,事实的陈述,简单明确,仿佛过于直白口语,但看无意,然连缀成篇,却韵味十足,汉语传递的独特魅力在这里展现出来。融文言与现代白话于一炉,汉语的表现力被展现和增强了。
汪曾祺的散文得宋明小品遗韵,看似散淡无法的结构,驳杂的文体相混,游刃有余,显出深厚老到的文学功力。对一草一木的俗世的生表达一种超然的审美,对凡俗个体显示自己的尊重,举重若轻,暗藏对理想和谐的人世和社会的召唤。他在散文中避开宏大的事物的思考、滤掉生活经历中的丑,避重就轻,使他散文中显示的人生有一种笑而却之的退缩,也缺少了一份峥嵘血性之感,这是必须承认的局限。
徐蕊,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教师。
汪曾祺散文篇3
平淡之美是道家美学思想衍生出的美学范畴,它是指一种朴素自然、平和淡远、本真天成,不刻意雕琢,不尚修饰的艺术境界。
汪曾祺作为中国当代名家,以其颇具特色的小说和散文***文坛,他的作品如其人温和、淡静,读他的作品浮躁的心灵在他如水般的平淡中享受一份难得的静谧。他的小说和散文总给人一种“淡淡的滋味”,却淡的有滋有味,真可谓是闲适冲淡中孕育着一种文化,恬淡中自有一份厚重。
汪曾祺散文我觉得最值得称道的是那种“真”,是真情、真语言。平淡致远,一点没有矫揉造作的嫌疑。文风平易近人,人人看了都会明白,都能看懂。虽然朴素,但那是一种文学修辞,文学语言,不是方言,没有在语言上的研究和大师的本领,是写不出那样的文字的。尤其是那种语言真是难得,是应该让我们这些后辈好好揣摩的,一看就令人舒服,可信。由于爱好广泛,他的散文自然就非常博雅。草木性灵、历史文化、人物掌故、民俗风土、艺术文物……都有涉及。但最真的是写人物的部分,尤其是对师友、家世、父亲、母亲等的回忆文章写的最美,令人陶醉,表现出他的善良、和蔼、真实。如《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对父亲的回忆,父子之间是那样自由、平等、融洽。
美食向来是中国文人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汪曾祺素有美食家之称,每到一处,品尝地方风味和民间小食,每每陶醉其中,自得其乐。人皆爱美食,而懂美食,食出心得,却难。汪曾祺深知个中滋味,那些寻常小食一经他的点睛之笔,无不令人垂涎,感慨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汪曾祺笔下,饮食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境界。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当数作者回忆故乡美食的文字,如《故乡食物》《故乡的元宵》《端午的鸭蛋》等,这些儿时的食物,一经作者生花妙笔点染,不仅骤成妙笔,还令人顿起游子之思。
《端午的鸭蛋》是一篇既具有生活神韵又凝结着浓烈民俗乡情的散文。是对生活真味的悠然品读,是对家乡情怀的慨然诠释。
先生以“家乡的端午”开篇,直接切题,用“很多风俗”引出下文。于是,在他的笔下,一系列端午风俗就走入了我们的视野: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等。这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风俗,在先生看来,都成了他最珍贵的回忆。因此,行文流水,如话家常,如数家珍,于自然、平淡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真爱和对故乡的怀想。
最让先生颇感自豪的还是家乡“著名”的“鸭蛋”, “著名的鸭种”、“善于腌鸭蛋”的高邮人、大都市店铺里的鸭蛋、别处没有的双黄鸭蛋、质细而油多的高邮咸蛋,甚至用鸭蛋做成的“朱砂豆腐”都成为他不厌其烦并引以为自豪的表述对象,以至于对对方的“肃然起敬”和“称道”也不屑一顾。 “惊奇不已”、“确实是好”,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等等语言使先生那藏在心底的自豪和喜悦跃然纸上。甚至于引用了袁枚的文字还不甘罢休,还要罗列种种吃法,并用北京的咸鸭蛋和故乡的咸鸭蛋比对。“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八个字符,一个叹号,直白而朴素的话语,幽默而爽朗的声音把先生对故乡的厚爱铺满了整篇文章。“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个拖着长音的“吱”字,就把先生孩童时吃鸭蛋的情态出神入化般地描绘出来。我们从这里深深感受到先生对儿时生活的怀恋和追忆,以及对民俗文化的尊崇和敬畏。
汪曾祺认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民俗的多姿、平凡的生活、儿时的影像在他的笔下显示出了独具风格的魅力。而他那简约、传神、清新、鲜活的语言特点也给我们带来了生活和艺术的享受。“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在作者谈吃系列散文中,用疏朗清淡的笔调,写出了人世间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于平淡中显现奇崛,风格灵动淡远,处处透着对这世界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